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天之世-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赵祗亲身犯险,假扮溃兵一路掩护,智取白帝城,巧夺江关,攻占涪陵,一举占据了益州东部门户,断绝了荆州军进攻的路线,让益州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赵祗的功绩可谓显赫。
按理来说其功绩,就是封为正四品的的四征、四镇将军也足够。
不过最后许安还是没有晋赵祗为正四品的重号将军,而是封赵祗为镇南将军,加巴东兵备道。
没有将赵祗升为四征、四镇将军,许安的考量较多,不过有功需赏,有过则罚,若不能赏罚分明如何安定人心。
于是赵祗便成为了太平道中第一个获封爵位的人,被封南岭伯。
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三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并没有伯爵,许安如今只是名号只是晋侯,自然是不能随便封赏王侯。
至于塞外的归义侯,那个自然是有所不同。
王爵肯定不能赦封,许安以后也不可能封任何人为王,赐封王爵乃是取祸之道。
太平道内授予的爵位都是军爵,授予武将并非是贵族的象征,而是更多的类似一种荣耀,就像是封号将军的封号一样。
步子迈的大,并非是好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太平道内的道众他们虽然收到了太平道革新思想的影响,但是还是有着很多这个时代独有的一切。
指望所有人都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奋斗是不现实,是脱离了实际的。
改革也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在汉代这样识字率低的可怕的年代玩民主,那么无异于自寻死路。
在汉时这样迷信鬼神之说的时代宣扬唯物主义,换来的多半是异样的眼光,没有多少人会去相信。
社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任何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并非是一蹴而就。
拿土司制度举例,清朝为什么可以成功改土归流,而元朝、明朝却不行。
因为土司制度刚推行时,在元朝时期,各方面的问题都很多,制度还在完善当中。
而随着发展,明朝继续推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臻至完善,明朝开始改土归流,收获了一定的成效。
而清朝最后因为有了元、明两朝遗留下的经验,这才改土归流成功,因为元、明两朝已经解决了最为苦难的问题。
益州事定,许安也没有什么必要再留在益州。
离开益州之时,许安命令张燕开始招募工匠,修筑益州鼎两樽,分为子母两鼎,子鼎留在益州的治所成都城中,母鼎由军卒运送回应天郡内的神明台中。
如今神明台中已经放置了中州鼎、并州鼎、凉州鼎三鼎,加上益州鼎,神明台上便有四鼎。
太平道每攻占一州将其纳入疆域,铸造一鼎送往神明台,都极大的振奋太平道内民众军众的士气,这一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让太平道辖内的民众认为太平道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太平道的宣传攻势已经初见成效,益州之战成为太平道报社的第一次大规模宣传活动。
黄巾军进军益州的战报,被稍微润色了一部分刊登到了报纸之上发行了出去。
而后许安亲自带领麾下军将翻越摩天岭,偷渡阴平的事情也被一一披露了出来,写成了故事。
赵祗袭取白帝城的事情也被写成了故事。
还有在成都之战,进攻益州数战之中的一些英雄事迹都被着重点出,宣教府开始展开宣传造势。
这些故事经过了宣教府的改编,被广泛推送到了各地的说书人手中。
再经由那些说书人的口口相传,在各地讲述。
同时,宣教府的文宣司并没有停止运动,文宣队很快便排演了不少的节目,在各地进行巡演。
宣教府也准备于初春之后,正式进入益州之地。
宣教府中已经定下了招募几名南疆夷人部落的人,以便于互相熟悉。
再在益州演出的戏曲因为当地的情况不同,所以推陈出新是必然之举。
时间紧迫,距离过年不久,许安并没有带大部队返回中州,而是只带了腾骧卫返回。
徐晃领着剩余的部曲屯驻于成都,以维持稳定,初春之后他们才会返回中州。
张鲁作为汉中郡郡守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吉祥物,只是名义上的汉中郡郡守,实际上汉中郡已经由中州管理,归于许攸的统一管理之下,为了更好的和益州交流。
许安其实也可以等到初春再离开益州,但是就在长安,前往开辟丝绸之路的商队已经整装待发。
许安此行返回中州,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开辟丝绸之路的商队在初春冰雪消融之时便会出发,一路向西,经过玉门关,进入西域。
许安有些不太放心,想要亲自审查一下。
益州刚刚攻下不久,货物还没有时间运到北境,所以这一次商队之中携带着大量的瓷器和少部分的丝绸。
为了保证安全,这一次许安还让张辽带领武骧营的骑军为商队保驾护航。
当然毕竟五千余名骑兵,消耗颇大,所以这一次张辽还肩负着布威西域,昭示太平道军威的任务。
西域国家众多,但是鱼龙混杂,商路之上盗匪众多。
这一次许安之所以如此劳师动众,就是让西域各国的人都看到黄巾军的实力,打消他们劫掠商队的想法。
不过说起来,富贵险中求,就算如此,也定然有些蠢货在以后会想要劫掠太平道的商队。
既然选择了开辟丝绸之路,那么不灭上几个国家,又怎么能叫开辟?
攻伐西域,许安可以从原西部鲜卑部征募军兵,也可以从凉州的羌胡部落之中征兵,更何况凉州还有上万名常备骑兵,这么强大的力量放在西域要想覆灭一国并不艰难。
更何况,许安的可不仅仅是想要开辟一条供于通商的丝绸之路。
重设西域都护府,才是许安现在的真正计划。
大汉十三州算什么?
