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使节才行抵逻些,但长安发生的事情早已快马加鞭送到了吐蕃,几日前弃宗弄赞就已经知道了。就和亲之事李恪态度强硬,丝毫不给回旋的余地,确实不是他们所能够掌控的。

    待起身后,出使的正使桑布扎先开口道:“赞普仁德宽厚,我等愧受。”

    弃宗弄赞道:“李恪态度强硬,从来不愿和亲,所以对于这个结果我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不过你们去了一趟长安,当对唐廷的态度更了解一些,你们以为他们对我们吐蕃的敌意有几分?”

    桑布扎如实回道:“唐皇对我吐蕃似乎成见很重,受唐皇的影响,大唐将领和重臣对咱们都有敌意,臣以为唐与吐蕃一战势在必行,不可避免,咱们还需早做准备。”

    弃宗弄赞道:“你说的是,凉州大军已经进驻星宿川有些时日了,若非眼下后藏和象雄未定,我恨不得趁着唐军东征之际,即刻遣军直扑吐谷浑,将裴行俭逐回凉州。”

    一旁的塞汝贡敦闻言,忙问道:“那不知唐军进驻星宿川后可有越界之举?”

    弃宗弄赞回道:“这倒不曾,唐军自入了星宿川后只是每日操练,并不曾越界,但看这样子只怕是要长驻了。”

    弃宗弄赞说着,又想起了一事,问道:“你们此去长安可曾见到公主?”

    桑布扎回道:“唐宫规矩太多,在元日前不准外臣进宫,元日后使团又急着回吐蕃,所以不曾见到公主。”

    弃宗弄赞轻叹了口气道:“两国交战已成定居,林芝却还被困在长安,实在是叫人担忧,早知当初我就不该应允和唐廷联姻之事,将林芝嫁去长安。”

    对于把朗日林芝嫁去长安这件事情,弃宗弄赞还是颇有些后悔的,将朗日林芝嫁给李恪,是为了和大唐求和,稳住吐蕃东线,给自己争取收拾象雄和后藏的时间不假,但近年来吐蕃朝中上下关于此事的抱怨却越来越多了。

    两国联姻交好,伴随而来的便是贸易通商,论货物之精美,花样之繁盛,吐蕃的东西都远远不能和大唐相比。

    吐蕃的皮革、牛羊、藏药之类在大唐所需不大,卖地也不多,获利微薄,但吐蕃上至王公权贵,下至平民百姓却对唐朝的东西很是喜爱,每岁要花费许多金银用以购买唐朝的美酒、丝绸、香料、茶叶等等,这已然不是逆差,几乎形成了一面倒的倾销。

    更有甚者,有些吐蕃权贵手中金银不足,为了可以继续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与大唐的商队私下贸易战马和刀剑甲胄之类,以继续换区大唐的东西,这已经突破了弃宗弄赞能够容忍的底线了,若是长此下去,这仗也不必再打吐蕃的军队自己就垮了。

    可偏偏吐蕃的军制又和大唐不同,吐蕃国中部族制势力太大,弃宗弄赞虽是赞普,但也不能决断各部族中的事情,面对这些问题只能徐徐图之,叫他很是头疼。

    贡日贡赞看着弃宗弄赞的模样,显然是对嫁了朗日林芝去大唐很是后悔,于是趁机道:“其实因和亲之事陷咱们吐蕃于两难的又何止公主一人。”

    弃宗弄赞听着贡日贡赞所言,似乎话中有话,于是问道:“你这是何意?”

    贡日贡赞并未直接回弃宗弄赞的话,而是先问道:“赞普可还记得钦陵?”

    弃宗弄赞回道:“可是大相家的次子,当初随林芝去长安的那个小子?”

