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君集问道:“楚王带了多少人马,都是哪里的人?”

    门子如实回道:“十余人,看衣着都是楚王府卫率。”

    侯君集闻言,顿时放心了不少,李恪若是有意拿他,不会只带十几人便到了他的府上,看样子李恪不是捉他来了,当时别有要事。

    侯君集虽和李恪不和,但李恪到府他也万不敢怠慢,稍稍收拾了一番,便连忙奔着偏厅去了。

    “楚王殿下驾临寒舍,实在是蓬荜生辉啊。”侯君集一边说着,一边拱手笑着,进了偏厅,对李恪道。

    李恪看着侯君集上前,也不起身还礼,只是故意拖着声音,对侯君集道:“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将军的陈国公府虽说看似简朴,但恐怕只是表象吧。”

    侯君集听着李恪的话,似是另有他意,问道:“末将听不懂殿下的话。”

    李恪笑道:“简朴不过表象,大将军这处大宅若是算上所藏之物,怕是贵过本王的楚王府吧。”

    李恪的楚王府乃前隋楚国公杨素所建,独占半坊之地,奢靡非常,冠绝长安各府,余者诸王也都比不得他,这是人尽皆知的,侯君集的陈国公府哪能和楚王府想比。

    但李恪之言入耳,侯君集的心里却慌得厉害,他已经知道了李恪的言下之意,李恪说的多半是说他的府上藏了自高昌国劫掠贪墨来的钱财吧。

    侯君集故作稳重道:“殿下这话是何意?说得末将更加糊涂了。”

    李恪嘴角轻佻了一下,笑道:“难道高昌之事,大将军还要本王当面再提及吗?”

    侯君集明知李恪之意,但还是硬装着糊涂,对李恪道:“殿下说的可是贺兰将军之事,贺兰将军之死,末将也同感悲痛,但这实在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还望殿下勿怪。”

    李恪摆了摆手道:“贺兰越石之事虽然还未翻篇,但本王既然已经当面和大将军提过了,就不会再提,本王说的是大将军从高昌王城带回的宝贝。”

    果然如此,侯君集一听李恪所言,提及了他从高昌城带回的宝贝,那自然就是高昌王城中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了,可侯君集既已贪墨,又不曾上报李世民,又怎会认下此事,他若在此时认下了此事,岂不正是对上了谢冲弹劾他的奏疏吗?

    侯君集不安道:“殿下玩笑了,末将的陈国公府虽远不比楚王府豪富,但多得陛下赏赐,也算殷实,从不会短了用度,又怎会从高昌国私带回什么宝贝呢。”

    李恪听了侯君集的话,指着侯君集,晃了晃手指,笑道:“大将军藏私了不是,本王可是听说了,大将军从高昌王城寻得了两名绝世美人,肤白胜雪,容色绝代啊。”

    侯君集听了李恪的话,这才明白了李恪的意思,原来李恪口中所说的宝贝竟是美人,而不是他从高昌王城搜刮来的财宝。

    李恪年少便有风流之名,多半也是个好色之徒,他听得有人传闻侯君集自高昌得了两个绝色佳人,想要看上一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侯君集恍然道:“原来殿下说的是这个,倒是确有此事,末将俘虏高昌王鞠泰时,曾自鞠泰宫中擒得两位美人,这两人确与我中原女子不同。这两位美人不食饭食,只饮人乳,故而肤白如玉,欺霜赛雪,古鲜有之啊。”

    李恪闻言,好奇道:“只食人乳,竟有此事,倒是新鲜地很。”

    侯君集道:“确有此事,末将初得这两个女子时也觉得讶异非常,因这两人貌美,也曾想着献于陛下,但却被陛下给拒了,转赐于了末将。末将是不知殿下也中意这两人,故而藏于府中,若是末将早知殿下的意思,末将一早就奉上了。”

    李恪顿了顿,故作为难道:“本王这般夺人所爱,不好吧?”

