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夺唐-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李恪细细想了想,似乎也猜到了其中的缘故,多半是这白马被空中的响雷给惊吓住了,不敢再做反抗。
李恪心中想着,翻身下马,一手拉着缰绳,一手试探着轻轻摸了摸白马如云一般松软雪白的鬃毛,白马竟“吁、吁、吁”长吁了三声,蹲下了腿,在李恪的身前伏颈跪下了。
眼前的一幕看呆了场外的众人,他们也没想到不过片刻之间,变化竟会这般的大,方才李恪还是危在旦夕的局面,可转眼间竟就大功告成了。
“殿下福德深厚,有漫天诸神护体,竟得紫薇大帝相助,降天雷降龙驹!”
短暂的安静之后,场中也不知是谁先开了口,打破了安静。
眼下不过正月十五,还远没到春蛰的时候,这声春雷来的却是太早,也诡异地很。
神鬼之说,于唐本就很是盛行,所谓紫薇大帝,便是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乃道教之神,四御之首,万星之主,役使雷电鬼神,掌五雷,司战!
李恪遇险,眼看或将遇不测,空中却突然不早不晚地降下神雷相助,这不是天神相助是什么?
这声呼声方落,场中的众人也都反应了过来,一下子,场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议论之声,也都是与从天而降的这道雷声有关。
众人的议论声中,李恪牵着这匹白马,缓缓地走到了李世民的身前,李恪俯身拜道:“儿臣幸不辱命,降得白马。”
李恪自问没有叫天降神雷的本事,此事也必定只是一个巧合,李恪自己倒是未曾多言,但时人多信鬼神,眼下又正是宣扬唐威的时候,这天降神雷助李恪降马,岂不正是时候?
李世民身后站着的房玄龄当先道:“恭喜陛下,今日天降神雷,助殿下降得薛延陀马王,正是上苍护佑我大唐,福泽天下。”
有了宰相带头,房玄龄话音刚落,群臣也纷纷应和道:“恭喜陛下,上苍护佑我大唐,福泽天下,大唐必盛。”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满的笑意,亲自上前将李恪扶起,拍着李恪的手臂笑道:“我儿辛苦了。”
李恪起身,将手中的马缰递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对李世民道:“借父皇神威,此马已然降服,儿臣向父皇交令。”
李世民从李恪的手中接过马缰,看了看李恪,又看了看李恪身旁的白马,把马缰又重新塞回了李恪的手中,对李恪道:“此马既是你降服的,便赠于你了。”
李恪忙道:“此马乃薛延陀进贡父皇之物,儿臣岂敢贪据。”
李世民摆了摆手笑道:“此马乃当世神骏,自当驰骋疆场,威震八方,朕已为人君,自再无军前临阵的机会,此马若是放在朕的手中,养于内苑也是可惜,不如便交由了你。”
李世民少年从戎,行伍出身,故而好马,而如今李世民已为皇帝,坐拥四海,自不必再如少年时那般亲临两军阵前,这马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反倒没了用武之地,故而李世民便也就赐予了李恪。
李恪手中紧握马缰,对李世民道:“谢父皇赐马,儿臣自当秉父皇之志,为父皇定鼎海内,扬我大唐国威。”
李世民诸子,韬武略真正与李世民相像的唯李恪一人,李世民看着身前站着的李恪,英气勃发,丰神俊秀,仿佛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不禁也拍了拍李恪的肩膀,朗声笑道:“我儿英果类我,甚好,甚好。”
英果类我四字,于李世民而言,只是对爱子的赞许之语,并无他意,但这些话传到了群臣的耳中,却有了其他的味道。
李世民不是常人,他是皇帝,如今太子失德,声望大不如前,李世民这个时候在天下人面前说出了这四个字,是否又意味着其他的意思呢,不必李世民多说,群臣自有揣度。
李世民之言一出,群臣中许多人看向李恪的眼神已然不同了,李世民先是赠马于李恪,而后有言英果类我,是否是有意使李恪承其之志,立为储君?
李世民之意自不易揣度清楚,更无人敢去问询,可听在有些人的耳中却很不是滋味,原本还在作壁上观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脸色便难看了许多,但偏偏他们面对如此情状却又无能为力。
李泰宽胖,上马尚且不易,更遑论驯马了,李承乾自问也没有这份本事和胆量,方才大度设叫嚣,他们能做的只是言辞呵斥,但真正能为李世民分忧的只有李恪,而他们也只能干看着。
李恪手牵着白马,忽然想起了什么,对李世民道:“此马既是父皇所赐,儿臣还请父皇赐名。”
李世民看着正值少年,一身胡服,牵马立于眼前的李恪,胸中顿时升腾起一股子豪气,对李恪道:“你是行伍出身,少时又曾助朕北伐突厥,这马便就叫定北吧。”
李世民在这个时候,为李恪的战马取了这样一个名字,自是另有深意。
李世民说着是为李恪突厥之功,但如今突厥以平,大唐北疆能谓之为患者,为薛延陀而已,李世民为李恪战马取的“定北”之名,定的是谁,意在何处,不言自明。
