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论才略,两人俱是当时名将,无论是谁挂帅出征,都能完成李恪的交代,不过李绩毕竟是老臣,资历比起苏定方还要厚上一些,挂帅出征要更妥当一些。

    而且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缘故,那就是李恪对此战尤为重视,所以遣了李绩和苏定方齐出,而苏定方是李恪的心腹,无论李恪让苏定方挂正还是挂副,苏定方都不会有半点不满或者埋怨,一定会按照李恪的意思做事,不会误了东征的大局,这一点李恪更加放心。

    “诺。”李绩和苏定方得令,轰然应诺。

    待他们应下后,李恪道:“你们出宫后便可着手准备此事了,待正月后便可即刻出发。”

    李恪下旨,两人先是应下,而后李绩和苏定方对视了一眼,又不解地问道:“陛下交代的是兵分三路,只是这如今才只两路,却不知这第三路又在何处?”

    李绩是主帅,将来开战之时要内外调配,这第三路大军他若是不知,自然不妥。

    李恪笑道:“这第三路大军主帅嘛,不必朕调派,因为他现在已经身在辽东了,这第三路大军朕就是要他在高句丽和百济主力被你们牵制之时,取小道奇袭平壤,取其心腹。”

    李绩和苏定方都是知兵的宿将了,李恪之言一出,李绩和苏定方顿时就明白了,李恪属意的这路奇兵人选必定是薛仁贵无疑。

    李恪用薛仁贵为奇袭精锐的主将,其中固然有薛仁贵是李恪卫率统领出身,是李恪嫡系心腹的缘故,更重要的原因是薛仁贵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薛仁贵是安东都护,在辽东数载,常和高句丽人打交道,对辽东和高句丽的情况最是熟悉,而且薛仁贵既有统兵御战之能,又是天下罕有的猛将,骁勇无匹,让他来当这把直插高句丽心腹的利剑,再合适不过了。

    李绩拱手道:“陛下安排妥当得宜,倒是末将杞人忧天了。”

    李恪摆了摆手道:“朕虽然略懂兵事,但和两位相比还是有所不如,这点自知之明朕还是有的。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两位将军只管应势而动就行。此战朕只看结果,别的至于如何调兵遣将,攻城略地,朕只一力支持,也一概不多问半句。”

    在李恪麾下为将,便是有这个好处,李恪不会以外行指挥内行,论及兵略,李恪确不及李绩和苏定方,所以李恪也不会随意插手他们的调遣,给他们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权力。

    “谢陛下信重。”李恪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两人也一齐高声应道。

 第六十七章 弃宗弄赞之忧

    入夜,逻些,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赞普寝殿内,弃宗弄赞忙活了一日,劳累了许久,方才把手中的事情处置停当,正欲就寝,却突然有宫里的侍婢传报,大相禄东赞求见。

    禄东赞是吐蕃第一重臣,弃宗弄赞的左膀右臂,禄东赞突然在晚间求见必然是发生了大事,弃宗弄赞勤政,哪怕已经将要就寝了,却还是起身见了禄东赞。

    “大相夜里急着来见我,可是有什么要事。”禄东赞进殿,弃宗弄赞当先问道。

    禄东赞连忙上前回道:“东边与吐谷浑相交的柏海守军传来消息,唐军凉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突然增兵星宿川,已于星宿川安营扎寨,似有久驻之意。”

    时已入夜,弃宗弄赞原本是有些困倦的,但禄东赞之言一出,弃宗弄赞猛地一个激灵,心头一颤,一点困意都没有了。

    “多少人?”弃宗弄赞连忙问道。

    禄东赞回道:“据斥候回报,星宿川驻军中汉人、吐谷浑人都有,人数当不在四万之下。”

    “四万人,唐军这是何意。”弃宗弄赞听到这个数字,微微皱了皱眉头。

    如果唐军增兵星宿川是为了开战的话,四万人显然是不足的,但如果只是寻常巡边,四万人的动静又太大了,这着实叫弃宗弄赞有些不解。

    禄东赞道:“赞普,据臣所知,裴行俭是唐皇李恪心腹,早在李恪还是楚王时就在李恪身边,极为李恪信重。”

    弃宗弄赞知道禄东赞的意思,弃宗弄赞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裴行俭进驻星宿川是奉了李恪之命?”

