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7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
  一瞬之间,所有的信息都连接在了一起,犹如闪电一般迅速掠过了陆康的心头。
  朐县糜氏
  朐县正是临海,附近便是一座天然的港口,曾经徐州水师的水寨就修筑在其中,而糜氏就是朐县的大族。
  “原来如此啊”
  一切都说得通了,为什么明军能够得到如此详尽的情报。
  他将筹送军粮的任务压在了糜氏的身上,各地的部曲人数糜氏一清二楚,借助糜氏的力量,鹰狼卫可以在徐州横行无忌,甚至不会受到任何的盘查,因为糜氏的商队拥有特权。
  “跪地投降者,免死。”
  “负嵎抵抗者,尽诛!”
  糜竺此时满身的杀意,他根本没有去看倒在地上的陆康。
  杀了陆康在他的眼中就如同杀了一头豚犬一般,根本微不足道。
  陈登此时也已经倒在了地上,他比陆康更先发现情况不对,也注意到了糜竺想要谋反的举动,只可惜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就在陈登想要脱身并提行陆康之时,糜竺所带来的一众甲兵早已经是暴起发难,将陈登直接当场格杀。
  糜竺之前所说的,只是临时征集的门客和找其他家族的要来的家丁也是假的。
  这些甲兵其实都是糜竺卷养的门客以及宅邸之中的私兵。
  作为徐州的巨富,资产巨亿,难道就没有人窥视?
  之所以养育那么多的僮仆、门客,就是为了保护宗族之中的资产。
  而且这还是明面之上的实力,还有很多的东西被隐藏在水面之下不为人知。
  城墙之上,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片炼狱。
  糜竺所带来的这一群手持着利刃,身披坚甲的家兵、门客根本不是城墙之上,这些刚刚加入军中不久的新兵所抵挡的。
  城墙之上,乌压压的跪倒了一片人,在见到了陆康和陈登的死状之后,这些军兵彻底被吓破了胆。
  城门洞开,伴随着隆隆的响声和那尖锐的哨响声,明军的军卒正顺着城门的甬道迅速的向着郯县城内不断涌来。
  大明历四年,章武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徐州州治郯县陷落,汉庭徐州牧陆康身死、随同一起身死的还有徐州从事陈登以及州内的一众属官。
  连通徐州南部一共有两条主要线路,一条是自朐县往北,一条则是自郯县往北。
  而吕布领军入主郯县,朐县也留下了驻兵,就此直接是截断了徐州南北之间两条最重要的交流通道。
  糜氏在吕布的授意之下,已经是停止了转运军粮,甚至还在鹰狼卫的协助之下焚毁了数处存放粮食的粮仓,使得如今被困在徐州北部的军队情况更为雪上加霜。
  在整个徐州北部,其所存储的粮食只能够维持一旬的时间,也就是差不多十天。
  十天的时间
  看起来,还有些许回转的余地,有一定的时间做出反应。
  但是实际上因为消息传递的时间,直到第五天,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四日之时,此时还在平昌城的朱治和曹仁两人才得知了这一消息。
  而这个时候,整个徐州北部军已经是彻底的陷入了混乱之中。
  陆康和陈登身死,糜氏反叛,南北被明军截断的消息根本隐瞒不下去。
  统领徐州北部军将校是曹豹,无论是威望还能力,他都根本不足以统领大军,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将,实在是因为徐州军已经没有多少将校了。
  当初臧霸反叛,徐州军大量的将校战死,而后因为需要驰援青州和兖州,剩下的徐州军将校都被派到了青州和兖州。
  曹豹能够成为统领徐州北部军的大将,不是因为其能力卓越,而是因为现在徐州军只剩下他一个人还算是能够领兵了。
  原本只是作为偏师,策应曹仁和朱治两人,坚守城池,曹豹还勉强能够做到。
  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曹豹根本镇不住场,也不能稳定局面。
  粮食一日比一日少,恐慌在底下的军卒之中蔓延,营地城中皆是弥漫这一种无比悲观的氛围。
  纵然已经是减少了粮食的配给,但是这些粮食最多再坚持六七日的时间便已经不行了。
  粮食短缺,后路被断的情况不仅是让徐州北部军人心惶惶,同样的情绪也萦绕在朱治和曹仁麾下部曲的心头。
  平昌城之中,气氛沉默。
  城内瞭望塔之上,朱治面色铁青,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段时日,明军只是以投石车不断的轰击城墙,而却是基本不派出军卒攻城的原因了。
  明军所等的,正是徐州后方生乱这一契机。
  朱治收回了目光,他没有再去看城外。
  如今平昌城的城墙多段城墙已经破碎,不过幸好城墙得到了一定的加固,好歹是尽数修补完善了,留下的缺口也不大,不至于被明军一波冲入城中。
  “城中还有几日的军粮。”
  明军所部署的投石机众多,站在城墙之上观察太过于危险,所以才在城中又修筑了土山,上设瞭望塔观察明军情况。
  “勉强能够维持七日。”
  曹仁坐在地上,双目无神,连番的战败和打击,使得他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的精气神。
  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曹氏和夏侯氏的族人。
  “泰山郡那边的通道已经堵死,根本运不来军粮,徐州的溃兵,现在都再往泰山郡逃亡。”
  “而且就算是道路畅通,也没办法供应我们这数万大军。”
  朱治缓缓的坐了下来,无奈的笑道。
  “看来,我们也走到了终点啊。”
  “平昌平昌”
  “平安昌盛”
  朱治抬起头来,看着暗沉的天空。
