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7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随着大战的持续,随着他的地位不断高涨,随着他的声威越发的强大。
  他将神权成功的加于自身,他成功造就了一个新神,而那个新神正是他自己。
  他现在更像是一位脱离凡尘,高坐于神座之上的“神君”。
  没有人敢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
  他周围的人正在开始惧怕他。
  正因为身处高位,很多时候许安不需要再亲自领军。
  他不再需要亲自领兵,不再有冲阵的需要,也看不到战场上的惨状。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不再去太平观之中,不再每个月都在英烈碑前祭奠,他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了王异。
  许安每天所能看到的只有一张又一张冷冰冰的纸张。
  那些纸上有的是民生政事,有的是战死军卒的名录,有的是鹰狼卫送来的失联名录……
  但是这些都无法引起他多少的心绪的波动。
  因为见得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许安也逐渐的麻木了起来。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潜移默化,许安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心态的变化。
  偷渡阴平、奇袭繁阳,两次的大战。
  在大战结束的时候,他首先关心的不再是死伤了多少的军卒,而是关心能够获取多大的疆域,能够获取多大的战果。
  他不再关心底下的军卒。
  慈不掌兵,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但是所谓的慈不掌兵,却不是说为将者需要铁石心肠。
  开国之后,中州受灾,他也只是委命给底下的官吏,只有在地震的时候绕城了一圈,之后便没有再踏出过几次应天府。
  赈灾的前线他根本没有去探视过,每天只是在永宁阁内看着下面呈递上来的报告。
  不是别人将“神君”的身份强行按在他的身上,而是他自己登上了那“神君”的神座。
  他越来越冷血无情,和那些封建君主一样越来越相似。
  他已经忘记了,自己从来都不是孤家寡人。
  许安看着眼前的惨状,他已经是彻底回过了神来。
  真的犹如大梦初醒一般。
  许安现在彻底的清醒了过来。
  权力腐蚀人的时候,从来都是潜移默化,慢慢的侵蚀,让人难以察觉。
  许安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当时他提出自己要登上辽州号,指挥海军作战之时,遭到了众人的反对,但是唯独阎忠支持他,并且力排众议,为他压住了所有的反对声音。
  其实其他所有人的反对意见,许安都有办法解决,但是他就担心阎忠不同意。
  阎忠的意见,在许安心中的份量重若千钧。
  阎忠的支持是许安没有料想到的,现在想来,许安也明白了为什么。
  阎忠恐怕早已经是看出了他的变化,因为阎忠从太行山使其便一直是他的谋主,为他出谋划策。
  可以说,如今能够建国称制,阎忠功不可没。
  从上党郡的计划,到侵攻河东,再到图谋并州等一系列的计划,都是阎忠参与并作为谋主策划。
  阎忠可以说是最了解的他的人。
  许安的目光逐渐的变得清明了起来。
  阎忠之所以支持他登上辽州号,恐怕就是想如果自己能够亲身上阵,恐怕能够找回昔日的感觉,发现自己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
  黄天战鼓那浑厚的鼓声不断的响起,一声一声,在许安的胸腔处回荡,这一次那黄天战鼓声的鼓声终于是引起了许安心中的共鸣。
  海域之上,汉军的战船节节败退,在公孙康的指挥之下,明军的战船保持着距离,用弩炮和弓弩远距离打击着汉军的战船。
  公孙康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掌握了对战汉军战船的技巧。
  汉军水师序列之中的火船往往还没有靠近,便已经在尽数击毁,根本没有办法建功对明军的水师造成任何的伤害。
  汉军水师此时已经是彻底的崩溃,溃不成军。
  大量的汉军战船向着海滩处航行而去。
  去往海滩,战船势必搁浅,到时候明军只需要放下几条小船,带上些许的引火物,便可以将这些战船轻而易举的烧毁。
  这些汉军看来只是想要逃命,已经是完全不在乎战船的安危了。
  不过也是,现在明国海军主力已到,而孙策又已经身死,他们本就实力弱于明国海军,而且因为伏击实力折损极大。
  在不远处的海滩之上,不少的汉军战船已经搁浅,不少的汉军正划着小船向着海滩之上而去。
  在海滩之上,还有不少的汉军逃兵正在逃亡。
  海滩之上的逃亡队伍稀稀拉拉,那些汉军的水兵再没有一开始的那般盛气凌人,惶惶如丧家之犬。
  许安正准备开口说话,却是突然听到了耳畔传来了一阵颇为奇怪的咯咯音。
  许安循声望去,那咯咯声正是跟着他一起登船的邪马台使臣难升米那里传来。
  那咯咯声不是什么怪声,而是难升米牙齿打颤发出的声响。
  此时的难升米面无血色,浑身抖如筛糠。
  许安暗笑了一声,他知道,这难升米恐怕是没有见过如此血腥的厮杀场面,更没有见过诸如孙策、太史慈这般的战将,以及这惨烈的海战搏杀。
  邪马台文明的技术落后了太多,邪马台时代虽然已经开始了冶铁,但是冶铁技术并不高明。
  汉庭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掌握了极其高超的冶铁技术。
