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庾信问道:“可有探查到倭国兵力如何?”

    金颖回道:“并无确切消息,但倭国天皇亲自前往九洲督兵,大有倾举国水师而来的意思,兵力至少在四万。”

    金庾信道:“四万,两倍于唐军水师,若是倭国水军至此,只怕唐军水师危险了。”

    金颖问道:“眼下我们与唐军共谋百济,可要将这个消息告知大将军?”

    金庾信想了想,摇头道:“不必了,唐军所强不在水军,在马军步卒,就算没了水军,唐军也一样能胜百济。”

    金颖看着金庾信的模样,问道:“伊湌是想借机从中得利吗?”

    金庾信道:“若是唐军水师全军覆没,到了那时,辽东战事焦灼,李绩无力顾及苏定方,在百济的唐军又内外受敌,那他们在百济就更要仰仗我们新罗了。

    届时我们进可在唐军和倭国两虎相争,俱为强弩之末时,趁乱出兵,全歼唐军和倭国士卒,得其兵甲辎重,称霸一方,北上再与高句丽争雄。就算退,也可以此和唐军谈判,全据百济国土,从此位列三韩最强,不是美哉吗?”

 第八十一章 破城

    三韩局势,高句丽最强,其次新罗,而后百济,而百济又和新罗乃是死仇宿敌,百年间就多有纷争,常起战乱。

    百年前新罗的国力一度临驾于百济之上,又逢新罗真兴王明主当朝,军民一心,数载间侵夺百济国土近半,压地百济几有亡国之危。

    无奈之下,为求自保,百济北交高句丽,南结倭国,甚至遣了王子入倭国为质,以换的倭国对百济的扶持,也正因如此,百济才慢慢缓过了气,存国至今。

    倭国一度国力远胜于三韩,百济也算是倭国藩属,但因为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倭国大臣苏我氏一脉掌权这里的大臣不是臣子的意思,而是官职名称,是倭国最高官职,苏我氏一家子孙数代人连任大臣一职,权倾朝野。

    到了苏我入鹿时苏我家甚至已经临驾于皇权至上,一度架空了皇极天皇,也使得倭国内耗,自然就无暇他顾,在半岛的威望也为之大降。

    不过在三年前,倭国中大兄皇子于宫中兴兵变,刺杀了苏我入鹿,而后于国中推行大化改新,国力日盛,也开始着眼于恢复倭国在半岛的势力。

    这一次对于倭国而言是个绝佳的机会,唐军虽然盛名之外,但倭国却不曾与大唐有过正面冲突,故而不知唐军深浅,而且倭国环海,强于水军,此番以水师为主力,也有和大唐一战的资本。

    所以,在百济的求援后,孝德天皇立刻就抓住了这次良机,兴兵援助百济,这也叫金庾信看到了火中取栗的机会,决定放手一搏。

    而金庾信也猜地不错,因为地域的缘故,也因为大唐对倭国本就不甚重视的缘故,唐军主帅苏定方到了此时还没有得到倭国援军的消息,还在一心备战泗沘,甚至对熊津江一带的唐军水师还没有进一步的安排。

    又是十余日后,新罗数万士卒日夜营建土山,费了许多人力,这座高逾城池的土山也终于如期完工了。

    这些日子新罗士卒忙着营建土山,唐军的将士们也没有闲着,就在这短短二十日的时间内,唐军已经接连拿下了百济王畿周边十一座城,并分兵据守,现在的王畿一带除了泗沘城外已经都是唐军所属,唐军已经彻底在百济站稳了脚跟。

    土山建成,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攻城之事了,兵贵神速,就算唐军的粮草并不吃紧,苏定方也不会在此拖沓。

