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在金山汗庭的西侧,距离颉利汗帐约莫三里外的大帐中,气氛却又丝毫不显轻松。

    在这个大帐正中坐着的,正是大帐的主人,突厥颉利可汗的心腹,俟斤康苏密,而在康苏密的身旁,则是他的独子,十二岁的康阿姆。

    “刚才豁真唤你过去交代了什么事情?”康苏密皱着眉头问道。

    康苏密口中的豁真便是突厥可汗之女的封号,而颉利可汗只有一女,便是阿史那云,康苏密口中的豁真自然就是阿史那云了。

    康阿姆没想到康苏密会突然这么问,但还是如实回道:“阿云豁真刚才在大唐质子那里吃了亏,要我今晚大宴上帮他落了大唐质子的面子。”

    康苏密点了点头,问道:“你答应了?”

    康阿姆不假思索地回道:“那是当然。”

    康阿姆自幼与阿史那云一同长大,但凡阿史那云的要求,他一向无有不应,这一次自然也不会例外。

    知子莫若父,对于康阿姆,康苏密比谁都要清楚。

    康苏密听了康阿姆的话,未置可否,只是接着问道:“你准备怎么做?”

    康阿姆回道:“大唐质子年幼,又初到突厥,只要我趁着大宴之时,借机当众发难,他必定无法应对。”

    对于康阿姆的想法,康苏密却摇了摇头道:“不可,大唐质子虽然年幼,你却不能等闲视之。”

    李恪其人,康阿姆未曾见过,但康苏密却是打过交道的,李恪有时连颉利的账尚且不买,哪是康阿姆能够简单对付的。

    康苏密道:“今晚大宴你老实点,不要出头。”

    康阿姆闻言,立刻急了,忙道:“阿塔,我已经答应了阿云豁真。”

    康苏密道:“此事由我来安排,你不必插手。”

 第八章 庆功大宴

    颉利可汗此次南下伐唐,乃是大胜而归,依例草原上下自当大肆庆贺,以记盛事,而颉利好大喜功,便更是如此了。

    大胜的庆功宴自颉利回到汗庭便开始筹备,杀牛,宰羊,备酒,整个汗庭的女人们足足忙活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金山地处漠北,而时已入冬,草原的夜晚来的似乎比长安还要早上许多,刚到酉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草原的男人、女人们纷纷聚集到了大帐外的草原上。

    “我们是苍狼的子孙,长生天赐予我们强壮的筋骨,弯刀是我们的牙齿,战马是我们的翅膀,阳光下所有土地都是我们的牧场。”

    李恪在侍者的引领下,还未到地方,就已经听到了不停传入耳中的突厥民谣。

    在李恪的身后,苏定方和王玄策一文一武,一左一右跟随在李恪的身后。

    “殿下,今日之宴恐非好宴。”王玄策听着耳边不停的歌声,对李恪道。

    李恪回道:“倒也无妨,本王知道今晚这宴不易对付,心里已有准备。”

    王玄策道:“殿下已知便好,不过今晚这席虽不好吃,但却也并非全不可取,今晚大宴,突厥各部权贵俱将来此,殿下可借机看看突厥各部对我大唐的态度,也好丛中斡旋。”

    王玄策的话,倒是提醒了李恪。

    李恪此次虽是为质北上,但这将来的北伐之功,李恪也未尝不能沾上一二,以为将来夺嫡的资本,所以李恪绝不会枯坐突厥,王玄策的纵横之术便有了用武之地。

    李恪问道:“先生既有此言,想必胸中已有腹稿,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纵横之道,本就是王玄策所长,而此次王玄策随李恪北上,本就是下了功夫的,李恪发问,王玄策当即回道:“颉利暴虐,连年征战,突厥臣属各部与突厥汗庭早已貌合神离,其中最为甚者便属铁勒诸部,今日既有此机会,殿下不妨与铁勒部首领接触一二,试探试探他们的态度。”