    禄东赞道:“唐军进驻吐谷浑之地,这么大的事情,凉州都督府做不了这个主,裴行俭是李恪心腹爱将,他突然奉李恪之命到了星宿川,多半是长安城那边出了变故。”

    裴行俭大军进了吐谷浑,行抵吐谷浑和吐蕃交界要塞,此举无异于是在向吐蕃寻衅,干系重大,只凭凉州一地是做不出这样的决策的,这只能是李恪的意思。

    弃宗弄赞闻言,警觉道:“唐军突然增兵吐谷浑,只怕是和亲之事出了岔子,那使团上下岂不就危险了。”

    弃宗弄赞说着,心里不禁担忧了起来,因为吐蕃使团中不止有使臣,还有他的嫡长子,若是李恪决意同吐蕃开战,势必扣押吐蕃使团,那贡日贡赞也就回不来了。

    弃宗弄赞不禁有些后悔遣贡日贡赞前往长安了,因为原本在他想来,此番求亲必是十拿九稳的,可谁能想到最后竟等来了唐军增兵边境的答复。

    禄东赞看着弃宗弄赞的反应,哪还不知弃宗弄赞担忧的是什么,忙对弃宗弄赞道:“赞普勿忧,依柏海守军传来的消息,唐军进驻星宿川后便开始就地结阵,似乎只是固守,并无西进之意,只怕是无意先行开战的,使团上下应该无碍。”

    “大相说的有道理。”

    弃宗弄赞听了禄东赞的话,想了想,确也是这么个道理,正所谓兵贵神速,如果唐军真的有意攻打吐蕃的话,应当即刻出兵才是,不会先驻扎于星宿川,给了吐蕃军防备的机会。

    禄东赞道:“若依裴行俭的举动来看,唐军驻扎于星宿川虽然只是防备,但唐军会有此举多半是受了和亲一事的刺激,此番吐蕃使团就算安危无碍,只怕和亲之事是告吹了。”

    弃宗弄赞问道:“李恪竟敢在此时拒绝和亲之事,难不成是我们的消息错了,唐廷并无和高句丽开战的意思?”

    禄东赞道:“消息应该不会错,以李恪的性子,如果唐廷无意东征,那裴行俭的大军绝不会只到星宿川而已,裴行俭此番行军如此保守,必是奉了李恪之命试探赞普的意思。”

    星宿川在柏海往东偏北的地方,星宿川相距吐蕃境地还有百里之遥,此番唐军驻守于星宿川确是还是颇为保守。

    而唐军对外的行事作风向来是强硬惯了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对高句丽动兵,唐军的举动不会这般谨慎,只怕早就陈兵边境了。

    有了禄东赞的话,得知唐军行事谨慎后,弃宗弄赞倒是多了些其他的心思,弃宗弄赞对禄东赞问道:“大相,你以为唐军与我吐蕃为敌,敢冒腹背受敌的决心有多大。”

    弃宗弄赞之言一出,禄东赞就猜到了弃宗弄赞的心思,弃宗弄赞这是逼娶大唐公主之心不死,还想再试试。

    禄东赞问道:“赞普可是怀疑唐军虚张声势,实则不敢与我吐蕃开战?”

    弃宗弄赞道:“不错,正是如此,若是此时我们也遣兵往北,与唐军在星宿川对峙,现在唐军东征在即,大军东调,关陇和关中的兵力势必空虚,你说李恪会不会为了东征大局低头,送公主来和亲?”