    贡日贡赞道:“正是此人,此番我们向唐皇请求和亲,会落得如此境地倒也和他不无关系。”

    贡日贡赞之言才落,桑布扎立刻就猜到了贡日贡赞的意思,忙道:“此事干系重大,克增可不能信口开河啊。”

    贡日贡赞不悦道:“我说于赞普的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绝无半点虚假,何来信口开河一说。”

    听着贡日贡赞和桑布扎的话,显然是别有内情的,弃宗弄赞对贡日贡赞道:“你且说来听听,但钦陵是大相之子,你所说切不可有半分妄言。”

    贡日贡赞回道:“赞普放心,我说的必定都是实情。”

    弃宗弄赞当面,又有桑布扎和塞汝贡敦在旁,贡日贡赞自然不会信口开河地胡言,但有些话只要他稍稍添油加醋,这味道便就全然不同了。

    “你且说来听听。”弃宗弄赞道。

    弃宗弄赞看着他们的模样,明知道他们说的必定是和禄东赞有关的,也明知道问了这些事情,可能会使得吐蕃君臣失和,但弃宗弄赞还是忍不住要问。

    毕竟禄东赞身为大相,又掌兵权,和国中许多重臣都关系极好,弃宗弄赞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

    贡日贡赞道:“在元日大朝,桑布扎向唐皇正式请求和亲之前,桑布扎曾经私下见过钦陵,为了试探钦陵还将和亲之事透露给了钦陵知晓,要他帮忙从中调停,可钦陵却回绝了桑布扎,还一口咬定唐皇绝不会同意和亲之事,仿佛一早就知道了一样。

    而事后唐皇的反应也确如钦陵所言,也是绝不同意和亲之事,我怀疑是钦陵将桑布扎的话告诉了唐皇,才使得唐皇有了准备。”

    桑布扎闻言,忙解释道:“我吐蕃欲与唐和亲之事本就不是绝密,故而我才敢告知钦陵,绝非刻意泄密,还望赞普明察。”

    弃宗弄赞想求娶大唐公主也不是一两日了,不管桑布扎说不说,李恪都知道,求娶大唐公主之事不成,和此事没有必然的关系,真正叫弃宗弄赞不满的是钦陵的态度。

    钦陵是吐蕃人,又是禄东赞之子,却说出这番话来,实在是不妥。

    弃宗弄赞对桑布扎问道:“他说的可是真的。”

    贡日贡赞所言并无虚假,桑布扎只得回道:“克增所言是真的,但此事钦陵未必就说于了唐皇,这眼下还并无实据。”

    桑布扎之言才落,贡日贡赞就立刻道:“若非如此,为何在大朝之后唐皇立刻就给钦陵晋升了官职,而且还是如此紧要的位置。”

 第七十一章 防备

    大唐建国,有李渊的十七开国元谋功臣,也有李世民的二十四凌烟阁功臣,难分高下,但吐蕃中兴,毫无疑问的第一功臣却是禄东赞。

    自弃宗弄赞临危继位到现在,吐蕃的每一件大事,退敌苏毗、威逼尼婆罗、促唐和亲、平定后藏、兼并象雄等等,其中都有禄东赞的影子,甚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论及在吐蕃的声望和权势,居首的自然是弃宗弄赞,其次是禄东赞,再次才是弃宗弄赞的独子贡日贡赞。

    贡日贡赞是吐蕃的克增,类比大唐的太子,未来的吐蕃赞普,但就是这样的人,在吐蕃国内却被禄东赞这个臣子牢牢地压在下面,他能乐意才是怪事。

    贡日贡赞本就对禄东赞颇有些怨念,不过碍于禄东赞的功劳不便发难而已,如今他随使团前往大唐,得知了此事,又怎会再隐忍。

    弃宗弄赞听了贡日贡赞的话,问道:“你这是何意?”

    贡日贡赞回道:“就在唐皇当殿拒绝和亲的当日,便给军中下了旨意,擢拔钦陵为右龙武卫左郎将,右龙武卫位在北衙,钦陵如此年纪便居其中正五品要职,难道还不是重用吗?”