  武器、盔甲各式各样的东西都可以用铁来制作。
  而在邪马台铁器还属于是极为珍贵的物品,他们之间作战,所用武器和兵甲根本远逊于汉军和明军。
  而且因为人数的原因,其烈度也远小于汉明两军作战。
  这一次海战,明军方面是久经战事的辽州兵,以及身经百战的腾骧卫。
  而汉军也并不弱,甚至在海上的实力还要强于辽州兵。
  汉军的水兵都是扬徐两州的老兵,常年在水上生活,且有不少的战阵经验,厮杀起来自然惨烈无比。
  难升米虽然在邪马台内也算是见多识广,但是真看到这种烈度的战场,仍然是吓得的不清。
  许安之所以带难升米来,就是为了彰显一波武力,让邪马台国彻底的心服口服。
  现在看来,收效斐然。
  “道……道……道……道君……”
  难升米此时已经是面无人色,语无伦次。
  一句道君都叫了半天,甚至还是冒出了不少的邪马台语。
  “战事已经结束,无需惊慌。”
  许安对着难升米招了招手,示意难升米靠上前来。
  难升米浑身又是一颤,竭尽了全力,才走到了许安的身侧,他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挪动着双腿走了过来。
  “在这一片海域……”
  许安指着眼前的海域,还有海面之上正在清剿着残敌明军战船。
  “不。”
  许安眼神微凝。
  “在这辽阔的大海之上,没有任何势力,没有任何国家的海军比我大明的海军更强大!”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明土。”
  “天下可有万国,但只能有我华夏一朝。”
  “所谓的狗奴国还有其余的番邦小国,我都会派兵帮你们一一清除,只要你们愿意成为我大明的藩属,作为我大明的屏障,我可以保证你们邪马台国永远繁荣昌盛。”
  许安向着旁侧的太史慈轻轻的招了招手,太史慈会意,从怀中取过了一封帛书,双手呈递了过来。
  太史慈此时衣甲染血,浑身煞气十足。
  难升米甚至只是看了一眼太史慈便低下了头去,他看太史慈的眼神充满了畏惧。
  他亲眼看着太史慈格杀了数名汉军轻兵,更是将当时势不可挡,犹如天神一般的孙策当场格杀。
  难升米只是想象了一下,邪马台国的士兵若是对上太史慈之后的下场,便不敢在想。
  恐怕那不是什么战争,更像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
  明军身上的那刀砍不烂,枪刺不穿的铁甲,还有那锋利无比名为“雁翎”的长刀都让难生米感到恐惧。
  先祖所记载犹如天兵的汉军在明军的手下只不过是残兵败将罢了。
  “这封帛书上写的便是之前我们说好的协定,将这份协定带回你们国内,将他交给你们的首领卑弥呼。”
  “如果她真的事鬼神道,那么她应该知道正确的选择是如何。”
  许安从太史慈的手中接过了帛书,将其随意的递给了难升米。
  许安递的随意,但是难升米却是不敢随便接下,他跪在地上,举起了双手,诚惶诚恐的从许安的手中接过了帛书。
  “下臣,一定会将协定交给我国国主。”
  难升米低垂头,声音沙哑,应答道。
  许安脸上露出的笑容,他注意到了难升米口中的称呼已经变了。
  原来难升米一直强调的国王,女王,但是现在已经是变成了国主。
  看来难升米确实吓得不轻,已经真的心服口服。
  拿下东夷岛,设置扶桑行省的事情之后必定水到渠成。
  左渡、石见这两座金银山,也终于能够被纳为治下,作为己用。
  当初的开国阅兵,也成功展示了武力,使得西域诸国不敢抗拒。
  郭泰也因此顺利的建立了西域都护府,甚至没有动用多少的兵员。
  许安心中也是舒了一口气。
  除去左渡、石见这两座金银山之外,在东夷岛上还有不少的金银山甚至是铜山。
  足尾铜山和别子铜山便是后世最为出名的两座,足尾铜山、别子铜山在内的铜矿床,分布在从关东到四国、九州的地质带上,据报告说长约八百公里,最大宽度约八十公里。
  等到左渡、石见这两座金银山、还有铜山开始开采之后,大量的金银铜矿将会源源不断的涌入明庭的国库之中。
  只怕是到时候航行在东夷岛至冀州的安海军港的官船,将是一艘又一艘的黄金船和白银船。
  丝绸之路如今已经是被大明所彻底的控制。
  大宛国的失败,使得明军在西域建立了新的秩序。
  而贵霜如今已经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迫地带。
  南方的部族发起了叛乱,西面也和安息帝国起了一些冲突,根本无暇北顾,已经是签订了和平条约。
  现在明国的商队正通过丝绸和瓷器还有茶叶等特产,源源不断的将金银带回大明的国内。
  金银是硬通货,掌握着金银,就等于掌握着未来。
  许安很清楚这一点,现在明庭所处于的位置,更够以丝绸、陶瓷这样可以不断生产工艺品,从其他国家换取大量的金银。
  这样巨额的财富,将会使得明庭拥有大量的好处,拥有大量的钱财建设基础设施,以及武装军队,发展科学技术、民生、教育。
  财富能够实实在在的转换成国力,不仅能够让明国今后尽可能的一直保持着世界的领先地位,还能够让普通的民众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你海船在来时的路上破损严重,这一次回国,我会派人送你们回国,也表示一下我们的诚意。”
  “徐鸿。”
  许安没有等难升米回话,敲了敲了船栏,下令道。
  “传令给卢盛,邪马台的使臣会跟着海东舰队一并返航,之后从海东舰队分出三十艘战船,护送邪马台使臣回国。”
  “顺便查一下狗奴国还有岛上其他小国部落的情况,东夷岛上除了邪马台国之外,其余国家既然不上贡归附,那么也没有多少的留下的必要。”
  难升米吞咽了一口口水,就在谈论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