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7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最近几年,遭受了失败了管亥洗心革面,重新振作了起来,才慢慢恢复了原有的军职,不过现在也还是从五品的封号将军。
  宋宪、魏续两人很早便加入了太平道中,是跟随着吕布一起,他们两人如今也晋升为了将军,只不过是没有给予封号。
  不止是麹义在等,宋宪、魏续还有管亥都在道路之上顶着烈阳等待。
  “休——————”
  麹义抬起头看向道路的尽头,一道轻微的锐响声在他的耳畔响起,虽然轻微,但是他却听得十分清楚。
  宋宪、魏续还有管亥三人也在同时抬起了头,他们都听到了哨音。
  那是明军军中的军哨,青州的明军都有各自的驻地,今天没有人会在营地之外无事游荡。
  那么答桉只有一个,许安距离他们的位置已经不远了。
  麹义身躯一振,昂首道。
  “通令所有人,道君即将驾临平原,都给我打起精神。”
  “别让道君认为我青州的官吏和军卒缺少实精气,看贬了我们青州!”
  路招斜睹了一眼麹义,如今的麹义对于许安的态度极为恭敬。
  曾经麹义作为武将之首,仗着自己的军功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甚至对于袁绍都没有多少尊重
  路招的心中也是有些疑惑,不过他很好的隐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吸引任何人的注意。
  哨音越来越近,路招也按下了心中的其他的想法,向着道路的远方看去。
  就在他的目光投到远方之时,一面赭黄色的旌旗已经出现了他的事业之中。
  许安于长安立国之后,规定了明军的旌旗统一为赭黄色。
  赭黄,黄中带赤。
  赭黄色也就是土黄色。
  黄色代表着泥土,代表着黄巾军本来的身份。
  他们都是农夫,都是升斗小民,都是平凡人,都依靠着土地生活。
  而那黄中所带的赤色,是那些为了国家建立,统一而奋战所流下的鲜血所染就的。
  旌旗猎猎,朔风吹袭。
  官道之上,一支衣甲鲜明,旌旗招展的骑军正顺着官道向着平原城的方向缓缓而来。
  明军占据了河北之后,许安仍旧是采取鼓励商业,劝课农桑的手段治理河北。
  汉魏两庭的战事多都在黄河以南进行,因此河北之地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战乱。
  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各地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甚至已经快要恢复到东郡之战前的水平。
  在官道之上,有着不少的行商和走夫,当看到打着赭黄色旌旗的明军骑兵赶到之时,所有人都停住了脚步。
  许安虽然从未规定过百姓有迎接军队的义务,但是他们在汉魏两庭的治下呆的太久。
  就算是明军这两年以来从未有过侵扰乡民的事件发生,而且很多明军甚至还会给与一些遇到困难人帮助。
  但是长久以来的养成的习惯,还是让他们在路沿停下了脚步,垂首立于路沿,等待着大军通过。
  马蹄声低沉,官道之上的骑军放缓了马速,向着平原城移动而来。
  “末将麹义,拜见道君!”
  麹义眼尖,一眼便看到了骑乘着赤马,行在众人之前的许安。
  “拜见道君!”
  官道之上一众前来迎接的军兵官吏也是纷纷下拜见礼。
  “吁————”
  许安一拉缰绳,勒停了座下的战马,身后一众腾骧卫的骑兵也是纷纷止步。
  马嘶声、马蹄声一时间交错在了一起,交汇成了一团。
  许安看着烈阳之下一众等待着他到来的军兵官吏,神色微沉。
  这样迎来送往浮于表面,让人受罪,影响也颇为不好,而且也会滋生不好的风气。
  所以原来在并州等地他就算巡游,最多也就是本城的官员提前在驿站等待,没有如此的排场,毕竟已经是发过了相关的通告。
  麹义心中咯噔一下,他也注意到了许安的神色,不过他此时也不敢说话,毕竟许安已经带了一些怒火。
  许安手执着马鞭,驱马上前了数步。
  他的怒火不是对于麹义,麹义刚刚归附不到两年,自然是对此不太清楚。
  但是青州三司的主官,都是太平道的老人,不可能不知道。
  很大的概率就是他们和麹义仍然存在些许的敌意,没有提醒这样的事情。
  许安的目光越过了麹义,看向他身后站立的三司主官。
  果然,这一眼他便看到了布政使的眼神有些躲闪。
  “你们身为三司主官,不及时上报所知晓之事,空设排场,浪费人力,各自罚俸两月。”
  许安没有去详查,三司的主官有他们自己的义务。
  一般的朝代之中所谓罚俸其实并不严重,毕竟官员隐晦的收入来得极多,什么火耗、公摊,比起那微薄的俸银却是要高的多。
  但是在如今的明庭,许安实行的是高薪养廉制度,当然这个高薪是相对高薪。
  只要为官,无论是文职还是武职,都能保证在生活无忧的基础,留下不少的余钱用于他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原本的时空,朱元章所建立的明朝所发生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朱元章出身贫寒,因此对于腐败深恶痛绝。
  也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此他大力反腐,对腐败施以重刑,以震慑贪官污吏。
  朱元章执政之时,因为贪污而死的官员不计其数。
  甚至还出现过,前任官员的皮革犹在,而下一任官员却已经走在了贪污的路上。
  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甚至以官爵为性命,以钻刺为风俗,以贿赂为交际,以嘱托为当然。
