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6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安将目光投向了白饶的身上。
  白饶心领神会,没有等许安询问,便已经是先一步跪坐着直起了身躯,恭敬的回答道。
  “汉军右阵也已经被我军击溃,斩首、俘虏也在计算之中,暂时没有发现汉军右阵主将凌操的旌旗。”
  “左阵情况如何?”
  许安转头看向许攸,凌操跑了并不是什么大事,他其实更为关心的是左阵的情况,毕竟统领汉军左阵正是刘备。
  他虽然指挥着大军,但是有些时候,一些具体的信息却是没有办法掌握。
  许攸也是直起了身躯,微微昂首,回答道。
  “汉军左阵已经崩溃,大半离散,斩首及俘虏还在清点之中,左阵主将刘备,被我军阵斩!”
  许安眼神微凝,他本来以为会收到刘备逃走的消息,但是却听到许攸说出刘备被阵斩的消息。
  许安一时间有些沉默,他有些不相信,刘备会这么轻易的死去。
  但是从许攸口中说出来的消息,却不可能是谎报的军情,许安很清楚许攸的为人。
  刘备……
  许安想起了第一次看到刘备名字的时候。
  携民渡江伪君子,泗水不流真小人。
  后世有些人称刘备为伪君子,所谓的携民渡江不过只是为了拿百姓当作挡箭牌罢了。
  但是他们在这时却忘记了一件事,忘记了当初在徐州是谁下的命令使得泗水断流。
  在汉末三国这众多的诸侯和军阀之中,真正将寻常的黎明百姓当作人来看待,恐怕也只有刘备一人了。
  只可惜……
  只可惜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刘备虽然仁德,但是他终究是封建贵族,终究是士大夫,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他们永远只会是敌人,而不会是朋友,永远不可能坐在一起交谈。
  许攸注意到许安的神色微黯,他心中有些疑惑,但是他分得清场合,因此没有出言询问。
  “何曼。”
  许安从短暂的走神之中清醒了过来。
  他很清楚,只有自己夺取了天下才能改变未来,才能改变一切。
  就算刘备真的三兴汉室,汉室天命稳固,自此起始千年稳固,国祚绵长,但是底下小民的生活却绝不会得到多少的改善。
  汉帝国的情况并非是一名仁德的君主可以改变。汉帝国的建立,还有制度已经决定了汉帝国的发展,决定了汉帝国内普通的小民的生活。
  “你派一些人进入繁阳城,我要知道繁阳城中的情况。”
  “诺。”
  现在对于繁阳城,许安仍旧是一无所知。
  魏军在他们大战的时候没有出来搅局,许安只看到了魏军的骑军突然溃散,大量的人逃出了繁阳。
  天黑之后,繁阳城中的灯火黯淡,城墙之上还亮着的灯火只有数盏。
  现在还并非到完全胜利的时候,许安仍然保持着谨慎。
  许安的目光重新放在了舆图之上,汉军渡江,共计占据了五座城池,从左至右,分别是河内郡的朝歌、魏郡的渡口黎阳、邶城,内黄城,还有东郡的顿丘。
  如今朝歌已经被于毒拿下,但是还有四城掌握在汉军的手中。
  邶城只有六千余名守军,于毒正在围攻,沦陷只是迟早的事情。
  顿丘和黎阳不重要,汉军主力已败,恐怕溃兵和消息一到这两地,两地的守军直接便会逃向南方,许安顺便派一支偏师南下便可以收取这两座空城。
  只是内黄城却是一个细微的变数。
  如今据守内黄城的正是袁术,他的麾下还有上万名汉军,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骑军。
  是否应该派人前进截断袁术南下的道路,夜晚不方便大军行动,但是却无法阻拦信使报信。
  孙坚绝对已经在明军抵达繁阳后不久便已经派遣信使传信,袁术多半知道了繁阳城发生的情况。
  袁术知道主力战败,绝对不会蠢到带着麾下的上万名军兵前来和明军决一死战。
  他最大的可能是趁夜逃往黎阳,然后渡河南下。
  许安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放弃了派遣骑军拦截的打算。
  现在已经入夜,这一次行军,他们并没有准备多少的火把,而且就算是有充足的火把,夜晚赶路也是比较危险,尤其是在道路泥泞不堪的情况之下,战马很有可能因此崴脚受伤, 军队行军可能造成不少的非战斗减员,还不一定能够拦截到南逃的汉军。
  最重要的还是明军其实也冒雨行军了一段时间,虽然不是大雨,但若是处理不好,恐怕疫病会在军中流行,这一次的行军匆忙,明军可没有带多少的药材,一旦发生了疫病,那么进军的计划将会不得不延迟,反而是得不偿失。
  就算是放袁术回去,其实也无伤大雅。
  汉军的主力已经覆灭,汉庭差不多已经是完全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
  袁术麾下的汉军大多是南阳出身,只是比兖州兵强一些,比豫州兵要差上一筹,骑军也不过千人。
  许安从亲卫的手中接过了毛巾,擦干了脸上的水珠,将目光重新投在了舆图之上,投向了青州的平原。
  接下来,决定天下大势是否会彻底倒向太平道的地方,不是现在的冀州,也不是在幽州,而是在青州,在平原这座城。
  一切,就看麴义作何选择。


第七百八十八章 弃暗投明、麹义归明
  青州,平原郡,平原城。
  从青州撤离的魏军主力如今就驻扎在平原城中。
  平原城中气氛一片沉闷,街道之上行人稀少,官道之上人迹罕见。
  战争,带来的大量的伤亡; 带来的是各行各业的衰落。
  匪寇如同过江之鲤,难以禁止,现在还在行商的商队,也只有冀州的几家世家敢于行商,毕竟他们商队的护卫众多,又有官方保护,寻常匪寇不敢轻易得罪。
  普通的黔首、小民都待在乡间; 他们聚拢在一起,加固了聚落的防御,拿起了简陋的武器以求自保。
  整个黄河以北的青州说是处于魏国的管理,还不如说是处于麹义的管辖之下。
