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后勤供应也和方面军同等级。
“那些物资,引起首相的重视了。”
岗村宁次吐出一口气。
“好。”
筱冢义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重重吐出,同时眼中历芒一闪:
“不过,我要第一军的全权指挥权,允许我制定作战计划。”
一个满编关东军二线师团,五万新兵炮灰,武器弹药的高供应级别,以及第一军目前的两万多兵力,还有平安县附近的两万新兵,以及一个旅团的部队。
让筱冢义男有信心对付李云龙了。
“可以。”
岗村宁次直接点头:
“我会和大本营,以及畑俊六将军说的。”
·····
河源县。
县城内。
“哈哈哈····”
李云龙笑的非常开心:
“岩盛直接给吉本炸死了,筱冢义男也回来了。”
“这个生意终于完成了。”
赵刚也非常开心。
而开心的原因,是因为桌子上摆放着一个清单,清单上是一整条完整的炮弹生产线的设备,设计年产能力两百万发。
其中包括年产十五万吨的炼钢设备,以及引信,弹丸,铜制弹壳等全套生产设备,甚至还有一套小型生产黑索金等高能炸药的设备。
当然,还有增程弹的全套技术资料。
“这些设备非常珍贵,体积也十分庞大,就建设在河源县东边吧,就在距离距离县城十公里的峡谷旁边,哪里地形空旷,很适合。”
赵刚指着地图说道:
“厂房建设用钢筋混凝土,周边三个制高点可以布置防空炮火,避免鬼子的轰炸。还能直接利用河源县的铁矿。”
“好。”
李云龙直接点头。
“大概需要多久能投产?”
李云龙突然问道。
这一次生意的价码,可以根据地工业能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而且还随生产线一起来的还有几个大师傅,加上赵家裕那边的,根据地大师傅总数达到二十个。
“最少也要大半年时间,九到十个月以上。”
赵刚摇了摇头。
“这么长?”
李云龙眉头一皱。
最少大半年时间开始投入生产,那大规模生产炮弹差不多需要一年甚至更久,这时间有点长。
“已经很快了。”
赵刚笑着摇了摇头:
“咱么生产线是全套设备,包括炼钢到成品制造,甚至还有引信,这么大的工厂,国外都要两年准备时间,能大半年开始初步生产,还是因为陈老板给的资料非常全面,设备都是已经调试好的,还有大师傅提供随时的技术咨询。”
“好。”
李云龙点点头,接着说道:
“安全方面,我调三个营六千人过来河源县,其中两个营负责工厂周边的安全,外加一个装备十八门的远程榴弹炮连,剩下一个营守备河源县和太原方向的公路。”
“嗯。”
赵刚满意点头。
·····
几天后。
太行山区以西。
工厂区、仓库区。
随着部队的越来越强大,武器装备越来越好,以及位于晋西北的独立团吸引了第一军几乎所有的注意力,如今这里已经被经营为绝对的安全区。
有了稳固的地盘后,自然可以开始大搞发展,原有的兵工厂、被服厂等被进一步扩大规模甚至组建分厂,还组建了土高炉炼铁甚至炼钢,也就形成了一片工厂区。
而为了储存大量来自独立团的物资,后勤部还修建了一个仓库区,以及修建了一连串运输道路。
工厂区中间,一大片被新平整过的空地旁,停放着一架运输机——美国DC3运输机。当然,上面覆盖着伪装网,旁边还有手持汤姆逊冲锋枪的士兵守卫。
傍晚时分,附近村庄的一处新修建的房屋内,一个身着美利坚军装,手里提着一个箱子的少校走了进来,环视一圈屋内,皱着眉头问道:
“艾肯博士还没回来么?”
这位少校军官军装上有着一层灰尘。
“没有。”
他身边的一个同样衣着的卫兵回答道:
“还在这边的畜牧场内。”
“他在做什么?”
军官明显心情非常不好,骂骂咧咧的。
随后,他将手里的箱子放在屋内的桌子上,然后拿出一份手写的英文资料,以及一发炮弹。
从口径上看,这是一发博福斯75口径山炮炮弹,药筒和弹头被分开,其中最显着的是,弹丸底部,有一个偌大的凹坑。
“这就是这群农民游击队所说的增程弹?”
桌子旁,另一个军官看过来。
“对。”
少校军官叹了一口气,语气满怀感慨和不可思议。
“真的能增加射程?”
看到少校军官的表情,另一个军官有着惊讶。
他们是来受军方后勤部道尔中将的命令,带了一个和军方有合作的畜牧研究组,来看一看这边游击队的所谓大骡子,没想到到这里后,被人上门推销一种炮弹。
增程弹。
号称能增加最大能增加炮弹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射程。
听到的那一刻,这位军官嗤之以鼻。
炮弹增程,国内早就开始研究了,参战前是那些军工厂还有技术人员小规模研究,参战后,军方技术部门开始统一组织,并注入研究资金,但最后的结果也只是改善炮弹形状,改善风阻,提高了一点点射程,完全得不偿失。
所以,对方说要实弹演练,他直接没去。
“二十四倍径博福斯山炮测试。”
少校军官说道:
“标准榴弹射程十点五公里,使用增程弹后射程十三公里。”
“沃特?”