    是日,唐军大军集结,聚于土山上下,准备拔城。

    唐军攻城,苏定方一面调拨千名最善射的弓手登上土山,居高临下,以箭矢袭扰城池之上的百济士卒,射退城上守城的百济将士,一面命人以云梯、檑木攻城,强取泗沘西城大门。

    一时间,百济人既要顶着土山上唐军的箭雨守城,又要被攻上来的唐军突袭,上下挨打,方寸大乱,连连退让。

    唐军攻城,大佐平沙宅千福亲自前阵督战,但面对土山上唐军的箭雨,他却连城池都不敢登上,只能在城下看着,泗沘城中还有三万多士卒,又有名将阶伯领兵,但一时间却也陷入了两难。

    “阶伯将军,若是依照这个守法,唐军破城只是早晚的时候,你可有退敌的法子?”沙宅千福远远地看着城上开始有些败退的百济士卒,唤来阶伯问道。

    阶伯回道:“唯今之计,若想退敌只有一个法子。”

    沙宅千福闻言,忙问道:“什么法子,阶伯将军快说来。”

    阶伯回道:“若是一味固守,绝非长久之计,眼下要想解除泗沘之困,唯一的法子就是出城一战,趁着唐军攻城不备之际我们出城突袭,击退唐军,夺了土山,如此便可守住泗沘城。”

    沙宅千福担忧道:“阶伯将军的想法确是不错,但唐军军容正盛,想要胜之不易,这一战你有几成胜算。”

    阶伯道:“这一战指挥的若是金庾信,我至少有五成胜算,但苏定方乃唐廷名将,用兵之能绝非金庾信可比,这一仗我的胜算最多两成。但这已经是眼下唯一的法子了,若是不赌这一次,最多一日城池必破,到时就连一成胜算都不会有。”

    沙宅千福听着阶伯的话,眉头紧蹙,过了片刻后才道:“此策一旦不成,泗沘城便就丢了,此战干系重大,且待先去我与大王商议,而后再定。”

    沙宅千福说着,头也不回地便直奔王城去了。

    其实在唐军的攻势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自己对于能否成功守城,能够守到何时,自己都没有丝毫的信心,所以当扶余义慈自沙宅千福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有的只是担忧和纠结。

    “大佐平以为此事该当如何?”扶余义慈自己思量了许久,也拿不定主意,对沙宅千福问道。

    沙宅千福对此事其实已经早有思量,回道:“眼下这恐怕是唯一的法子了,此战就算再拖下去,也是必败。”

    扶余义慈道:“可如此会不会太过冒险了,此战一败,我们可就都成了唐军的阶下之囚了。”

    沙宅千福回道:“此战自然不能拿大王的安危冒险。”

    “那你是何意?”扶余义慈不解地问道。

    沙宅千福道:“唐军攻城,主在西城,东城因为临山,故而并无兵力部署,大王可自东城出京,前往重镇熊津城暂避,而后由阶伯将军奋力一搏,若是胜了自然最好,就算是败了大王也可保安然无恙,在熊津城静待倭国援军。”

    按照沙宅千福的意思,是要留下阶伯和王畿大军和唐军生死一搏的,而扶余义慈则带着一众亲眷和朝臣轻车简从,自东城北逃,逃往熊津城。

    熊津城也是坚城,可以固守,若是能守住熊津,等到倭国的援兵,那这一战就还有转机。

    扶余义慈问道:“泗沘城乃我百济国都,除此之外已经别无他法了吗?”

    扶余义慈这一走,等于是将满城百姓还有守城的三万将士尽数抛弃了,一时间叫他下这个决定,确实有些为难。

    沙宅千福道:“取大而舍小这是必然,大王切不可做妇人之仁啊,眼下已是唯一的机会,再过半日,恐怕就是大王想走也未必还能走得掉了。”

    沙宅千福之言也是实情,扶余义慈思虑了片刻,咬牙道:“那就依你的意思,留扶余泰和阶伯率军守城,余下的随我撤往熊津城。”

