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8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跻身为侯者,如过江之鲤,这些人便是勋贵。
  他们手中掌握的权柄,足以影响着国家,影响着天下。
  因此无论是升官封爵,许安都是慎之又慎。
  开国之后,也并没有大肆封爵、晋升官员,始终将其留在一个可控的范围。
  在南征之前,只有吕布和公孙度两人得以封侯,吕布为冠军侯,公孙度为辽侯,赵祗得以封伯为南岭伯,其余人都没有任何的爵位。
  他们三人之所以能够得到封爵之赏,是因为其立下的功绩太过于耀眼。
  赵祗在益州黄巾事败之后仍旧支撑,而后作为偏师袭扰,牵制了汉军主力,迷惑了其判断。
  更是千里奔袭攻取江关,断绝道路,为当时的黄巾军攻取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吕布尽收北域四省之地,公孙度夷灭辽东四国,因此方有封赏。
  许安将封爵的标准定的很好,尤其是对于侯爵。
  当许安在平原城承诺,攻灭汉庭之后便按照战功多少进行封爵,他的话便犹如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明军。
  公爵、侯爵和伯爵在规定之中是可以传承的,虽说并非是世袭罔替,后代袭爵将会降级,等到降为子爵之后便不再可以北继承,但是起码也是为后代留下了个保障。
  而且最重要的,若是封侯封伯,到时候单独在史书上列上一传,名流青史,谁不想争一争。
  中道府除了管理太平道之外,当时已经召集了许多官吏正在编纂史书,更是让人热切。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麹义就算是丢下所有的面子都要抢下先锋之位,后面更是贪功冒进差点命陨云泉亭的重要原因。
  财帛动人心,功名更为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太平道内的道众他们虽然收到了太平道革新思想的影响,但是还是有着很多这个时代独有的一切。
  在还是思想刚刚得到启蒙的时代,指望所有人都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奋斗是不现实,是脱离了实际的。
  脱离现实,不着眼于实地,一切都空中楼阁,不过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奉天承运道君,诏曰:天下定鼎,四海昌平,实仗群材……”
  “襃贤昭德,昔王令典;旌善念功,有国彝训……”
  “上将军龚都,中领军徐晃、卫将军吕布……”
  “或夙预谟谋、绸缪帷幄、竭心倾恳、备申忠益。”
  “或早从任使、契阔戎麾、诚着艰难、绩宣内外。”
  “义冠终始、志坚金石、誓以山河、实允朝议……”
  “封上将军龚都为赵侯、中领军徐晃为秦侯、卫将军吕布为武侯……”
  阎忠的声音不大,但是无论是吐字还是咬词都十分的清晰,宣政殿内众人皆是听的清清楚楚。
  这一次的封爵,公爵一人,侯爵二十三人,伯爵四十八人,子爵封赏两百人。
  公爵、侯爵、伯爵允许继承,而子爵不允许继承,只在当代。
  侯爵二十三人有:
  赵侯龚都。
  武侯吕布、秦侯徐晃、韩侯何曼、齐侯许攸、燕侯贾诩、楚侯刘辟。
  靖南侯张燕,靖西侯张辽,辽侯公孙度,玉泉侯麹义。
  靖东侯卢盛,荆襄侯赵祗,伏波侯甘宁,宁北侯刘石。
  信都侯于毒,安平侯颜良,定西侯张扬,定南侯周仓。
  西凉侯马腾,太行侯黄龙,定北侯李德,渤海侯管亥。
  许安明文规定,非军功者不得封侯。
  许攸、贾诩两人虽然多是坐镇后方,但是并非没有军功。
  两人封为一字侯,许安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许攸刚加入太平道之时,便献“长驱直入”之计,帮助他一举攻破了居庸关,攻取了幽州两郡。
  而后四州黄巾复起,许攸更是冒险潜入青州,主持四州黄巾起事,带着四州黄巾军一路连败围追堵截的汉军,甩开了追击的汉军,渡过黄河领着百万黄巾最终抵达了安平国与并州黄巾主力在信都胜利会师。
  如此功绩,自当封侯。
  而贾诩劝服张扬归附,领数万军兵反正,而后在攻取凉州一战,联通凉州豪强世家反正。
  在洛阳之时,贾诩献“驱虎吞狼”之计,击破汉魏两庭贾诩也都随军,并且广有战功,更是献策颇多。
  再加上贾诩好歹也是中军府的府令,主管军政,广有功绩,理应封为一字侯。
  其实所封的这一众侯爵之中,刘辟的侯爵是许安添加上去的。
  不过这并非是因为他与刘辟之间的关系。
  虽说是非军功不可封侯,但是刘辟此前没有成立鹰狼卫之时也带兵作战,曾在八尺山拦住了卢植带领的并州军,使得黄巾军有时间最终攻取了上党郡。
  不过这一军功,其实也只能封伯,之所以封侯,还是一字侯,是因为许安明文将探查情报也认做为军功。
  太平道能够统一天下,安定四海,靠的不仅仅是麾下的军队,鹰狼卫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们潜藏于暗处,每日与敌人周旋,竭尽全力探查情报,置身于危险之中。
  那些被发现的鹰狼卫,他们的下场无一不是极为凄惨。
  他们加入鹰狼卫之前,都只是普通的兵丁,但是当国家需要他们之时,他们义无反顾,选择了加入。
  他们告别了昔日的战友,告别了曾经的朋友,隐形埋名,潜入敌境。
  他们很多人为了最终胜利,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财富、权柄、家人、朋友……
  甚至是性命。
