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候我也会过来。”
李云龙补充了一句。
他从陈老弟那边听到了不少坦克作战的注意点,自己对此也颇有研究,坦克这玩意,想用好,想在战场上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里面学问很大。
三天后,夜色下,合计九辆坦克被秘密运输到了根据地内一处专门修建了坦克训练场内,李云龙、孙德胜带着两百多个选拔出来的坦克兵苗子开始了训练。
····
同一时间。
772团驻地。
“团长,后勤部的运输队过来了,让您去接收。”
团部人员再次向程世发汇报。
“哦?”
程世发赶紧放下手里的工作,走向停在团部外的运输队。
小鬼子不不死心,上次被他打退后,这一次又卷土重来,甚至还增加了兵力,还带上了一大批二鬼子,他要再次去支援。
“三代边区造五千枚,掷弹筒榴弹五百枚,子弹·····还有捷克式改机枪六十挺。”
负责运送的运输连连长向程世发汇报。
“三代边区造?”
程世发打开箱子,看向三代边区造。
相比于二代,三代弹体外有了一条条纹路,木柄和弹体部位感觉像涂了防水漆,后盖也变大了,更加结实了。
“这是改进了防水防潮性?”
程世发一眼就猜出了为何叫三代了。
二代边区造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受潮,时间一长容易出问题,后盖容易脱落。
“对。”
负责运输的连战说道:
“增强了防水性,加固了后盖,然后弹体预刻了破片凹。”
“哈哈,不错,不错。”
程世发很满意。
最近总部兵工厂像吃了枪药似的,发展速度蹭蹭的,手里的家伙也越来越趁手,仗自然也越大越带劲。
“这六十挺捷克式改,是咱们自己制造的?”
最后,程世发将目光投向最后的武器装备,有些难以置信。
咱么八路军自己,也能大规模制制造机枪了么?
‘对。’
“所有零件都是咱们自己制造的。”
运输队的连长语气自豪:
“张部长说了,这些机枪是第一批,出场检测过了,质量没问题,但里面做了一些改进,取消了加工麻烦的散热环,你们使用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记得及时向我们反馈,我们好进行改进。”
“行。”
程世发点头答应。
第七十五章 太快了
“两个月左右全部达到能上战场的水平?”
“还熟练?”
听到团长的要求,孙德胜当即成了一张苦瓜脸,一双手摆的飞起:
“团长,咱们这可是白手起家啊。”
“两百多个参加训练的战士,除了上级送来的那十几个人,其他人经验最丰富的也就是摸了一年时间三蹦子,很多人连摩托车都还没玩转。”
“驾驶坦克可比十轮大卡还难好几倍,更别说五人车组配合默契熟练上战场了。”
“两个月时间,这批人估计也就勉强能编队和做出常规战术动作,就算是最优秀的车组,上战场最多当个炮台用。”
孙德胜哭了。
训练出一个骑兵两个月时间也不够啊。
他接着说道:
“虽然陈老板给了德国人的装甲兵条令,教程和规范,新兵训练手册,都翻译成汉字,但这东西不能完全照抄别人的,咱们面对的情况不同,得编写自己的。”
“咱们团里之前没有一个人摸过这个坦克,全部得自己摸索。”
“还有装甲兵还得会基础的坦克保养。”
“两个月时间哪里够啊。”
孙德胜敢肯定,新手开坦克,上了战场,怕是出门就被鬼子的敢死队抱着炸药给炸了。小鬼子武士道洗脑可不是闹着玩的。
虽然坦克通过能力强,但越野环境复杂多变,越壕沟,爬大坡····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
李云龙听到孙德胜的一番话,顿时气得翻了个白眼,用恨铁不成钢语气骂道:
“坦克作战需要什么?总结起来就是驾驶,寻找目标,瞄准开炮这三个吧?”
“额·····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孙德胜愣了愣,想要反驳,开坦克作战可复杂着呢,但最后想了想,还真是就这三个。
不管是对战坦克,躲避战防炮,配合步兵摧毁敌人火力点,战场中遮蔽自己的薄弱点····等等,总结起来,确实就是这三个。
驾驶坦克,通过观察孔或者潜望镜搜寻敌人,然后瞄准敌人开火。
“不过团长。”
孙德胜连忙补充,重点强调两个月时间:
“坦克要求非常高,要想熟练上战场,最少最少也需要四个多月时间。”
“这次生意你看过了吧?”
李云龙突然话题一变。
“看过了。”
虽然生意详细高度保密,但作为营长级别的,孙德胜自然知道。
“这次生意呢!”
李大团长说道:
“只要咱们干掉一万五千鬼子,生意期间消耗的所有武器弹药,陈老板全部双倍报销,你小子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
“知道啊。”
孙德胜点点头,并且感慨:
“陈老板这次出手可真大方,这回可不是几百万发子弹的事。”
为期一年的生意,三个团好几万人消耗的武器弹药,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孙德胜心里估摸着,得上万吨了,甚至还不止。
说着,孙德胜语气一滞,看向团长:
“您的意思是····”
他想起了上次陈老板要报销子弹的时候,团长干出的那些事情。
“嘿嘿嘿····”
“对!”