    侯君集道:“有甚不好的,殿下只管开口,末将稍后便将美人送到殿下府上。”

    “哈哈。”

    李恪高声笑了出来,拱了拱手道:“如此,便谢过大将军割爱了。”

    李恪说完,别的什么也不多提,便起身离去了。

    陈国公府的偏厅中,侯君集和国公府的管家侯庸看着李恪离去,侯庸对侯君集庆幸道:“阿郎,要是早知两个美人便能堵住楚王的嘴,咱们何必费这般周折。”

    美人虽然难得,送出去侯君集也必定不舍,但得罪李恪可是要吃大亏的,和身家性命相比,两个女子又算不得什么了,故而侯庸也有此一言。

    侯君集闻言,方才脸上的笑意却一下子隐去了,他叹了口气道:“李恪这只小狐狸,连长孙无忌都未必是他的对手,怎会如此容易糊弄。”

    侯庸问道:“阿郎这是何意?”

    侯君集担忧道:“这怕这是李恪的缓兵之计,你替我把楚石找来,今晚我要再见太子一面。”

 第二十二章 东宫密议

    如果犯了事的不是侯君集,而是李绩这样的人,那李绩必定会明白李恪敲打的意思,把李恪的这次到访视作警示,主动向李世民认罪。

    但侯君集不是李绩,也没有李绩那般的城府,他性情冲动,又有些鲁莽,但正所谓极刚易折,面对同样的选择,侯君集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路。

    侯君集把李恪的到访视作了一种威胁,一种大祸将临的预告,而他的选择就是先下手为强。

    是夜,子时末,月黑风高。

    长安城的宵禁已起,白日里热闹的街道之上已经是空无一人,但就是有这么一道身影,自陈国公府上悄悄出来,而后又从东宫的偏门遁进了宫中。

    若是寻常人自然不能如此,但侯君集堂堂右卫大将军,掌宵禁的士卒哪里管得了他,又有东宫里的人呼应,侯君集很顺利地便进了东宫。

    东宫的内殿,李承乾正在殿中来回踱步,走了怕有近百个来回,足可见他内心的不安。

    在李承乾自贺兰楚石口中得知侯君集即将到访的消息时,心中便开始有些忐忑,在等待的过程中,李承乾心里的忐忑越发地重了,当等到了这个时候,李承乾心里的忐忑已经到了极点,甚至化作了慌张的情绪。

    李承乾虽然被困在府中,但他还不是瞎子、聋子,侯君集近来的处境如何,李承乾也很清楚,李承乾的心中隐约对侯君集的来意已经有了猜测,李承乾很聪明,但他并不是行事果决之人,面对此事他又怎会不忧。

    “太子,大将军到了。”李承乾还在殿中忐忑不安,贺兰楚石突然进殿,对李承乾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有些局促道:“请大将军进来。”

    “诺。”贺兰楚石应了一声,出门领人去了。

    片刻之后,侯君集跟着贺兰楚石入内,上前便对李承乾拜道:“末将侯君集拜见太子。”

    在这样敏感的关头,侯君集突然拜访,李承乾对于他的来意是有些担忧,甚至是有些畏惧的,但事已至此,既然有送上门的援手,他也不得不用。

    李承乾亲自上前,扶起了侯君集,道:“大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侯君集起身后,对李承乾道:“末将深夜叨扰,还望殿下勿怪。”

    李承乾叹了口气道:“在这个时候,大将军还肯还见本宫是瞧得上本宫,何怪之有,只是不知大将军来此何事?”

