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逢夏中,便正是各地县中服役最少,人手最为短缺之时,此时修堤,人手不足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听了林远图的话,心中却纳了闷,脱口而出地问道:“既差役不足,何不调府军来此修堤?”

    李恪的话音一出,不止是林远图和袁承范,就连李恪的亲信的王玄策和席君买两人都是一脸的讶色,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

    自北魏有府军制以来,历时百余年,地方天灾,调动府军赈灾的例子他们还从未听闻,纵然王玄策自诩见多识广,也被李恪所言一下子惊住了,他们甚至没有想到,李恪为何会提出这样的想法。

    “自打我大唐开国以来,府军向来只做战时调用,从未听闻有用以赈灾,甚至是抵差役之事的,此事实在从无先例,不知殿下从何言起。”林远图闻得李恪出言调府军修堤,忙对李恪道。

    李恪也没想到林远图竟会这么回答,也是一愣。

    李恪的心智来自千年余年后,在千余年后的中华大地,但凡地方有半分灾情,水涝、山洪,哪怕是地动,冲在最前,忍着切肤之痛,顶着亡死之危,舍生而忘死的一定子弟兵,这已是天下所共识,也是李恪早已见多为常的。

    可李恪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千年前的唐初,府军治水救灾,还是历来未有之事,李恪的话,难怪语惊四座了。

    李恪听了林远图的话,转头望向了王玄策,王玄策见李恪看着自己,也点了点头,告诉李恪,林远图之言并无不妥之处。

    “倒是本王想的差了,原来我大唐立国至今竟从无此事。”李恪见得王玄策点头,轻声叹道。

    王玄策道:“府军之用,只在战时,殿下若此时调用府军,确于规制不合,望殿下三思。”

    王玄策口中说着与规制不合,其实已经是在旁敲侧击地告诉李恪,此事不合朝规,若是做了,恐怕风险极大。

    李恪虽为扬州大都督,兼掌东南一十六州军事,手握节钺,对地方府军有辖制之权,但若是李恪不经三省,不过兵部,便擅自调动府军,无异于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

    李恪若是这么做了,就算是朝臣弹劾他擅调府军,意图谋反也在情理之中,到时弹劾李恪的折子必定如雪花般飘到李世民的案头,李世民想压,也压不住。

    此事干系重大,哪怕李恪是代天巡狩地方的皇子节臣,他也担不起,毕竟“兵权”这个东西,向来是帝王忌讳,父子间也是如此。

    这些道理,李恪如何不懂,可李恪看着脚下渐长的淮水,看着淮河两岸上万户人家,李恪又岂能坐视不理。

    李恪若是对此事坐视不理,只需短短五日,五日后的现在,这富庶的江淮大地便将化身一片泽国,数十、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难觅家园,甚至葬身鱼腹,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恪今日的不作为。

    李恪想着这些,仿佛只要闭眼就能看着这样的画面,淮南道千里沃土化作汪洋,百姓们衣不蔽体,牵儿带女地散落街头,饿地面黄肌瘦,不见生机。

    李恪做了,未能能叫淮南幸免于难,可他若是不做,他闭目所能看到的一切似乎就已近在眼前,而这一切都在李恪的一掌之中。

    就在这一瞬间,李恪仿佛又回到了七年前的皇城边,那一日颉利大军围城,李恪面临的便是这般选择,如今又是如此。

    李恪抬头,看着天空,看着这个昏暗深邃地不见边际的天空,仿佛看着一张巨口,一张将要将张口把整个淮南吞下的巨口。

    李恪顿了顿,缓缓道:“既此前从无此事,那便由本王破了这个例吧,照本王的意思去做,调府军治水,一应罪责,自有本王一力担之。”

 第五十七章 改观

    盱眙县县衙,当李恪回去时天已是暮色。

    李恪自淮水回到了盱眙城后,便径直回了府衙,刚到府衙内院外,便看到了在门边等候的萧月仙。

    “妾身拜见殿下。”萧月仙见李恪入内,行了个宫礼,屈膝拜道。

    李恪单手将她扶起道:“此处不是外院,并无旁人,仙娘快快起身。”