 第八十二章 破城

    阶伯乃百济名将,名扬三韩,此战正如阶伯自己所言,如果他面对的是新罗名将金庾信,这一战虽然他人数不足,但至少也有五成的胜算,但可惜他面对的是苏定方。

    论将而言,苏定方本就极有天资,又学于李靖门下,和金庾信、阶伯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将领,阶伯的算计在苏定方的眼中便就如儿戏一般。

    唐军攻城,阶伯想要趁唐军不备之际杀出城去,夺取西门外的土山高地,这一点老谋深算的苏定方不可能想不到,更何况当年李绩在此事上面已经吃过一次亏了。

    午后,扶余义慈已经自城后寻山路潜逃,而唐军两轮攻势之后,也正是人一天内最是容易觉着疲累和瞌睡的时候。

    唐军有所松懈,这对于眼下困守城中的阶伯已是难得的机会,也是在他眼中唯一的机会,尽管这个机会严格说来其实并不能算是个机会。

    泗沘城的城门一开,除了城墙上还在固守的百济士卒外,余者在阶伯的率领下尽皆涌出,直奔土山而去,欲强取土山。

    阶伯是在放手一搏,但苏定方又何尝没有准备,就在阶伯率军杀出,接近土山之时,土山的两侧便突然杀出了唐军的轻骑,迂回着包抄了过来。

    两军相接,原本想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的百济士卒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当阶伯看到埋伏在两侧的唐军杀出后,阶伯知道,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战已经结束了。

    深陷险境,内外交困,为将者,阶伯能做的也只有勉力厮杀,尽自己的最后一分责。

    在唐军中军大军的前端,苏定方的身后,金庾信看着已经洞开的泗沘城,和被唐军围杀的百济士卒,心中是从未有过的畅快。

    金庾信看着阶伯狼狈的模样,对苏定方道:“这阶伯面对大将军所率的大唐天兵,竟还不知天数,还在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实在可笑。”

    新罗和百济互相攻伐百年,乃是世仇,而这种仇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两军将士的身上,他们相互间的身上都背了彼此许多血仇,尤其金庾信和阶伯还是常有交手的两国名将。金庾信看着阶伯落魄,奚落几句也属正常。

    只不过金庾信不知道,就在苏定方看着阶伯明知不敌,还在厮杀后,心中对阶伯却不禁多了几分好感,而且也有了其他的念头,苏定方意识到,如果唐军想要据有三韩之地,这个阶伯似乎是对付金庾信最好的棋子。

    苏定方对身边的刘仁轨道:“正则,这阶伯困兽犹斗,明知不敌而敌,倒也是个人物。”

    金庾信说阶伯是困兽之地,多了些轻蔑,但苏定方却说他是困兽犹斗,有些赞许之意。

    刘仁轨何等聪明,苏定方只一开口,刘仁轨立刻就明白了苏定方的心思,也应和道:“大将军说的是,没想到在这小小百济国,竟也有如此忠勇的人物,大将军可是见此生了爱才之心?”

    苏定方道:“不是本帅,而是陛下,陛下爱才,用人又不拘一格,阶伯这等人,若是陛下见了,想必也很是欢喜,若是能收为我大唐所用,便是最好。”

    刘仁轨问道:“大将军是想要生擒吗?”

    苏定方点了点头道:“不错,你即刻传令下去,降者不杀,这个阶伯,本帅要活的,兴许本帅还要用他。”

    金庾信一听苏定方的话,顿时急了,阶伯可是百济大将,也是新罗的宿敌,苏定方要留他的性命,无异于是释放了要善待百济的信号,这和金庾信所想的可大不一样,毕竟一定百济真的顺从了大唐,那他新罗就不再是无可替代的盟友了。

    金庾信忙道:“百济对陛下不敬,此番东征百济灭国乃陛下御命,而这阶伯又是百济名将,若是不杀阶伯,何谈功成,届时只怕陛下也会降罪啊,还望大将军三思,莫要为了一个阶伯误了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