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运不佳?

    李恪听了武媚娘的话,似乎是在安抚于他,劝他上进,一时间稍稍有些愣住了,他不知武媚娘为何会如此说他,于是好奇问道“我与小娘再遇不过一日,我言语中也并未提及,小娘怎知我时运不佳?”

    李恪所问,本是意在问武媚娘何出此言,竟会觉得他近来时运不佳,可武媚娘早已先入为主,李恪的话到了武媚娘的耳中,武媚娘却只当李恪已经承认了时运不佳之说,只是不知武媚娘从何知晓罢了。

    武媚娘说李恪时运不佳,自是有她的揣度,贞观六年,武媚娘曾在长安见过李恪一面,那时的李恪鲜衣怒马,随扈如云,甚至还可当着面与长孙兄弟分庭抗礼,自然是权贵人家子弟。

    可如今不过过了一载有余,李恪已经自长安沦落至此,当初的一身锦衣华服也换做了粗布衣裳,身后的随从也不见了踪影,若非时运不佳,又怎会如此。

    只是武媚娘心中虽是如此揣度,自己也对自己的揣度深以为然,不过当着李恪的面,她又担心李恪有些心气,若是坦言了面子上恐挂不住,于是婉言道“我不过是胡乱猜的罢了,公子本在长安,如今却贸然孤身现于江陵,想来是府上生了变故,才会如此吧。”

    李恪听了武媚娘的话,这才明白了过来,难怪武媚娘会有此一言,原来竟是如此。

    不过武媚娘的话李恪倒也乐得接受,不愿去反驳。

    武媚娘把他当做落魄了的权贵子弟也好,如此一来反倒省了许多麻烦,也免得有其他的风声传出,叫有心人知道了他的行踪。

    于是李恪也顺着武媚娘的话,应了下来“数日前在下府中确是突逢变故,叫小娘见笑了。”

    武媚娘闻言,忙道“公子何出此言,公子年少,突逢巨变,尚能有如此豁达胸襟,已是不易。不过公子倒也不必太过伤感,公子武艺不俗,眼下西北边线未平,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公子若是有心,大可往西北参军,待建功立业后也必有再兴家声的一天。”

    武媚娘本就聪慧,又是武士x錾硐怨螅劢缱匀徊皇茄俺h思遗涌杀龋识铀谥兴党稣夥埃钽〉挂膊痪醯醚纫臁

    李恪道“小娘所言甚是,我也正有此意。”

    武媚娘笑道道“公子有如此打算便好,我已与家母提及公子之事,若是公子不弃,便可在府上暂住些时日,待身子大好后再另做打算。”

    李恪道“若能如此,自是最好,只是麻烦府上了。”

    武媚娘摆了摆手笑道“这倒无妨,家父正是荆州都督,亦是武臣,最喜提携后辈,若是公子有意,我也可将公子引荐于家父。”

    武媚娘之言,自本是好意,可李恪听了她的话,却连忙摇了摇头。

    武媚娘非是朝臣,自识不得李恪,但武士δ耸侵爻迹肜钽≡诔弥弦灿泄嬷担鞘兜美钽〉模羰俏涫帕死钽。匀痪腿狭顺隼础

    李恪是君,武士k浅迹羰峭#钽〉挂膊慌挛涫θ铣鲎约海还缃窭钽÷淠言谕猓涫u诔杏值撑刹幻鳎羰俏涫t胩懒死钽≡诖耍钽∑癫皇亲匝八缆贰

    李恪当即道“小娘好意在下心领了,不过欲振家声,靠的还是自己,此事便不必麻烦应国公了。”

