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天之世-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桥马鞍和马蹄铁没有给与这些骑兵,但是双脚马镫还是发放了一批给于这些草原骑兵,毕竟也要保持这些草原骑兵的战力。
制约着袁绍扩军的一是马源,二是兵源,魏庭如今并不缺乏粮草,也并不缺乏工匠。
窃取了冀州,袁绍得到了冀州这多年以来从皇甫嵩时期便开始积攒的存粮,而后击败了公孙瓒,又获取了公孙攒、刘虞数年的存粮,可谓是粮草丰足。
而制约着许安扩大骑军的原因,并非是战马和军卒,这两样他并不缺。
和袁绍正相反,制约着许安扩大骑军的原因正是粮草和工匠。
许安没有那么多的工匠来制作马甲,制作马具,以及供如此大规模的骑军作战的粮草。
养一个重骑兵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许安虽然也曾想过养上一支重装骑兵,但是计划最终还是无限期的搁浅,太平道如今实在是力有未逮,各方面都需要花钱,已经颇有些捉襟见肘的感觉。
凉州、并州苦寒之地,那些世家豪强的底蕴又如何能够比过处于冀州那样富庶之地的那些世家豪强,许安虽然将两地那些豪强世家手中的财富拿到了手中,但是其实这些并不多。
而当许安进入关中之地时,大部分的豪强世家已经跟着王允、皇甫嵩等人南逃武关,他们带走了很多的财富,也隐匿了很多的财富,黄巾军虽然找出了一部分,但是更多的却没有找到,收获也颇为有限。
现在的骑军实力,太平道的骑军最强,这是毋容置疑的。
黄巾军骑军六营,加上南匈奴、上谷乌桓,西部鲜卑等一众草原降部的协从军,就是北地的霸主鲜卑人也不敢轻易得罪许安。
当初沮授献连环计,其中一计就是想要北地的鲜卑能够进攻并州,牵制太平道的兵力。
北地的鲜卑虽然一贯以来和袁绍交好,但是当袁绍派遣使者去传信时,这一方案便立刻遭到了拒绝。
鲜卑确实是漠北的霸主,就算是分裂成了两部,鏖战了数年,其他的部族在他们的铁骑之下也不过是一群臭鱼烂虾罢了。
但是黄巾军却是漠北的霸主,再没有分出胜负前,他们实在是不愿意来轻易招惹这个盘踞在凉并的庞然巨物,甚至无论是中部鲜卑还是东部鲜卑都常派使者进入并州,想要交好许安。
他们此前之所以不敢全力针锋相对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黄巾军就在南方,他们害怕黄巾军趁着他们双方混战之际,突然北上,坐收渔利。
不过后面看到黄巾军的战略转往南方之后,他们这才放下了心来,将黄巾军又当成一个寻常的中原势力来看待。
魏庭的骑军逊色一筹,但是也不容小觑,三郡乌桓、还有北地的一些部族都是臣服于袁绍,东部鲜卑也和袁绍交好,袁绍能够在草原之上征募的义从也并不少。
而袁绍麾下的骑军除去九千单独成军的骑军之外,还有一些分散到各军之中的骑军。
袁绍编连的重骑兵也让魏军骑兵的实力大增,重骑兵价格昂贵,但是他们在战场之上的影响力也让其物有所值。
一支千人的重骑兵被投入战场,甚至可以改变一场战役的走向。
如今袁绍编连的重骑兵共有一千二百人。
这支新编的重骑兵由护军将军蒋义渠统领,蒋义渠在卢植帐下听令之时,在漳水之役就带领着汉军的重骑出战,可惜最后左阵的汉军骑军被突然击溃,否则漳水之战的胜败还在两可之间。
蒋义渠有经验,而对袁绍也是十分忠心,因此袁绍便将麾下这支尤为重要的重骑兵交付给了蒋义渠。
这支重骑兵的名号一开始并没有定下来,最后当审配、沮授等人看到演武之时,名号最终才被定了下来。
冲锋之势犹如猛虎,来往奔驰犹如迅豹,定名为:“虎豹骑”。
太平道和魏庭的骑军强盛,但是南方汉庭的骑军却是可以用孱弱来形容。
汉庭既没有马场,也没有良好的兵源。
除去各军之中的少许骑军之外,汉庭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刘备麾下带领的那五千幽州骑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孙坚亲自坐镇荥阳,就是想要凭借着黄河还有关隘以此来挡住魏军的进攻。
不过骑军虽然孱弱,但是汉军的步兵却并不孱弱,更是远强于魏军。
其主力和黄巾军的主力遭遇,甚至也有一战之力。
不过现在汉庭要遭遇的是北面的魏庭。
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守住旋门,如何守住兖州。
孙坚急件,请求立即将处于徐州战场的刘备带领的五千幽州骑尽数调来,并要求征用所有可以调动的骑军。
旋门关在投石车的连番轰击以及猛攻之下已经是摇摇欲坠,北线危急,继续大量的骑兵支援。
否则一旦魏军的骑兵进入兖州,那么整个兖州就将成为魏军的跑马场。
而这,就是缺乏骑兵的无奈。
这份无奈,也是后世失去了北方牧场,还有关隘屏障后中原王朝的无奈。
第七百零六章 瞿塘、白帝
另外两道急件都是从荆州传来。
两道急件一前一后,相隔不到三日。
第一道急件,是荆州的告急文书。
初平四年(193年),六月二十九日。
黄巾军兵出武关,由黄巾军中的白波将军郭泰带领下,仅仅花了三日的功夫便已经是击破了丹水城。
张鲁也遵从许安的号令,派出其弟张卫领汉中兵一万进驻上庸,进攻南阳郡以策应郭泰军的进攻。
当然,张卫军略稀疏平常,许安自然是不放心让张卫领军,实际上汉中军如今领军的将校是兴义将军张杨,许安让张扬作为副将辅助张卫。
当然名为辅助,实为主将,这样的原因最重要还是给张鲁留下一点颜面。
第二道急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从益州的江州城发出,而不是荆州。
