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老对手态度如何,有无叛唐的贼心和胆量。

    阿史那思摩北迁,对大唐而言不过是在北线多加了一道屏障,但对薛延陀而言,却是在将他们的军了。

    随着阿史那思摩北上,入主定襄城,北边的薛延陀也闻风而动,薛延陀南面,几个部落与大唐接壤的特勤也都被传召回了郁督军山,面商机宜。

    漠北,郁督军山,牙廷。

    汗帐中,漠北之主,薛延陀之王,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正坐于正中的上席,面色铁青,而在大帐中,夷男诸子曳莽、拔灼、突利失,其侄咄摩支,还有镇守浚稽山的次子大度设俱都在座。

    “唐皇李世民命阿史那思摩北驻漠南的消息想必你们都已知晓了吧。”众人到齐,夷男当先开口,对汗帐中的众人问道。

    阿史那思摩北迁,合计二十万人,声势浩大,前后历时半载,薛延陀的这些权贵又岂会不知。

    咄摩支乃夷男可汗之侄,与夷男亲近,当先开口道:“自打突厥败后,可汗坐拥漠北,唐皇便对我薛延陀多有忌惮,此次遣阿史那思摩北上更显对我薛延陀的敌意,不可不防。”

    咄摩支之言刚落,夷男年少的嫡子拔灼便站了出来。

    拔灼冷笑了一声,而后道:“我薛延陀胜兵二十万,兵强马壮,父汗,我愿统兵十万南下,攻破长安,将李世民、李恪父子擒来汗庭,交由父汗发落。”

    拔灼虽是年少,但却性情暴戾,更兼猖狂,比之大度设更有甚之,在他的眼中,薛延陀的漠北轻骑举世无双,横行天下,要破大唐国门不过举手之间,以至于竟说出来亲率十万大军,入长安生擒李世民和李恪的话来。

    以他看来,李世民乃大唐皇帝,若能将其生擒,自然是大功一件,至于他之所以提及李恪,倒也不是因与李恪有何仇怨,而是在李世民诸子中,他根本不知太子李承乾是为何人,只是从族人口中知道李世民有一个名传漠南的三皇子李恪罢了。

    拔灼本以为夷男听了他的话,必会心中大悦,可夷男的反应却叫拔灼失望了。

    夷男闻得拔灼之言,铁青的脸色并未好看上半分,只是压了压手,示意拔灼坐下,未发一语。

    显然,拔灼少年狂妄,夷男却和大唐,和李世民打过交道,当初突厥带甲百万,坐临阴山,何其强盛,在那时夷男的眼中,突厥简直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可李世民登基不过四载,便出兵将突厥平定,甚至生擒了颉利可汗,押回长安,那时的一幕夷男可汗至今仍记忆犹首发

    夷男虽从未见过唐皇李世民,但他见过李恪,他记得那时的李恪年仅八岁,可就是这样一个年仅八岁的质子站在突厥的汗帐中,面对这满帐的突厥权贵,却能淡定自若,应对从容,着实叫他讶异万分。

    见子而知其父,李恪尚且如此,那个远在长安的唐皇李世民又该是何等英雄人物,夷男想着,都不禁后背生寒。而夷男在漠北称王数载,但一直未敢主动南下寻衅大唐,也正是因此。

    夷男得国不易,他不想也不敢做第二个颉利。

    面对拔灼的狂妄,夷男一言不发,而此时在帐下坐着的大度设的眼中却闪过了一丝不屑。

    他既是不屑拔灼的狂妄,更是不屑夷男的软弱。

    拔灼所见短浅,竟说出驱兵十万,便敢踏破长安的妄言,自诩知兵的大度设自然不屑,而对于偏安漠北,对大唐之威战战兢兢的夷男,大度设也同样不敢苟同。

    在大度设看来,大唐固然强盛,但薛延陀也不在其下,大唐所仗者,无非坚城而已,唐军拒守城中,薛延陀又多是骑卒,攻城自然不利,想要南下攻唐非是易事,大度设虽与李恪不和,但也知道,拔灼口中所谓生擒李世民和李恪的话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全无可能。

