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8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没有张梁给他的《太平经》,其中又会平添许多的变数。
  靠在桉桌之前,俯瞰着神明台下的景观,许安的心慢慢的向下沉去,脸色变得痛苦了起来。
  他想起了在下曲阳城内的最后一晚,张梁教入帐中,给他讲述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经义和各种各样的知识。
  现在想起,那个时候的张梁只怕是已经明白了他们已经没有的胜利的可能,所以才如此的迫切。
  在山林之中,张梁最后所说的话,便是左证。
  “真想将我平生所学尽教导于你,只可惜世事无常,天命弄人,如今已入绝境。”
  张梁拿着他自己的首级,来为他们换取了一条生路。
  “传道授业之恩,许安永生不忘。”
  许安永远都记得张梁最后的时候看着他的眼神。
  张梁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希冀、充满了哀伤、布满了痛苦。
  “内外俱起,八州并发,如真似幻,扑朔迷离,熙熙攘攘,不过一梦华胥。”
  转头目视着那供桌上张梁的神位。
  “师尊,请你在这神明台上好好看着……”
  许安缓缓站起了身来,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了起来。
  “天下,已经不一样了……”


第九百一十四章 小胖子
  太液池,养心阁内。
  许安坐在座椅之上,他第一次知道了如坐针毡是什么样的感觉。
  数年以来,应天府不断的被修缮改造,如今已经成为了三府六部、内阁百官处理公务的场所。
  石渠、天禄两座位于应天府内的学府被迁移到边缘的地带,应天府内已经不再适合人居住。
  所以他的居所也移到了太液池的范围之中。
  阎忠此前身体有恙,应天府东的太液池便成为了疗养地,医学院也在太液池的附近。
  太液池中新建立了不少的建筑,疗养院在南,他的居所则被移动到了北面。
  养心阁便是他居所后院的一座阁楼。
  看着眼前的正一脸好奇,观察着他的小胖子,许安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还是坐在一旁的王异先行开口。
  “你往日里,不时总吵嚷,问你阿父在哪里吗。”
  王异眉目带笑,微微躬身,将小胖子往坐在一旁的许安那里推了一推。
  “现在你阿父现在到了你的面前,反倒是说不出话了?”
  眼前的小胖子,正是许安的儿子。
  只是那个时候天下风云变幻,他的所有心神都不得不投入到汉魏之间。
  局势诡异莫测,犹如行走在独木桥上一般,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根本容不得分出多少的心神。
  青州惊变,汉军突然北伐,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来的去取,在其刚刚出生不久便带着大军东征。
  现在小胖子的名字还是在繁阳之战后才真正定下来。
  小胖子的名字叫做许丰。
  “丰”原义只是指草木繁盛,后来引申指人的体态丰满,容貌丰润。
  《诗经·郑风·丰》首句便是“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
  不过许安为他取名为“丰”,更多的,是取的“丰”字的本意,草木繁盛,五谷丰登。
  天下已定,对于升斗小民来说,没有什么比起丰收更为让其喜悦。
  不过好像许丰如今却是正向着丰字的第二个含义转变而去,体型偏胖。
  算算时间,小胖子今年也到了四岁,这个时候,都是以出身之年为一岁。
  差不多有一米的高度,此时他身穿着一件红缎戎装,头发不长,打理的整整齐齐,腰间悬挂着一块纯白色的玉佩,还挂着一把木剑。
  那木剑的剑柄之上甚至还挂着剑穗,缠着绳索,像模像样的插在剑鞘之中,挂在其腰间。
  不过许安敏锐的注意到,小胖子的鞋子有些湿土,多半是不知道在哪里玩乐沾染上的。
  汉时的孩童都不束发,也不剃发,头发自然下垂,因以称为垂髫。
  后世的一些图画,年画之中,出现的一些孩童梳着一小簇头发,周围的头发都被剃掉,其实并不符合汉礼。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轻易剃除?
  这个时代在孩提时期,会剃发扎辫的人只有北方的游牧部族,诸如鲜卑、乌桓等部族才有剃发的传统。
  小胖子眼神陡然一亮,随后煞有其事的弯下了腰,做了一个还算是看得过去的揖,口中喊道。
  “见过阿父。”
  不过他的头只是刚刚低了下去,很快便抬了起来。
  小胖子的眼睛仍然是停留在许安的身上,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咕噜咕噜转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许安看着眼前的小胖子,不由的笑了起来。
  他伸出了手,摸摸了小胖子的脑袋,小胖子原本打理的整齐的头发被他这么一波弄,倒是弄得又乱了不少。
  “戎装佩剑,倒真像个少年将军。”
  许安将小胖子抱了起来,让其坐在了大腿之上。
  “剑是刘叔给我的,戎装是阿娘给我的做的。”
  血脉相连,冥冥之中似乎真有什么感应,许安的举动并没有让小胖子感觉不舒服,相反他感觉呆在的许安身旁反而很是安逸,听到问题,他想了一想,很快便回答道。
  “你是喜欢这些东西,还是?”
  许安眼神微动,小胖子口中的刘叔,自然就是留在长安监国的刘辟了。
  小胖子兴致勃勃,他的声音略微高昂,手中比划着。
  “刘叔说,阿父是英雄,是大丈夫,我听话本里面说,英雄和大丈夫都是佩着剑的,所以我也要佩剑!”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阿父一样,成为英雄,成为大丈夫!”
  “有志气,有志气!”
