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玄策笑着笑道:“太白异象位北而偏东,而漠北正处北境,云殿下又出自东突厥,岂不正是应了此兆,由此可见突厥册立女汗乃是天定,谁敢阻挠?”

    李恪闻言,笑道:“好,就依玄策所言,将此事告于天下,以应突厥册立女汗之事。”

    李恪的动作很快,太白昼现,天降异象是午前的事情,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关于此次异象的诏书就已经颁了出去,当日晚前就已经人尽皆知了。

    宫中消息灵通的人可不少,武媚娘是一个,萧月仙也不遑多让,这么大的消息,萧月仙自然知道的极早。

    “天降异象,主女主昌,应在突厥女汗,倒是有些意思。”萧月仙听了林鸾带回来的消息,对林鸾道。

    林鸾道:“太白昼现,本是凶兆,可到了陛下的口中却成了推行政令的助力,确实是个极好的法子。”

    萧月仙笑道:“陛下威望颇重,朝中重臣又多是陛下心腹,只要顺乎国家大政,陛下自然说什么就是什么,岂是什么天象能够左右的。”

    林鸾道:“陛下有如此决心,如此说来阿史那云这女汗是封定了,嫁进宫中也是必然了。”

    萧月仙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陛下上了心想做的事情,谁都挡不住,这位女可汗进宫已是必然,你没看连立政殿那边都没有半点反对的声音吗?”

    林鸾对萧月仙问道:“那小娘可要趁着这个机会把咱们准备的消息也放出去,正好乘着这个当口也好叫皇后那边多热闹热闹。”

    萧月仙思虑了片刻,道:“不必了,这个事情既关系国事也关系陛下的私情,陛下看地极重,千万不能坏了陛下的事。”

    “诺。”林鸾闻言,应了下来。

 第三十九章 草原闻风

    龙朔元年,三月,暮春。

    三月的长安城已经是草长莺飞,鸟语阵阵,气候也暖和了许多,但与此同时,数千里之遥外的漠北却冰雪才消融,草原上还是不见草绿,白茫茫的一片。

    自打贞观十一年,时为楚王的李恪北伐,灭薛延陀,擒夷男,兵服漠北后,漠北各族的领地就被李恪重新划分了,突厥所占的就是金山一带。

    自贞观十一年至今,时间已过了十年,经过十年的修养生息,在金山东南脚下,原本在贞观四年,突厥战败后就开始衰败的突厥汗庭故地已经又重新热闹了起来,又有数万户百姓在此聚居,和科布多草场南北呼应,也构成了现在的东突厥。

    现在的东突厥自然还远远不是当年颉利麾下那个带甲百万的草原霸主,但是在薛延陀大败之后,也能和薛延陀、回纥两部平分秋色,鼎足而立于草原,倒是颇有几分欣欣向荣的样子。

    但在突厥汗庭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突厥汗庭中最正中也最尊贵的位置不是住着可汗阿史那思摩,也不是住着特勤阿史那社尔,而是在突厥并无官位的一个女子,定襄公主阿史那云。

    阿史那云在突厥并无官位,但她在突厥却地位超然,在突厥民众的眼中还要高过可汗阿史那思摩,甚至是远远高过。

    初春的午后,阿史那云带着一众随从和护卫,刚自金山脚下散看马回帐,阿史那社尔已经在阿史那云的大帐外等候了。

    “末将阿史那社尔拜见殿下。”阿史那云才到大帐外,阿史那社尔便连忙上前,在阿史那云马前拜道。

    阿史那云见状,翻身下马,扶起了阿史那社尔,道:“都是自家人,兄长快请起。”

    阿史那社尔是颉利可汗的兄长处罗可汗之子,而阿史那云是颉利可汗之女,同出阿史那氏,份属堂兄妹,自然是一家人。

    待阿史那社尔起身后,阿史那云才问道:“不知兄长来此,所为何事?”

