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关河未冷-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淹死了。是我,是我害了他们。我,我对不起他们。我,我得给他们偿命!”

  “偿命,你偿个屁!” 李大眼又气又心疼,暴跳如雷,“你一条烂命,能偿几个?!”

  老徐没有回应,转过身,默默地向山下走去,仿佛魂魄早已离开了躯体,只剩下一具躯壳。

  人不想活了,有的是办法杀死自己,不一定非得手枪!知道他一定会做傻事的李大眼吓得丢掉撸子,追上去,一把抱住他的后腰,“老徐,老徐,别犯傻,别犯傻啊。他们不是你杀的,他们不是你杀的。是鬼子,鬼子!黄河刚刚到汛期,没那么容易决口。肯定是鬼子,肯定是小鬼子炸开了河堤!”

  “是鬼子?” 老徐楞了楞,扭头看这他,喃喃追问。

  “是鬼子,肯定是鬼子!” 李大眼没功夫多想,用力点头。“我在上游策马过来给你报信时,隐约再电话里听人说过,是鬼子炸开了河堤!昨天我没来得及告诉你,今天,今天刚刚才想了起来!是鬼子,是缺德的鬼子,炸了河堤,杀了你的弟兄,杀了全镇子的百姓!”“乒!“ 又是一声枪响,王云鹏举着握着枪的右手,振臂大吼,“杀光小鬼子,让他们血债血偿!”

  “杀光小鬼子,让他们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

  霎时间,逃到山坡上的士兵,百姓,全都找到了仇人是谁,怒吼声惊天动地…

  汛期刚至,连绵的暴雨还没开始下,黄河怎么会突然决堤?

  除非,除非有人将河堤炸烂!

  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肯定是日本人干的!

  那些沉闷的炮声就是证据!

  土肥圆师团被国军给堵在了黄河北岸。他们走投无路,就炸毁大堤,要中国军人和百姓给他们殉葬。

  一定是这样的!

  也必须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能想到的,甚至新发明的脏话,来诅咒着日本人。每个人都在心中立誓,一定要让灭绝人性的侵略者,血债血还!

  “长官,家里就剩俺一个了!这个仇,俺得给他们报!”

  “俺们要跟着国军杀鬼子!”

  “跟着国军杀鬼子!”

  ……

  无数百姓,眼泪未干,就快步走向了老徐,走向了李若水。

  他们的家没了,他们的亲人没了,他们必须拿起武器,向仇人讨还血债!


  第八章 援玉枹兮击鸣鼓 (八)



  已经濒临崩溃的士气,终于又被鼓动了起来。

  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将士与百姓们,挖野菜做粮,砍倒大树做木筏,积极开始自救。他们不想饿死在孤零零的山坡上,他们要尽快离开。他们要去寻找大部队,去接受训练,领取武器,去杀死炸毁河堤的刽子手,去给亲人,给同伴,给家乡父老报仇雪恨!

  他们必须尽快走,走得越早越好。日寇炸毁了河堤之后,肯定有下一步跟进动作。而他们继续留在原地,就是等死!

  “兄弟,接下来,就拜托你了!” 看到山坡上热火朝天景象,旅长老徐的眼睛里,也终于又重新泛起了生机。找了个机会走到李若水身边,低声耳语。

  “旅座放心,地图就在我心里装着!” 李若水举手行了个军礼,大包大揽,“您尽管去养伤,卑职保证,把大伙平安带到咱们二十六路军总部那边去!”

  “兄弟!” 老徐叹了口,用手轻轻按住李若水的肩膀。似乎想叮嘱几句,却终究什么都没说。许久之后,又叹了口气,踉跄走向山顶的火堆。

  李若水给王云鹏使了个眼色,让后者继续看好老徐,以免此人再想不开。随即,便又组织弟兄们争分夺秒制造木筏。

  一支队伍里不能没有主心骨,旅长老徐已经被劫难打击得吐了血,他这个团长就必须顶上去。哪怕心中再惶恐,再愤懑,脸上都必须始终保持着晴朗的笑容。

  这笑容,是给周围所有人看的。

  为的是让大伙相信,肯定有办法离开,肯定有办法与主力汇合,肯定有办法向小鬼子讨还血债。然而,事实上,李若水心中却火烧火燎。

  临时拉起的队伍没资格配备电台,二十六路军总部眼下转移去了什么地方?他根本不知道。

  日军炸毁了河堤之后,下一步动作是什么?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周围最近的敌军在什么位置,友军在什么位置?他还是不知道!

  他甚至不知道,这次黄河决口,受灾区域到底有多大?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走才更安全?军需补给到哪里去找?大伙途中会不会遇到鬼子的堵截?

  他只知道,此时此刻,任何决策,哪怕过后发现是错误决策,都比没有决策强。

  缘由很简单,土肥原这个刽子手炸了河堤,让河水淹没了十几万国民革命军。但是洪水,同时也堵住了临近几路日军的前进通道。

  因此,李若水相信,在洪水退下去之前,自己哪怕与日寇遭遇,遇到的也不会是大部队。而原地等待的话,早晚会变成待宰的羔羊。

  这份判断,基本上与实际情况相符。

  驾驶着木筏顺流而下的第二天,他们在一处名叫小杨庄的地方重新登上了陆地。随即,便与匆匆赶到的一小队日寇交上了手。

  憋了一肚子仇恨的军训团老弟兄们,刹那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根本不用他这个团长做任何动员,就舍命发起了冲锋。而刚刚入伍的学生,溃兵,还有那些吃了多少败仗都一脸无所谓老兵油子们,也个个奋勇争先。没有步枪就用大刀,没有大刀就用木棍,没有木棍就捡着石头上,硬生生凭借人数,将五十几名日寇,给碾成了肉酱。(注1:日军编制,一个普通小队,五十四人。)

  没留俘虏,刚刚目睹了数万浮尸的战士们,不肯给日寇任何怜悯。哪怕这支日寇,明显属于二线队伍,其中有鬼兵在最后时刻,已经选择了缴枪投降。大伙依旧一拥而上,将投降者用乱刃分尸!