    “谢殿下。”

    萧月仙应声站起了身子,见李恪的脸上似有倦色,于是问道:“殿下午后便出,至此才回,腹中可是空了。”

    李恪原本还想着治水之事,未想太多,经萧月仙这么一说,倒是想了起来,自己竟是大半日粒米未进了。

    李恪笑了笑道:“听仙娘这么一说,本王倒还真是有些饿了。”

    萧月仙道:“妾身方才刚在厨内清烩了几样小菜,殿下可要试试?”

    “哦?你琴艺如此了得,竟还会下厨?”名冠扬州的琴姬,一双弹琴手本该仔细地很,需得远离庖厨才是,没想到仙娘竟还会下厨,李恪听了自然觉得讶异。

    萧月仙回道:“手艺自然还是有的,只是这天底下能叫仙娘下厨的,只殿下一人。”

    李恪闻言,问道:“如此说来你今日的肴饌是转为本王一人做的了?”

    萧月仙回道:“那是自然。”

    李恪笑道:“既是如此,本王必当亲口尝尝,你去将菜端来,送到本王的内室。”

    “诺。”萧月仙应了一声,便过去了。

    萧月仙的菜看着倒还算是爽利,一盘烩鱼片,一盘清蒸莴笋,又闷了碟羊肉,还配了一壶葡萄酿。

    “这些都是你做的?”李恪看着桌上的三样小菜,虽还未入口尝味,但色、香已是上佳。

    萧月仙点了点头道:“这些都是妾身亲手做的,叫殿下见笑了。”

    李恪摆了摆手道:“仙娘厨艺了得,何来见笑之说。本王此前一直以为你只是琴艺了得,没想到厨艺竟也是如此。”

    萧月仙将碗筷摆放齐整,对李恪笑道:“殿下喜欢就好,快些来用吧。”

    李恪道:“用饭倒是不急,本王还有要事片刻耽搁不得,你先来为本王磨墨。”

    “诺。”李恪刚自淮水便回来,便要研磨用笔,自然是要事,萧月仙闻言便连忙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给李恪研磨去了。

    盱眙县衙所用的墨锭乃是寻常的松烟墨,比起在李恪临江宫中的贡墨自然要逊色上许多,萧月仙研磨了墨色稍稍浓稠些也花了许多功夫。

    “殿下,这墨不比宫里的,便将就着用吧。”萧月仙研好墨,把纸也铺好,对李恪道。

    李恪道:“本王出身军旅,哪有这般多的讲究,能写便是。”

    李恪说着,从萧月仙手中接过笔,端坐于书案前,提笔着书。

    能叫李恪空着肚子忙活的事情自然非比寻常,萧月仙看着李恪这般端正的模样,心中也很是好奇。

    萧月仙作势为李恪揉肩,便靠在了李恪的后背,时不时地瞥向了铺在书案的上白纸,而李恪所书对萧月仙也毫不避讳,故而萧月仙能看的仔细。

    “东南各军府统军亲启:今淮南大雨,连日不停,淮水已有决堤之像,淮水若决,必祸延东南半壁,使黎民殃苦,国力疲敝,本王李恪,为免天灾,当行节臣之权,调东南府军来此,修河堤,理水政,凡各府府军,接本王令着,各抽调常备兵力之半数,援驰楚州,若有违者,依军令斩!”