    铁勒部十余年前曾于燕末山称汗,只因东突厥强盛,铁勒诸部摄于其威,在突厥连番侵略之下,铁勒部为自保而自取汗号,入金山称臣,可以说,铁勒部对突厥本就存有异心。

    而如今,随着铁勒诸部中薛延陀、回纥等部的逐渐强盛,铁勒人的心思已经逐渐活络了起来。

    李恪道:“先生之言甚是,突厥上下绝非铁板一块,必能动之。然本王年少,此间门道还多有不通,还望先生助我。将来待我大唐北定突厥之日本王必当亲自向父皇表奏先生之功。”

    王玄策是读书人,而且是一个颇有功名之心的读书人。他此番不远千里随李恪北上,为的无非就是一个晋身之机,李恪的话说正到了王玄策的心坎里。

    颉利安排李恪所住的大帐相距汗帐不远,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便到了,而突厥权贵们大宴的穹顶便在汗帐一旁。

    当李恪推开帐门而入时,穹顶内已经坐满了人,除了坐于上首主位的颉利,还有各自安坐的阿史那思摩、康苏密等李恪见过的寥寥数人外,大部分的人李恪连一面都未曾见过。

    不过在颉利的身旁,倒是还坐着一个四旬上下,汉人模样的女子,正看着他,李恪能够猜出,如今样貌和地位,只能是颉利可汗的妻子,前隋义成公主。

    “哈哈哈,诸位,唐的三皇子来了。”李恪方一入帐,上首的颉利便指着李恪,对大帐中的众人笑道。

    此次颉利南下,为防给大唐备战之机,颉利走的很急,只统领突厥人马,并未大肆调动所属各部,故而此时大帐中还有许多人是头一次见到李恪。

    大帐中的众人闻言,齐刷刷地望向了入门的李恪,神色不一,或好奇,或冷厉,或思量,各不相同。

    李恪面对如此局面,倒也坦然,只是上前俯身拜道:“唐皇三子,蜀王恪,拜见可汗,拜见可敦。”

    坐于颉利身旁的义成公主听得李恪以唐皇三子自称,眉头不经意地微微一皱,似有不悦。

    义成公主对了李恪问道:“你我从未谋面,你是如何认得我的?”

    李恪回道:“突厥女子中能有这般风姿的,必是可敦无疑。”

    李恪之言,听着虽是奉承之语,但义成公主听在耳中却丝毫不悦,因为这不是义成公主想要看到的李恪的反应。

    义成公主与李恪之母杨妃乃堂姊妹,义成公主便是李恪的姨母。

    李恪如今是身在突厥,他乡遇故亲,还是有能力庇护他的故亲,李恪绝不应该是这样的反应,义成公主只从李恪的反应中看出了两个字,那就是“疏远”。

    不过李恪毕竟年幼,义成公主也不知他究竟是可以疏远还是因为紧张所致,于是接着问道:“你来时如意的身子可还好?”

    义成公主口中的如意是李恪生母杨妃早先的封号如意公主,义成公主所问的自然就是杨妃了。

    李恪如何不知义成公主试探的意思,但当着如此众人的面,李恪绝不敢与这个和大唐势不两立的前隋公主有太多瓜葛。

    眼下义成公主确能护得李恪周全,可这个消息一旦传回大唐,势力引得李世民不悦,那李恪便等于和未来的皇位彻底无缘了。

    李恪顿了顿,回道:“有劳可敦挂怀,阿娘身体康健,一切无碍。”

    李恪称可敦而不称姨母,李恪的话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触怒了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轻哼了一声,指着大帐中的末位,对李恪道:“坐吧。”

    李恪看着义成公主所指的席位,已经挨着帐门,在这寒冬数九的,想必是个吃冷风的好所在了。

    李恪心中一阵苦笑,拱手谢道:“客随主便,李恪谢过可敦美意。”

