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事问道:“那不知以殿下的意思,又在何处另辟马场呢?”

    李恪想了想,回道:“便将西面的角院拆了吧,西角院临街,不至扰民,便把哪里拆了作马场。”

    李恪的楚王府占地十二顷,有屋千余间,李恪搬进楚王府已经快四年了,都未曾走遍,至于西角院李恪更是从未去过,故而拆了倒也无妨。

    “诺,小人这就去安排。”管事领命,下去与丹儿商议去了。

    管事走后,李恪便走到了马厩边,亲自看了看这匹在马场横行无忌的定北。

    这定北果是良驹,对旁人都凶恶地很,唯独识得李恪,它见得李恪上前,便抬头长嘶李恪一声,鼻孔喷着热气,靠着李恪以示亲近。

    李恪见状,也抬起了手,亲亲地摸在了定北的马颈之上,亲自为定北梳理着如流云般雪白的鬃毛。

    “殿下、殿下。”李恪在马厩中又待了不过盏茶的功夫,此时本该与马场管事商议另建马场之事的丹儿突然走了进来,到了李恪的身边。

    李恪抬头看着丹儿,见丹儿神色凝重,呼吸急促,显然是一路小跑来的。

    “何事如此慌张?”李恪对丹儿问道。

    丹儿回道:“殿下,东宫传来的消息,太子在东宫坠马,当场昏死了过去,至今情况未明。”

    太子坠马!

    李恪听到这四个字,瞳孔猛然放大,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搓了搓手,当即对丹儿吩咐道:“走,替本王更衣,随本王入宫。”

    东宫,太子寝殿光天殿。

    自打李承乾坠马后,便被人护送到了此处,一面传太医速来诊治,一面急往宫中告知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李承乾乃当朝储君,事涉国本,干系重大,再加之李承乾本就最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方一得知此事,便连忙和长孙皇后一同自太极宫赶到了光天殿。

    李世民一路赶来,刚到光天殿,便看到了殿中床榻上躺着,一动不动的李承乾,心中大急,连忙对一旁诊治的太医署太医令李莲心问道:“李太医,太子如何了?”

    李莲心看着李承乾略显苍白的脸色,放下了李承乾的手腕,起身对李世民回道:“回禀陛下,太子乃是昏死之状,想必是坠马后疼痛难当,故而如此。”

    李世民接着问道:“什么?昏死之状,那太子可有大碍?”

    李莲心叹了口气,回道:“太子只是痛极而昏,多加歇息便可转醒,只消稍加调理,性命当无大碍,只是”

    李莲心说着,一下子顿住了。

    李世民看着李莲心的模样,心中“咯噔”一下,不安地问道:“只是什么?”

    李莲心低下头,看着李承乾的右腿,对李世民回道:“只是太子右腿砸在了石墩之上,伤患极重,难以诊治,恐怕日后会落下残疾。”

    李世民听了李莲心的话,心中一震,顿觉一阵气短,胸口闷得难受,至于站在李世民身旁的长孙皇后,更觉眼前一黑,险些昏了过去。

    李承乾不同于寻常皇子,乃是太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对他寄予厚望,李承乾如他的名字一样,将来是要继承国统,登基为帝的,可如今李承乾的腿居然断了,甚至还会落得残疾,长孙皇后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一时间如何接受得住。

    李世民连忙伸手扶住了昏昏欲倒的长孙皇后,对李莲心问道:“你身为太医令,执掌太医署,难道连太子的腿都接不好吗?”

    李莲心一脸苦色地回道:“陛下容禀,太子腿伤,不同其他。太子腿伤太重,腿骨已全然断裂,正如破镜难圆,纵是华佗在世,也难全愈,就算是接上了,日后行路恐怕也难免颠跛。”

 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宫

    李恪的楚王府距东宫不远,以李恪的脚程,不满一炷香的功夫便可赶至东宫,但李恪人到东宫的时间却是有讲究的。

    李恪若是到的早了,显得耳目灵通,在东宫留有耳线,只会叫李世民忌惮,若是去的迟了,李承乾乃李恪长兄,李恪尚且不甚关切,又如何圆的过兄弟情深之说。

    在李恪自丹儿口中得知消息后,并未立即赶往东宫,而是换了身常服,稍稍压了压时间,才赶往了东宫,正赶在李承乾舅父长孙无忌之后,却又在群臣之前。

    当李恪赶到光天殿之前,李世民还在殿中,还未离去,而在光天殿外已经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人。

    “陛下,楚王前来探视太子。”李恪到了光天殿外,李世民近侍常涂进殿对李世民禀告道。

    李承乾还未转醒,为了避免搅扰到李承乾,李世民有命,将前来探视的众人都挡在了殿外,不得入内,就连李恪想要探视李承乾,也需通禀。

    李世民听得李恪专程前来探视,现在殿外等候,于是道:“准三郎进殿。”

    “诺。”常涂应了一声,下去领了李恪进殿。

    “儿臣李恪拜见父皇,拜见皇后。”李恪进殿,看着正在殿内坐着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上前拜道。

    李世民抬了抬手,对李恪道:“恪儿有心了,快快起身。”

    “谢父皇。”李恪应了一声,直起了身子。

    李恪起身后,靠近了些,看了眼床榻之上躺着的,面色苍白的李承乾,眉头微皱,对一旁侍候着的太医令李莲心,紧张地问道:“李太医,皇兄的伤势如何?可有大碍?”