  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官员的俸禄实在有些过低。
  官员将校高薪虽然对于国家财政压力颇大,但是正因为高薪,不致因为经济状况不佳而生出以权谋私之心。
  当然不能完全依赖于高薪养廉,清朝时发明了“养廉银”,大幅度增加了官员的收入。
  但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贪腐行为并没有什么大幅改善,贪污之风却更胜从前。
  腐败问题难以禁绝,这其中有着种种原因,一时难以说清。
  不过现在如今的明国,因为刚刚建国,又有鹰狼卫之巡查,提刑按擦司之监督。
  各地的吏治还算清明,贪腐之事虽有,但是并不多。
  罚俸两月实际上已经是比较严重的惩罚了。
  “上马。”
  许安抬起马鞭,指向身侧的一匹无人骑乘的战马。
  麹义先是一愣,随后立即反应了过来。
  “诺。”
  麹义唱了一声,三步并作两步便走到了近前。
  麹义武将出身,上马对于他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当下脚踩着马镫,轻拉马鞍,便跃身上马。
  只是,就在麹义跨上战马的时候,他注意到就在许安身后的不远处,有一架宽大的四轮马车,看起来颇为华贵,由五匹白马拉乘着。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这样的规矩在《太平道律法之中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已经沿用许久,所以大家也不敢轻易逾越。
  如今许安身后那辆马车却是由五匹白马牵引着,这完全是诸侯的待遇。
  他这样的封疆大吏,也不过是用四马拉车。
  麹义对于明廷内部的事情并不熟悉,他想不出来,明廷之中到底是谁有资格乘着五匹骏马牵引的马车。
  就是三府的主官,二品的将军也没有如此大的排场。
  更何况,许安都在骑马,此人居然乘车。
  太平道内只有两名侯爵, 一是吕布、二是公孙度,勉强算的上诸侯一级。
  但是公孙度远在辽东,而吕布……
  麹义向着身侧看了一眼,身侧最近的一名武将,身形魁梧,比他还要高出不少,头戴上清莲花冠,一身戎装,外罩着绘制着一条狰狞勐虎的蜀绣锦袍。
  身侧的那武将似乎是注意麹义投来的目光,眼神微斜,也是看向麹义。
  那武将的眼神扫过之时,麹义整个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感,整个的身躯都紧绷了起来。、
  不用多想,此人的身份已经是一清二楚。
  太平道内有三冠,分别为太清鱼尾冠、玉清如意冠、上清莲花冠。
  太清鱼尾冠只有太平道的道主才有资格佩戴。
  而玉清如意冠则是只有太平道的大医一级才有资格佩戴。
  而上清莲花冠则是三府、各州巡抚、正二品一级的主官,或是侯爵可以佩戴。
  麹义在文册之上,看到过三冠的样式,他确定自己没有分辨错误。
  此人头戴上清莲花冠,身穿绣虎锦袍,魁梧过人,除了那名扬天下的九原虓虎之外,麹义想不到第二个人了。
  “入城。”
  许安手举着马鞭,向前微微一压,澹然道。
  庞大的队伍再度前进,麹义立即牵引着战马跟上了大队的步伐。
  马蹄声清脆,麹义紧握着缰绳,许安给他的留下的位置就在其身侧。
  走在许安的旁侧,给麹义带来的巨大了压力。
  尤其是,在许安的身侧,他注意到了很多人都看起来极为不凡。
  这一次许安驾临平原,可能没有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第八百三十三章 南征
  平原城内街道已经肃清,为了防备可能到来的刺客,靠近主道的坊市都已经闭紧了大门,城内也有不少的军兵守卫。
  城内的军将都紧张的注视着周围,以防发生任何可能出现的以外情况。
  平原城并不大,顺着主干道,只过了一会便已经是走到了平原城的府衙之处。
  队伍在平原城府衙之前缓缓停下。
  麹义此时的脸色虽然如常,但是心中已经泛起了惊涛骇浪。
  除去吕布之外,他还见到一人身穿着二品的武官戎装,头戴着上清莲花冠,那人肤色略黑,留着一脸的络腮胡须,比起吕布的内敛,看上去要更锋芒毕露一些。
  不仅如此,跟在许安的身侧的一众武官,品级都在正五品以上,也就是说全都的将军一级。
  其中不乏三四品的武官。
  明国国内,三品武官只有除了各地兵备道外,只有前后左右四方将军。
  而四品武官一共只有十六位,也就是重号将军。
  重号将军至今未满,当初开国之时只设了十二位,加上他的话,也不过只有十三位。
  其中徐晃因南阳战功被晋为了左将军,吕布因为荡平北疆,打下了安北都护府,被封为了卫将军,脱离了重号将军的范畴。
  张燕、郭泰、公孙度、于毒、刘石五人现在都是一省的巡抚,赵祗是巴东军区的兵备道,他们六人不能有各自的区域擅动。
  就是说,除了他之外,明庭重号将军现在共有十位重号将军,除去另外不能擅动的六人,只剩下了四位。
  而如今在这里就出现了四位,所有的重号将军跟随着许安齐聚平原。
  麹义虽然没有担任过地方的主官,一直都是统兵作战,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懂朝堂之上的事情。
  他明白这么多明庭的高级将校出现在平原,这意味着什么。
  这无疑是明军即将南征的征兆!
  麹义握着缰绳的手不由又紧了一些。
  沉寂了近两年,这两年的时间之中,麹义一直都在厉兵秣马,训练军队、
  而如今能够让他一展拳脚的机会终于是到了。
  他现在空有一个青州巡抚的名头,却是只占据平原郡一州之地,让他颇为难受。
  就在麹义还在畅想之时,许安已经是跨下了马来,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