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夺唐-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当即应道:“好,朕便予你一千精锐,在此等你的好消息。”
第十九章 斩首
方才薛仁贵的一番话可以说是改变了李世民以往对薛仁贵的印象,原本在李世民的眼中,薛仁贵只是那个武艺超卓,可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盖世猛将,与尉迟恭相类,但现在李世民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薛仁贵不止是猛将,更有武略,对战场有自己的解读,对局势也有合理的判断,光从他方才对李世民说这番话便能看到端倪,胆大心细,稍加锤炼可成大器。
李世民对薛仁贵还算熟悉,心中自然是这么想的,但有一个人的心里却有些不服气,此人便是方才请命被拒的尉迟恭。
尉迟恭生于前隋开皇五年,今年已五十有七,比起年还未及而立,正当盛年的薛仁贵自然显得年迈许多。
但因为尉迟恭勇力犹在,远非常人可比,再加之尉迟恭当年名气极盛,故而还从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说他老迈的,薛仁贵这还是第一次,尉迟恭的心里怎能服气,正盯着下山的薛仁贵呢。
薛仁贵请命破敌,而与此同时,高启相对自己的处境还浑然不知,正指挥这大军一面反压李君义,一面围剿深入军中的李道宗一众。
李君义已经没了拼死搏杀的锐气,再加上本就人数不及敌军,现在不止无法配合李道宗突破敌阵,甚至已经被反压,有些后退的意思了,另一边的李道宗的处境则更加不堪。
李道宗因为急于破敌,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在李君义失言为至的情况下,李道宗一人承受了全部的压力,敌军本就十倍于他,此番又深陷阵中,纵麾下北衙禁军勇武,但也挡不住高句丽人一波一波如潮水般的攻势,正如海中孤舟,眼看着就快要被吞没了。
李道宗是谁,唐军副帅,李世民的堂弟?若是能将李道宗擒拿?不止是大功一件,对唐军的士气更是不小的打击?此番高启相对李道宗已是志在必得?似乎已经看到了生擒李道宗,击退唐军后自己夸耀朝中的场景?浑然不知杀机已至。
薛仁贵依照先前所言,只领一千精骑如猛虎下山?直取高启相大军的左翼大军而去?瞧准了左翼最是薄弱的侧面,便如一支尖刀般直直的插向了高句丽大军的心窝。
此时高句丽大军的注意都在右翼的李道宗身上,左翼空虚,本就是打了高句丽人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之薛仁贵勇力无匹?逢战必登先,薛仁贵率军而入,面对身前有些惊慌失措的高句丽人,挥舞着手中的方天画戟,手下无一招之敌?夺人性命宛如割草般容易。
左翼陡然受压,这边的人马连忙连忙向中军的高启相禀告。
“都督?左翼大军突有唐军杀至。”高句丽士卒赶到高启相跟前,连忙通禀道。
此时的高启相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李道宗的身上?听得另有唐军士卒杀到,生怕是唐军主力?也是一惊?忙问道:“何人为将?来了多少人?”
士卒回道:“统兵的是一个年轻的白袍小将?所率一千人上下。”
高启相闻言,顿时放下了心来,李道宗领四千兵马入阵,尚且被困其中,这区区一千人马来救,又能有什么法子?
高启相当即对身后的副将朱荣吩咐道:“你即刻自中军领五千人马前往左翼增援,击溃唐的援军,生擒敌将。”
“诺!”以五千敌一千,副将朱荣也是信心十足,当即便应了下来,领军去了。
若依常理而言,以五千破一千自然不是难事,但薛仁贵又岂是常人,朱荣高估了自己,更低估了薛仁贵。
朱荣也是标准的辽东汉子,身形高大,在高句丽军中也以勇武著称,朱荣领军直奔左翼,远远地看到一个不过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率军杀来,朱荣也不甘示弱,举起手中的长刀,亲自率军迎了上去。
薛仁贵领军奔袭,一路杀来都不曾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看着眼前突然迎上来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心中也没有大意,单手高举起手中的方天画戟,猛地砸了下来。
薛仁贵斩首心切,故而不愿在朱荣的身上多耽误片刻的时候,所以这一击就用了十成的力气,没有半分保留,但朱荣却不知薛仁贵的勇力,看着迎面砸下来的大戟,竟不闪躲,而是自负蛮力,举起大刀挡了上去。
“哐!”