    但大度设却坚信一点,那就薛延陀儿郎善骑射,战力无双。草原开阔,除开一座定襄城,再无坚城可守,若是在大漠交战,唐军必非薛延陀的对手,这也是为何大度设敢数次自作主张,兵临诺真水围猎的缘故。

    大度设起身道:“启禀父汗,我以为此事干系重大,事关我薛延陀生死存亡,父汗不得不重。”

    大度设镇守浚稽山,而浚稽山又和漠南以诺真水相接,故而大度设对漠南的情况也最是熟悉,他的话不同于年少的拔灼,夷男不得不多重几分。

    夷男问道:“阿史那思摩所率不过突厥残部,何以关系薛延陀生死存亡?”

    大度设回道:“唐皇野心勃勃,早欲全拒大漠为己有。唐皇此举,看似不过遣阿史那思摩北上,实则却是在试探父汗,若是父汗容忍此举,就此不问,唐皇必会以我薛延陀可欺,择机北上。今日唐皇出兵漠南,来日可就要取郁督军山了。”

    大度设的话,正说进了夷男可汗的心中,他所担心的也正是如此。一个阿史那思摩不成气候,他怕的是李世民的野心。

    夷男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大度设不假思索地回道:“阿史那思摩率众北上,虽说有二十万众,但其中有牧民十余万,能战之士不过五六万,绝非我薛延陀的对手。唐皇在试探父汗,父汗何不也试探试探唐皇,起兵先攻阿史那思摩,看看唐皇对阿史那思摩,对我薛延陀的态度究竟如何。”

    李世民确有借阿史那思摩试探薛延陀的意思,但大度设的意思很清楚,他欲先攻立足未稳的阿史那思摩,看看李世民对薛延陀和突厥之间的纷争所持态度究竟为何?

    眼下已别无他法,大度设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个法子,夷男斟酌了半晌,终于道:“便依你的意思先办吧,但你切记一点,薛延陀大军只在诺真水一带,且不可过了白道川。”

 第十六章 北地乱起

    第十六章北地乱起

    薛延陀,漠北,浚稽山。

    “先生,你猜我此次北上,父汗怎么说?”浚稽山帅帐中,大度设方自汗庭回来,便连忙使人招来了赵德言,对赵德言问道。

    赵德言抬头看着大度设,见得大度设面带得色,于是回道:“特勤今日神清气爽,兴致颇佳,想必是此番北上必有所得了。”

    大度设点了点头,笑道:“不错,我依先生之言告知父汗,父汗已准我出兵诺真水,南下试探大唐。”

    赵德言听得大度设所言,似也替大度设高兴,拱了拱手,笑道:“如此便恭喜特勤了,可汗准特勤出兵诺真水,征伐阿史那思摩,特勤这是离可汗之位又近了一步,实在是可喜可贺。”

    “哈哈”

    大度设高笑了一声,对赵德言道:“先生之言正和我心,此番父汗准我南下,我必当在十日内全据诺真水,把这块水草丰美的草原纳为我大度设所有。”

    诺真水地处阴山北麓,水草丰美,与白道川并为整片漠南草原最为肥沃的草场,比起大度设所驻守的浚稽山好上不知多少。

    大度设若得了诺真水一带的草场,他便可借诺真水草场多牧牛马,数年后实力大涨,一跃而为漠北强部,到时继任可汗便就是水到渠成了。

    赵德言道:“诺真水草场空旷,少有人驻守,阿史那思摩更非骁勇,特勤要取诺真水不过举手之间罢了,在下先在此恭贺了。”

    对于赵德言所言,大度设倒是深以为然,不过大度设想了想,却道:“草原,是狼的天下,阿史那思摩投入大唐,早已成了李世民豢养的羊,野性全无,如何会是野狼的对手,诺真水已是我囊中之物。不过”

