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6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意识的,他心里浮现一個不好的想法。
难道···
此时远处的十五架轰炸机飞行高度越来越低,即便不依靠望远镜,众人也能清清楚楚看见那庞大的机身,以及六具巨大的螺旋桨。
而拿着望远镜的人,则是能看的清清楚楚,那被打开的弹仓,甚至看清楚弹仓里面的炸弹。
“警报,防空警报。”
指挥室内,响起警卫队高层凄厉的喊着。
但已经来不及了。
“投弹。”
随着德意志上尉的一声令下。
一千五百米高度上,领头的五架轰炸机中,投弹手扣动扳机,弹仓内一枚枚五百公斤的炸弹连续落下,直直的向下方的高举火炬的石像落去。
轰轰轰·····
猛烈的爆炸在高举火炬的石人像周围腾起,
虽然因为六千多公里的航程,每一架轰炸机只能承载十二三吨炸弹,但也不少了,这已经超过B29最大载弹量了。
而且这些炸弹还全部都是系统出品,装填黑索金的重磅炸弹,威力惊人。
五架轰炸机,合计六十吨炸弹,也就是一百二十枚500公斤炸药,哪怕水平轰炸精度低,但低空轰炸增加了精确度,最终也有十来枚命中举着火炬的石人像底座以及石身。
伴随着爆炸腾起,这座高五十米,重二百二十五吨,代表着手持独立宣言代表独立自主,一手高举自由火炬代表自由的女神像,垮塌倒下了。
在纽约数万人的注视下,碎裂倒下。
“不。”
这一幕,让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警卫队高层凄厉惨叫起来。
但轰炸还在继续,美利坚的痛苦还在加倍。
曼哈顿区,靠近自由女神像,是纽约最小的一个区,但也是纽约最富有的一个区,居住着一种银行家,企业家,政要等精英。
可谓是纽约的精华。
但今天,这份精华也迎来了两百多枚五百公斤航弹的轰炸。
“上帝!”
这一幕,让国民警卫队高层脊背发凉,心中一片冰凉。
事实而论。
两百枚五百公斤的航弹,哪怕是奥克托金装药,对于摩天大楼遍布,钢筋水泥建筑铺满的曼哈顿区而言,损伤并不大。
六十平方千米的面积,两百枚炸弹,每平方千米只有三枚多一点。
而且这里全部都是顶尖摩天大楼,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克莱斯勒大厦,大都会人寿保险大厦,这些顶尖摩天大厦都在这里。
这些顶尖大楼,哪怕一吨重的航弹,也造成不了多大的伤害。
真正轰炸造成的伤亡,其实不多。
但两百枚炸弹的落下,带来的最可怕的不是伤亡,而是恐惧,因为这些炸弹的落下,代表着,从今天起,美利坚合众国,也被卷入战火,不再是安全的地域,人们要开始恐惧。
美国如日中天的经济,也会遭遇重创。
这些精英阶层,也会逃亡这里,东海岸也会陷入混乱,甚至出现向内陆地区的移民潮。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也是美国最害怕的事情。
不得不说,美国佬虽然本土防御松懈,但也仅仅是松懈,而不是不存在,全世界人才的涌来,让美国人有足够的家底。
轰炸机刚刚结束,就有几十架战斗机飞来,对着轰炸机队发起攻击。
凭借速度优势,这些战斗机顺利的击落了其中两架轰炸机,但剩下的轰炸机趁机飞到一万米高空,迫使战斗机无法继续攻击。
·····
与此同时。
埃弗雷特。
波音最大的轰炸机组装工厂。
相比于警卫队的松懈,这座工厂负责警戒的负责人是陆军,此人行事谨慎,即便从未出现美国本土遭遇轰炸的情况,但他依旧尽善尽美的执行了伪装策略,以躲过敌人的空中侦查。
在他的工作下,整个工厂上空被伪装成一座小镇。
街道,人行道,草木,围墙,房屋,小汽车一应俱全,唯一的区别,便是按照比例缩小的建筑,但二战期间的侦查技术,从天空观察,这里看不出丝毫异样。
只可惜。
美国人精心的伪装,只骗到了他们自己。
小镇旁边的试飞跑道,停机坪,维护设施,铁轨运输全部暴露了这里的真相,德国人自然能清楚这里有一个飞机工厂。
只不过鞭长莫及罢了。
甚至从‘仓库’那边,还买到了关于这座工厂的情报——每月能组装三百架b17轰炸机。
现在有了轰炸机,自然不会放过这里。
十架轰炸机,划破云层降低到一千两百米高度,投下六十吨炸弹后扬长而去,只留下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工厂,以及一地的飞机残骸。
而这里因为美国佬过于自信,甚至周围都没有部署战斗机,以至于十架轰炸机一架都没有损失。
还是同一时间。
橡树岭。
六十架轰炸机划破云层,齐齐出现在天空。
作为曼哈顿最重要的地域,离心机群所在的工厂,核心原料制造,这里警戒程度极高,单单警卫就有数千人,任何人靠近和离开都要经过严密的排查。
当然,财大气粗,兵力充足的美国人,在周围也部署了大量防空力量。
只是,
为了最大程度增强轰炸的突然性,凯塞林在轰炸之前,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确保各编队在同一时间开始轰炸。
如此一来,虽然橡树岭等地区有着严密的防空体系,虽然德国佬的老式型号速度慢,巨大的噪音隔着老远就能提前听到,但松懈大意的美国佬依旧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甚至见到划破云层的轰炸机,也以为是自己人,只不过飞错了地方。直到眼见炸弹落下才明白,是敌人的轰炸机过来了。
“这是敌人的轰炸。”
橡树岭远处十几公里外,一栋普通的房间内,几位年轻的华人看着远处硝烟爆炸笼罩的工厂,其中一人目瞪口呆,喃喃自语。
虽然号称集合了全世界的最顶尖人才,但这个时代,人种歧视堪称巅峰,不纯正的皮肤色泽,使得他们即便因为能力优秀,能参加核心项目,但整体来说,也就是被处于排斥的。
比如住所,比如,待遇等等,而且十分不明显。
“呵··”
他身边,另一位戴着眼镜的人冷笑一声:
“我们这算是因祸得福吧。”
他们因为肤色被排斥,远离那群所谓的白色精英,只能在偏僻地方居住,而现在,那群人遭遇轰炸,宿舍,工厂燃烧,而他们在偏僻区域,倒是活了下来。
“确实。”
显然,众人以此人为中心。
“我们找机会回去吧。”
此人突然转移了话题:
“据说,祖国现在也出现了很多大型工厂,我们的知识,想必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正合我意。”
众人纷纷赞同。
“只是,该怎么回去?”
