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7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好像这一次的伤亡有些严重阿”
  贾诩扫视了一眼河滩,多年的经验让他心中大概有了一个底。
  粗略看去,河滩之上剩余的军兵规模恐怕只有两三千之数,战死者应该超过了一半,算上伤者,只会是更多。
  这一战的代价确实不小,只怕是西凉和先登两营要退出之后对于青州的征伐了。
  贾诩摇了摇头,皱眉道。
  “这麹义倒是一员猛将,只可惜是心神乱了,太过于急功想要得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伤亡确实不小,但是如此代价,却是值得的。”
  “麹义这一次虽说有过,但是没有麹义,也不会让我们遇到这一天赐良机!”
  许安举起了马鞭,指着远方那面火红色的大纛旗。
  “整个青州,只有作为青州牧的曹操一人能用大纛,我们逮住了青州最大一条鱼!”
  许安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本来只是感觉情况不对,后面根据青州的地形图,还有青州战场的南部的情况推断出汉军可能会在沿路设伏。
  此前在规划青州之战时,因为有麹义献出的青州堪舆图,所以很多计划都能够进行。
  而许安也记得麹义曾经着重说过几条进攻青州的要道,其中一条正是玉泉亭。
  玉泉亭连通祝阿、历城和东平陵、台县两地,麹义也曾经在这里驻过兵。
  当时许安感觉不对,点兵南下,一路向着台县进发。
  而后在路途之上,贾诩帮忙分析之后,得出了结论,如果汉军诈败勾引,那么最为适合作为战场的绝对不是台县和东平陵附近的平原地带,绝对是在玉泉亭的周围。
  因为玉泉亭北面靠水,南面环山,只有两处方向可以通行,只要截住了两侧的道路,那么玉泉亭之中更多人便成为了瓮中之鳖,逃无可逃。
  于是许安改变了前往台县的计划,一路带兵向着玉泉亭疾驰而来。
  济水虽然不到休水期,但是其水势并不大,宽度也有限,水畔基本都是平缓的平原和丘陵地带,因此并不能作为天险,很多地方都可以渡河。
  许安南下之时,不仅带了腾骧卫、太平卫、骁骑营三部骑兵,也带了一营武卒。
  武卒大多都会骑马,他们只是不太精通,之前汉魏两军在繁阳大战之时,许安领兵自长安出发,在最后的路段,奔袭繁阳之时,武卒是直接骑马过去。
  因此行军的速度远超汉军的预计,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明军的武卒甚至骑乘着战马在距离汉军军阵百步之外下马列阵,随后一举击败了皇甫嵩所带领的汉军。
  明军的武卒携带了搭建浮桥的工具,他们选取了一段水面狭窄的河段,很快变修起了数座浮桥,明军便是如此读过济水,踏入了敌后。
  而后许安领军一路向着西南而行,终于是在麹义准备杀身成仁的时候赶到了战场。
  本意只是想要救下麹义,防止先锋军的战败使得士气受挫。
  但是让许安没有想到,在玉泉亭之中居然是曹操亲自领军。
  说实话,青州的防线层层叠叠,在此前的估算之中,青州之战起码要打上几个月甚至是小半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将整个青州拿来。
  毕竟包砖的城墙,尤其是想要摧毁那种重金加固了多次的城墙,要耗费的时间甚至可以用月来计算。
  这都是在太平道工坊之中实验过了的内容,许安实际上已经做好了青州之战打到明年开春的准备。
  但是现在一切都发生了转变,根本就不需要到明年的开春,如今青州汉军的所有精锐大部分都在这里,只要将其全部吃下,那么青州的防线将会就此土崩瓦解。
  而若是擒斩作为青州牧的曹操。
  一个大胆的计划已经是出现在了许安的脑海之中。
  擒斩青州牧曹操,旬月之间击破青州,必然更加彰显天命,到时候流言一起,青州之战的结束,必将会使得整个汉庭都震动。
  挟大胜之势,或许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真是机缘啊”
  汉庭经历了变法之后,虽然本质未变,但是却也是强大了不少,若是真要覆灭汉室,少不得要费上一番手脚。
  但是现在将曹操还有青州汉军的精锐都围困在玉泉亭,那么计划便可以进行相应的变动了。
  许安缓缓勒停了战马,他现在已经抵达了玉泉亭西侧的官道之上,之前曹操陈兵的所在之地。
  “命军士稍微散开,保持军阵,多打旌旗,站住官道,所有的军卒都安排在汉军可以看到的地方,传信北部暂且休兵罢战,再调两营武卒,一营锐士前来,再命高顺领陷阵营即刻南下玉泉亭。”
  许安这一次领兵,只带了腾骧卫、太平卫、骁骑营三部骑军还有一营武卒,合计一万两千余人,其实并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许安没有马上下令进攻退守南山的青州汉军,还要调兵遣将原因。
  许安扫视着一片疮痍的战场,饶是他见惯了尸山血海,但是仍旧是为之动容。
  从河滩到此处,地面之上无数的军卒陈尸,尸骸遍野,血流成河,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犁过了一般可怖。
  许安抵达了原来曹操驻足的地方之后,麹义和管亥两人也没有再停留在河滩之处,两人一路赶来,求见许安。
  “罪将麹义管亥,拜见道君。”
  麹义和管亥两人驱马赶到近前,一起下马,半跪于地,请罪道。
  若非是许安赶到,或许他们两人现在已经命陨沙场了。
  先锋战败的后果有多严重,他们两人都是宿将自然是清楚无比。
  “此次中伏,皆是我一人之过失。”
  “管亥曾经劝说过我小心谨慎,等到雾散再行进军,但是我想要建功,因此并未理睬,一路领兵追击至此,因此中伏。”
  麹义并没有推诿责任,而是将应负的责任全部都扛到了自己的身上。
  许安的神色稍缓,他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麹义态度恭敬,没有推诿解释,让他心中的不满稍平。
  他也看到了战场的情况,还有最后麹义所在的位置。
  一共两处战场,死伤者枕藉, 满目的疮痍,倒在地上的军卒,许安也看的清楚,大多都是汉军的军将。
  看起来麹义是带领着骑兵在最后想要做殊死一搏,冲击了汉军大阵,一路冲到了距离曹操不足百步的距离。
  又因为有麹义中伏这件事,才能将曹操困在南山,从战略之上来说,麹义甚至还是有功。
  不过功绩并不能这样去算,许安自然也不可能嘉奖麹义。
  麹义轻兵冒进,致使中伏,损兵折将,这是事实。
  “军事操典之中写的很清楚,雾天、雨天、缺失视野之时,不得追击溃兵超过五里。”
  “我记得这本书,我当初已经是让狼卫的缇骑交到你手上,让你”
  “但是你明知故犯,损兵折将,又该当何罪?!”