    萧月仙就在李恪的身后,看着李恪在纸上写下的一笔一字,脸上虽是不动声色,但心中已是满满的诧异。

    她没想到,李恪竟然动了调兵治水的心思。府军治水,这可是她从未听闻过的说法。

    一时间,萧月仙还未全然消化掉自己方才看到的东西,但她看向李恪的眼神,已经多了几分复杂的味道。

    她是萧铣之女,亡国公主,在萧月仙自小的听闻中,唐朝君臣便该是奸诈狡猾,心狠手辣之辈,对待治下百姓,也是如视猪狗,这一些萧月仙也曾毫不怀疑地相信,可当她见到了李恪,现在的她竟开始动摇了。

    这天底下,应该没有人比李恪更加能够代表她所痛恨的大唐君臣了吧。

    他是皇子,爵封亲王,官拜大都督,既是君,又是臣,他本该是萧月仙最为痛恨的大唐走狗,可每每当萧月仙面对李恪时,她的心里却又生不出太多厌恶。

    论样貌,李恪俊秀英气,虽年少,却有着一种说不出,与年龄不相符的稳重和淡然。

    论为人,李恪待人处事温和,哪怕是面对宫中婢子时也没有太多的架子,反倒和蔼地很,甚至可以在大雨中与他的麾下袍泽岿立其中,甘苦与共。

    论才干,李恪少时为质,救关中万民于水火,他文采斐然,一篇上佳的诗作张口便得,一笔书法,更是颇有几分大家风范,至于武艺,更弓马纯熟,比肩军中宿将。

    就是这样的人,萧月仙无论如何都无法把他同那些贪赃枉法、穷凶极恶的朝廷鹰犬划上等号。

    地方大都督擅调府军,这是多大的干系,李恪为了缓解淮河水情,竟也心甘情愿地担了下来。

    兵权这个东西,向来都是最为忌讳的,李恪出身宗室,天家父子之间便更是如此,这一点,萧月仙自然清楚地很。

    李恪调府军治水之举,虽有奇效,但他也担了天大的干系,若是此事闹上了朝堂,免官革职都算是轻的,弄得不好,甚至会丢了王爵和封号,贬为庶民。

    李恪虽为扬州大都督,提调东南军务,但淮南水患属政务,不在军务之列,李恪大可明哲保身,不做置理,可李恪偏偏出手了,而且动用了李世民赐予他的节钺之权。

    要知道,李世民赐予李恪节钺,多半还是场面上的意义,可不是给李恪这么用的。

    就在萧月仙还在恍神的时候,李恪的手令已经写好,自一旁的木盒中取出了他的楚王金印,盖了上去。

    “楚王恪印。”

    四个鲜红的篆字印在了手书之上,这封手书顿时便有了东南半壁江山最高的效力。

    “来人,把本王的手书送出去,着楚、濠、滁、寿四州统军即刻依令行事,不得耽搁。”李恪将手书合上,唤了门外的卫率,吩咐道。

 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

    子、丑之交,已是入了深夜,盱眙城县衙内外正是静谧的一片,除了稀稀拉拉拍打在瓦片上的雨声,再无其他。

    而随着李恪调楚、濠、滁、寿四州府军来楚州,又征用地方民夫,连夜加修水堤。两日之后,总算是抢在淮水决堤之前,将淮、泗相交处的河堤又加高了三尺。

    淮水河堤加高,总算是能撑过一时之急,李恪提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便比往日早了些回了县衙歇息,此时的李恪,正怀搂着萧月仙,躺在内室的床榻上入了梦乡。

    “咚咚咚”

    子时末,丑事初,正是人最为困倦的时候,就在李恪睡得正酣时,门外竟响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启禀殿下,水曹从事袁承范有要事求见。”一阵敲门声后,便传来了门外值守的王府卫率的叫门声。

    李恪非是嗜睡之人,早先便曾下过口令,若是有紧急要事上告,哪怕是深夜,亦可叩门通禀。

    而李恪又是何等身份,能叫王府卫率不惜夤夜禀奏,将李恪唤醒的,自然是了不得的要事。

    李恪听到门口传来的声音缓缓睁开了眼睛,与此同时,与李恪歇在一处的萧月仙也被唤醒了过来。

    “殿下,这是怎了?”萧月仙半睁着眼睛醒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