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夺唐-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唐河朔一带的世家,尤其是突厥南下必经的河东,许多世家门阀为求自保,仍旧私下与突厥交好,未免将来突厥大军南下,祸及家门。
而李恪手中的册子,便是当年赵德言奉颉利之命掌管,记载着自武德三年颉利称汗以后,至贞观四年大唐北伐之前,其间十载河朔世家送于颉利的财货。
王玄策道:“百年国朝,千载世家。这些世家子,视家重于国,向来如此,殿下倒也不必太过讶异,只是我没想到,河朔一代私下勾结突厥的世家竟这般多,几乎占了近半数。当年若非陛下以雷霆手段速平北地,万一拖地久了,大唐内有蠹虫,当真是胜负难料。”
李恪叹了口气道:“不错,北伐之战幸得药师公挂帅,出奇兵速定北疆,否则有这些贩国保家之辈在,那关系大唐国运的一战,还当真是难言胜负。”
王玄策看着李恪的模样,问道:“看册中所载,就连上党苗氏、平阳敬氏都在其中,殿下手中的册子可是一把利剑,若是用的好了,可披荆斩棘,若是用的差了,说不得还会伤了自己,不知殿下准备如何处置此事?”
李恪道:“本王请先生来此就是想问问先生的意思,先生以为该当如何?”
王玄策对李恪笑道:“那要看殿下是想做魏武,还是想做汉武了。”
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话,想了片刻,问道:“不知魏武和汉武有何不同之处?”
王玄策回道:“殿下若想做魏武,便可将此物销毁,而后借故将消息传将出去,可收买人心,殿下若想做汉武,便需将此物密留不发,择机而动,或罪杀,或威逼,若是用的恰当,也可成大事。”
李恪想了想,思虑了片刻,回道:“那些世家子,多有重利而轻义之徒,未必会真买本王的账,曹操之道恐怕未尝可行。本王是庶子,欲行大事不可遵常理,本王愿效刘彻之法,密留不发,以待日后或可致命一击。”
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
贞观八年冬,十一月末,晋阳城。
时值岁末,一载将尽,正是河东一十六州,八十五处统军府各处军政首官前来晋阳向李恪禀政的日子。
禀政是一岁大事,疏忽不得,并州大都督李恪和大都督府长史李绩将各州首官分各州见了,待李恪将他们尽数见完时已是傍晚。
隆冬之时,日头短地厉害,不过时才傍晚,屋外的天色已经是漆黑的一片。当李恪正要亲自送走最后见面的云州都督乔师望时,才发现,原来不知何时,屋外竟已下起了大雪。
“哦,屋外何时竟下了雪,若本王记得不差,这恐怕还是今岁河东的初雪吧。”并州大都督府衙,正堂公房中,李恪看着屋外飘飞的大雪,还有地上铺着的薄薄的一层雪衣,对乔师望道。
一旁的乔师望回道:“这雪想必是方才才下的,之前末将进门时还未大雪,现在竟又突然下了。”
李恪坐了一日,腰肩酸乏地厉害,李恪站在门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然后对乔师望笑道:“瑞雪兆丰年,有了今日这一场大雪,来年河东各地的收成想必不会差了。”
乔师望笑道:“末将看着眼下已近十二月,原本还担心今岁无雪了,如今看了今日大雪,也算是放了心了。”
李恪道:“明岁、后岁,天公若肯作美,只要再给本王两载丰收,便是本王北定薛延陀之日。”
大唐北伐薛延陀,最大的阻碍无非就是两处,一是薛延陀兵多将广,二十万大军雄踞漠北,轻易动弹不得;二是大唐多线开战,若是再举大军北伐,恐怕粮草多有不济,不足久维。
如今随着大度设诺真水战败,西逃金山,薛延陀内乱已起,不消两载薛延陀东西内耗,国力必减,现在李恪唯一缺的便是粮草了,只要河东两载丰收,李恪便可聚十万大军一载可用之粮草,挥师北伐,灭薛延陀国祚。
一旁的乔师望,看着李恪忙累了许久,有些苍白的脸色,道:“大都督还需仔细身子才是,大都督召见各州军务长官,怕是已有三四日未曾好生歇息了吧。”
河东份属边州,北疆要地,各州都督并各处统军府统军合计近百人,就算一州只一个时辰,也需三日,更何况军务繁杂,李恪到太原未久,想要问询地仔细,一州又怎会只一个时辰,今日已经是李恪听政的第四日了。
四日间李恪见了这般多的人,一日不停,自然难免有些疲乏,脸色不太好看。
自贞观四年,大唐北伐突厥时乔师望便同李恪相识,如今再见,乔师望便成了李恪麾下,乔师望所言自然是关心李恪的身子。
李恪摆了摆手,笑道:“有劳乔都督关心了,地方听政一载也不过这一次,累些也无妨,若是本王听问地不仔细了,到了长安父皇问起,本王答不及意才是麻烦。”
乔师望应和道:“大都督所言极是,如今海内渐安,陛下最是关切的便是陇西和河东战局,大都督此番回京,陛下必然仔细垂询,大都督想的仔细也是好的。”
乔师望和李恪说着回京之事,李恪突然也想起了一事。今岁岁中,皇帝李世民曾下旨,将太上皇李渊的第九女庐陵公主下嫁于冯翊乔氏乔师望。
李恪对乔师望问道:“对了,今岁八月,父皇曾下旨赐婚,乔都督与九姑的婚事可曾定了日子?”
