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
王根生满意点点头:
“我们就是独立团的。”
“独立团···”
文同志眼睛刷的亮起。
如果是独立团,那个传说中的独立团,说不定还真能炸掉鬼子的军舰。
“对了。”
离开之前,文同志突然说道:
“我们这有好几十个大学生,有些是南洋过来的,有些是之前北平大学的,打算前往独立团根据地,去机械厂报效国家,你们能不能····”
“这些人都靠得住。”
“几十个大学生?”
“好,到时候我安排人带他们过去。”
王根生眼睛一亮。
政委每天都嘀咕,团里缺少人才,缺少知识分子,遇到大学生,他自然不能放过。
文同志走后,王根生开始找来几个技术队员,组装和检查装备。
防水磁性炸弹,定时引信。
这一次,特种小队装备是赵家裕机械厂自制,当然,技术是大师傅负责,还有一些材料是陈老板提供,但也是迈出了第一步。
“还有六个小时。”
检查好装备,王根生看了看腕表,命令小队休息。
·····
同一时间。
太行山兵工厂这边。
张万和最近非常忙。
在独立团那边组建了机械厂,能生产重要精密零件后,他这边因为工人人手充足,便组建了五条生产线。
八一式步枪生产线,捷克式改机枪生产线,二代边区造生产线,子弹生产线,掷弹筒以及掷弹筒榴弹生产线。这五条生产线经过独立团那些技术人员的改进,不仅仅数量提升,质量也大大提升。
最近经过前线部队的反馈,他这边调整优先级。
尽全力,扩大生产子弹和捷克式机枪,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扩充产量。
因为部队大扩张,部队整体实力虽然上升,然而单个部队实力就无法保证,前线的团长反应,当给老兵配备充足的机枪能保证战斗力。
当然,还有大量手榴弹,也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好在手榴弹的生产和枪支不冲突,两者消耗的资源不重叠,独立团那边的炸药足够,只要他人手够,土高炉产出的压铸生铁足够,每天五万枚都不成问题。
“张部长。”
此时一个战士跑了进来:
“独立团的运输队过来了,这次运输的是子弹壳,好多子弹壳。”
战士的语气饱含惊讶。
最近来自独立团的运输队很多,有运输炸药的,有运输机枪零件的,有运输机械设备的,当然,也有运输弹壳的,但这么大数量,然还是第一次见到。
实在是太多了。
“多少?”
张万和随手问道。
他知道独立团最近在和鬼子作战,而且是大规模鏖战,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了,这期间必然消耗超大量子弹,那么收集起来的弹壳也不会少。
“这次是五百万发。”
战士回答。
“五百万发。”
张万和呲了呲牙。
如今总部虽然富裕了,比以前富裕了不知道多少倍,但三百万发,是他库存的总量了。不过这个数字并没有过于出乎他的预计。
五百万发子弹,总重量也才一百五十吨,对李云龙来说不算多。也就一架鬼子飞机的事情。
不过这狗东西,两个月就消耗了五百万发子弹,他娘的比鬼子还奢侈了。
出乎张万和预计的是,这个战士继续说道:
“另外还有一千万发弹壳李团长说让咱们自己去运输,他的运输队忙不过来。”
“什么,还有一千万发弹壳?”
这一句话差点让张万和咬到了舌头。
看着战士点点头,张万和难以置信的问道:
“是总共一千万发弹壳,还是还剩下一千万发弹壳?”
“还剩一千万发弹壳。”
汇报的战士语气肯定。
“我的娘哎···”
张万和下巴都快掉了。
这他娘的才两个月啊。
李云龙就用了一前五百万发子弹,这是干了什么?
这他娘的,如果把李云龙开除掉之后,估摸着他们整个一二九师抗战这么久以来,打出来的子弹也就和这个数字差不多。
不过张万和心里想了想,发现全部子弹加起来,也才四百五十吨了。也就三架飞机的事情,心里的惊讶也就消失了很多。
“哎,任重道远啊··”
他叹了一口气。
张部长感受到了差距。
据说,欧美列强一场团级战斗,包括炮弹子弹在内,消耗就有四五百吨。
“奇怪··”
随后张万和陷入了思索。
虽然独立团弹药储备超大量,但这个数量对独立团也不少了。而且两个也的时间,仅仅是对峙鏖战,这消耗量明显不对劲。
除非,是李云龙故意的。
“对了。”
汇报的战士继续说道:
“还有两万个75炮弹的铜制药筒,也要咱们自己运过来。”
“两万发75炮弹药筒···”
张万和这次没有经验,反而眨了眨眼睛,微笑了起来。
安排好运输队后,他叫叫来了仓库负责人:
“抓紧时间扩充仓库,越大越好,最低也要照着现在的规模扩大五倍以上,要是人手不够,去找师长和老总要。”
“五倍?是。”
仓库负责人不解,但还是点点头。
·····
赵家裕。
坦克训练场。
夜色下,结束了一天忙碌的赵刚来到这里看一看。
还没走进训练场,他就听到了嗡嗡嗡的坦克发动机声音,声音很杂,最少也得十几台发动机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同时他也闻到了发动机尾气的味道。
“政委。”
入口处,警卫在检查后,对着赵刚敬礼。
赵刚回礼,然后走进了训练场。
刚进来,他就看到训练场中,十三辆开着防撞灯的四号坦克正在顺着路线行走,一辆辆坦克依次通过壕沟,缓坡,陡坡,然后进入预设的战斗位置。
这些坦克行驶期间不能说是流畅自如,但没有多少生涩,也没有出现翻到和履带出线的情况,完全不像仅仅接触坦克一个月的新手。
“看来,这实战式训练效果还真不错。”
满意的点点头,赵政委继续向前走去,走向坦克修理所的位置。
为了应对坦克部队疯狂的训练,团里建设了三个坦克修理所,一千多个后勤人员,以及一个大师傅驻守,还有一个大师傅随时待命。
一路走去,窑洞式修理所的门口,能看到周边堆得满满的损坏履带,甚至可以看一台台发动机和变速箱直接堆在门口等待维修。
三个修理内,每一个里面都有一群人围在一辆坦克前,借助灯光在换发动机或者变速箱。
“就是太消耗装备了。”
“比实战损耗都大了。”
看着这些损坏的零件和发动机,赵政委呲了呲牙。
从亮剑开始崛起
第七十八章 旅部的生意与新武器
“旅长?”