  许安仰天而笑,他本来想着自己常年在外征战,耽误了对于许丰的教育,但是没有想到,许丰居然有着这样的之气。
  “哈哈哈哈哈。”
  “丰儿常去石渠学院,也是听到那些国学生在殿阁里面谈论时事,还有讲师讲述的一些故事,这才缠着我一直来问。”
  王异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宠溺,颇有几分无奈道。
  “我把你的事讲给他听之后,他也要穿戎装,要佩剑。”
  “央求不过,我便给他改了几件衣服。”
  小孩子想要舞刀弄枪,一般的父母,尤其是母亲都会极力反对,毕竟担忧孩子受伤。
  但是王异显然不是什么普通的父母,她本来就是自幼习武,爱好舞刀弄枪。
  她脸上虽然有无奈的表情,但是对于许丰喜爱武事,她根本一点都不反对,不然也不会亲手去给许丰改制衣物。
  “许久不见,你的女工倒是长进了不少啊。”
  许安哈哈一笑,调侃道。
  说起来,王异的女工其实并不好,少有缝制什么衣服。
  许安现在所穿着的内衬就是王异缝制而成的,那可是这个世界上的孤品。
  不过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很多地方都有问题,但是许安一直以来,只要披甲上阵,许安都会一直都穿在身上。
  王异白净的脸庞之上浮现出了一抹嫣红,听到许安的调侃,轻轻白了一眼。
  两人虽然聚少离多,感情颇有一些平澹如水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却是牢固非常。
  “丰儿还没有进学吧?”
  许安手中把玩着原本挂在许丰腰上的木剑,同时开口问道。
  “不曾进学,还要两年的时间,才够年龄的限制,才能进蒙学堂入读,就算是破格录取,也得五岁的时候了,现在年龄不够。”
  王异梨涡浅笑,清声回道。
  蒙学堂的入学年龄最低是六岁,破格录取的界限也是五岁。
  要想破格录取,必须要通过面试官的面试,一座蒙学堂一年最多也就十个名额。
  破格录取的好处,也不过只是早一年进学罢了。
  如今的太平道学院体系之中,也允许优异的学子接连跳级,入蒙学堂有年龄的要求,但是无论是之后的郡学还是国学,都没有任何的年龄要求。
  “不过之前阎公在时,也算是为丰儿启蒙了,阎公教着他开口说话,识文断字。”
  “后面阎公去往青州之后,又让阎纶来教导丰儿。”
  “阎纶……”
  许安微一沉吟,对于阎纶,他的印象已经有些陌生了,不过也并非是全无印象。
  阎纶是阎忠的族侄,因为其政务处理卓越后来他被他调往太行工坊之中担任坊主。
  阎纶可是说是阎家年轻一辈最有优秀的几个年轻人之一,不仅博览全书,还精通术算之道,通晓工匠之事。
  能成为太行工坊的坊主更多的也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偌大的太行工坊在他的管理之下一直都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在其之后更是完美的完成了新式马具的制作任务,各方面的工艺和制作速度都远超其他的几座工坊。
  诸如太行工坊一般的工坊本来共有五座,但是在阎纶的管理之下,最终太行工坊的发展比起其他的工坊都要更为迅速,生产的速度要快上了许多。
  因此太行工坊也被订为了最重要的工坊,之后的新设的研究室和试验室也都设在了其中,教给了了阎纶负责。
  太行工坊裁撤之前,阎纶一直都是担任着太行工坊的坊主。
  裁撤之后,许安将阎纶也调入了长安城,担任新工坊的坊主。
  阎纶如今在长安城,担任的是十座工坊之中最为特殊的一座工坊坊主——研究工坊。
  顾名思义,这座工坊主要的任务并非是生产武备和军械,而是主要在于研究,研究各式各样的事物。
  蒸汽机和火药、还有改进造纸术都是在这一所工坊之中实验研究之中。
  研究工坊就在应天府和太液池的旁边,那里也是由黄天使者负责看守,所有研究人员根据其对于技术、以及职责被给与了对应的权限。
  当了解的技术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他们将无法再和平常人一起生活,会被限制了一定的人身自由。
  研究工坊极为特殊,内中颇为封闭,甚至有专属的市集和医院。
  这里不归长安巡抚司管辖,也并不归长安官府管辖,负责其治安管理的是黄天使者,研究工坊直属于道政府管辖,换而言之,他们只用对许安一人负责。
  毕竟道政府虽有府令和有司,但是实际上,如今的整个太平道都是许安的一言堂。
  “阎纶,倒是个人才。”
  许安微微颔首,心中思索着,如今研究工坊在蒸汽机的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缺少密闭材料无法再进一步,前去找寻橡胶的船队还没有航行,蒸汽机只能是暂时搁置了下来。
  黑火药的比例也通过了穷举法确定了大概的最优比,正开始试制火药武器。
  现在研究工坊的重心,主要是放在了火器之上。
  水力锻锤这个构思许安之前也提了出来,研究工坊内的工匠在多次的试验之后,已经是推出了一台利用水力的机器,但是还在完善之中。
  水泥之类的重要的基建材料也在试制的范围之中,而纺织机的改进,也正在稳步推进。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的工业革命,许安自然是记得,生产力的改变正是因为那些机器的发明。
  想法很多,但是技术的难关却非是可以轻易的突破。
  许安并非是专业研究这方面的人物,对很多的东西他也只是一知半解,很多东西他连外观都不知道。
  寻常人不去主动了解这些东西,对于其也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怎么可能全都知晓,明白其中的细节和原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