    弃宗弄赞听了贡日贡赞的话,也是一惊,眉头有些微皱,望向了桑布扎的方向,在此前桑布扎给弃宗弄赞的回信中,桑布扎可不曾提到此事。

    在弃宗弄赞看来,钦陵被李恪擢拔为右龙武卫郎将可不是小事,大唐数十万大军,最是精锐的是驻守长安的南北衙禁军,而禁军当中又以直属皇帝的北衙禁军最强,至于北衙四军中,则当属席君买统帅的右龙武卫最是善战。

    右龙武卫,兵只六千,但却是自数十万大军中精挑细选而来,是为精锐中的精锐,汇集了大唐最善战那批人,是为天子亲军,钦陵能在右龙武卫中拜将,还是官职颇高的左郎将,可见有多受李恪的器重了。

    这也难怪钦陵一去多年,却始终没有要回国的意思,只怕未必就是李恪不放人吧,毕竟在弃宗弄赞的眼中,钦陵也不过就是一个聪慧些的少年,李恪真正看中的应当是钦陵背后的禄东赞。

    桑布扎看着弃宗弄赞望向自己,也知道弃宗弄赞的意思,忙解释道:“此事与和亲之事无关,故而臣不曾上禀。”

    桑布扎知道此事的意义,桑布扎之所以瞒下了此事,其实也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也有自己的私心。

    桑布扎和禄东赞乃是至交,相识多年,他知道此事一旦叫弃宗弄赞知道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刻意压下了此事,不曾在信中讲明,也是有回护禄东赞的意思。

    桑布扎自然是对弃宗弄赞忠心耿耿,但此事一旦落到了弃宗弄赞的眼中,却不免有些重臣结党,合瞒君王的味道了,心中对禄东赞和桑布扎顿时多了些不满。

    不过弃宗弄赞虽然对禄东赞多了些忌惮,但却也不便表露出来,因为禄东赞不比寻常臣子,他是吐蕃大族噶尔家的家主,又手握兵权,弃宗弄赞不敢轻易动他。

    大唐正在吐蕃之东虎视眈眈,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吐蕃不可内部失和,这些城府和忍耐弃宗弄赞还是有的。

    弃宗弄赞打了个哈哈,对桑布扎道:“你说的是,李恪重用钦陵,这是钦陵自己的事情,与两国关系无关,更与大相无关,确实不便多言提及,免得伤了君臣之间的和气。”

    弃宗弄赞的话说着客气,似乎对此事全不在乎,但方才弃宗弄赞初知此事时眼中的一丝愤怒和慌张已经彻底表明了他的立场。

    这对珠联璧合,曾今合力开创吐蕃盛世的君臣已经有了嫌隙,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吐蕃这边,弃宗弄赞正在为钦陵在长安的所作所为担忧,而与此同时,钦陵自己在长安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也是身不由己。

    右龙武卫左郎将,大唐天子亲军中的中高层将领,绝对是个前途无量的位置,将来若是外放,至少也是一个下州都督,但钦陵在这个位置上坐地却很是难受,因为钦陵这个郎将只是空挂着的,实际上并不统兵。

    右龙武卫是大唐精锐,都是百战而来,而钦陵虽是李恪弟子,却不过是个年近弱冠的少年,军中将士如何能够服他,所以钦陵在这边也尴尬地很。

    “陛下,臣请辞去右龙武卫左郎将之位,重回千牛备身,还望陛下恩准。”紫宸殿中,钦陵早早地来求见了李恪,却是为辞官而来。

    钦陵的话似乎并不叫李恪觉着意外,李恪听着钦陵的话并不动怒,反倒看着钦陵,笑道:“右龙武卫是朕的心腹亲军,多少人想进右龙武卫而不可得,你却想退出,这可是有些不思进取了。”

    李恪说的不错,右龙武卫是天下精锐,大唐将士,无不以能进右龙武卫为荣,但这只限于凭借自己的本事和资历进来的,而不是钦陵这种毫无功绩,空降进来的闲职,这份差事干地钦陵很是难受。

    钦陵道:“臣自问才干功绩皆还不足入右龙武卫,更不足在右龙武卫为将,这军中府衙的位置臣每日如坐针毡,实在是一日都待不下去了。”

    李恪给钦陵安排在右龙武卫的是一个闲差,虽挂着郎将之职,却并无实权,每日看着来往军中的士卒,有对他不屑的,议论的,甚至有嗤之以鼻的,以钦陵锐气正盛的年纪,待得住才是怪事。

    钦陵的反应在李恪的意料之中,而这也正是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