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夺唐-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孕∧锘轿椅疵馍至诵懿桓媚忝亲谑易拥芏既缯馐钦獍憔苋擞谇Ю镏獍伞!
武媚娘的话初听着似是玩笑,但字里行间却也透着亲近的味道,李恪闻言,也笑了笑,不假思索地回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既是如此,以后我便唤你作媚娘,可好?”
“媚娘?”
武媚娘听了李恪的话先是一愣,尚未知未解何意,可待她思虑了片刻后,心中顿时乐开了花。
“殿下唤我媚娘便很好,我很欢喜。”武媚娘看着眼前的仿佛带着华光的李恪,行事一向大大方方的她,竟难得地露出了娇羞之态。
武媚娘的满脸羞红落在了李恪的眼中,就连李恪看着也觉得好生奇怪。
岂是李恪哪里知道,他口中的“媚娘”和武媚娘所想的“媚娘”根本就是全然不同的意思。
李恪从未问过武媚娘的姓名,只当史书所在的媚娘二字,便是她的名字,可他却不知,武媚娘为武士彟之女,本名武珝,媚娘之名虽传的最广,却只是在她贞观十一年入宫之后,李世民所赐的“号”而已,这也是为何武媚娘听了这个称呼后会愣住的缘由。
而所谓“媚”者,爱也,美也。正如诗经所云:“思齐大任,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媚娘之称,若在男女之间,几乎便用作少年郎对所爱的女子的爱称了,这也是为何武媚娘闻言,先惊而后喜的缘故。
李恪与武媚娘临别在即,李恪竟贸然以“媚娘”相称,岂不正是应情应景。
在武媚娘想来,原来李恪也早已对她动了心,只是此前一直未有良机开口罢了。
“殿下此次东归,虽得全身而退,但殿下非是常人,往后必定一路险阻,殿下千万小心,媚娘当在江陵为殿下每日祈福,也等着殿下再来江陵之日。”武媚娘微微屈膝,如水仙般娇艳的脸庞之上浅笑着,对李恪道。
若是此前武媚娘尚待李恪为友,言语还留着分寸的话,现在,在听了自李恪口中吐出“媚娘”二字后,武媚娘再李恪说话时的情状便已多了几分暧昧,听着竟是有了几分女子别行情郎的味道。
李恪听着武媚娘的话,隐隐也觉出了几分不同的味道,但倒也未曾多问,只是回道:“媚娘盛情本王在此谢过,待有来日,本王在当再言谢。”
说完,李恪拱了拱手,翻身上马,往着东面去了。
武媚娘站在马车下,看着李恪渐渐远去,消失在视野中的身影,她的眼中露出了一种与年龄和身份都不相符的眼神,这种眼神叫野心,叫欲望,却也叫无奈。
武媚娘年少,虽贵为国公女,但她的处境却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好。
阿爹武士彟虽对她疼爱有加,更甚其兄,但她毕竟还是女子,她自己也很清楚,她纵然再聪慧,武家将来也不会交到她的手中。
而武士彟已然年过五旬,身子也早已不比前些年那般康健,时常染些疾恙,谁都不知武士彟究竟还有几年。
武家兄长一向与其母和武家兄妹不和,若是将来武士彟故去,武家兄弟执掌武家,武家哪还会有她们母女的容身之地,故而武媚娘不得不早做打算,而楚王李恪便是她眼中最为稳固的倚靠。
若能得李恪偏爱,漫说是武府了,全天下又有几人能怠慢了她?
第七十章 空欢喜
武德末年时,李渊为帝,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为亲王,那时居于天策府的李家兄弟间还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瓜葛,自然手足和睦。
而自打入了贞观年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未久,各皇子间又都年幼,尚不晓事,兄弟之情也还尚存。
但随着贞观四年李恪为质南归,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四位年长些的皇子渐渐长成,大唐的诸位皇子间已经隔阂渐深,如李承乾与李泰虽是一母同胞,但私下已然悄起暗争,至于和李承乾年纪相仿的李恪,便更是如此了。
李恪虽为庶子,但诸皇子中对李承乾的储位威胁最大、最深的却也是他,甚至就连嫡子李泰也比之不得。
李恪有大功在身,在朝在野声望隆重,尚在太子李承乾之上,只要李恪尚在一日,哪怕李世民自己没有动过易储之心,李承乾也同样会被李恪压的喘不过气来。
因为李恪,李承乾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踏错半步;因为李恪,李承乾时常能在耳边听兄不及弟的风闻,叫他面上无光,因为李恪,父皇和东宫的先生也会拿来比较,以此鞭策与他,李承乾知道,现在的他之所以每日如此压抑,都是因为他的那个三弟。
李承乾也曾想过要同李恪一较高低,但无奈李恪实在是出挑地厉害。论功绩,李恪少年为质,在塞北四载,救关中百姓于水采武略,政绩名望无一不是稳稳地压了李承乾一头,可以说,只要李恪在,无论李承乾如何努力,在李恪的光华之下,他都无法在父皇和群臣眼中出彩。
可如今不同了,李恪已被萧梁余孽掠走,凶多吉少,多半已是命丧黄泉,而在李恪陨落之后,大唐诸皇子中最为耀眼的便仍旧是他这个嫡长子。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太子李承乾夜读之声朗朗,也传入了今夜轮值东宫,在一旁侍读的东宫左春坊中允薛让的耳中,薛让看着李承乾的模样,脸上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了笑意。
以往李承乾贪图玩乐,也曾被朝中御史弹劾,最后被李世民责罚的无非也就是他们这些有教导太子之责的东宫属官,而如今太子痛改前非,潜心向学,身为左春坊臣属的薛让自然心中欣喜。
薛让起身对李承乾问道:“太子所诵,乃是中庸六篇,正是大智之道,太子可知其中深意?”
