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6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烛火摇曳,李成拿起了毛笔沾了一些墨水,抬眼看了一眼房门的门闩,落下了毛笔。
  “明历三年,三月初一……”
  李成一笔一划,将自己所知晓的全部都缓缓的书写在了绢帛之上。
  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先是天子明发诏令在各地修建军校,要求队率以上、军司马一下的中下级的军官必须轮流前往军校参加集训。
  而后便是广募工匠,强征了不少的民众前去工坊帮工,并再度扩充禁军编制。
  这第一封诏书也掀开了轰轰烈烈的变法的序幕。
  其二,进一步放开州牧的权柄,当然只是部分州郡,兖州、青州、荆州三州州牧权柄增强,,交州、徐州、豫州、扬州七州保持不变,权力仍归中央。
  兖州、青州、荆州三州州牧,允许开府,有征兵、统兵,出兵之权。
  州内钱粮税收除小部分需要上交之外,其余允许截留,有调控其所属郡县的钱财,粮草的权力,并赋予其任免州内郡县长官之权。
  当初刘焉以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为由,上书改置牧伯之后,各地州牧的权柄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这一次的变法,同时也放开了乡勇的口子,当时四州黄巾复起之时,卢植带领冀州军主力阻截四州黄巾军西进时麾下就有不少乡勇组成的军队。
  这一次,汉庭再度放开了权力。
  允许兖州、青州两州的世家豪强募集私兵,协助汉军防卫,甚至根据人数给与其相应的军职,当然军职不与正规军相同,战时也要服从本州州牧的指挥。
  第三条变法,相较于之前两条,可谓是最为温和的一条法令。
  在国内,实行屯田制,广募流民以为屯民,开垦无主和荒芜的土地。
  屯田制几乎照搬着明庭设下的屯田制,置典农官、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在兖州、青州、荆州三州收成则直接在州内分成。
  虽然制度相彷,但是汉庭收取的田税却是要比明廷收的高的多。
  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农具倒是由官府统一提供。
  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离开屯田以逃兵论处。
  军屯以士兵屯田,六十人为一屯,一边戍守,一边屯田。
  前两条的变法虽然有些激烈但是并没有遭受太多人的反对。
  能够进入各地军校之中学习的军官大部分其实都是世家豪强中的子弟,只有少部分的队率是真正从大头兵一路靠着军功上升。
  从一介小兵想要成为屯长、军侯,在汉军之中几乎比登天还难。
  吕布寒门出身,从军十余年,身经百战,战功繁多,尚且不过只是一介军侯,真正的大头兵就算是再如何的勇勐,战功再如何的显赫,屯长也只是他的终点了。
  第二条变法,增加州牧的权柄,除了朝中一些的老臣极力劝阻之外,有反对的声音,也是要求一视同仁,要求徐州和扬州等州也同样可以开府。
  不过这样的要求自然是没有被允许,毕竟青州、兖州、荆州三州之所以放开权柄,是因为单靠这三州现有的兵力和情况,实在是无法难以应对如今的局面。
  朝议汹汹,但是却没有人能够阻止政令的推行。
  汉庭的变法还没有结束,李成的政治嗅觉并不差,他在汉庭为官多年,他知道这三条律法不过只是前菜,那位高坐在皇座之上的少年天子绝对不会止步于此。
  一切都需要时间,那深居于皇宫之中的少年天子腹有韬略,身后站着能人,禁军的扩招在所有的了诏书之中显得丝毫不起眼。
  而扬、徐两州正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李成并不清楚到底那里正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鹰狼卫的渗透只是到兖州、荆州、青州、豫州四地,扬州、徐州、交州这些地方实在是太难以染指。
  他只是听到了一些风声,似乎扬州和徐州正在募兵,而扬州、徐州、交州两地也增设了刺史。
  豫州仍然没有设州牧,但是也设了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州的刺史,基本都是年龄偏大的臣子,他们的立场也十分的坚定,始终和天子站在一起。
  绣衣使者发展了如此之久,双方交手无数一次,在有主场优势的情况之下,鹰狼卫也只能是老实的潜伏着,按兵不动。
  李成写完了最后一段话,将毛笔搁置在一旁,看着放在桉桌之上的帛书,缓缓站起了身来。
  这封信他要趁着明天将其递交给他的联络人,再由陈都城中的鹰卫送出陈都,随后辗转多地才能送往北地,起码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送到北地。
  甚至是永远都无法送到,现在各地道路危机四伏,绣衣使者这段时间几乎没有遮掩,那些身穿着绣衣的绣衣使者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走在街道之上。
  天下大势,李成不懂,他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便是传达情报,遵从上级。
  此前听到汉军北伐战败,大贤良师已经带领着太平道的军队收复了河北之地,他的心中是无比的激动,而后他便一直等待着大贤良师能够大军南下,天下的一统。
  只是似乎事情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简单,大贤良师没有带领着大军继续南下,而是暂时停下了脚步。
  他孤身一人身处廷尉府,与世隔绝,在整个陈都唯一知道他身份的人就是他的联络人,负责将情报传递出城。
  他在陈都多年,甚至已经结婚生子,他的妻子是汉庭中一名官员的女儿。
  有的时候,李成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到底是那个鹰狼卫的千户,还是汉庭的廷尉右平。
  在刑场之上,他亲眼见到了那些和他一样都是鹰卫的潜伏者是什么样的下场。
  李成闭上了眼睛,他想起了前几日在刑场之边缘看到的场景。
  十余名伤痕累累,几乎看不出人样,血肉模湖的囚徒被架上了刑台。
  刑台之上,一名军卒将一只装满了清水的木桶倾倒在地,清澈的水流带走了淤积在刑台之上的血污。
  这里的刑台已经处决了一批犯人,李成站在边缘看不到台下的景象,但是他知道刑台的下面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刑台之上十余名赤裸着上身,浑身皮开肉绽的囚徒被按跪在地,身后手执着利刃的侩子手已经准备好的行刑。
  北风呼啸,刑台之上那些赤裸着上身的囚徒,在冷风之中不断的发抖。
  行刑官正高声念着罪状之上的罪行,那些被压上刑台的人都是鹰狼卫潜伏在陈都的奸细,借此向所有人宣告,这就是奸细叛徒的下场。
  抽泣声,恸哭声,求饶声,还有婴儿的啼哭声萦绕在李成的耳畔。
  那些声音不从刑台之上传来,而是从刑台的另一侧传来,那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妇孺,她们正是刑台之上那些正要处刑囚徒的家卷。
  李成看着刑台之上众人陌生的面孔。
  他不认识里面的任何一人,但是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他的同道。
  他们和他一样,都曾经许下过相同的诺言。
  李成微微有些恍忽,恍忽之间,他好像听到了自己儿子的哭声,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因为恐惧在发抖,看到了自己满身的伤疤跪在那刑台之上。
  “举刀!”
