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菸尢笥么Φ睦钽∠啾龋钽】谥兴档奶跫钩闪艘桓霾淮淼难≡瘛

    只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李恪能够称帝,可李恪乃是庶子,非嫡非长,在朝中更无长孙无忌那般权倾朝野的母族相助,又岂会有登基称帝的那一日。

    李恪亦是英物,这一点萧月仙自打与李恪相识后便深信不疑,但皇位之争又岂是一人之长所能抉择的,纵然李恪才干再高,在萧月仙看来,李恪想要动摇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也绝不可能。

    就在萧月仙看着李恪一脸正经的模样,似乎已然十拿九稳一般,心中有些发笑的时候,他们所乘之船的船身却突然猛地一晃,晃地萧月仙站立不稳,神色也是一变。

    这一晃来的突然,站在甲板上,靠着栏杆站立的李恪竟是险些被甩出了船去。

    “来人,快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萧月仙自幼在洪湖边长大,对洪湖水情再熟悉不过,洪湖虽是大湖,但一向波澜不显,方才船身的晃动不像是寻常湖水中该有的波荡,于是连忙遣人前往查视。

    果然,正如萧月仙所担忧地那般,被她遣去查探的船工不过片刻便赶了回来,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对萧月仙道:“娘子,不好了,咱们的船底被洪湖的水鬼凿了个一尺大小的洞,一时堵不上,这船怕是撑不住太久了。”

    船工口中所为的洪湖水鬼便是暗行洪湖的水匪。

    这些洪湖水匪一向以劫掠来往商船为生,为了避开官府追剿,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很有门道。

    这些水匪凡遇商船,必先遣水性极佳者潜入水底,以钉凿一类将船底凿穿,使得商船沉没水中,待得商船沉没,船上人等也都落水之后,他们再驶快船前往将人杀散,捞取财货。

    李恪所乘的这艘船上说来财货并不多,但这艘船不止载了人,还装了赶路所需的马匹,故而大船吃水极深,被水匪当做了过路的肥羊,落入了水匪的眼中。

    李恪听了船工的话,心中先是一惊,但紧接着,他知道自己等候许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此前无事,故而一路之上他们对李恪都是严加看管,李恪寻不得出逃的良机。

    而在水上时,李恪也曾想过跳湖逃生的可能,但无奈李恪水性实在稀松地很,他若是跳水逃生,随便一个船工都能在水中将他擒回。

    萧月仙也清楚李恪水性不佳。这也是萧月仙放心李恪出来到甲板上放风的缘故。

    只不过眼下的情况却是不同了,如今遇水匪突袭,大船也沉没在即,若是李恪此时得了空子,便有逃出的可能。

    “来啊,快把李恪就地拿下,待到击退水匪后再行安置。”萧月仙见得形式紧急,生怕李恪趁乱逃走,当即对身旁的船工吩咐道。

    不过李恪听了萧月仙的话,摇了摇头,却往后退了一步。

    李恪看着萧月仙道:“水匪来袭,船上人等都忙着在后舱救水抗敌,你觉得光凭这三五人便能拿下我吗?”

    大船开始下沉,船上许多船工都在忙着救水,而剩下的人也大多在对付自后方袭来的水匪,看押李恪的人反倒少了许多。

    李恪手上功夫本就不弱,寻常十几人都拿他不下,更何况只是眼前的区区数人。

    李恪一边说着,一边从船工手中夺过打向他的船橹,不过三两下,便将船工打翻在地。

    “水匪来袭,大船沉没在即,你我都是自身难保,来在此处纠缠作甚,还不如各自逃命地好。此事你若不与我为难,我答应你,方才我说的话,还是作数的。”李恪说完,也不等萧月仙回话,便跳进了湖中。

 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

    “水匪来袭,大船沉没在即,你我都是自身难保,还在此处纠缠作甚,还不如各自逃命地好。此事你若不与我为难,我答应你,方才我说的话,还是作数的。”当李恪得知大船为水匪所袭后,毫不犹豫地便一跃入睡,逃了去,只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李恪跳水逃生,本已是将后背留给了萧月仙,但萧月仙却并未动手伤他。

    一来水匪来袭,此时就算她将李恪射伤捉回,也难将李恪带走,不过是帮了这些水匪的忙,二来李恪年少,萧铣之仇着实算不到李恪的头上,再加之李恪待她不薄,更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男人,她自还念着几分情分,倒也未曾对李恪动了杀心。

    可以说,纵然在此之前,萧月仙虽不曾想过要放了李恪,但在残梁余党中的许多人都曾想着要杀了李恪时,唯独萧月仙从未想过要要了李恪的性命。

    在萧月仙的半纵之下,李恪便跳入洪湖,便游水逃了去。

    李恪本不善水性,后来虽也多多少少学了些,但就凭着他这点水上的本事,要靠一人之力游出这洪湖,还是极难的。

    李恪手中紧握着与他性命相关的木质船橹,一直奔着远方江陵城的方向游去,也不知游了多久,一直游到了自己气力耗尽,却也仍未能到岸,最后体力不支,眼看着便要支撑不住。

    不过就当他双眼疲累地将阖未阖之时,在相距他不足十丈的水面之上,李恪竟看到了一艘颇为醒目的官船。

    既是官船,船上乘着的自是官府中人,李恪心中心想着自己有了救,于是便强打着全身最后的气力长唤了一声,接着也不知船上之人听见与否,昏迷了过去。

    ——————————————

    “李公子,李公子”