    。

 第六十章 密信

    临江宫书房中,李恪正在看着东南各处军府送来扬州大都督的奏本。

    李恪回京不过两月,但正值岁末多事,扬州大都督府麾下一十六州,一十八处统军府递上的奏本已经积压了许多,李恪看了半日,也才看了还不过一半。

    “殿下,姑苏府统军段璀求见。”王玄策进了书房,对李恪道。

    “段璀?他急着来见本王作甚?”李恪闻言,放下了手中的奏本,对王玄策道。

    段璀其人,李恪虽不甚熟悉,但毕竟在他麾下,多少也知道一些。段璀虽名声不显,但其兄段雄段志玄却是位高权重,声名赫赫。

    段志玄是武臣,尤其是近来段志玄新加西海道行军总管,统西北凉州之兵,是李恪身为皇子,对这样手握重兵的边帅便更需谨慎几分。

    段志玄不主动向他示好,李恪便不能主动拉拢段志玄,以免引起李世民的忌惮,段璀是段志玄亲弟,李恪对他的态度也是一样。故而当李恪听到段璀求见时,本能地有几分疏远。

    王玄策道:“段璀带了一样殿下万万想不到的东西来见殿下。”

    李恪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奇色,不解地问道:“何物?”

    王玄策回道:“左游仙的尸首。”

    李恪闻言,脸上露出满满的讶色,他万万没想到,段璀竟是带了左游仙的尸首来见他,李恪问道:“可是真的?”

    王玄策道:“席将军已经亲眼看过了,是真的。”

    李恪麾下众人,识得左游仙的只席君买一人,席君买与李恪曾一同亲眼见过左游仙,故而识得,席君买既然见过了,自然不会首发

    “传!”李恪对王玄策吩咐道。

    “诺。”王玄策应了一声,下去带了段璀进来。

    片刻之后,段璀便跟在王玄策身后,随王玄策进了书房。

    “末将段璀,拜见大都督。”段璀入内,对李恪俯身拜道。

    李恪抬了抬手,示意段璀起身,问道:“本王听闻你将左游仙的尸首带来了?”

    段璀回道:“末将得知军械丢失后,便亲自带人大索苏州上下,昨日早间得到消息,在苏州穹隆山郊发现一众可疑之人,故而带人前往擒拿,将其斩杀。”

    李恪问道:“除了左游仙的尸首,可曾追回丢失的军械?”

    左游仙固然是逆贼,李恪也欲擒之,但此事不急于一时,眼下火烧眉毛的是军械丢失一事,若是此事再不解决,恐怕长安那边就不太平了。

    段璀回道:“末将无能,只见得贼子其人,未见得丢失的军械。”

    李恪接着问道:“那可有活口?”

    段璀回道:“那些逆贼蛮横,仗着手中刀剑与末将缠斗,厮杀良久,末将担心麾下士卒多有死伤,故而下令射杀,未留活口,还望大都督勿怪。”

    若有活口,自然可以自他们口中问出东西的去向,可那批军械本就是被段璀藏了起来,段璀既然伏杀了左游仙一众,又怎敢留下活口带到李恪的身边,给自己留下祸根。

    李恪听了段璀的话,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左游仙已死,那群逆贼中又无活口,若那匹军械真的是被左游仙劫走的,可就是死无对证了,再想找回便是难比登天。

    可偏偏段璀说的也是,他下令射杀逆贼是为了保住麾下士卒的性命,李恪拿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一旁的王玄策看着正在同李恪答话的段璀,却隐隐觉着有些不对,想了想,对李恪道:“殿下,臣有一事想同段将军相询,不知可否?”

    当着段璀的面,王玄策打断了李恪的问话,李恪知道王玄策必是有要事相问,故而如此,李恪道:“先生但问无妨。”

    王玄策得了李恪的话,对身旁的段璀问道:“不知段将军是何时、何处寻得的这些乱贼?”

    段璀回道:“是在昨日午时,穹窿山脚下燕子谷,末将不止寻得了这些反贼,还发现了押送军械专用的马车,只是末将发现时这些马车上的木箱已经空了,军械已不知所踪。”

    王玄策闻言,点了点头,接着道:“那不知将军射杀的乱贼又合计几人?又是作如何处置的?”

