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6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安轻叹了一声,平复了下心境。
  现在汉魏两军可能已经经过了初期的试探,交锋已经展开。
  许安看着眼前的堪舆图,一条条线路浮现在的脑海之中,地图上的进军路线,各地军事部署,在他眼中似乎成为了动图。
  “如果我是孙坚,我会怎么做……”
  许安将自己代入了孙坚的角色,代入了汉庭之中。
  只要站在敌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许安没有去讯问旁人的意见,在这种时刻,他选择相信自己。
  他打了十余年的仗,能够战而胜之,很多时候他都是靠自己的判断,而并非是依靠别人的出谋划策,长久以来的军旅生涯早已经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
  “我明白了……”
  许安陡然睁开了眼睛,一道精芒从他的眼眸之中一闪而过。
  许安目光停留在了繁阳。
  他知道了汉军的意图。
  他原先就奇怪,拥有抛车的汉军能够攻陷内黄城,却为什么攻不下繁阳和阴安。
  汉军正是想要将最后决战的场所放在繁阳。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繁阳地区,汉军进可攻退可守,击破了袁绍,就算是黄巾军包围而来,他们可以通过黎阳及时撤回兖州地区。
  而次要原因,则是袁绍放弃了邺城坚城,前来繁阳这样的小城,那么力量又会得到不小的削减,而占据了内黄城,他们可以威胁魏军的右翼, 再后面的决战占据上风。
  袁绍因为舆论的压力,绝对不能龟缩于邺城,就算是知道了汉军的打算,他也只能是孤注一掷……
  不止是许安预料了最坏的打算,汉军也预料了最坏的打算。
  汉军想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行击溃魏庭,然后拖黄巾军进入拉锯战之中。
  许安双目微眯,他想到了有一则汉军的异常调动,还有去年大举编练乡勇的一则诏令。
  当初荆州袭扰,刘表将几乎所有的荆州兵,还有黄忠都调回了荆州,许安当时就察觉到了一丝古怪,毕竟袭扰荆州的部队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现在一切都关联了起来。
  汉庭再算计袁绍的时候,同样也防备黄巾军在这个时候杀将出来,坐收渔利……
  “原来如此……”
  想明白了所有的关窍之后,许安心中却并没有多少的波动。
  汉军想要学习他之前的战法,布局重重,兼顾所有,最后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击溃敌军主力,在其余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一举取得胜利。
  只是,很可惜。
  这一切,在许安的眼里就如同班门弄斧一般可笑。


第七百六十六章 流血与牺牲
  朝歌位于河内郡的东部,与魏郡相连,就在如今汉军占据的黎阳渡口正西面,百里左右的距离。
  向北可以直达汤阴,汤阴在黑山之东,也是河内郡东北部最大的城邑,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对于冀州而言极为重要,袁绍在这里一向是屯集重兵防备。
  自汤阴起,北可至魏国的都城邺城所在之处,南可控制河内郡、黎阳等渡口。
  就在汤阴城的东南面,修筑着一座小城,名为“邶”。
  这座城池横陈在黎阳通往北地的路上,如果敌军渡过了黎阳,想要进攻北方,那么绝对无法绕开这一座城池。
  邶城就如同一根尖刺一般扎根于咽喉的位置,如果袁绍不太过于自信于黎阳等渡口的防御,在邶城屯上三千余人左右的部曲,那么也不会到眼下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只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事情已经发生,那么便无法再改变。
  袁绍自以为黎阳渡口一线旳防御固若金汤,还在沉浸于东郡之战战胜之后的自傲,却没有想到汉军进步的如此之快,而且暗藏了抛车这样的大杀器。
  汉军的第一场渡河战,是进攻的黎阳渡口的西南方延津渡。
  在延津的渡河战中,汉军水师直接强行占据了北岸的一处滩头,然后用抛车轻而易举的便击溃了黎阳的外围防线,随后其精锐的步兵在许诸的带领之下在不到一个时辰的进攻之下,便彻底击溃了黎阳的守军。
  汉军的水师添置了大量作为运输的船只,再没有搭建浮桥的情况之下,强行用运输船渡河。
  刘备带领着幽州骑其中有近半都是通过了船只运送渡河,再渡河过后,前来支援黎阳渡口的乌桓骑兵被其轻而易举的击溃。
  邶城城防本来健全,虽说有抛车这样的大杀器存在,但是只要邶城有三四千的守军,便可以顶住第一波攻势。
  当顶下了第一波攻势之后,点起狼烟,汤阴便能知晓出现了敌情,而后邺城便可以通过汤阴源源不断的向着邶城派遣援兵。
  这一次汉军的进攻,完全的打在了魏军防守的薄弱点之上。
  许安打过了这么多场战,他很清楚问题的所在。
  魑魅在和绣衣使者的交锋完全是处于了下风,魏军的部署完全就是透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之中有这一句话,而在真正在此时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许安。
  许安建立了鹰狼卫,用实践告诉了天下,什么叫做情报战,什么叫做真正的知己知彼。
  当初的进攻凉州之时,凉州早就在鹰卫的渗透之下千疮百孔,还有凉州本土的世家豪强作为内应,战争一直在许安的引导之下进行,十余万凉州军因此兵败高平川,后面进攻中州、益州也是如此。
  从鹰卫递送而来的汉军的进攻路线来看。
  汉军一直都是弱到强,从最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
  袁绍在黎阳渡口屯集了重兵防守,却是没有起到半点的作用,黎阳渡口在其他渡口被攻占了之后成为了一支孤军。
  镇守黎阳渡口的正是袁绍麾下的大将高览,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在收到东西两方不远处的渡口被转瞬之间攻破了之后,高览当机立断以骑军殿后掩护,带领大军直接撤离了黎阳渡,回撤到了繁阳,稳住了局面,使得黎阳一线的魏军不至于全线瓦解。
  很多溃败之后的魏军也因此不至于离散,大军未溃的情况之下,很多战败的魏军残部也撤离到了繁阳,高览也因此收拢了上千名残兵。
  自中州长安到河内郡的朝歌相距约有一千四百多里。
  从轵关陉的箕关到朝歌有六百里,这六百里,要经过是河内郡魏军的控制区。
  轵关陉以西,是太平道控制的疆域,而轵关陉以东便是魏军的控制区。
  一旦进入了河内郡,明军的行踪将会彻底暴漏,就算是于毒带领的太行明军能够迅速击溃河内郡的守军,将河内郡的大部分地方攻占,也没有办法掩盖行踪。
  大军出征,其行踪很难完全掩盖,尤其还是在敌人的地境之中行军。
  许安看着桌面之上的舆图,用笔在其上绘制出了汉魏两军最新的进攻和防守地点还有军力的部署。
  朝歌现在并不在魏军的手中,而是已经被汉军攻占。
  汉军这是在预防,他们也很清楚,许安就等着他们两虎相斗而坐收渔利,许安掌控着轵关陉和太行陉,而若是黄巾军从轵关陉和太行陉出兵,那么绕不开的就是朝歌。
  内黄城西面的黄泽和朝歌城,一泽一城正是汉军在西部设下的屏障,也是一个预警。
  “子远。”
  许安抬起头,看向一旁。
  “明公有何吩咐?”