    李莲心如实回道:“太子性命倒是无碍,已经用了针,再过些时候便可转醒,只是腿上伤着实重了些。”

    李恪闻言,得知李承乾性命无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放心道:“性命无碍便好,腿上的伤多养些时日,总是能养好的。”

    李恪的话出口,殿中众人的脸色并未见半分轻松,李世民也仍旧是一副眉头紧锁的模样。

    李世民叹了口气,回道:“若当真是如虎头所言那般,只是叫太子吃些苦头,反倒好了,方才李莲心已经诊治过了,太子腿上的伤,只怕是难愈了。”

    李恪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满的讶色,他没想到,李承乾的腿竟就这样断了。

    这时李恪也明白李世民如此愁眉苦脸的缘故了,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一国储君,将来是要登基,做大唐帝王的,在天下万民,海内臣邦的面前,他的仪态便代表了大唐,如今李承乾的腿断了,若是无法痊愈,将来又如何君临天下?

    而李世民如此,一旁长孙无忌的脸色也难看地厉害。

    以往太子失德,大可以年少为由,多加管教便是,可如今太子的腿伤了,从此以后行动多有不便,李承乾本就岌岌可危的储君之位,便又多了一层危机,而且这一层危机是永远无法抹除的。

    只是今日李恪的反应,却着实出乎了长孙无忌的意料,李承乾坠马,生死难料,李恪本该是受益之人,但李恪对李承乾的安危却似乎很是担忧,在自李莲心口中得知李承乾性命无虞后,也明显松了口气。

    长孙无忌识人无数,自诩还有几分相人之能,他看不出李恪的神情有半分作伪的样子,反倒真像是关心李承乾的生死一般,这着实叫长孙无忌有几分不解。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模样,心中反而更有几分隐忧。

    若是此时李恪表现出对李承乾太过热切,亦或是对太子之位的野心,这一切反倒在长孙无忌的意料之中,不至叫长孙无忌心乱如麻,可如今李恪面色沉静,片语不发,便叫长孙无忌越发地猜不出李恪的心思了。

    眼下虽还是在东宫,但不知不觉,朝堂上的博弈已经悄然开始。

    李恪在光天殿中待了一炷香的功夫,李承乾还是没有转醒的意思,未免搅扰了李承乾歇息,依着太医令李莲心的意思,李世民便命众人纷纷退出了殿去。

    李恪刚出了光天殿,正欲离去,却看到了从他身旁一同出殿的魏王李泰。

    李泰走到了李恪的身旁,悠悠地叹了口气,似是惋惜地对李恪道:“太子皇兄正当风华之年,不想竟遭遇此厄,断了腿,着实叫人惋惜啊。”

    李世民诸子,储君之位争的最凶的便是李承乾、李恪、李泰,还有李佑四人,不过李恪无论声望还是圣宠都不足与前三人相比,故也不足为虑,李承乾断了腿,太子之位自然越发地危机,李泰心里不去偷着乐便是好的了,又怎会为李承乾惋惜。

    不过李恪与李泰处境相当,倒也懒得去点破李泰,只是应道:“青雀说的是,皇兄年不过十六,便遇此劫数,对他的打击着实是大了些。”

    李泰看了眼李恪,问道:“此事之后,却不知皇兄作何打算?”

    李恪闻言,稍稍一顿,问道:“什么打算?不知青雀问的是何事?”

    李泰回道:“自是皇兄南下之事,太子突逢此变,恐怕朝中难免变数,说不得父皇还有用得着皇兄的地方。”

    李恪听了李泰的话,顿时明白了过来,这李泰哪是在问李恪南下的安排,分明就是在试探李恪。

    李恪若是因李承乾受伤推迟南下的时间,那李恪自然就是对储君之位蠢蠢欲动了。

    太子失德,此番又落得了残疾,失了君仪,朝中上下,恐怕不少人都在揣度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还能坐到几时,李泰动了心思,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李恪又怎会叫他看出了端倪,李恪不动声色地回道:“南下之事我自当依从父皇的安排,我虽是心系皇兄安危,但毕竟身担重任,随意耽搁不得,待出了正月,我便该南下了。”

    李泰听得李恪如期南下,隐约也知道了李恪的意思,拱了拱手对李恪道:“皇兄南下,若是有什么需要小弟在朝中相助的,皇兄只管开口,小弟必不推辞。”

    李泰的话说的倒是客气,李恪除了要动太子,倒也没有什么要同李泰联手的,只是拱手回道:“青雀有心了,为兄谢过。”

 第四十三章 欲保东宫

    李恪与李泰告了辞后便往南走,出了嘉福门,径直回了楚王府。

    “阿郎,岑中书正在府中求见。”李恪刚下了马,将马缰递到了王府门子的手中,丹儿便上前通禀道。

    李恪问道:“岑师现在何处?”

    丹儿回道:“岑中书来的隐蔽,婢子并未叫旁人知晓,故而将岑中书安置在了殿下的内苑书房。”

    东宫有李恪的眼线,李恪的楚王府自然也少不了东宫和长孙无忌的眼线。

    岑本新拜中书侍郎未久,身为宰辅,在太子落马重伤后便即刻来见李恪,自然叫人生疑,故而丹儿便避开府中之人,亲自将岑本安排在了李恪的内苑书房。李恪的内苑中都是跟随多年的心腹,旁人进不得,自然信得过。

    李恪应了一声道:“甚好,本王这就过去。”

    岑本此时来见李恪,自是有要事相商,李恪说完,也不更衣歇脚,便径直往内苑书房一路疾行而去。

    “臣拜见殿下。”李恪刚一进书房的门,便看到了书房中坐着的岑本,岑本也连忙起身拜道。

    李恪上前扶起岑本,对岑本道:“岑师来访,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岑本与李恪一同坐下,道:“太子坠马,干系重大,届时朝局必有动荡,臣此番来此便是与殿下商议此事。”

    李恪问道:“太子之事,岑师也知道了?”

    岑本道:“太子干系国本,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