    阿史那云虽在金山,但从来不受拘束,也鲜少插手突厥政务,阿史那社尔也不常来见他,今日突然来此,自然是有要事了。

    阿史那社尔道:“我想问殿下借些牛羊,今冬大雪来的猛烈,汗庭这边的牛羊冻伤冻死无数,已经影响了今岁放牧,若是任由这样下去,恐怕今年入冬牧民们的口粮就不足了,所以想问殿下的科布多草场借些牛羊,科布多草场地多人少,牛羊也多,还望殿下相助。”

    阿史那云闻言,笑道:“我道是何事,我在科布多草场这般多的牛羊,左右一个人也用不掉,你是突厥特勤,只管遣人去拿便是了,左右都是给予突厥子民的,就不必谈一个借字了。”

    阿史那社尔忙道:“陛下早有言,科布多草场是陛下予殿下的汤沐邑,是殿下的私产,不属汗庭,末将要借自然需请示殿下。”

    贞观十一年,李恪北伐灭薛延陀,战后李恪准突厥部重迁至金山旧地,在此称名建牙。而以突厥当时的兵力和人数,一个金山脚下的原汗庭牧场就已经足够他们用的了。

    只是李恪知道漠北气候酷寒,怕阿史那云在漠北短了用度,所以特地把原属于旁族的科布多草场单划给了阿史那云,以此来作为阿史那云的汤沐邑。

    科布多草场水草丰美,而在名义上整个科布多都是阿史那云的,阿史那社尔想借科布多的牛羊,自然要问过阿史那云的意思。

    阿史那云道:“不必客气,你自去取便是。”

    “如此,末将便谢过殿下。”阿史那社尔得了阿史那云的话,俯身一拜,道了声谢。

    阿史那社尔问阿史那云借牛羊,是为弥补去岁冬天的大雪之灾,但就在此时,却突然又有阿史那云的护卫急匆匆上前。

    阿史那社尔正和阿史那云议事,自然是紧要之事,但护卫明知如此,还是上前禀奏,所说的自然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启禀殿下,长安来使,奉陛下之命求见。”护卫上前,对阿史那云禀告道。

    李恪常和阿史那云有书信来往,除了隆冬大雪封路之时,余者每月从来不曾断过,或者专程遣轻骑送来,或者跟着其他公一齐送达,但鲜少专程大张旗鼓地派了使节来的,所以这一次必是要事。

    阿史那云问道:“来使是谁?”

    护卫如实回道:“来人通名,自称礼部尚书长孙冲。”

    阿史那云闻言,和阿史那社尔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是讶色,长孙冲不止是礼部尚书,当朝重臣,更是李恪的妹婿,潜邸心腹。以大唐如今的地位,纵然是两国使节往遣,也断没有如此高规格的先例,这事情必是比他们想的还要大。

    “快请。”阿史那云对护卫道。

    “诺。”护卫得令,快步退下,很快就领了长孙冲来大帐中见阿史那云。

    长孙冲来见阿史那云自是奉李恪的旨意,而阿史那云和李恪的身份特殊,自然是不能留旁人在此的,很快阿史那云就命阿史那社尔先行退下,自己见了长孙冲。

    “臣长孙冲,拜见殿下。”长孙冲快步入帐,站在帐中对阿史那云拜道。

    长孙冲是皇帝心腹,妹婿,又是开国功臣之后,若是寻常会见旁国使节,哪怕是君主,也常端着礼部尚书,天朝大宗伯的架子,少假辞色,更不要提如此恭敬、谨慎地主动见礼了。

    其中盖因是长孙无忌叮嘱的缘故,长孙冲虽然在李恪麾下时也听过李恪和阿史那云的事情,但毕竟所知不多,长孙冲此番来此前其父长孙无忌是再三叮嘱过的,李恪视阿史那云非比寻常,不可怠慢,故能以臣自称。

    阿史那云倒也是客气,亲自扶起长孙冲道:“长孙尚书快请起,长孙尚书此来想必是奉陛下之命吧。”

    长孙冲起身,道:“正是如此。”

    阿史那云道:“那不知陛下有什么事,但请长孙大人传旨吧。”

    长孙冲笑道:“陛下说了,若只是传旨,着一內侍来此便可,何必遣臣,此番陛下着潜邸心腹来此,就是为了不和殿下疏份。”

    阿史那云不解地问道:“陛下这是何意?”

