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数年前的东州兵,就算是人数少于对方,又如何不敢出城血战。
  成都之战,自始自终刘焉都是坐镇中军,指挥着军队。
  但是数年之前,董卓使赵谦将兵向州,说校尉贾龙,任岐,使其引兵进攻刘焉。
  刘焉亲领东州兵,募青羌之兵与其野战,一战而破益州联军,阵斩贾龙、任岐,收押一众叛军将校。
  上行下效,刘焉有敢死之心,东州兵亦存决死之意。
  那个时候的刘焉虽以年长,但是锐气尚存,他刚刚入主益州,他的雄心壮志还没有被益州的声色犬马所消磨,他的鸿图野心还没有被无情的现实所泯灭。
  如今,刘焉身死,黄巾军入主绵竹,东州兵的一切都操持于黄巾军的手中。
  雷铜和吴班两人亲冒矢石,披坚持锐,已存敢死之心,而他们带领的一众东州兵也是重新找回了锋芒。
  面对着势如猛虎一般冲击而来的东州兵,益州军的战线迅速的瓦解。
  而南城,颜良带领的黄天使者犹如一柄尖刀一般狠狠的刺入了南城的腹地,如今的南城,那些被留守的益州军军卒早已经是陷入了奔溃,所有的成建制的部曲都已经是被黄天使者无情的击溃。
  那些任宪留下的死士,根本没有几人逃过黄天使者手中的强弩,他们只来得及引燃了几座建筑,便被黄天使者无情的射杀,外围的警戒哨轻而易举的被摧毁,根本没有给他们多少的时间去纵火,大火根本没有蔓延起来。
  庞德带领的武卒,在协助进攻了一小部分的南城之后,便直接向着益州军主力所在的东城区发起了进攻。
  益州军强,武备优良,只是相对而言。
  相对于东州兵,相对于益州黄巾军,他们确实要武备更为优良,确实要军卒更为精锐。
  但是如今他们的对手不是什么东州兵,也不是什么益州黄巾军,而是庞德带领的黄巾军武卒,是如今天下少有的强军。
  结果显而易见,堂堂阵阵之战,这些益州军如何是黄巾军武卒的对手?
  益州军在东城区南部构筑的防线就这样轻而易举被瓦解,庞德根本没有遭到多少像样的抵抗。
  如今能够在正面对抗黄巾军武卒的军队,汉庭之中除了汉军锐士以外,便只有少数几支强军,诸如“丹阳兵”,还有孙坚一直跟随着他征战的那支豫州军可以与之抗衡。
  魏庭之中,也只有武威军和大戟士,还有先登营可以正面和黄巾军的武卒营交锋。
  黄巾军中的陷阵营和黄天使者早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军队,无论是训练度,还是体质和纪律,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顶尖。
  洛阳之战之所以最后退出洛阳,黄巾军其实只是有三支地方守备部队战败,许安带领的黄巾军主力每一次的交锋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是战术上获得了胜利,战略上却遭受了挫折。
  诚然,若是不计代价,黄巾军确实能够强行攻下洛阳地区,将八关牢牢掌握在手中。
  但是为了一个洛阳,折损大量的精锐,并不值当。
  所以当贾诩提出了驱虎吞狼和两虎竞食之计后,许安果断选择了放弃洛阳地区。
  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没有人可以保证永远不败。
  昔日曹操数十万大军南征,精兵无数,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兵败赤壁,这谁又能够想到。
  战场之上的搏杀,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战争走向,影响着最后的胜利。
  许安麾下如今真正的精锐不过就四五万人。
  陷阵营千人,黄天使者两千人,武卒八千人,锐士一万二千人,合计两万三千人。
  骁骑、武骧、并州、上谷、西凉五营各五千人,腾骧卫五百,合计二万五千五百人,
  共有四万八千五百人,看起来多,但是实际上,锐士营,新补军兵六千,他们很多人连盔甲都没有配全。
  直到现在,黄巾军骑兵五营,还有度辽营一共六营,他们的盔甲都没有完全配全。
  黄巾军工坊很多,矿场也很多,但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决定了,武装起一支军队的困难度。
  太平道终究是家底太薄,这几年虽然在迅速的发展,但是太平道内工匠的数量相对于魏庭和汉庭来说仍然是相去甚远。
  看起来太平道的军队强大,远比魏庭和汉庭强盛。
  若是堂堂阵阵之战,无论是魏庭的主力军,还是汉庭的主力军,都无法胜过黄巾军。
  但是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堂堂阵阵之战。
  兵家相争,以正合,以奇胜。
  黄巾军一路以来,皆是以席卷之势横扫了凉、并两州,但是实际上这都是在严密的计划和方略之中进行。
  中原之地,无数的城池,无险可守。
  若是贸然出击,攻下了一座城池,便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去驻守,当地的豪强世家也不会轻言放弃。
  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加上不断的分兵。
  黄巾军终究将会被人海所淹没,所泯灭。
  太平道也不可能如同汉庭和魏庭那样,强行征募军兵,将那些贫苦农民家中的存粮全都盘剥殆尽,榨干他们的所有的价值。
  所以虽然太平道如今辖内的人数有七八百万人,但是实际上所拥有的储备粮食并不多,根本不足以支撑黄巾军大规模的持续作战。
  战争,从来都是复杂的。
  所以许安一直以来做任何的决定,都是慎重无比,太平道不能犯太多的错误。
  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这才是现阶段黄巾军应该做的事情。
  黄巾军的家底并不丰厚,还远远不到足够去挥霍的时候。
  南城墙马超和北城墙吕布带领着武卒,正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推进。
  益州军中根本没有人可以抵挡住他们的进攻,马超虽然年幼,但是自从加入黄巾军之中,便被许安将他和庞德两人,一起安排在吕布、徐晃、张辽等将学习武艺。
  如今的马超和庞德早已经是比几年前武艺更为卓著,此时战阵之上,益州军中,根本无有一合之将。
  城墙上的益州军正在土崩瓦解,用不了多久,整段东城墙便会被黄巾军所占领。
  当然,益州军之所以崩溃如此之快,还有他们失去了指挥的原因。
  他们一直没有收到来自任宪的命令,只能是各自为战,罕有支援。
  他们都不知道,就在他们拼死抵抗之际,他们的主将已经带着麾下所有的骑兵逃出了成都城。
  ……
  听着耳畔传来的风声,看着前方漆黑的道路,甘宁面无表情,眼眸之中皆是冷色。
  如此多的军兵被抛弃在城中,益州军真的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任宪说的好听,看似卷土重来未可知。
  但是实际上,经此一败,益州一众豪强世家大量的私兵还有家族中的子弟都被陷在成都。
  任宪这个益州刺史其实已经坐到了头,就算真有卷土重来时,那个时候率领益州军的也已经不再是任宪,而会换成其他人。
  至于汉庭,汉庭这一次就派了一万的军兵过来,汉庭与魏庭的交锋已经逐渐臻至白热化,早已经是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来管益州的事情。
  甘宁握紧了手中的长戟,他就算是想明白了一切,但是他也毫无办法。
  黄巾军就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成都城的城外,他们明明被阻隔在群山之北,明明应该还在北疆,但是如今却是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了成都城的城外。
  莫非黄巾军真有鬼神相助?