旅部,李云龙微微缩着脖子,伸进去看了看。
屋里面,只有两人,也没有进行什么重要工作,罗参谋地图上作图,旅长则是背着手看向挂在墙上的晋西北局势地图。
值得注意的是,旅长此时眉头松开,嘴角翘起,显然心情非常不错。
“哟,这不是李大旅长么?”
眼见李云龙头伸了进来,旅长转过头说道。
以赵家裕为中心的根据地组建后,给部队提供了大量粮食物资,还有资金,甚至自产武器弹药,李大团长虽然职位没变,但待遇再次升级,副字去掉了,所以进入旅部都不需要通报申请,自己走进来就行了。
“嘿嘿嘿···”
李大团长嘿嘿一笑,正了正帽子,才走进来:
“团长,咱还是个小团长。”
“团长?!”
旅长‘哼哼’一声:
“听说你小子最近都组建坦克部队了,数量还不少,你这团有点厉害啊。我这一个旅都没有一辆坦克,连大炮也没个几门。”
“我在这里恭喜你发财了啊!”
“嘿嘿···”
李大团长摸了摸脑袋,这次不仅没怂,还嘿嘿一笑,走到桌子旁站着,话题直接迎上去:
“咱小李最近确实发了点财,不过也只是一点小财而已,上不得台面。”
“上不得台面。”
“说到坦克,旅长,要不给您来个十五辆坦克?组建一个装甲营?我回去就让人安排,明天就给您送过来,燃油和零件也保证齐全,立刻就能上战场。”
如今独立团已经有了五十辆四号坦克,虽然疯狂训练,但零部件足够,只要不是机体框架损伤,任何伤都能轻松维修。
维修方针就一个字。
换。
坏什么换什么,不能修的就丢了,能进一步维修的拆下来慢慢修就行了,交给后勤人员鼓捣,慢慢研究,使劲造,反正有大师傅保底。
就算修坏了,也不心疼,甚至还还赚。
所以团里能使用的坦克一直保持在四十辆以上,再加上过两天陈老弟又要过来送货,又能接受一批新坦克,分给旅部二十辆也没有问题。
“算了,你自己留着用吧。”
出乎李云龙预计的是,旅长毫不犹豫的挥了挥手,直接不要。
旅长心里门清。
坦克是个好东西,但不适合目前的部队。
如今部队和鬼子作战,都是多地形运动战,一支部队经常在山区,平原广泛机动,以和鬼子小规模短时间接触战为主,目的也很明确,巩固核心根据地,扩大边缘根据地,侵蚀日占区。
坦克和部队机动性不搭,对于不需要攻坚,不需要发起大规模进攻的部队来说,反而是个累赘。留在李云龙那边吸引华北地区鬼子注意力反而更好。
“如果有炮,可以给我几门,当然越多越好,口径越大越好,炮弹也多给点,估摸着,明年下半年我们需要能攻坚的大炮。”
旅长其实是看上了李云龙的九二式步兵炮,博福斯山炮了,以及120迫击炮了,打算弄点来装备部队为今后的战斗做准备,至于重炮,他是随口一说的而已。
但他没想到是。
“嘿嘿嘿···”
“这个好说,咱小李最近发的小财中,大炮还有一点的。”
李大团长表情不变,继续嘿嘿一笑:
“这样,我想办法给您弄来三十门九二式步兵炮,九千发炮弹,外加二十门博福斯24倍径山炮,六千发炮弹,您看怎么样?”
九二式很轻,炮弹也轻,博斯福也重不到哪里去,75炮弹也是,加起来都没有多少。如今富裕了,李大团长不在小地方抠门了。而且旅长说的没错,炮兵足够确实能给部队减少很多伤亡。
“不错,不错。”
“能给咱们部队很大的帮助,今后进攻的时候能减少很多伤亡。”
旅长很满意,非常满意,但是出于上次生意的教训,他仅仅说了两个不错,面上都没有表现出来,很平静。
“至于攻坚重炮,这个有点难搞······”
李大团长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