六月十五日,益州黄巾兵临江州城下,四万益州黄巾军将江州城围得几乎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成都之战益州军、东州兵全灭,许安带领黄巾大军南下的消息,在潜藏在各地的鹰狼卫缇骑推动之下,迅速传遍了益州的各郡县,
江州城的城守眼见实力悬殊,黄巾大军兵临城下,又听闻成都之战的噩耗,根本不敢抵抗于是献城投降,江州城虽算不上城坚池固,但是益州黄巾军的攻城器械并不多,实际上若是江州城守能够有些骨气,也能坚持十天半月,为汉庭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江州城一日沦陷,赵祗也并非是什么优柔寡断之人。
他要是优柔寡断,恐怕早在当初马相兵败之际便已经是随着马相等一众黄巾军死在了战场之上。
江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安派人也和赵祗讲清楚了江关的重要性。
赵祗虽然曾经不过只是一个底层的农夫,但是他现在已经是近十万益州黄巾军的统领,早已是今非昔比。
江州城投降,江州城的城守并没有派人去向着其他的城邑通传消息,而少数一些在益州黄巾军还没有合围时想要逃走的人也被赵祗提前安排的马队全数拦截。
江州城守投降,赵祗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如今益州军主力战败,任宪战死的消息已经快要传遍全州,益州各城无不是人心惶惶。
益州黄巾军所穿戴的衣甲,多是缴获自汉军,只是旌旗不一样,巾带不同,只需要稍微更换一下就好,而江州就有汉军县城的巾带和旌旗。
于是赵祗押着江州城的城守,带着四百余名换好了汉军装备,拿了一些故意被破坏的汉军旌旗的黄巾军向着东北一路急行,伪装成了溃败的模样。
赵祗留下了两万余名军卒守城,随后带领着麾下两万余名军卒直接北上向着江关方向进军。
两万人分成前、后两队,前队便是赵祗带领的伪装溃兵。
前队先行大概四五天左右的时间,后队再跟着前队走过的道路前进。
前队的这些伪装的溃兵,全是益州黄巾军的精锐,这一部分约有差不多四百余人。
后队虽然不如前队,但是也称得上是益州黄巾军中的精兵,起码都有战阵上的经验,有一万七千余人。
赵祗知晓江关的重要性,于是亲自带领两万大军直接向着东北方向的江关进发,但是他也没有忘记向着许安禀报江州的情况。
李严在此时却是刚刚带着麾下的军队离开了江州约有十日左右的时间,差不多也应该到了犍为郡的符节城。
虽说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但是这些益州黄巾军伪装成溃兵,寻常人根本看不出破绽,只有久经沙场的战将才能看出些许的端倪。
而之所以如此,也不是因为什么过于复杂的原因。
无他,唯手熟尔。
如果说许安带领的并州黄巾军是屡战屡胜,那么赵祗带领的益州黄巾军就是另一个极端——屡战屡败。
自马相兵败以来,赵祗或许是真的没有什么指挥的才能,又或是其他的原因,面对着进剿的东州兵和益州兵皆是以战败告终。
不过每一次赵祗都能带着麾下的主力逃出汉军的包围网,这也使得益州黄巾军对于逃跑有一番颇深的研究。
益州黄巾军后期少数几场胜战,都是赵祗下令麾下军队溃败,骗过了汉军的将校,然后趁着汉军掉以轻心,在道路的两侧伏击战胜了当时负责进剿的东州兵。
从江州一路向着东北前进,途径枳县、平都、临江、朐忍四城,顺流而下,再行数十里便可以至鱼复城,抵达江关。
自江州一路至江关,数百里的道路。
李严带着上万名汉军和民夫一路辗转,花费了将近一月的时间才从江关赶到了江州。
但是这是逆流而上,大军开拔。
而赵祗领着麾下的军将,可以借用舟船一路顺流而下。
赵祗就带着数百人撑船在前,江州城城守并不想冒险,他投降本来就是贪生怕死,如今赵祗却要他跟着他们一起冒险,如何肯大营。
但形势比人强,江州城守的妻儿老小家眷皆在江州,而他的性命又操持于赵祗的手中,无奈只能是跟着赵祗一起上路。
成都之战,任宪身死,东州兵、益州军鹬蚌相争,使得黄巾军渔翁得利,太平道大贤良师许安带领黄巾大军南下的消息早已经传到枳县、平都、临江、朐忍四城。
任宪在四城,每一城只留下了数百名军卒维持治安,根本就没有安排太多的军卒,唯有在江州城众留下了三千余人,以为防备。
任宪本来的安排,若是益州黄巾军倒戈一击,有这三千余名军卒加上城中的青壮守城,缺少攻城器械的益州黄巾军必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攻下江州,毕竟江州也是刘焉曾经下令加固过的城池之一。
只不够,人算不如天算。
再坚固的城池也需要人去防守。
明朝时期北京城的城墙高达十余米,厚十余米,其上可以供战马车驾奔驰往来,周长二十八里,有敌台一百七十六座,内设瓮城,可谓当时的天下第一坚城。
但是结果如何?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闯军进攻北京城。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打开北京城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入京。
短短两日,这座花费了数十年数代人营造的坚城就此沦陷。
而闯军在一片石遭遇大败之后,李自成更是直接放弃了北京这座坚城,一路向西逃窜,他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在一片石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