一声刺耳的巨响在薛仁贵的方天画戟和朱荣的长刀之上激荡开来,紧接一阵震荡也随之波散,震裂了朱荣的虎口,甚至砸折了他的手腕。
十指连心,这样的力道传到手上自然是痛彻心扉的,只不过朱荣恐怕是感受不到这种痛楚了,因为薛仁贵的力道太大,一戟下去直接生生地压下了朱荣的长刀,将朱荣整个人压趴在马上,用戟锋斩在了朱荣的后背,中其后心,朱荣当场殒命。
朱荣虽死,但薛仁贵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他,薛仁贵斩杀了朱荣后,几乎没有任何的停留,又直奔高启相而去。
薛仁贵虽然不甚在意朱荣的生死,但却惊住了高句丽的士卒,朱荣也算勇武了,可在薛仁贵这个杀神的手下竟走不过一个照面,惊地高句丽士卒肝胆俱裂。
高句丽士卒本就不是什么视死如归的铁汉,看着眼前的一幕,高句丽人已经全然没了战意,纷纷向后四散逃去,不止撤离了战场更冲散了自家的阵仗。
高句丽人的阵仗一乱,再想稳住可就难比登天了,一时间,整个左翼大军都乱作了一团,甚是已经波及到了中军。
这一阵的混乱对薛仁贵而言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薛仁贵看准了机会,再次挥舞着手中的大戟直冲着高启相所在的中军便去了。
高启相原本以为凭借朱荣之勇,和兵力上的优势,足可挡住薛仁贵,甚至将其斩杀,可他万万没想到,朱荣和薛仁贵不过一个照面的功夫就丢掉了性命,五千士卒也散作了一团,往回奔逃,顺带着冲散了中军的阵仗。
就在这些士卒的身后,薛仁贵也随之而至,而且因为薛仁贵的原本,原本在前阻击李君义的高句丽人也被冲散,李君义瞧准了机会,再次组织兵力也跟着薛仁贵冲杀进了中军。
高启相没想到局势竟会变化得这么快,当他注意到退回来的朱荣败军的时候,薛仁贵已经带着人随后而至,突进了中军,直奔高启相而来。
这边薛仁贵带着李君义冲杀进了高启相的中军,彻底打散了高启相的布置,另一边的李道宗看着高启相中军大乱,也知必是援军到了,带着麾下将士再次奋起厮杀,一时间优劣倒转了过来。
“都督,此人凶悍,不可力敌,快退。”高启相身边的人看着薛仁贵一路杀来,宛若天神,无人可挡,连忙对高启相劝道。
高启相畏死,面对眼前神鬼辟易的薛仁贵,也自知难敌,看着薛仁贵杀至,麾下士卒阵型已乱,也不再犹豫,扭转马头便要逃。
而与此同时,薛仁贵也正盯上了高启相,眼看着高启相要逃,自不肯放,从马背上取下强弓,张弓搭箭一气呵成,力能破石的一箭在电光火石间便直奔高启相而去,正中其后颈,当场取其性命。
第二十章 辽东郡公
薛仁贵冲阵,无人可挡,以一箭射杀敌帅高启相,主帅一死,顿时整个高句丽大军为之大乱,也没了斗志,四散逃开。
随着高句丽士卒溃散,原本还算是僵持的局面便一下子倒向了唐军,四万人马,能逃的逃,逃不了的降了唐军,大部分都成了唐军的俘虏。
山下唐军大捷,此时在山上盯着山下局势的李世民终于也放下了心,笑容也在脸上慢慢荡漾开来。
这一胜对于唐军而言至关重要,这一战胜了,辽东城已无外援,不止是攻城一方有利,对于城中固守的守军的士气更是极大的打击,可以说,薛仁贵这一胜,不止是避免了唐军的一场溃败,保住了李道宗的性命,更相当于是拿下了半个辽东城。
“哈哈,这是薛安都之后,好一个薛仁贵,不愧是恪儿的旧部,能为恪儿统领卫率多年,果然非同凡响。”世民看着山下唐军大胜,得意对身后的众卿高声笑道。