另一位军官差点咬到了舌头。
炮弹射程有多么重要?
这个任何一个军官很清楚,炮战的时候,就看谁炮弹射程远,谁大炮多,当然,还有精度。
“精度影响如何?”
他连忙问道。
射程越远,炮弹精度越低,如果大幅度牺牲了精确度而提升射程,也是不可取的。炮弹精确度同样非常重要。
“散步比正常榴弹高百分之十,而且所有口径的炮弹都能使用。”
少校军官回答道。
“这不可能。”
另一位军官近乎出声。
“你自己看吧。”
少校军官直接将手里的测试记录数据丢给不相信的军官。
接过手写的数据记录,看着上面的一行行数据,另一位军官语气有些艰难:
“这真的是他们掌握的技术?”
“对,他们还给我看了一点详细资料。”
少校军官点点头,感慨的叹了一口气。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基本没有工业的国家的,一个小势力,居然有这种技术。
“他们要什么?”
仔细看着手里的数据,另一位军官说道,他语气带着斩钉截铁,透过一旁的肩章,能看出此人是一位陆军中校。
他这语气很明显,这增程弹技术,一定要买到手。
“三十个组飞行员以及后勤人员的培训,以及一些资金,这份技术就是我们的了。”
少校说道。
听到报价,中校军官眉头直接一皱。
从亮剑开始崛起
第九十四章 筱冢义男 就算是毒药我们也只能吞下去
“培训三十组飞行员,三十组后勤人员,外加两千五百万美元。”
看着对方的报价清单,中校美国军官陷入了沉思。
这价码,可真不低。
不,简直是是狮子大开口。
两千五百万美元,一个基层陆军士兵月薪是50美元,战斗机飞行员基础月薪也就一百五十美元,直观的说,等于二十吨黄金。
当然,坐地起价落地还钱,实际价码肯定不是这个数目。
然后是三十组飞行员,合计九十人,三十组后勤人员,合计三百人。
后勤人员好说,丢进维修处就行了。
但九十个战斗机飞行员培训也不便宜。
飞行员训练时间长,分为三个步骤,通用航空科目培训,初级飞行学校培训,下一步的C级飞行学校培训,最后还要有五十小时的仪表飞行。
全程大概九个月到一年时间,三百小时飞行时长,人均花费是五万到十万美元之间。
也就是说,这项技术对方差不多要价三千万美元。
“这个技术,我们自己研究需要多久?需要多少研究资金?”
中校目光一闪,他看向另一个少校。
虽然美国有钱,而且现在是战争时期,票子更是大大的有,三千万美元还真不多,对方还说可以用机械设备或者物资来抵扣,除去利润,实际更低。
对比数百亿总额的租界法案来说,真的不多。
但用几十斤的纸质资料,换三千万美元,这总感觉血亏,宛如被人当猪宰。
“很难准确估计。”
少校懂技术,也参与过军方的研究项目管理,他两手一摊:
“我看过一点,这个炮弹制造技术很低,难点在于理论,这完全是一种新的流体力学理论,我们目前连一点基础都不清楚。”
“而且。”
接着,少校有些语气激动:
“这完全是一项新的军用技术体系,后续发展潜力很大。”
听到这里,中校嘴角一抽。
好嘛,完全卖家市场,垄断啊,估摸着后续讨价还价不会太顺利。
“发报给国内吧。”
中校叹了一口气。
不用增加药室容积,不用加长炮管,仅仅对炮弹做出少许改进,就能增加大炮百分十二十到三十射程,如此技术重要性无需多说。
更别说还是一个新的军用技术体系开端。
“奇怪。”
那位少校很是不解:
“这些技术资料里面有详细的实验数据,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
另一个中校还没回应,门被打开,一位四十多岁的美国人走了进来,此人没有穿军转,而是一身便装,带着眼睛,身材也明显不是一个军人。
“艾肯博士,如何?”
中校直接问道。
他们这次的主要目的是来考察这里的一种畜力,叫什么大骡子,增程弹只是个意外。这位和军方有合作的畜牧学博士是主要负责人。
“比资料里说的还要好的多。”
带着眼睛的艾肯博士语气带着浓浓的惊骇:
“我建议,立刻大批量订购装备给山地师。”
屋内的少校和中校军官同时一惊。
来之前,这位艾肯博士可是信誓旦旦的说,资料上是假的,完全不可能,早上出门前也是同样的态度,这一天时间就变这样了?
甚至不小批量测试,要求直接大批量装备?
看到两个军官的态度,艾肯博士强调道:
“上次大战,如果德国人大批量装备有这种大骡子,那欧洲已经是他们的了。”
“沃特?”
“沃特!”
两人同时一惊。
艾肯博士上次大战也是军队的中军官,战后才退役,如此话语从他嘴里说出来,让两人属实觉得不可思议。
而在艾肯博士解释了原因后,两位军官也将这话写在电报中,经过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