  当初,他跟随在孙坚的麾下南征北战,为的就是这一愿望。
  他因为军功而升任为将军,甚至封侯。
  但是若是有所选择,他宁愿就在丹阳郡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
  “平安昌盛”
  曹仁仍旧低垂着头,听到朱治的话,他重复了一句。
  眼眸之中也因此泛出了点点的神采,但是旋即便消散在了他的瞳孔之中。
  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新时代的开拓者并非是他们,而是明庭
  十二月二十五日。
  朱治与曹仁两人带领愿意跟随其出战的军兵出平昌城,力战而亡。
  平昌城三万汉军就此投降。
  十二月二十六日。
  许安带领明军南下诸县。
  弹尽粮绝,独木难支,最终曹豹领兵投降,献出了诸县。
  之后,在曹豹的游说之下,大部分的徐州汉军都选择了投降。
  少有的负隅顽抗者也根本无法掀起任何的风浪, 甚至不需要明军亲自动手,其麾下的军卒便已经是解决了问题。
  徐州之役比起青州之役结束的更快,也更为迅速。
  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徐州的城邑在还没有看到明军,甚至明军的使者都还没有到来之际,便已经是尽数插上了黄旗,和明庭的旌旗,天知道,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他们是怎么做出这些旌旗的。
  琅琊国、东海郡两郡二十六城邑在五日之内,也就是新年尹始尽数投降。
  新年尹始之前,明军彻底接收了两郡,许安带领腾骧卫抵达了郯县。
  大明历五年198年,许安下令在郯县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宴会,并打开了徐州的粮仓,发放米粮给与普通的徐州百姓。
  而后一月三日,就在宴会结束的第二日,明军再度南下。
  西路军由徐晃带领进攻下邳郡,东路军由陆师和海军共同组成,陆师由吕布带领,而海军则由公孙度带领,协同进攻广陵郡,
  大明历五年,一月九日。
  围攻五日,下邳郡郡守献城投降。
  其余诸城,传檄而定,改旗易帜。
  同时,东路军在吕布和公孙度的带领之下,水陆并进也是杀入了广陵郡中。
  明军正式进入广陵郡,越过了淮水,也彻底断绝了汉庭最后的退路。
  使得汉庭现在就算是想要迁都南方都无法成功。
  因为,失去了淮河主导权的南庭,根本无法仅凭长江守住北方的进攻。
  连破青徐、覆灭汉庭十数万大军,明庭如今席卷天下之势已成,已经彻底不可阻挡!


第八百七十七章 御驾亲征
  大明历五年(198年),章武三年,一月十三日。
  这一次的新年,陈都之中,却没有任何的过年的气氛。
  一匹快马自东奔入陈都,将广陵郡遭到入侵的消息传入了宫中,再度给原本就阴云密布陈都添上了数份沉闷的气息。
  宫殿给人的感觉多是巍峨壮丽,但是夜幕降临,却往往会使得原本巍峨壮丽的宫殿因而蒙上一层神秘而恐怖的感觉。
  白日里的雕梁画栋、玉阶金柱都因为夜幕的降临而变得光怪陆离、冰冷扭曲。
  东明殿内,宫灯昏暗。
  一幅巨大的疆域图被悬挂在殿内的首座的位置。
  刘协背负着双手,神色阴沉,静静的看着眼前的疆域图。
  舆图之上,那赭黄色的阴影越发的广大,已经是自东、北、西三面完成了合围。
  灯火摇曳,昏暗之中,无数的阴影在跃动,那些躲在暗处的魑魅魍魉正在游动。
  刘协闭上了眼睛,眼前的一切让他的意识无比的劳累。
  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他做到了。
  他努力发展绣衣使者,让其将朝中大小官员,事无巨细都禀报上来。
  他没有重用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而是置之不理。
  所任用的臣子皆是风评良好,能力卓越者。
  他逃出洛阳之后,从未敢于懈怠。
  刚刚进入陈都,他对一切都茫然无知,他在王越的教导之下,以及那些被请来的名师教导之下,一步一步向前行走。
  他一直都记得蹇硕说过的话。
  对于大臣的话,就算是忠臣的话,也应当只信七成,不能全信,
  因为那些大臣他们的利益有时候和他的利益是相对的。
  作为天子,他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被世家和儒生牵着鼻子走。
  蹇硕所说的,他也做到了。
  他甚至还做到了掌握足够的军权。
  他训练了一支新军,一支只属于他的新军。
  没有人告诉刘协兵权的一直没有懈怠性。
  这些都是来自于刘协自己的经历,他很清楚,当初为什么自己会被逼迫下位,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当时他的手中没有掌握足够的兵权。
  这一次的变法能够顺利推行,也正是因为他有兵权在手的缘故。
  但是……
  但是为什么他一直没有懈怠,也做了这么多事情,国力越发的强盛,为什么局势却是一日比一日的更为糟糕。
  曾经在数月之间便屠三十六方,夷黄巾之师的皇甫嵩战死于繁阳。
  那个兵威进洛,威震天下的孙坚也是没有再重新能够站起来。
  那个在东明殿内,目光深沉的曹孟德也败在了青州。
  ……
  刘协双手紧握,眼前的赭黄色正在不断的扩大,他却是根本无法阻止。
  青州之役,本来以为应当是一场持久战。
  当初发现明军准备主攻青州,朝中诸臣都认为明军在武关、上庸恐怕留下的军兵并不多。
  在之前绣衣使者的策应之下,已是偷偷将三十辆抛车运入南阳郡。
  若是明军在武关和上庸的军队不多,只不过是偏师,那么便可以命荆州军主力进攻武关与上庸两地。
  一旦掌握了上庸、武关。
  进可以威胁汉中、关中,望益州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