  黄河以北的青州一共有两郡,一是平原郡,二是乐安郡。
  乐安郡在黄河北部只有一小部分,甚至没有像样的城邑,而乐安郡郡守早已经陷在了汉军的手中,北部乐安郡的管辖权自然是在麹义的手中。
  袁绍指派的平原郡郡守,其手中的权力在麹义到达平原城后的当天便被麹义所剥夺。
  麹义得知了汉军北伐的消息之后,权衡利弊之下做出了作壁上观的选择。
  先是以军议的名义召集了众将,然后旁敲侧击,打探出了众人的想法。
  最后图穷匕现; 那些忠诚袁绍,想要快速的支援魏郡战事的军将被麹义尽皆关押于监狱之中。
  蒋义渠的兵权被麹义剥夺软禁在平原城的府衙之中; 虎豹骑也被麹义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路昭并没有被软禁; 仍然统领麾下军将,但是亲卫却被替换成了麹义麾下的私兵; 实际上的军权也被麹义所掌控; 身家性命操纵于麹义之手。
  而后麹义以自己的心腹为军将; 分兵于黄河北部的青州各处,同时自领大军驻扎于平原城。
  实际上整个黄河以北的青州地带,都已经是被麹义所掌控。
  魏郡大战的消息也被麹义所封锁,现在青州的魏军只知道汉军渡河北伐,攻占了黎阳,魏郡的情况有些危险,但是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相对于那些情绪有些激烈,甚至在一开始和麹义争论的将校,普通的魏军军卒表现的极为淡漠。
  他们根本不关心魏郡的情况,每天仍旧是该做什么便做什么。
  其实这样也属正常,他们大多数人都被强行征募进入军中的百姓,若是能够安然度日,又有多少人会想要去打仗。
  是汉庭,还是魏庭,他们都要缴纳那么多的赋税,收税的人还是那一批人,让他们打仗的那些将校还是往日的将校,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称谓罢了。
  他们对于魏庭并没有什么忠诚; 当兵吃粮; 他们只知道粮食和军饷是上官发的; 那么他们便听上官的命令就行了。
  至于什么天子,什么皇帝,那离他们太远了,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田仲看了一眼帐外那些坐在地上懒散不堪的军卒,从那些军卒的脸上他见过的最多的只有压抑和麻木,完全没有多少的生气,宛如行尸走肉一般。
  许安将招降麹义的事情全部交给了阎忠,但是青州地境如此之远,阎忠自然是不可能亲自前往。
  所以派出使者的任务便落到了礼部的外务司,田仲作为外务司的主管,在经过了短暂的思索之后,主动请缨前往平原郡,揽下这一重任。
  麹义毕竟麾下有五万大军,一方重将,在魏庭之中任职为征东将军,实际上职位比起田丰来说都还要高,田丰毕竟当初被下狱了很长一段时间,田丰之所以当时能够作为统帅,也是因为袁绍的命令。
  这也是为什么田丰死后,麹义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控青州魏军的原因。
  田仲曾经见过汉军正规军的模样,他曾受命去招降困守于河东郡北部的西河郡郡兵。
  那些郡兵他们虽然装备不精,身陷重围,连番败绩,但是精气神却并不差,没有像这些军卒一般萎靡不振。
  眼前这些青州兵和他见过的旧汉军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无论是从精气神,还是武备上看来都是要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说是军队……
  倒不如说是一群农夫……
  这些青州兵看上去,就是比起在太平道军屯中的屯户都还要弱,很多人的体型消瘦,让人怀疑其上了战场到底能够坚持多久,或者说到底真的可以打仗吗?
  田仲不知道如今驻扎青州魏军的底细,不过据闻出身于青州的魏军好像有三万多人,超过了半数。
  他现在所在的地方正是原青州兵的大营,如果青州兵都是这个样子,恐怕对于麹义所部的评价还要下降一些。
  田仲眼神微转,心中也有了定计,他观察了许久后,也借着活动的时间去了几趟其他的军营,看到的景象也是差不多,心中更是大定,他本来只有三成的把握说服麹义,但是看到青州兵的模样,心中已经是有了五成把握。
  他抵达平原城已经有一些时日了,他是在许安东征之前便已经出发,一路乘马从通过井陉自冀州的常山、巨鹿、安平、河间四郡通过,在鹰狼卫的掩护之下进入了青州。
  沿途,田仲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甚至可以说是一路光明正大的通过了许多地方。
  毕竟那个时候魏军的主力和汉军主力已经在魏郡相持,而幽州等地也是接连告急,袁绍的所有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汉军的身上,一直在不断的调兵遣将,根本就无暇顾及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
  田仲也得以轻而易举的进入了青州的地境。
  进入了青州的地境之后,田仲装扮成了犒军的商贾,得以面见麹义,而后将阎忠亲笔所写的书信交给了麹义。
  田仲并不担心生命收到危险,毕竟麹义要真是心向汉室,那么现在便应该倒戈起兵伐魏。
  要是真的忠于魏庭,那么现在麹义也绝对不会在青州,而是带着大军早早的驰援魏郡了。
  麹义收到信件之后,正如预料之中一般,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便找寻了個借口说自己确实有心想要归附太平道,但是无奈军中意见不一,让田仲再等待一段时间。
  对于麹义的借口,田仲自然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