“咱们训练期间的消耗也是可以报销的。”
李云龙顿时满意了,并提高了语气:
“而且,这次和之前可不一样,不仅仅双倍报销全部弹药,连武器装备也双倍报销,坦克也是装备,还有油料也是·····”
“对啊!”
孙德胜顿时眼睛一亮。
这样下来,说不定,两个月时间,或者再多一点点,那些新手坦克组们还真能熟练的开着坦克上战场,开的流畅自如的那种。
“哈哈哈····”
看着经过自己一点拨,顿时心里神会的部下,李大团长非常满意,他继续叮嘱道:
“放开手脚去训练。”
“给我使劲训练,坦克保护措施到位,车组不容易受伤,就算翻个底朝天,也顶多磕着点,白天训练,晚上学习,咱们时间不够,那就一切从实战出发,直接按照战场的标准来,射击训练直接上实弹。”
“油料炮弹也足够,不够了我再去陈老弟那边弄。”
“总之,尽快形成战斗力。”
“翻车了,车子损坏了,那就让后勤组维修,也给他们实战的机会,我会让一个大师傅随时在维修区等候,如果不行,还有一个随时能支援。”
“今后坦克也会越来越多的,咱们少的是人,不是装备。”
“是。”
孙德胜肃穆敬礼。
确实。
国外军队的坦克手训练,考虑到成本,一般是先用退役的坦克训练车手,甚至几十个人用一个车训练,然后一步步上来,最后才是作战坦克。
但独立团这边,有陈老板保底,可以直接上作战用坦克,并且一切从实战出发。
不计成本,不计消耗,只要人扛得住,那就往死里训练。
车组经验不足?
那就每天五小时实车训练起步,每天开着坦克在野外跑上个一百五十公里,两个月那就是九千公里,期间翻几十次车,掉几十次沟,栽几十个跟头,绝对出来一个铁打的坦克驾驶高手。
参与坦克兵训练的,虽然在驾驶坦克上是新手,但所有人都是实打实的老兵,最低的也是一年以上实战经验,身体素质过硬,精神意志过硬,而且文化知识水平都很不错。
训练期间顺便打个一千多发实弹,什么固定靶,移动靶,远程靶,近程靶,统统打个一百多次,之后放到战场上磨炼磨炼,妥妥的一个精锐坦克车组。
还有后勤人员。
经验不足是吧,那就拼命修吧,那么多备用零件,全重一吨的发动机都有六个整齐备用的,修的多了,自然就精通了。
反正出问题了,搞不明白了,那就找大师傅。
“去吧。”
李云龙挥了挥手。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前线鏖战在继续,每天晚上至少十几场战斗,独立团和鬼子勾心斗角,埋伏,反埋伏,渗透,反渗透,打的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而后面也没闲着。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秘密训练场都是一堆坦克嗡嗡嗡的叫,训练场,以及周边的山坡上,全是履带印,没有一处是履带没碾过的。
维修中心那边,坏掉的履带都堆成一座小山了,甚至还能看到一座损坏的炮塔,炮管都被杵断了。
后方的机械厂也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大师傅的鼓捣下,几座水泥窑建设成功,同时还有一座土造高炉建设成功,独立团终于能自己炼制钢材了,而且质量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产量不高。
但如此大规模的动作,虽然独立团多方保密,但还是引起了鬼子已经国府的关注。
······
同一时间。
772团。
“这仗打得爽啊。”
完成对边缘根据地的支援后,程世发带队回驻地,回来的路上一营长一直都是喜笑颜开的模样:
“机枪多就是带劲。”
在后勤部给了六十挺自造的捷克式改后,772团机枪数量直接过百,而且高达一百三十挺之多,再加上充足的弹药,手榴弹,这次反扫荡,772团放开手脚,通过诱敌深入,花费大半个月的时间,设局一举全歼两个满编中队的鬼子,而且自身伤亡很小,只有鬼子的三分之一。
对772团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胜仗。
“这机枪还真不错。”
程世发看向身边一个战士扛着的自产机枪。
一营长点点头:
“是啊,虽然比不上李云龙那边弄来的,但比晋造的,还有国府自造的好不少,战士们普遍反映这枪故障率比较低,很少卡壳。”
“没有散热环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嘛!”
“唯一的缺点,就是双脚架结构不行,抓地力不行,影响射击精度,还有枪托也有点问题······”
一营长做了一番总结。
“写一份报告,给张部长送过去。”
程世发说道。
‘是。’
一营长点头。
······
几天之后。
平安县。
正在看着桌子上地图的山本眉头一皱,抬起头看向负责汇报的情报人员,语气疑惑:
“坦克?”
“嗨。”
情报人员低头道:
“侦察机在独立团根据地中心山区发现一个坦克训练场,里面有大量坦克在训练,虽然情报人员无法靠近,但从高空侦查显示,数量估计在二十辆以上,具体型号无法确定,对方白天做了一定的遮蔽。”
“果然提供坦克了。”
山本语气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