    大度设顿了顿,道:“不过父汗的壮志已经渐渐消磨殆尽,这些年父汗偏安漠北,贪图享乐,早已没了当初和突厥争雄的胆气。阿史那思摩初到定襄,立足未稳,如此良机,父汗却只准我进诺真水,不得过白道川,不可乘势将突厥赶出漠南,全拒阴山,实在是可惜地很。”

    大度设说着,懊恼地拍了拍掌,显然对夷男可汗的谨慎颇为不满。

    大度设野心勃勃,虽不似拔灼那般狂妄,但也未曾将阿史那思摩看在眼中,在他看来,阿史那思摩一战可定,何必畏于大唐兵威,畏首畏尾,平白错失良机。

    赵德言劝慰道:“可汗年岁渐长,胆识也不比以往了,如何有特勤之志,可汗不准特勤过白道川,所忧的不过是惹怒了唐人,引得唐人北伐罢了。”

    大度设:“唐人所强,不过倚仗坚城而已,外战又有何惧,我薛延陀儿郎生长于马背,岂是唐人可比。若唐人胆敢北上,反倒正和我心意,我正好可将唐人一网打尽。若是李恪敢来便是最好,我也报了长安辱我之仇。”

    大度设本就不是心胸开阔之人,当初在长安城芙蓉园,大度设献马反被李恪羞辱之仇,大度设牢记至今,若有机会,他恨不得取了李恪性命,方能平心中之怨。

    大度设之言入耳,赵德言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亮光,他等的就是大度设这句话。

    赵德言道:“特勤悍勇,横行大漠,若是唐人胆敢北上,必是自取欺辱。特勤所忧,不过可汗约束而已,不过以我看来,可汗之言不过一句空话,特勤不听也罢。”

    “你这是何意?”大度设双眼紧盯着赵德言,问道。

    赵德言回道:“孙子兵法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知特勤有否听过?”

    大度设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你们这些汉人,惯会讲些花话,仔细想来却无半点用处,你只管把话同我讲明白便是,不必多扯这些。”

    面对大度设的轻慢,赵德言非但不以为辱,反倒点了点头,耐心地解释道:“特勤一旦南下诺真水,同阿史那思摩交战,两军阵前厮杀,战局便是瞬息万变,岂是可汗一句话便能约束的。更何况到了那时,我薛延陀将士已经杀红了眼,可汗的一句话还管得住他们吗?”

    大度设听着赵德言的话,缓缓地,脸上露出了笑意。

    赵德言所言,正是一个法子。

    薛延陀不比大唐,大唐以皇帝为尊,凡大唐疆土之内,各州都督,各统军府皆受皇帝之命,唯李世民之言是从,但薛延陀却非如此。

    薛延陀之强,并非强在薛延陀一部,铁勒九部,各有其众,各遵其命,名义上虽受夷男可汗节制,但却只听命于各族之长。就连薛延陀内部,也是分了各部,大度设统兵五万驻守浚稽山,这五万人便是大度设所属,来回调度便宜,甚至不必经由夷男许可,这便是大度设最大的底气。

    草原之上强者为尊,父子君臣之说反在其次,只要大度设挥军南下,入诺真水,越白道川,破定襄城,全拒漠南,到时他便是半个草原的王,甚至可以自立为汗,与北面的夷男并立。

    大度设想着,仿佛定襄城已经近在眼前,恨不得即刻挥军南下了。

    大度设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届时两军阵前,数万大军厮杀,岂是我随口便能喝止的,到时我只需向前一挥,我薛延陀男儿前冲,便可顺势南下,若是能乘势破了定襄城自是最好,我也不必再看人脸色,若是不能,至少跟父汗也有个交代。”

    一旁的赵德言看着大度设的模样,脸上也缓缓露出了笑意,不过他的笑却与大度设不同,他不是为大度设南征而笑,而是为大度设落入了自己的圈套而笑。

    大度设若是不入白道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