    段璀回道:“那日末将率军在燕子谷射杀的乱贼连左游仙在内,合计八十三人,已尽数就地掩埋。”

    “八十三人?”李恪听了段璀之言,口中轻轻念叨了一声,抬头和王玄策对视了一眼。

    王玄策只这么一问,李恪便明白了王玄策的意思。那日段璀射杀了左游仙,动用的必是姑苏府的府军,只要李恪想问,便能将人传来问个仔细,在这乱贼的人数之上,段璀万万没有造假的胆子。

    可问题就出在这人数上,若说只有数人,他们负隅顽抗,只能将乱贼击杀,这还说的过去,可八十余人,难道都是乱贼死忠不成,想要生擒数人也是不能吗?

    李恪嘴上虽然没说,但心里对段璀已经多了几分不满。

    李恪还在想着段璀方才的话,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于是连忙问道:“你所射杀的人中可有女子?”

    李恪这么问,自然不会是在关心这些叛贼有否女子,他关心的是萧月仙是否在其中,段璀也知道李恪的意思,于是回道:“殿下所问可是萧月仙?”

    李恪只是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并未作答。

    段璀见状,回道:“末将不知萧月仙的模样,不过那日射杀的八十三人均为男子,未见女子。”

    李恪问道:“如此说来萧月仙不在其中了?”

    段璀回道:“末将无能,未能斩其贼首,确不在其中。”

    李恪闻言,也不知是不是因萧月仙于他有救命之恩的缘故,知道萧月仙无恙,心中反而轻松了一些。

    段璀站在李恪的身前,抬头看着李恪,慢慢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难色。

    段璀支支吾吾地对李恪道:“末将在搜左游仙身的时候还发现了一物,不知当不当讲。”

    李恪看着段璀欲语还休的模样,明摆着是等着李恪问话,李恪摆了摆手道:“讲来便是。”

    段璀从衣袖中取出了一封袋口封了蜡的密信,对李恪道:“末将在左游仙的身上发现了一封密信,这信封上的收信之人竟是太子殿下,还望殿下阅览。”

 第六十一章 以假换假

    段璀在李恪的书房中待了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告退离去了,只剩下李恪和王玄策坐在书房之中,脸色有些难看。

    “太子钧启,门下左游仙敬言:去岁门下奉太子之命,于庐州刺楚王而不得,深愧腑内。后幸得太子宽厚,容臣之过,仍以重用,感为涕零。今门下依太子所言,于横山半途劫得姑苏府军械千余件,不日分批往送东宫,以充实太子府内兵甲,助太子之大业”

    所谓从左游仙身上搜来的密信落在李恪的手中,不过短短半页,百来字,却使得李恪的手心不经意地浸出了汗珠,因为这封信用意之毒,实在是叫李恪都觉着诧异。

    这封信一共只讲了三件事,但其中的每一件事拿出来都是对李承乾的致命一击。

    其一,残梁逆贼左游仙乃太子李承乾门下;其二,去岁于庐州行刺李恪之事乃左游仙奉太子之命所为;其三,此次扬州军械被劫,乃是左游仙所为,为的是助李承乾充实东宫兵甲,至于兵甲何用,又何须于信上赘言。

    这封信如果经由李恪之手,送进了长安,递到了李世民的案头,到了那时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可就真的保不住了。到时甚至不必李世民下旨惩处,就是满朝舆论压,也把李承乾压死了。

    勾结逆贼是为不忠,残害手足是为不义,谋逆父皇是为不孝,如此不忠,不义,不孝的名头一旦压在了李承乾的身上,他再想翻身,绝无可能。

    真正要命的还不知如此,如今左游仙已死,再加之李承乾去岁所言,已他眼下的声誉,这信中所言又俱是死无对证之事,这封信一旦进京,李承乾就是想辩解,也无从辩解了。

    这封信的用意为何,已经很是清楚,为的就是扳倒李承乾,将他从这太子之位上拉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