  甘宁心中微寒,所有的解释之中,唯有这个解释最为合理。
  黄巾军若是没有鬼神相助,如何从千里之外的北疆,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成都城的城外。
  一道细微的破空声突然在甘宁的耳畔响起,甘宁眼神陡然一变,猛然一拉马缰。
  “停!”
  战马嘶鸣,甘宁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军令。
  一支雁翎箭出现在了战马的前方不到数步的地方,若是甘宁刚刚不及时勒停战马,那支雁翎箭如今就不是扎在地上,而是扎在他的身上了。
  那锋利的箭簇已深深地扎进了土里,而尾部的羽毛却兀自还在轻轻地颤抖,足以见其力道之大,恐怕寻常的甲胄都难以阻挡。
  甘宁从地上的羽箭上收回了目光,抬头向前,他知道那羽箭射来的方向正是前方。
  风势渐大,风卷旌旗的猎猎声浮现在了众人的耳畔。
  甘宁的脸色微凝,他麾下的军卒并没有携带太多的旌旗,自然是不可能发出那么大的声音,而且更为重要的事情,那风卷旌旗的猎猎声正是从前方所传来。
  “咚————”
  一声沉重的鼓响从前方的黑暗之中传来,缓缓的传遍了成都城郊的原野。
  紧接着一股噪杂声的声音也从前方传来,似乎在那黑暗之中隐藏着千军万马一般。
  “咚!”“咚!”“咚!”
  这一次响起的战鼓声,不再是如同第一声那般沉闷,而是急促了许多,其声音也小了很多,但是停在耳中,却是感觉有数之不尽的战鼓在同时被敲响一般。
  伴随着鼓声的是一道又一道尖利的锐响声。
  随后沉重的踏步声从黑暗之中传来,彷佛有前军万马拦截在他们的前方正在布阵一般。
  甘宁牵引着座下不安的战马,举起了手中的长戟,跟随甘宁身后的一众军卒强行压抑着心中的恐惧,听从着甘宁的指挥。
  未知的事物总是最让人恐惧的。
  甘宁望着前方的黑暗,但是心中仍然泛起了寒意。
  恐惧如同毒草般缓缓漫延开来,纵然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亦不免心中打鼓。
  劲风吹袭,猎猎之声再度传来。
  甘宁眼神微凝,就在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点光亮。
  那光亮起初很微弱,但是紧接着就在那光亮的旁侧,又浮现出了几点光亮。
  随后越来越多的光亮亮起,也让甘宁看清了前方的景象。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高大的旌旗,那旌旗在一众旗帜之中犹如鹤立鸡群一般立在其中,四周的火光照耀在其上,在旌旗之上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芒,为其又添上了数分威风。
  北风卷动,旌旗招展,一个龙飞凤舞的“文”字出现在了甘宁的眼前。
  黄巾军中只有一名将领姓“文”,而那人正是曾经闻名冀州,名动幽州,有勇冠三军之名的冀州勇将——文丑!
  尖锐的木哨声,整齐的踏步声,马蹄叩击草地的隆隆声,从四面八方而来尽皆传入甘宁的耳中。
  密集的火光聚集在一起,最终汇聚成了一片片火海。
  火光攒动,越来越多的火把被点起。
  甘宁牵引着战马环顾着四周,就在他们的两翼也已经出现了火光了。
  漫山遍野,尽是火光。
  他们早已经落入了黄巾军的包围圈。
  围三阙一,看似是生,实则为死。
  甘宁虽然是斗将,但是他也并非是不通军事。
  这一切他虽然有所预料,但是当黄巾军遮挡在路前之时,那带来的压迫感,让甘宁握着长戟的手不由的有些颤抖。
  要想逃出成都,只有一条路可选——杀出重围!
  任宪一开始就知道,甘宁也知道。
  任宪让他领兵在前的原因,就是想让他作为箭头,领军杀出重围。
  黄巾军的骑军并不多,他们还有三千骑军,杀出重围并非是难事。
  甘宁面色凝重,审视着前方不远处,那火光之下的部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