    在弃宗弄赞想来,唐军东征在即,想必钱粮和士卒都已经开始调往辽东了,而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如果趁着这个机会吐蕃出兵发难,让李恪看到边境的压力和吐蕃求娶大唐公主的决心,李恪多半会为了大局放弃一个女子。

    但禄东赞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回道:“此事绝无可能,虽说现在关陇兵力恐怕不济,但李恪不是能被随便逼迫的人,赞普若是真的在此时遣军叩边,等来的只怕是李恪御驾亲征,和天下最精锐的北衙亲军。”

    弃宗弄赞闻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唐廷的北衙天子亲军,有李渊的元从禁军、李世民的玄甲精骑,还有李恪的陌刀营,这是历经唐廷三代帝王,百战磨砺留下的无双精锐,纵说是天下最强军也不为过,如果有可能,弃宗弄赞绝不愿与他们为敌。

    弃宗弄赞道:“辽东战事在即,李恪当真敢如此行事吗?”

    禄东赞道:“如今吐蕃国内也是诸患未定,象雄和后藏都还不安,赞普敢在这个时候动兵,李恪也一定敢。”

    禄东赞之言入耳,弃宗弄赞一下子沉默了,他对李恪这个对手多多少少还是熟悉些的,他知道弃宗弄赞说的是实情。

    弃宗弄赞轻叹了一口气,不甘地埋怨道:“若是国内无患,这本该吞并吐谷浑,逼娶大唐公主的绝好机会,可如此好的机会,却只能眼睁睁地错过了。”

    禄东赞道:“形势如此,别无办法,赞普只需看得长远些,也就能想地通了。”

    弃宗弄赞少年登位,能走到今日自然有其过人之处的,前面片刻他才是一副不甘的模样,但很快他便调整了过来,收起了脸上的埋怨之色,转而对禄东赞道:“虽说唐军多半无意跨境,但也当命边军严加防卫,做好与唐军一战的准备,我相信这一战不远了。”

 第六十八章 交代

    大明宫北,内苑射声殿。

    大明宫建地有些匆忙,宫中除了几处主殿和皇帝日常行走的几处地方外,还有些地方还在零星地修葺和续建。但就在已经修成的殿宇中,有一处却成地最早,也是李恪亲自交代的,这处殿宇便是射声殿。

    射声殿,顾名思义就是李恪每日射箭的地方,李恪行伍出身,一身武艺不俗,也尤好射箭,虽不能说是每日必练,但也是常来的。

    射声殿中,草靶正在殿外放着,李恪站在相距草靶百步之外,左手持弓,右手搭箭,把落雕弓拉了个满月,利箭便如流星般离弦而去,正中靶中。

    “陛下好射术,想不到陛下近来忙于朝政,这一身武艺却还不曾落下。”李恪一箭射罢,身边的席君买抚掌赞道。

    李恪缓缓垂下拿着落雕弓的手,对席君买道:“别人夸朕两句,朕还受得起,你夸朕,朕可该不好意思了。”

    席君买道:“末将说的是实情,百步之外一箭中的,如此本事就算是遍数禁军,能与陛下一较的又有几人。”

    李恪师承秦叔宝,论武艺自然及不上席君买和薛仁贵这样的猛将,但也绝对算的是骁勇,禁军之中能和李恪一较长短的也不会多。

    李恪闻言,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落雕弓,感叹道:“朕这一身武艺,本是杀人术,但却蹉跎于射场、苑太久了,也不知何时还能再临阵前,沙场驰骋。”

    席君买笑着问道:“陛下可是看着大军东征在即,技痒难耐,坐不住了?”

    李恪道:“昨日和定方、懋功论事,心里确实痒痒地厉害,朕真恨不得点了自己的将,领兵出征,只可惜朝中压力太大,朕也不好违逆众意。”

    席君买宽慰道:“此番群臣劝阻,也是为了陛下的安危,不过陛下倒也不必担心,如今我大唐边患尚未尽平,陛下未尝就没有机会了。”

    李恪听着席君买宽慰自己,问道:“朕要想出征,只怕是不易了,那你呢,你一身武艺冠绝当世,却和朕一样困顿朝堂,可有觉着苦恼?”

    席君买不假思索地回道:“自然不会,保护陛下便是这天底下最重要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