乔师望闻言,回道:“蒙陛下和上皇错爱,赐公主下嫁,末将与公主殿下的大婚定于明岁正月,到时大都督想必还在长安,届时还望大都督赏脸前往,也来府中喝杯酒。”
李恪笑道:“九姑和乔都督大婚,本王必往贵府道贺,再过两月,乔都督可就是本王的姑父了,你我可就是一家人了。”
乔师望奉命尚上皇九女庐陵公主,日后便是驸马,现在的乔师望虽是云州都督,在李恪麾下,但辈分不可乱,待得乔师望和庐陵公主大婚后,自然就成了李恪的九姑父。
乔师望笑道:“末将承蒙陛下和上皇厚爱,迎娶公主。末将思及皇恩,日后在云州自当恪尽职守,殚精竭虑,报效皇恩。”
李恪道:“乔都督忠君报国,这是必然的,否则我大唐边将无数,又怎的会独将九姑嫁于乔都督。乔都督镇守云州,毗邻草原,乃我河东最是紧要的所在,乔都督身上的担子可不轻。”
乔师望道:“大都督年未弱冠,便担了河东的担子,末将自问比殿下痴长十岁,又怎敢言难,末将自当勉力为之。”
“如此便好。”李恪点了点头道。
李恪说完,抬头看着空中飘飞而下的大雪,对乔师望问道:“太原之事已毕,乔都督意欲何往?”
乔师望回道:“时辰以晚,末将先往驿馆歇息一日,明日再启程北归。”
李恪道:“如此也好,从府衙回大都督府正过驿馆,你坐大都督府的马车随本王同去便是。”
太原已是大雪,骑马难行,府衙相距驿馆还有些距离,乔师望若是步行恐怕还很要些时间,故而李恪有此一言。
乔师望坐镇云州,位处河东最北,最是关键,李恪开口,本就是有意拉拢乔师望,乔师望也知李恪之意,自然也不会回绝,当即谢道:“谢殿下体恤,末将恭领美意。”
乔师望说着,道了声谢,便随李恪同去了。
李恪和乔师望一同到了府衙门外,大都督府的马车早已在门外等候,就在李恪和乔师望先后上了马车后,却发现王玄策正迎着李恪的马车快步而来。
“殿下,殿下。”王玄策一边朝着李恪的马车走来,一边招呼道。
“停下。”李恪看着王玄策走来,对驾车的车夫吩咐道。
“诺。”车夫应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马鞭。
李恪待王玄策走近,问道:“屋外大雪,先生有何要事竟要到府衙寻本王?”
王玄策大口地喘着粗气,回道:“殿下,长安来的消息,上皇病危。”
李恪闻言,讶然道:“什么?怎会如此?”
王玄策道:“上皇在大安宫病危,陛下传旨请殿下速速回京。”
第六十一章 还京
其实同李渊,李恪倒是不曾说过太多的话,李恪对于李渊最多的印象也不是英明神武的开国帝王,而是深居大安宫中的那个垂暮老人。
太上皇李渊生于北周天和元年,历周、隋、唐三朝,年已六十有八,已过花甲,本就是垂暮老人,身子骨大不比从前硬朗了。
再加之自打前岁春后,李渊偶感风寒,便常绝不适,其间李渊又酒色放纵,少加节制,病患卧床也是常有的,只是这次似乎比以往都要更严重了许多。
李恪并不在京中,回京不便,若只是寻常的头痛伤寒,断不至李世民亲自下旨,要李恪速速回京探视,这一次病倒,只怕李渊是有性命之忧了。
诺真水一战后,薛延陀东西攻伐,陷入内乱,反倒是大唐的北线安静了下来,左右边防无事,李恪得了消息后,回府布置了一番,便连忙启程回京。
次日早间,天色初亮,大都督府门外。
隆冬日头短,李恪急着回京,起地甚早,李恪一众拾掇好,正要启辰还京时天色还未大亮。
不过虽然天色未亮,但一夜大雪,地上已经铺就了厚厚的一层雪衣,映着天边的一丝鱼肚白,倒也显得亮敞,看得清前路。
大都督府门外,临行前,李恪、马周、李绩三人正对面而立。
“雪重路滑,大都督回京也不必太过急切,还需小心些才好。”马周和李绩对李恪叮嘱道。
李恪对特来送别的李绩和马周拱手道:“那是自然,只是本王此番还京,走的仓促,河东之事便有劳李长史和宾王多多操心了。”
此次李恪还京,还是如李恪在扬州大都督任上时一般,留下了马周代他打点并州大都督府一应事宜,不过并州终究不必扬州,也不是李恪可以一手遮天的地方,除了马周外,自然还有身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李绩。
并州众臣中,若是单论官职,李绩乃开国元宿,当朝国公,大都督府长史,而马周不过是大都督府司马,自然不可与李绩相提并论。
可若论亲疏,李绩与李恪只是相熟,而马周却是跟随李恪多年,能叫李恪以身家性命相托的心腹,和李恪的关系又比李绩要亲近上许多。
此番李恪返京,为了平衡并州大都督府的局面,也不使旁人说出话来,这才有了方才之言,李恪的目的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告诉了李绩和马周,待他离去后,河东之事便交由了他们处置,凡事便由他们俩商量着办便是,不可独断。
“诺。”李绩和马周都是聪明人,李恪之言一出,他们也就清楚了李恪的意思,齐声应了下来。
李绩应下了李恪的话后,又上前对李恪道:“末将还有一事,想烦请大都督帮个忙。”
李恪问道:“何事?李长史但说便是。”
李绩道:“太上皇于末将有恩,此番太上皇病重,末将职责所在,又无圣谕,不得返京,还望大都督帮末将带句话,请太上皇千万保住身子,来日末将再去长安探望。”
当年李绩为唐将,曾为窦建德所俘,降于窦建德,而后趁杀窦建德部将曹旦之机,重降李唐。
朝秦暮楚,本是为臣者大忌,但时为唐皇的李渊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