  在敌境之中,他们需要面临敌人的盘问,可能到来的追捕。
  昔日的同道也有可能背叛,敌人的间谍也在找寻他们。
  车裂、凌迟……
  所有能够想到酷刑都被用在了他们的身上。
  精神的折磨,肉体的苦痛……
  有一些人的信念不可避免的产生动摇了,他们忍受不了酷刑选择了反叛……
  但是更多人却是仍旧牢牢记得自己身上的使命,他们行走在灰色区域,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姓名和从属。
  他们的奋斗只是战争年代缩影,他们的努力和悲剧只是这这乱世的的冰山一角,还有无数的战士在为和平抛头颅洒热血,
  “……鹰狼卫千户李成封为安山伯……”
  李成浑身一震,继而低下了头颅,他双拳紧握,紧咬着牙关,闭上了双眼。
  他不敢睁开眼睛,也不敢出声,他怕自己控制不住眼眶之中的眼泪,忍不住发出抽泣声。
  他昔日的袍泽只剩下了一人,他成为了鹰卫的千户官,如今更是被封为了伯爵。
  但是那些他昔日的同道却是再也无法复活,他们没有爵位,没有封赏,也没有能够见到这太平盛世。
  他们为之奋斗一生,为之付出了一切……
  闭上了眼睛,那昔日的种种皆是一一浮现在了李成的脑海之中。
  刑台之上的一众被捆绑着的鹰卫缇骑,有人竭力抬起头,直起了脊梁,引颈受戮。
  有人默念着什么,紧闭着双眼。
  有人浑身颤抖,却仍旧是紧咬着牙关。
  但是却没有一人摇尾乞怜,也没有一人流泪哭泣。
  昔日的歌声仍旧在耳……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
  伯爵人数四十八人,马超、庞德、王任、李恒等人便是伯爵,多为正五品的将军。
  而获封子爵者,多为军司马、校尉一级。
  “……军司马田璋封为羽山君。”
  从侯爵到子爵共计两百七十一人,阎忠一一念完。
  两百七十一个名字和官职和爵位名,他都是念的清清楚楚。
  侯爵称“侯”,伯爵称“伯”,子爵称“君”。
  许安坐在紫座上面听的分明,听到最后,眼神微动。
  伯爵和侯爵还有公爵的名单都是经过了他的同意和查阅,他将其做了一些些许的改动,而子爵的封赏完全就是依照军功薄上记载的军功和做出的贡献来封赏。
  人如其名,想不到那个长得有些獐头獐脑的竟然也成为了子爵。
  赵绩、赵絮两兄弟,还有王起、赵伍、杨木、钟后、田璋他们都已封爵,王起和赵绩是伯爵,其余的人都是子爵。
  那唯一的公爵自然是不用提,自然是落到了阎忠的头上。
  阎忠受封爵位,晋国公。
  曾经许安的封号就是晋侯。
  阎忠宣读完毕之后,许安也从座位之上站起了身来,他没有走下丹陛,直接开口道。
  “我已命人在应天府之东,修建了两处殿阁,第一处殿阁,名为‘凌云’,第二处殿阁名为‘明光’。”
  “凌云阁内只供奉我大明公侯伯爵,明光阁内供奉子爵,爵位虽非世袭罔替,但是身为大明公侯伯子爵,却可永受香火之供奉!”
  许安扫视着殿内的一众文武官员。
  “如今我大明公侯伯爵虽然只有七十二人,但是却不会永远只有七十二人。”
  “这天下广袤无垠,远远不止我等脚下之地。”
  “天下有六洲、世界有四海……”
  身后一幅巨大的山河社稷图轰然落下,这张描绘着整个世界的巨大地图落在了众人的眼前。
  许安眼眸凛然,锵然拔出腰间的宝剑。
  宝剑出鞘,发出了一阵清越的铮鸣声。
  剑鸣声清越,转瞬之间便已经是传遍了整个大殿。
  许安握剑斜举,剑指舆图,面对着宣政殿内的一众文官武将,慷慨激昂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尽取天下百万州。”
  “请君暂上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第九百二十二章 时代
  虽然庆典已经快要结束,但是长安城内,这几日仍旧是热闹非凡。
  在应天府、太平观的西侧,在隆重的典礼之下,一座新的建筑群开始起了修建。
  这座新的建筑群,名为英灵宫,不过说是宫殿,其实却更像是后世的公园。
  凌云、明光两阁,正在这座新的建筑群中线之上。
  除去凌云、明光两阁之外,在其周围还修建有花园和广场和休息的场所,围绕着凌云、明光两阁,犹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两阁。
  凌云阁内供奉公爵一人、侯爵二十三人,伯爵四十八人,共有七十二人。
  明光阁内供奉子爵两百人,两阁共计有两百七十二人。
  进入阁内每一人都由许安亲题赞词,阎忠题额,并聘请名画师为其专门画像。
  凌云、明光两阁建成之后,他们的画像都会被放置于阁上,并且画像之下书写着他们立下的功绩,他们做出的贡献,写上其的生平、故里、官职,供世人所瞻仰。
  除去封赏本人之外,对于其妻子亦有封赏,公爵者妻子封为一品诰命夫人,侯爵妻子封为二品、伯爵三品、子爵四品。
  太液池,渐台之上。
  许安双手撑靠在栏杆之上,眺望着远处正热火朝天正在施工的英灵宫。
  凉风台在建章宫的北面,临太液池,积木为楼。
  池边筑有渐台,台高二十余丈,由于水波渐浸岩石,所以称为渐台。
  凉风台和渐台原先都已经毁于了战火之中,如今的渐台是经过了翻修之后的渐台,当初阎忠督造之时查阅古籍,询问工匠,尽可能的去还原当初渐台的原貌。
  一座宫殿的修建要历经数年乃至十数年,一座城市的建立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由无数的能工巧匠耗费心血、精力。
  但是毁灭却是只需要一瞬之间。
  董卓在洛阳放下的那一把大火,使得昔日繁华无比,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