    自打李承乾临街杀人,被限制出宫以来,原本常在东宫行走的诸位宰相已经没了踪影,侯君集算是所有来见他的人中官阶最高的了,世态炎凉,急转直下,李承乾也难免感叹。

    侯君集所谋之事甚大,上来也不敢跟李承乾直接交心,先是试探着问道:“三日不见,太子似乎憔悴了许多。”

    李承乾苦笑了一声,道:“大将军玩笑了,唯有心宽才能体胖,本宫为千夫所指,已是阶下之囚,也不知在这东宫还有几日的住头,怎能不憔悴。”

    侯君集抱怨道:“太子当街杀人,虽有不妥,但也是权万纪目无君上在先,末将一直以为太子之过稍作惩戒也就是了,陛下却听信朝臣所言,要废黜太子东宫之位,实在是太过严苛了。”

    侯君集为李世民心腹爱将,这话若是搁在以往,侯君集是万万不会出口的,但如今侯君集自知已朝不保夕,张口便说出了对李世民不敬的话来。

    李承乾其实也是如此,若是以往,他是不会和臣子私下讨论李世民的不是的,但现在的李承乾对李世民同样是满腹的抱怨,李承乾道:“父皇一向偏心三弟,对本宫却过分严苛,这也不是一两日了。”

    侯君集听着李承乾的话,接着道:“太子说的极是,陛下确是对楚王太过偏爱了,我听旁人偶然提及,只怕待太子废黜之后,入主东宫的便该是楚王了。只怕在权万纪一事上,朝堂上下如此大动干戈,说不得就是在为楚王继储铺路呢。”

    侯君集所言,正如一把尖刀,一下子插进了李承乾的心窝。

    李恪一直以来都可以说是李承乾的梦魇,当他还年幼时,每日便常有人在他耳边提及李恪,告诉他,他还有一个阿弟为了天下万民正在漠北受难,尽着真正的皇子该尽的义务。

    待他稍稍长大了,李恪也回国了,又有人不停地告诉他,他有一个阿弟武双全,为百姓爱戴,比起李恪,他这个做兄长的还差地远。

    等李承乾成年后,李恪外放,还有人告诉他,他的阿弟正在地方治军牧民,福泽一方,而他却只能在东宫对着书本和那群老学究,还被批作碌碌无为。

    同样是围,李恪就是武双全,而他却是顽劣不堪;同样是逛青楼,李恪就是少年风流,而他却是沉迷女色,有商纣之相;同样是一掷千金,李恪便是不拘钱财,出手豪绰,而他却是国之蛀虫,空耗民脂。

    仿佛李恪做什么都是对的,都会被百官颂扬,而他做什么都是错的,都会为千夫所指!这一切从来如此,包括李世民在内也是如此,都不曾变过。

    李承乾想着,越发觉着李世民是故意为难他,为的就是要李恪继储,李承乾心中的怨恨越发地重了,李承乾道:“只恨父皇和三弟,偏生要视我如猪狗,踩于脚下。”

    侯君集看着李承乾的模样,知道事情已经到了火候,于是道:“自古皇位相争,何时有过活得下来的败者,前隋勇太子,失其位,终死于炀帝之手,李恪是炀帝的外孙,他们性情一般,他将来若是登基,也绝不会放过太子。太子失位之日,可就是绝命之时啊。”

    李承乾面色阴沉,被侯君集几番蛊惑下来,原本心中的忐忑似乎消失了,李承乾对侯君集问道:“大将军可有策教我?”

    侯君集回道:“左右陛下要废黜太子的东宫之位,太子何故一鼓作气,干脆往西边挪挪?”

    皇帝所在的太极宫居长安城中轴之北,掖庭宫居太极宫之西,而东宫则在太极宫之东,李承乾现在东宫,侯君集说的要李承乾往西挪挪,自然就要挪到太极宫去了。

    李承乾沉声问道:“大将军愿意帮我?”

    侯君集道:“末将已经开罪死了楚王,将来若楚王得势,末将将和太子一样死无葬身之地,末将愿为太子效死。”

 第二十三章 醋意

    这些天来侯君集的日子不好过,李承乾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李恪的日子反倒舒坦了起来。

    李恪官拜右骁卫大将军,虽奉李世民之命可留于长安,但按理来说他每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