    长孙冲道:“没有圣旨,一道口谕而已。”

    阿史那云接着问道:“陛下着你带的是什么口谕?”

    长孙冲俯身道:“陛下着臣接公主回长安,说是要兑现十年之诺。”

 第四十章 亲迎

    金山,突厥汗庭所在,位长安之西北,路途迢迢,何止千里。

    长孙冲是暮春到的突厥汗庭,奉李恪之命接阿史那云回京后已经是盛夏了。

    长安城,光化门外十里的官道之上,阿史那云和长孙冲并肩策马而行,走在平坦的官道之上。

    “我当是贞观六年最后一次离京,粗略一算至今已是十多年了,十多年的时间,长安城的变化竟如此大。”阿史那云骑在马上,左右看着官道两边熙熙攘攘的客流,比起她记忆中的模样要热闹上许多,于是对身边的长孙冲感叹道。

    长孙冲应和道:“那是自然,贞观六年,彼时的大唐才平突厥,虽没了心腹边患,但百废待兴,国力还是不甚强盛。不过现在不同了,现在大唐经十余载休养,国力睥睨天下,已是万邦来朝,

    这等气象,只怕古亦鲜少有之。这其中滋味也许旁人不知,但臣为执掌外事的礼部尚书,迎万邦使节,还是颇有体会的。”

    阿史那云看着长孙冲的模样,笑道:“睥睨天下,万国来朝,将大唐的旗帜遍插大漠,当年他在金山同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听着都还如天方夜谭,谁能想到眼下他竟已经做到了。”

    阿史那云和李恪关系非凡,她口中的“他”指的是谁,长孙冲自然知道。

    这里是大唐西北的官道,西域来往此道的人最多,故而有许多外族人,长孙冲看着眼前的场景,踌躇满志道:“先皇和陛下,父子皆为开拓之君,历代罕有,也许将来大唐的龙旗能插遍的又何止大漠。”

    长孙冲的话说着有几分骄傲,但却也是眼下唐人的现状,唐人以国力自傲,哪怕是在长孙冲这等谦谦君子般的士大夫的心中却也难免有所傲气,这不是个人修养的缘故,是国力和君王决定的,这是国家的修养。

    阿史那云道:“长孙尚书的话我相信,先皇天纵英姿,陛下也是少年而有雄略,而且行事向来不拘一格,否则也不会行如此古未有之的非常之事了。”

    长孙冲闻言,问道:“殿下说的可是陛下册封殿下为女汗的事情。”

    李恪欲册封阿史那云为女汗的事情长孙冲早已告诉了阿史那云,阿史那云初闻此事的时候也觉着讶异万分,但阿史那云知道李恪做事的决心,也知道李恪的本事,更对李恪有着毫无保留的信任,知道李恪绝不会伤害自己,所以哪怕心中有万般疑惑,她也毫不犹豫地来了长安。

    阿史那云道:“正是此事,自有突厥以来,凡汗王俱为男子,女子不过附庸,哪有女子称汗的先例,实在是惊世骇俗地很,前面的阻力只怕不小啊。”

    听着阿史那云的话,长孙冲知道阿史那云的心里必定还是有所顾虑的,毕竟她现在要做的事情确实惊世骇俗。

    长孙冲道:“这事若是搁在以往,自然阻力极大,但殿下要做成此事并不难,因为在突厥,殿下不止是一个女子,而是陛下意志的体现,反对殿下就是反对陛下,他们谁有这个胆子。”

    突厥是草原游牧,崛起于微末,他们的环境不比中原这般安定,他们面对的威胁和挑战很多,所以自古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