  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三人,也没有出言制止。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劫的军训团,全凭大伙心中那口怨气在支撑。如果他们三个这个时候学起了宋襄公,大谈什么国际公约,队伍的士气就会一落千丈。甭说继续跟遭遇到的鬼子和伪军战斗,哪是长时间行军,都能令队伍分崩离析。

  因此,在收拾了鬼子的掷弹筒和机枪,安葬了阵亡勇士的尸体之后,李若水就下令队伍继续向南前进。一路上,偃旗息鼓,悄然而行。遇到小股鬼子,就想办法迅速吃下。遇到各地维持秩序的伪军或者土匪武装,也果断将其击溃,利用缴获武器和辎重,强化自身。

  就这样边打边走,边走边寻找方向。终于在第三天傍晚,通过伪军的招供,知道了第二集团军所在的大概位置。然后掉头向西南折去,很快,就靠近了敌我双方控制区的中间地带。

  因为河堤被炸塌之后,黄河沿岸又下起了暴雨,黄泛区迅速扩大。日军主力无法向南推进。所以,在苏北,安徽,河南南部地区,国民革命军与当地日军又进入了相持阶段。双方暂时都没有能力发起大规模进攻,只好选择“默契”地隔着一段距离对峙。而这段中间地带,就属于缓冲区,几乎每天都会爆发小规模战斗,却很少扩大到蔓延全局。

  发现军训团是从自己背后方向走过来的,且衣衫褴褛,装备不整。有一队日寇就又动了心。抢在对面的国民革命军派出部队前来接应之前,果断向军训团发起了进攻。

  对于士气正旺,并且沿途还经历了磨合的军训团来说,一个只有五十几名鬼子的日军小队,根本没资格拦路。王希声先带带领队伍从正面用缴获来的机枪和掷弹筒遏制住了鬼子的攻势,李若水和冯大器各自带着五十名老兵两翼包抄,前后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将狂妄无比的鬼子小队,一举全歼。

  缴获非常丰富,关键是,见识了军训团的战斗力之后,附近规模较小的鬼子和伪军,都被吓得缩回去,不敢再送货上门。而自家主力,已经近在咫尺。弟兄们只要再加一把劲儿,最迟在今晚之前,就能看到第二集团军总部的大门!

  暗暗松了一口气李若水,不敢耽搁,先拜托李大眼骑马去跟第二集团军总部建立联系,然后抓紧时间带人打扫战场。正当他忙着检查一挺被日寇破坏的机枪,是否还有修理价值的时候,突然听见王希声在背后,大声呼喊,“李哥,李哥,快过来。这个人,这个人不是一战区的那个贪财参谋苏二饼吗?他怎么上了日本人的报纸?!”

  “日本人的报纸?” 李若水迟疑的回头,恰看到,王希声举着一叠日文报纸向自己匆匆跑了过来。报纸头版,赫然登着两张硕大的照片。

  左边一张是个鼻青脸肿的中国军人,左眼下方,有两个竖排对齐的大黑痦子。

  右边一张是中国军服的局部照片,能清晰看到国民革命军新八师的番号。

  而照片上方的标题赫然用日文写着:支那良民数十万水葬……人類永遠の敵!

  照片上的人他们都见过,乃是商震手下新八师的副参谋长。军训团在后撤修整时,李若水为了讨要军需,可没少跟此公打交道。因为其姓苏,又贪财,喜欢借着打麻将的由头,强迫有求于己的人送上贿赂。故而被大伙取了个外号,叫做苏二饼。凡是被他敲诈过的人,都无法忘记他打麻将“赢钱”时,脸上那因为兴奋而跳动的痦子。

  “李哥,报纸上写的什么?姓苏的是不是投降日本人。我就知道,贪财的家伙,肯定怕死!” 王希声知道李若水懂得日语,将报纸主动递给他,大声询问。

  本是随口问的一句话,谁料,却令李若水忽然火冒三丈。一把抓过报纸,狠狠掷在了地上,“无耻的日本人!竟然把屎盆子往咱们头上扣!说花园口决堤,是咱们自己干的!敢做不敢当,满嘴扯谎!还说是俘虏自己招认的。是河南省主席,商震的部队。这姓苏的贪生怕死,被俘虏后,为了活命,当然让他说什么就说……”

  骂着,骂着,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日寇的报道很长,唯恐起不到宣传效果,几乎将黄河决堤前的整个战场形势和大局走向,都写了个清清楚:“土肥原贤二将军以少胜多,迅速功克兰封、商丘,横扫郑州,兵指武汉的最后一道防线:开封……”

  “重庆国民政府为保武汉,不顾百姓死活,多次谋划“以水代兵”,用黄河淹没陇海铁路和淮河铁路大桥,妄图阻挠皇军的进攻。几次会议的提议人,时间,在场人员名姓,也都赫然在列……”

  “最后一次,面对开封即将陷落的事实,提议终于变成了行动。

  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被皇军攻克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被商震的队伍挖塌。”

  “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下游的中国百姓和军队,没得到任何通知。尽数葬身于洪流当中。”“更可恶的是,为了摆脱舆论的谴责,重庆国民政府公然造谣,诬陷此事是大日本皇军派间谍所为。如今抓住了国军的俘虏,指证此事是中国人自相残害云云……”

  轰隆,轰隆,轰隆,明明是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