这天下之大,大到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想象。
许安很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每一寸的疆土都极为重要,现在看起来的不毛之地,在后世就算是万两黄金也难以买到。
第七百二十七章 再进一步
初平五年(194年)。
长安街头巷尾皆是张灯结彩,行人来去匆匆,但是却是面带笑容。
有相识的人在街道之上遇见相隔很远便已经是拱手做礼,相互见礼,口中说着吉利话。
新年期间,长安城中没有了往日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条条框框,众人之间,只以开怀为主。
如今的长安城早已经不再是曾经只供达官贵人,王侯将相所居住的宫殿群。
经过了阎忠的改造和安排,如今的长安城早已经发生了几乎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平道在不久前确立了三府九部制。
三府分别是:中军府、中书府、宣教府。
其中中军府府令由贾诩担任,中书府府令则是由许攸担任,同时许攸还兼任了中州布政使的职责。
九司则是法部、吏部、工部、户部、农政部、外务部、内务部、枢密院、参谋部。
三府九部的衙署全部都被阎忠安排到了原来的未央宫,也就是现在的应天府中。
除去三府九部的衙署被安置在应天府中后,天禄阁,石渠阁所改建的国学院也已经彻底竣工,分别名为天禄国学院,石渠国学院。
原来的未央宫作为皇宫,占地极广,壮丽非常。
三府九部的衙署全部填入之后,再加上两所国学院的建立,但是未央宫却还有一些地方处于空置的状态。
桂宫、北宫两宫,两宫原本是后妃居住,殿宇规格不如未央宫,建筑较小。
许安倒是没有什么忌讳; 阎忠也不在意这里曾经是后妃所居住的场所; 在派遣了工匠改造了一番之后。
北宫便成为了应天郡郡守的衙署,应天郡毕竟是如今太平道的政治中心所在地,长安城又是中州的治所。
应天郡的郡守由曾经在汝南郡葛陂带领起义的黄巾军渠帅纪昂担任。
纪昂出身旧太平道,忠心有保证; 而且能力并不平庸。
当初四州黄巾营地闹出了疫病; 但是纪昂最终还是控制了住了局势,一直坚持到许安带兵回援。
北宫成为了应天郡郡守的衙署之后; 更名为京兆府。
桂宫则成为了鹰狼卫的总部; 桂宫的名号自然也被摘去,替换成了鹰狼卫的牌匾。
原来桂宫宫门前的牌匾已是被替换; 用底色为土黄色; 用黑色的笔墨书写着“鹰狼卫”三个大字。
宫门两侧的两侧上则是写的一对楹联。
左则上书:巡视神州,右侧上书:监察天下。
一鹰一狼两座雕塑被分别放在左右两侧。
明光宫是昔日武帝求仙而起明光宫,如今成为了宣讲场所,被开放于信众。
在明光宫中; 每周都有符祝于明光宫中讲解经义; 传播道义; 宣教府也常常在明光宫中演练戏曲; 明光宫因此而闻名。
所有人都想免费进入这曾经是皇家园林的宫殿之中; 去欣赏一首宣教司编连的戏曲。
当然明光宫虽然不收费用; 但是限定每日的进入人数; 而且若是出现破坏明光宫内的物品之类等劣迹; 便会被从此禁止进入明光宫; 并交由京兆府查办处罚。
大雪一连落了九日,如今的长安城早已经是银装素裹; 很多地方都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不过驻防在长安城的黄巾军在早间就已经将街道上的积雪清理了干净; 也让在长安城内的住民能够自由行走,不至于太过于艰难。
如今生活在长安城中的居民对于这些身穿着土黄色军服; 盔系着黄巾的军卒不再感到有多少的畏惧了,甚至感觉有些亲切。
这些军卒平常和人说话都是和颜悦色; 买卖也是十分的公平; 从未有过强买强卖的事情发生,甚至有时候还主动帮人一些小忙。
进入长安城内的市集想要售卖一些货物,进入城中之时也没有吃拿卡要的事情发生,只需要查验身份; 确认无误便可以进入城中。
如今的长安城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过去的长安城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这一切正是黄巾军的到来带来的变化。
太平道在中州传道不过一年的时间; 很多的居民并没有明白太平道的道义; 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太平道和汉庭两者之间的不同。
应天府中,许安在长廊之上骑乘着战马向前缓行。
他准备去城外的太平观一趟,也就是修缮了过后的建章宫,这座原来汉武帝居住的宫殿,现在已经被改成了道观。
许安没有乘坐辇车,长久的军旅生涯,让他他习惯了骑马而并不是坐在辇车之上。
车驾还好; 许安有时候会乘; 但是步辇许安却是从来没有乘过,也禁止太平道统辖范围之内的所有官员将校禁止使用步辇。
阎忠没有住在长安城内; 而是住在太平观里。
近年来,阎忠越发的笃信神道学说,无论是平常还是战时; 都穿着道袍,头戴道冠,而且开始钻研起了太平道的经义。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阎忠越发的衰老,也越发的开始信道。
原来的阎忠并不信道,他当初加入太平道也并非是因为什么理念,因为什么理想,仅仅是因为凉州叛乱,看中许安奇货可居。
阎忠原来是个野心家,雄心勃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