    李恪自己也不知昏迷了多久,迷糊之中,李恪似乎听到有人正在耳边唤他,于是缓缓地便睁开了眼。

    李恪睁开眼后,看到的是一个十五六岁,头扎双环髻,乍一看去眉目清秀的侍女。而他自己,正躺在一张松软的床榻之上,不在水中了。

    显然,是官船上的人听到了李恪的呼救声,将李恪救了回来。

    “姑娘,你”李恪见得生人,只当自己是被她救的回来,正要开口询问自己身处何处,如何识得他时,可还未等他的话说完,倒是这侍女先行唤出了声来。

    “小娘,你快过来,李公子醒了。”李恪刚一睁开眼,这侍女便对门外大声唤道。

    李恪久在长安,外放淮南也时日未长,在他的记忆之中,自己在荆州并无故交,可这女子却口称他为李公子,可知她至少是知道些自己的身份的,不禁也觉得奇怪,对她口中的小娘也多了几分好奇,便也往门外的方向望去。

    李恪看着房门的方向,不过片刻之后,便看到了一个少女走了进来。

    这少女看模样不过十岁出头的的年纪,可偏却生地眉目如画,姿容妍丽,虽年少,却能看出是个极为少见的美人坯子,若是将来长地开了,怕也是倾国倾城的模样。

    只是这少女虽生地极美,但李恪望着却有些似熟非熟的感觉。

    按理说,这般美人,哪怕是放在胭脂遍地的长安城,也是难得一见的,若是李恪见过,本该记得仔细,怎的会记不真切呢?

    “李公子你可算是醒了。”少女一进门,见李恪果真醒来,便对李恪道。

    李恪虽记不真切这少女是何人,但毕竟是救了他的性命,对他似乎也并无恶意,于是手撑着坐起身回道:“李某谢过小娘救命之恩。”

    这女子闻言,笑道:“当初李公子也曾助我,今日我再帮回了李公子,也算是还了李公子当年的援手了。”

    李恪听了这少女的话,心中越发的不解了,原来自己竟还曾襄助过她,只是却不记得是在何时何地了。

    这少女也是冰雪聪明,她看着李恪有些迷糊的模样,也知李恪必是记不清了,于是道:“李公子想必是晕地迷糊了,难不成竟是忘了当初在长安天街请公子射灯的女童?”

    李恪一听这少女的话,顿时记了起来,贞观六年,李恪于元宵节携小妹高阳在长安天街赏灯,路遇一女童与长孙家兄弟争灯,便是他出手相助,帮着那女童自长孙兄弟手中赢回的彩灯。

    “原来是你,只是没想到不过短短一载有余,小娘已出落地这般仙姿玉色,我竟有些认不出了。”李恪听了这小娘的话,已经全然想了起来,于是回道。

    当面被人称赞貌美,只要是女子,无论年纪大小,总归会有些欣喜,少女先是面露一丝喜色,接着便忙谦虚道:“公子谬赞了,公子记不真切,不过是因时日久远,公子又刚刚落水昏迷,尚未全醒罢了。”

    这少女虽年少,却也是个说话妥帖之人。

    李恪看着眼前的少女,模样气度确与寻常人家女子不同,再加之他依稀记得,在他昏迷之前,救了他的是一艘官船,李恪心中对这女子的身份也不免有几分好奇。

    不过毕竟男女有别,李恪若是贸然问人姓名终归有些不妥,于是转而问道:“小娘救命之恩,在下自当铭记,只是在下在湖中昏迷,此后诸事便全无印象,却不在眼下身在何处?”

    这一次,还不等这少女回李恪的话,倒是一旁的婢女先开了口。

    “今日早间我家小娘本是在洪湖乘船赏景,不料却在途中见着了公子,便将公子带了回来,此处乃是江陵城,你身处之地便是荆州都督府。”婢女一边从一旁搬了个锦凳放在了少女的脚边,一边对李恪道。

    荆州都督府?

    李恪听了婢女的话,心中有些微诧,不禁看向眼前这少女的眼神都有些变了。

    李恪身为亲王,熟稔朝务,岂会不知荆州都督是谁。

    贞观六年初,原荆州都督张亮调任进京,荆州都督出缺,李世民便下旨以利州都督武士彟转任荆州,为荆州都督主掌荆州军务,如今的荆州都督正是应国公武士彟。

    若只以武士彟而论,以武士彟的名望、才干,在这名臣云集的初唐自然算不得什么,只是他的次女武曌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李恪怎会不惊。

    李恪连忙问道:“此处竟是荆州都督府,却不知小娘与应国公武都督是何关系?”

    这少女已知李恪当时朝中权贵子弟,也不奇怪他怎的知道荆州都督是谁,只是如实回道:“公子口中的武都督正是家父。”

 第七十九章 误会

    傍晚,天色已昏,遥远的天际处,渐落的夕阳映照赤色的霞光,染红了烟波浩渺的洪湖水,也为江陵城披下来一件霞衣,宛如温婉娴静的待嫁女子。

    江陵城为古楚郢都,自古便是中南锁钥,南北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的萧铣也是立足于此,方才有了临朝称帝,逐鹿天下的资本。

    但自打入了唐后,大唐定都关中,以关中为基并重洛阳、太原、扬州等地,却有意无意地,唯独把这个岭南首要的江陵忘在了脑后,甚至就连军务之上也是如此,江陵军政首官的官衔之前也未如扬、并那般缀上一个“大”自,只是一个光秃秃的荆州都督而已。

    但也正是如此,江陵便越发显得安静太平,在天下三百余州中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

    李恪身处这看似安静的江陵城中,站在荆州都督府的偏院里,感受着湖风拂面,看着天边的残光暗照的斜阳,心中却还有这一丝震首发

    他很难想象,此前他在长安见过,这次又救了他性命的女子竟是武媚娘,竟是那个日后会将他李氏宗族逼杀殆尽的武周女帝。武媚娘给李恪带来的震动,远比萧月仙自曝身份时要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