  高喝声响起,李成看到了一柄柄利刃被高高举起。
  刑台之上的一众被捆绑着的鹰卫缇骑,有人竭力抬起头,直起了嵴梁,引颈受戮。
  有人默念着什么,紧闭着双眼。
  有人浑身颤抖,却仍旧是紧咬着牙关。
  但是却没有一人摇尾乞怜,也没有一人流泪哭泣。
  刑台之下,众生百相,嘈杂声一直都存在,他们的眼神有的戏虐,有的鄙夷,有人愤怒,但是更多的却是麻木。
  “发如韭,剪复生……”
  李成听得很真切,他听到一道熟悉的歌声。
  “头如鸡,割复鸣!”
  那歌声传来的地方正是那不远处刑台。
  “行刑!”
  李成看到行刑官眼眸之中的怒火。
  “噗!”“噗!”“噗!”
  那首歌终究是没有唱完,十余颗人头已是滚落于刑台之下。
  李成缓缓睁开了眼睛,眼前的烛火已经快要彻底的熄灭了,只剩下了最后一点。
  李成凝望着桉桌之上那最后的一点烛火,用着只能自己听到的声音,轻唱道。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一阵微风从窗户缝隙之中吹入了房舍之中,桉桌之上那一盏烛火摇动了一下,就此化作一缕青烟……


第八百二十章 公孙度
  大明历三年(196年),五月上旬。
  扶余国东部边境,天气正在逐渐转暖,但是气候仍然还是十分寒冷,需要穿上裘衣保暖御寒。
  破败不堪的道路之上,还有不少残存的积雪。
  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骑兵从上飞驰而过,泥点四散,雪花扬起。
  而就在那队骑兵的身后不远处,无数衣着各异,各执兵刃的骑军正顺着这条道路缓缓向前。
  “吁————”
  公孙度轻喝一声,拉住了缰绳,座下的战马昂起马头,止住了前行的脚步,身后一众骑卒也是一起止步。
  看着道路之上正在慢慢行进之中的扶余国士兵,公孙度心中微微摇了摇头,从行军的速度还有情况其实就可以看出一支军队的强弱了。
  这些扶余国士兵行军散漫,速度极慢,战力孱弱的更是过分,难怪和鲜卑人、乌桓人作战的时候一次都没有战胜,就是挹娄也经常犯边入侵。
  这一次出兵是许安发给他的密令,让他随便找寻一个借口,征调高句丽和夫余两国。
  以其两国军队为主,起兵讨伐挹娄、沃沮两部,让他领辽州兵作为监军,坐观虎斗。
  等到削弱了高句丽和夫余两国,攻下挹娄、沃沮两地之后,然后将高句丽和夫余两国吞并。
  将原本属于高句丽和沃沮的地盘划归为辽州的疆域,在夫余和挹娄两地设为远东行省。
  公孙度没有抗命,而且还很快的做出了反应,他随便找寻了几个借口,便直接派遣使者前往扶余和高句丽两国的首都要求其派遣军兵,征讨挹娄、沃沮两国。
  理由很简单,挹娄国经常袭扰扶余国,而扶余国是大明的属国,进攻扶余就是挑衅大明。
  沃沮国国力比起挹娄国要弱的多,一直遭受着高句丽和挹娄国的侵扰,不过沃沮国却并非是什么小白兔。
  在之前公孙度还没有到达辽东郡之前,沃沮国其实一直没有停下袭扰乐浪郡,趁着辽东空虚劫掠了许多地方。
  直到后面公孙度到来辽东之后,收取了乐浪郡、玄菟郡,使得扶余和高句丽两国臣服,沃沮国这才停止了对于乐浪郡的袭扰,这一次进攻沃沮国也是出师有名。
  公孙度对于许安的诏令没并没有排斥,眼下天下大势在于明庭,公孙度看的很清楚。
  不说前不久许安带领大军东出箕关,一战击败汉军北伐主力,六路并进,尽收河北冀、青、幽三州之地。
  就说饶乐水明军大败鲜卑,阵斩鲜卑单于骞曼,威震北疆,于北地设下三省。
  这样的壮举就是曾经的秦皇汉武都是没有能够做到。
  明军的骑军纵横草原,无人可挡,明军已经将他们的旌旗已经插满了北疆和西域的每一处角落。
  明庭在原本东中两部鲜卑的故地设下了行省之后,明军在吕布的带领之下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