  许攸听到许安的声音,躬身应答到。
  “传令给黄龙,让他调集并州所有能够调集的战马,次一等的马匹也暂时划归到战马的序列全部征集,到河东郡的东桓城集合,一定要在五月二十六日之前到达,但是也要保证战马的体力,再调集并州剩余所有运力运送马料前往上党郡的高都城。”
  原本的并州巡抚许安是委任给了郭泰,但是郭泰受命带领武骧营去开辟西域,重建商路。
  并州巡抚的职位便被许安委任给了黄龙,黄龙以护军将军晋升为了并州巡抚,虽然品级的跨度的有些大,但是众人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异议。
  军功黄龙不多,但是黄龙出身于旧太平道,在张角时期就已经是三十六方渠帅之一,论起资历黄龙的资历几乎和刘辟和龚都相当。
  黄龙军略不行,但是在管理方面却是尤为擅长,此前在太行军区之中,黄龙为副,于毒为正。
  于毒负责军队,而黄龙则是负责掌管太行军区的后勤和政务,黄龙擅长于政务,太行军区也被其管理的井井有条。
  当初于毒之所以能在袁绍军的攻势之下全身而退,不仅仅是因为郭泰的及时援助,还有黄龙的功劳。
  并州作为太平道最先占据的大州,并州之民也多是太平道的信众,明廷对于并州的控制其实和中州的控制也相差无几,其实都可以不设置巡抚,只不过这样的情况不能肯定不能作为常例,并州还是需要自己的巡抚。
  “诺。”
  对于许安的这两条命令,许攸有些疑惑,但是还是应了一声诺。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许安此前便征集了长安城中所有车马行的四轮马车,中州地区大部分的马车也在几天之内被征集,作为后勤部队运送盔甲兵刃。
  而后许安又发布了命令,让黄龙征集所有能够征集的马车前往河东郡的大阳城候命,这些马车将会作为运兵车来使用。
  冷兵器的作战和热兵器的作战完全是两码事,冷兵器作战对于体力的要求尤为巨大。
  热武器时代,士兵只需要有装填子弹,开枪射击,行动的力气就可以。
  但是冷兵器时代,却是需要身披着十几斤乃至几十斤的甲胄作战,挥舞着铁制的兵刃,举着沉重的盾牌,排列成战阵搏杀。
  就是只开弓放箭也是一件体力活,后世的弓箭有各式各样的现代化仪器,可以省力,但是在古代却没有那样的现代化仪器和各种装置。
  战场之上,弓兵急射除非是万不得已,一般的将领根本不会下达这个命令。
  一名普通的步弓手拿着制式的弓箭,用步弓尽力连射十箭左右手臂必然酸痛难耐,气力衰减。
  战阵之上的开弓射箭可并不是说什么只要将箭射出去便可,还需要箭矢具备的相当的杀伤力,毕竟敌人基本都会有一些防护。
  若是箭矢威力太小,就是敌军没有多少的防护,也难以造不成多少的伤害。
  开弓射箭并非是什么不需要体力的事情,古代的弓箭手也远没有游戏和影视剧那样的孱弱。
  培养一名合格的弓手所需要的花费的是普通进展步兵的数倍之多。
  冷兵器作战,前进挪移,冲锋陷阵,追击敌军,保持军阵也都需要足够的体力。
  “明公。”
  许攸迟疑了一下,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许安。
  “这一次东征的耗费颇巨,之前中州旱情也消耗了不少的钱粮,并州虽然丰收,但是支援中州,帮助灾后重建,还有以工代赈修建各种工程,也是耗费颇多,明公这样征集大量的战马和征调马车,所耗甚,征集的费用不提,但是人吃马嚼都每日都需要海量。”
  “出征幽州,也需要大量的钱粮,三郡乌桓、公孙度两部不需要供给钱粮,但是上谷乌桓部和两郡军区的部曲所耗费的钱粮也需要并州支援。”
  “漠北用兵,也是需要并州去支援,并州虽然是太平道故土,开垦良田,修建水利颇多,已有千里沃野,但是这样消耗却是力有未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