李承乾想了想,回道:“中庸一书颇为晦涩,承乾只能读其中概意,若有未及者,还望先生指正。”
薛让笑道:“太子且试言之。”
李承乾道:“此篇所言乃是讲为政之道,为君者当如舜,好问而擅析,取人言之长,而摒其短,而后用之于民。”
薛让闻言,微微颔首,满意道:“太子之言虽浅于表里,未能为入其深意,但以太子的年纪,能读到这一步,也算得书中三味了。”
李承乾笑了笑,谦虚道:“承乾谢过先生赞许,承乾年少,尚且未及多涉政务,恐怕读书流于表遣,若有不当者,还望先生多多教导。”
丽正殿中,东宫君臣相互奏对,君恭谦,臣守礼,倒也是一副融洽场面,若是皇帝李世民见了,想必也是赞许非常,可这种君臣融洽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一个对于李承乾来说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
“启禀殿下,末将赵节求见。”书房外传来了一阵叩门声,紧接着太子卫率府赵节叫门道。
李承乾微微皱了皱眉,对门外道:“何事深夜搅扰本宫,你不知本宫正在治学吗?”
门外的赵节道:“启禀殿下,是荆州传来的消息,与楚王相关。”
“咯噔!”
李承乾听到了楚王二字,不自觉地紧张了起来。
荆州距淮南甚远,从那里传来李恪的消息,可能无非有二,要么是李恪身死,尸体在荆州叫人发现了;要么就是李恪还活着,已在荆州现身。
李承乾忙道:“进来!”
“诺。”赵节应了一声,推门入内,把手中的急件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李承乾从赵节手中接过信件,迫不及待地拆了开来,“唰唰”地看了两眼,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楚王无恙,已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所救,现已赴任扬州。”
一封信,不过短短二十余字,但却像千万把利箭一样扎在了李承乾的心头、
“李恪为何不死在淮南呢!”李承乾将手中的信纸揉作一团,在心中不甘又愤恨地想着。
不过一封信,便把李承乾几日来聚起的一股气又给彻底打散了,没错,那座死死地压着他的那座山,又回来了。
庶子夺唐 lt;/pgt;
第七十一章 归途“遇刺”
李承乾所愁的,只是李恪活着回来,一旦被调回长安,对他的储君之位又有威胁,可他却不知,哪怕李恪现在远在山南,也没有闲着。
自打李恪自江陵启程后,便一路疾行,不过一日多,便在次日午后到了庐州治所合淝县,也算是入了淮南境。
李恪为扬州大都督,本就都督庐州军事,再者李恪有淮南道黜陟大使加身,他及庐州州治所在,州县官员及军府统军岂敢怠慢,早早地便在庐州城中设宴,为李恪接风洗尘。
庐州乃要地,庐州城中巨绅豪富无数,想要跟李恪靠些近乎的自然不在少数,但真正能跟李恪说上话的,也还只是寥寥数人。
“臣庐州刺史朱琮携府下臣属,拜见楚王殿下。”午后未时,李恪方到庐州城外,庐州刺史朱琮早已等候许久,见得李恪出现便上前拜道。
李恪见得朱琮拜于身前,当即翻身下马,亲自将朱琮扶起,笑道:“朱刺史非是外人,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朱琮乃庐州刺史,少年时曾游学新野,便同李恪之师岑文本交好,两人同拜一人门下,相知甚笃,仔细计较起来朱琮也算得上是李恪的师叔了,李恪说他不是外人,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李恪的反应倒是出乎了朱琮的意料,他早知李恪是同窗好友岑文本弟子,也知他多少该会给自己几分薄面,可没想到,李恪竟会如此礼待于他,竟亲自下马搀扶。要知道,李恪的身份可是代天巡狩的黜陟使。
其实李恪今日之举,也是岑文本早有交代的。
朱琮非但是正四品庐州刺史,亦是世家子弟,朱琮出自吴郡朱氏,而吴郡朱氏乃吴中四姓之一,在江左地方颇有声势,本就在李恪拉拢之列。今日李恪过路庐州,就算今日朱琮不来见李恪,李恪多半也是要去见他的。
朱琮起身,对李恪道:“臣早知殿下过路庐州,已在城中得月楼设宴,为殿下接风洗尘,还望殿下移驾城中。”
李恪闻言,道:“长者赐,不敢辞。既朱刺史早有安排,本王自当依从。”
李恪说着,翻身上马,和李恪朱琮一同进了庐州城。
庐州淮南要冲之地,号“江淮首郡、吴楚要冲”,自有此地以来,便多为州郡治所,虽及不上东南第一的扬州,但也是富庶之地。
李恪策马入庐州城,首先入眼的便是一条约莫五里余长的长街,而在长街两侧,则是林立的商铺酒楼,店铺之上的酒旗铺招如云彩般在风中飘荡,长街之上来来往往,人流如织,倒也是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盛世场面。
“本王在京时便尝自家师口中听得朱刺史之名,家师曾言朱刺史为政公允仁德,有三国鲁肃之风,今日一见果然不凡。”李恪看着眼前的一幕,笑着对朱琮道。
李恪为淮南道黜陟大使,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巡省淮南诸州,有巡察、安抚、存抚之权,他的一句话,在很大程度上便决定着淮南地方官员的岁末官考。如今有了李恪这句话,只要朱琮自己再谨慎些,今岁的官考绝不会难看了去。
朱琮落后李恪半个马头,亦步亦趋地跟在李恪的身后,回道:“殿下谬赞,文本谬赞,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