薛仁贵为李恪贴身卫率多年,此事朝中人尽皆知,他的出身是不必避讳的,而且李恪功勋卓著,李世民一向以李恪为傲,他在此既是夸赞了薛仁贵,更是夸赞了李恪的识人之能。
李长孙无忌闻言,也应声笑道:“正因薛将军这般了得,如此才更见太子孝心呐。”
此番李恪坐镇洛阳监国,同样至关重要,安全不容有失,原本依李世民的意思,是有意使薛仁贵或席君买领右骁卫人马坐镇东宫的,毕竟薛仁贵和席君买都曾掌李恪卫率多年,最是合适。
但席君买因为执掌陌刀军,李世民北伐离不得他?故而掌卫率?随李恪往洛阳的最佳人选自然就是薛仁贵了,只不过李恪出于孝心?担心李世民的安危?特将薛仁贵留在了李世民的身边,这也才有了今日一战。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再熟悉不过了?长孙无忌的话正说在了李世民的心上,李世民笑道:“辅机说的极是?太子纯孝?自己在洛阳监国,却将自己臂膀心腹交给了朕,着实不易。”
长孙无忌道:“薛仁贵这一战打得着实不错,此战过后?辽东城再无援军?指日可破了,如此倒也不负太子所托。”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并未直接回长孙无忌的话,而是对一旁的尉迟恭问道:“敬德以为薛仁贵此战如何?可当封赏?”
尉迟恭其人,向来是自傲惯了的?既是因为居功,更是因为他自己的本事?但这一次,尉迟恭却是实实在在地吃了个瘪。
此前尉迟恭还在李世民面前大放厥词?可现在薛仁贵却当着他的面建此大功?李世民又这么一问?尉迟恭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其实尉迟恭虽然自负,但也绝不是嫉贤妒能之人,相反地,他对薛仁贵这些后辈反倒很是欣赏,只是因为自己此前话说的早了,才叫自己如此难做。
尉迟恭憋了半天,脸都憋地有了些黑红,才道:“末将等已经老了,不比这些盛年小将了,末将请陛下将末将的官职封于薛仁贵,准末将致仕吧。”
尉迟恭所言,多半是气话,也是羞话,他这话若是在几年前,或者说如果现在太子还是李承乾的话,李世民兴许就允了,因为尉迟恭有些桀骜,除了李世民这个皇帝外,旁人他都不看在眼中,很难驾驭。
但李恪就不同了,李恪行伍出身,麾下薛仁贵和席君买两员猛将更是不在尉迟恭之下,今日薛仁贵又当着一众重臣的面力压了尉迟恭一头,尉迟恭以往的气焰自也低了许多。
李世民方才所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落了尉迟恭的面子,但又何尝不是对昔日爱将的一种回护呢,此事之后尉迟恭老实许多,对尉迟恭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免得他居功自傲,尉迟家日后不为新君所容。
李世民佯作不悦道:“你也是军中宿将了,胡乱说的什么话,薛仁贵的一杆方天画戟纵然有吕布之勇,当世罕见,但你的马槊又何尝不是天下第一,举世无双,难道你的功劳还是虚的不成?
更何况当初若是没有你,朕的性命早就丢在虎牢关了。薛仁贵是恪儿一手提拔的,将来是要效命太子的,你是朕的心腹,朕又怎会拿掉你的官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