其中一人看向那位戴眼镜的人:
“咱们被看的很紧,美国人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回国,前哥,尤其是你,卡门大师最看重的弟子,加州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他们绝对不可能放人。”
“我们可以找祖国帮忙。”
那位领头的人微微一笑。
·····
几分钟后。
当橡树岭,曼哈顿区,波音飞机工厂,麦道飞机工厂,底特律坦克工厂,东海岸港口城市,东海岸仓库群轰炸还在持续的时候。
美利坚遭遇轰炸,损失惨重的消息便传递到了白宫,传到了那位轮椅上的巨人耳朵里。
43
“橡树岭遭到六十架轰炸机轰炸,工厂区损失惨重。”
“曼哈顿区遭到十五架轰炸机轰炸,自由女神像倒塌,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建筑受损。”
“波音B17装配工厂遭遇超过十架轰炸机轰炸,工厂损失···”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遭到轰炸···”
“·····”
白宫。
一个坏消息接着一个坏消息从电话,电报中传递出来,轮椅上,那位执掌美利坚大权,始终笑容自信,运筹帷幄的总统先生脸色一阵惨白,紧接着身体也开始摇晃。
“总统先生。”
“快叫医生!”
“医生!”
最终,在秘书的惊呼声中,这位总统先生直挺挺的栽倒下来。
呼吸微弱。
不省人事。
作为总统,而且是一位年事已高,双腿残疾,身患多种基础疾病的总统,自然配备私人医生,而且还随时在白宫待命。
在秘书尖叫的第一时间,一位带着医药箱的医生便冲了进来对总统展开了抢救。
在确认自家总统人还在之后,没来得及离开的多诺万顺带和总统办公室人员一起,整理各地发来的报告,并以总统办公室的身份督促各地尽快汇报损失。
得益于美国本土良好的电话线网络,以及德国人轰炸过与分散,单个目标损伤不足,各种消息很快汇总到多诺万手里。
但随着各种损伤数据越来越多,即便目前得到的都是初步数据,多诺万心里也开始后悔了。
为什么,我要干这份活?
明明不关我事。
巨大的损失,让多诺万意识到,这明显不是一个好差事。
思前想后,多诺万叫来一个参谋:
“去统计一下一共击落了多少架德国人旳飞机。”
坏消息太多,但又不能瞒住不保,只能用好消息来冲淡一下了。
十几分钟后,统计数据很快到来:
“大约三十架。”
因为仓促统计,只能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但实际情况不会和这个差太多。
但看到最后,多诺万脊背开始冷汗涔涔。
损失太大了。
太大了。
虽然这次德国人飞机数量多,最少七百架,很庞大,载弹量超过十吨。
但是美利坚本土也十分庞大,纵深巨大,这点轰炸还是扛得住的,但从汇总上来的报告看,每一个遭到轰炸的,都是美利坚核心地点,重要工厂,和军方有联络的实验室,
敌人绝对有着详细的美利坚军方情报,否则不可能轰炸的如此精确。
身为情报局负责人,多诺万此时脊背冷汗直流。
如此情报,必然是美利坚军方高层才能获得,而且不止一人,一个人不可能获取如此全面的情报。
而且,敌人似乎还非常了解连他都无法窥得全貌的曼哈顿计划。
到底是谁?
在多诺万脊背冷汗期间,陆陆续续来了一群美国大人物,实权议员,陆军上将,海军上将,这群人搓着手,跺着脚,面色焦急的在外面等待。
当然,其中也有表面焦急,内心实则小开心的副总统杜鲁门。
虽然他和总统先生表面上关系不错,但实则有不小的暗隙,40年议员竞选,总统私底下让他放弃议员职位,但他拒绝了,而最后他还是凭借微弱优势当选。
属实出了一口恶气。
以至于,此时他嘴角甚至有一丝丝翘起。
毕竟,如果此时瘸子先生倒下,那么,总统位置就是他的了,甚至都不需要选举,只不过这老家伙隐藏的很好,没有人发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