  麹义低垂着头,不敢去看许安,实在是因为许安的威势。
  这一次许安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突然赶到玉泉亭,让麹义完全始料未及。
  “但凭道君责罚,罪将绝无怨言。”
  麹义头颅垂的更低了一些。
  许安本来还想说几句话敲打一下麹义,但是他看到麹义身上满身的血迹,想说的话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麹义此时身上的布满了血污,外罩的战袍残破不堪,鲜血将原本穗黄色战袍染成了暗红色,其身上的盔甲更是布满了刀剑的伤痕。
  “胜败乃兵家常势,此事战后再议,你与管亥两人领军暂时移居玉泉亭内,先行安置伤兵。”
  许安牵引着战马,绕过了麹义,向着前方行去,带着亲卫登上了土丘,将目光放在了不远处的曹操所在的山岭之上。


第八百六十六章 月黑杀人,风高放火
  鞍山,因为与马鞍形状相近而得名,是玉泉亭南部山区的主峰。
  曹操如今带着汉军的主力就驻扎在主峰之中,或则说是困守在此处更为贴切。
  玉泉亭一战,麹义领兵连破十数阵,进攻的军卒死伤惨重。
  一部分是被明军骑兵所杀,另外一部分则是被汉军自己所杀,因为那些溃兵失去了所有的理智选择冲击军阵,自然是不能心慈手软。
  许安带领明军大队骑兵赶至之后,将曹操一路逼入了玉泉亭的南部山区,也没有再行动,而是接回了麹义部,领兵退守到了玉泉亭内原本汉军所修建的营寨处,再将其不断的加固,看起来是不准备马上进攻。
  陈宫很清楚许安为什么这么做,这一次许安带来的似乎全是骑兵,骑兵攻山,并非是明智之举,许安应该是在等后续的部队到来。
  而最快能够抵达此处的明军步卒,母容置疑,绝对是徐晃麾下的武卒和锐士。
  明军暂时没有进攻,陈宫收拢了全军之后,清点人数,发现玉泉亭一战,减员了六千余人,还有四千多人带伤,轻重不一。
  原本三万八千人的大军,如今只剩下差不多三万人,看起来还算是有一战之力。
  但是在之前的玉泉亭一战,被打残的几乎都是军中的精锐部曲。
  丹阳兵在拦截战中伤亡惨重,而锐士和虎卫在之前河滩进攻战之中也损失不小,三千虎卫收拢之后,如今仅剩下了两千余人,有不少人将盔甲兵仗在战败时遗弃。
  而最重要的,其实是士气的问题。
  如今汉军的士气在连番的打击之下,已经彻底的跌落至了谷底,再难以将其将其从谷底拉起。
  鞍山营地,中军帐中一片死寂。
  曹操一改平日雷厉风行的作风,坐在首座一言不发,只是看着身前那盆正燃烧着的火炉,望着里面那些正在燃烧着的木炭,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夏侯渊、夏侯惇、曹休等将皆是低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名背插着双旗的汉军斥候在这个时候走入了中军帐中,带来一个更坏的消息。
  “明军已从四面将我军合围,我等探查之时,在山中发现大量明军的斥候和散兵,我等折了十数人,也无法从其中突破。”
  “通往其他地方的山道已经被明军尽数控制,明军正不断派遣军兵进林,并且在山道修筑营地。”
  中军帐的气氛更加沉闷。
  帐内众将抬起头,看着一直以来沉默不语的曹操。
  这样的情形不知道维持了多久,终于在那盆中的木炭快要燃尽之时,曹操重新抬起了头看向帐中众人。
  中军帐中众人皆是注意到了曹操的动作,目光也随着曹操一并而动。
  曹操环顾着中军帐中的一众将官,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入山之后第一句话。
  “外围的防御布置的如何了?”
  夏侯惇最先反应了过来,他微微躬身,快速回答道。
  “外围营地都已经在山道之上设下了不少的栅栏,在某些平缓处也挖掘了沟壑,以此延缓敌军进攻速度。”
  曹操微微颔首,算是了认可。
  而后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中军帐内的气氛极为压抑。
  不过最后打破这一阵沉默,还是曹操。
  “我军如今还有三万人,若是坚守山区,借助防御,明军若是强行攻山,必然会有不小的损失。”
  “许安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想要将我们全部都困死在这玉泉亭的山区之中。”
  “鞍山只是我军的分营,这里储备的粮草三万大军吃不到五六日的时间就将全部消耗一空,他算准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