李世民的话已经是明着在警示薛延陀了,大度设听着李世民的话,脸色顿时难看了下来。
而就在此时,李恪也应景地摸了摸“定北”的马头,低声道:“来日若有机会,我自当与你同往北疆,平我大唐北患,还我海内清平。”
第三十四章 题字
正月十五,长安天街。
正月里,上元佳节,又是热闹的一日,方才了入了夜,南北长十里的天街已经是花枝招展,灯火通明的一片,来往人流如织,各色人等汇集,倒也是一派盛世场面。
“三郎怎的未骑日间新得的那匹马,那匹马媚娘看着神骏非常,正与三郎相和。”武媚娘和李恪并肩走在一处,看着李恪牵着的马非是今日李世民才赐的那匹“定北”,好奇地问道。
李恪笑道:“定北确是好马,但太过张扬了些,今日陪你逛这天街灯会,我连护卫都未准他们近前,只想着你我二人便好,免得叫你不自在。”
今日李恪新的那匹白马确是难得一见的神骏,但此马高大,比起寻常的马来总要高上那么一头,而且通身雪白的一片,不见半根杂毛,这样的马若是牵出来,哪怕是在长安城,也是扎眼地很。上元节出游本就是图个与民同乐的乐子,若是大张旗鼓地反为不美。
武媚娘倒是未曾想到李恪竟会这样说,竟会为她考虑地这般细致,武媚娘嫣然一笑,便靠在李恪的身旁,贴的更近了。
天街之上摆着的,无非就是些花彩灯笼,各色杂耍玩意儿,每年也都大体相近,对于这些东西,李恪游历四方,看的多了,没有太大的兴致,倒是武媚娘这些小女子看的颇有兴致,李恪跟在武媚娘的身后左左右右地看了许多。
“三郎快来,三郎快来,你且看这是何物?”李恪与武媚娘正并肩走着,武媚娘似乎突然发现了什么极有意思的事情,指着前面的一件铺面,忙对李恪道。
听着武媚娘的呼声,李恪顺着武媚娘指着的方向看去,当先入眼的竟是一个半人多高,浅黄色油纸做成的硕大灯笼,只是这只灯笼还未着彩,灯笼面上空白的一片,倒是和其他铺子上的大有不同。
李恪看着眼前的灯笼,对武媚娘道:“这也是彩灯,只是这彩灯还未及绘色罢了。”
武媚娘问道:“既是彩灯,缘何不绘上颜色,岂不是怪异地很吗?”
李恪笑了笑,解释道:“这彩灯大地很,灯面空着的地方也是专门留给客人自己依喜好涂绘,若是再算上彩墨的耗费,恐怕这彩灯的作价比起寻常的还要贵上一些。”
武媚娘听了李恪的话,顿时来了兴致,武媚娘走到这家铺面的跟前,端详了这彩灯片刻,对店家问道:“这等着实有些意思,却不知如何卖?”
店家回道:“灯作价两百钱,若是小娘再用得上笔墨,则需另加一百钱。”
这店铺的作价倒是与李恪所猜想的一样,寻常彩灯尚不足两百,可这家铺中还未着彩的灯便需两百,这还是没算上着彩所需的笔墨钱。
不过这彩灯虽不便宜,但这区区几百钱对李恪而言更算不得什么,武媚娘扭过头去对李恪问道:“媚娘曾听得阿爹有言,三郎采斐然,胜于常人,不知可有兴致在此留下墨宝?”
李恪闻言,摇了摇头道:“若论字,我兴许还能留下几笔,但绘彩讲究的是丹青,丹青之道非我所长,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我便不在此献丑了吧。”
李世民诸子,若论骑射之术,当以李恪为冠,这也是举世皆知的,但若论丹青,李恪于此道着实名声不显,李恪所言也是实情。
不过武媚娘却道:“三郎若是不欲作画倒也无妨,这丹青之道媚娘也还略同一二,不如便由媚娘献丑,为这灯着彩,三郎题字,如何?”
自打武媚娘与李恪相识,而后定亲,这还是李恪第一次得暇与武媚娘闲逛,李恪看着武媚娘兴致颇高,倒也不忍回绝,于是笑着应道:“如此也好,我也好趁此见识一下媚娘的本事。”
武媚娘道:“那媚娘便献丑了。”
武媚娘说着,便自店家手中接过了笔,沾各样水色便在空白灯笼上画了起来。
武媚娘年纪在此,学画统共也不过三五载的功夫,与李恪见过的那些宫中画师自然相去甚远,不过好在武媚娘天资聪慧,动起笔来倒也颇见几分功底。
李恪看着武媚娘动笔,李恪原以为如武媚娘这样的小女子作画,想必画的也大多是些花鸟之类,可武媚娘方一开笔,便叫李恪觉得大为诧异。
武媚娘最先开篇的是一座夕阳之下,连绵漫开的群山,而后是点缀在天边的六七点孤鸿,而在群山脚下则是一望无际的草场,草场之上一个少年郎正骑着一匹瘦马,放着一群羔羊。
这画中的少年郎约莫八九岁的年纪,身姿清瘦但却挺拔,手中正拿着一个长长地竹节,竹节之上系着的则是牦牛的尾毛,正回头南顾。
武媚娘画的很是明显,这画中的少年也不难猜出是谁,还不等李恪开口,连一旁看着的店家都猜了出来。
“这位小娘画的莫不是楚王殿下昔年在阴山牧羊之景?”店家看着武媚娘所绘的灯笼,对武媚娘问道。
武媚娘道:“正是,你也能看的出来?”
店家笑着回道:“楚王北质,救关中百姓于水火,我岂能看不出。更何况当初殿下凯旋难归,我还曾瞧见过殿下一眼呢。”
武媚娘看了眼身旁的李恪,对店家笑着问道:“若此说来你还识得楚王了。”
店家想了想,摇头道:“那哪还记得,那已是四年前的事情,楚王的模样早已记得模糊了。”
武媚娘笑了笑,也不再同店家问话了,转而对一旁的李恪道:“媚娘的画已经作好了,便看三郎的题字了。”
“好。”李恪应了一声。
李恪早先看着武媚娘作画,便有打算,他自铺上拿了支笔,蘸饱了墨,便在武媚娘的画旁提笔下墨。
武媚娘靠在李恪的身旁,看着李恪落笔,随着李恪一字一字落于纸上,轻声念道:“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