    说着,李恪回身坐到了末席之上。

    李恪乃大唐质子,更是唐皇亲子,身份尊贵,在突厥便是代表了大唐,依理而言,就算是安排李恪坐于上上席,与小可汗突利并列亦无不可,可却偏偏坐到了最末席,其中的意思不言自喻。

    义成公主乃颉利之妻,在突厥身份很是尊崇,她的意思在很大程度上便代表了颉利可汗的意思,义成公主这么做,众人便都有了自己的心思。

    若是此时上前叫李恪难堪,非但不会触怒可汗与可敦,反倒能讨好他们,博他们一乐。

    想到这一句两得之利,本就早有打算的康苏密站起了身子,朝上首的颉利可汗与义成公主行礼一拜,然后指着桌上拳头大的大角杯,似是玩笑对李恪道:“今日大宴,三皇子姗姗来迟,依例是不是该自罚三杯啊?”

 第九章 饮酒

    突厥人用的角杯甚大,不比大唐的酒樽,若是结结实实地三碗下去,怕不是要有小半斗之多。

    一口饮下小半斗酒,莫说是李恪这样的孩童了,就算是成人恐怕也会熏醉不堪。

    李恪听了康苏密的话,也知道他的目的,忙回绝道:“李恪年幼,此前还从未饮过酒,只恐酒后失仪,这赔罪酒恐怕难饮,还望见谅。”

    康苏密摆了摆手,笑道:“你们大唐有句话,叫入乡随俗,三皇子既来了我突厥,岂能不依从突厥风俗,这三杯酒定须饮下。”

    康苏密一边说着,一边亲自提起铜壶,不由分说地便要往李恪的杯中倒酒。

    大宴的时间李恪本就不知,李恪来的迟,自然是因为突厥侍者接地迟,不过李恪此时纵是说这些也是无用,康苏密在可汗和可敦的默许下本就是有意灌醉李恪,叫他难堪的。

    就在康苏密正要往李恪的角杯中倒酒的时候,李恪身后的苏定方却突然上前,对颉利拱手道:“可汗,我家殿下年少,恐不胜酒力,末将愿意代劳。”

    苏定方生于河北冀州,从军多年的燕赵男儿哪有不会饮酒的,苏定方担心李恪难堪,便自请上前要为李恪挡酒。

    颉利见苏定方站了出来,眼中却闪过一丝欣赏之色,白日里苏定方一招制服他身边的附离亲卫,那一幕颉利仍旧历历在目。

    颉利的附离亲卫无一不是千挑百选,突厥勇士中的勇士,苏定方能一招制服,苏定方的武力自然是极高了。

    颉利笑道:“苏将军武艺高绝,是真正的猛将,本汗最喜欢与壮士结交。苏将军勇烈,自当饮酒,不过苏将军要饮的是本汗亲赐的美酒,而不是三皇子的赔罪酒。”

    颉利一边说着,一边挥了挥手,便有侍者拿起颉利的酒壶,倒上了满满一碗,递到了苏定方的手边。

    苏定方看了眼手边的酒,对颉利道:“可汗恕罪,此酒末将万万不敢饮下。”

    颉利听了苏定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当众赐酒,已经算是给了苏定方极大的面子,他当众拂了他的好意,着实叫他脸难看。

    颉利只当苏定方是因为自己的立场而不受酒,于是不悦地问道:“怎么?莫不是本汗的酒你们唐将饮不得?”

    苏定方解释道:“末将并非此意,末将只因这猛将二字当不起,故而如此。”

    颉利问道:“你这是何意?”

    苏定方回道:“我大唐之人皆知,天下武将若论武艺,首推秦叔宝、尉迟敬德,此二人皆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能,与他二人相较,末将愧称一个勇字。”

    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人名气甚大,颉利虽在突厥却也亦有耳闻,不过今日他刚才见过苏定方之能,这番话再从苏定方的口中说出,对于颉利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感觉了。

    颉利道:“此二人之名本汗也曾听过,不过此次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