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人数倍于自己的倭国水师,刘仁轨虽有取胜的信心,但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得令后便片刻不停,点了人马立刻东海往备战。

    龙朔二年,四月下,夏初。

    洪城渡口之外,白江口西南外二十里海域,这里相距渡口已经颇有些距离,平时里就是百济渔夫的渔船也鲜少至此,但今日,这里却热闹非常。

    倭国水师将至,刘仁轨不欲落入后手,故在倭国水师未近水师大营前便亲自领军来此阻击倭国水师,唐军水师大寨,除了留守的千余将士,余者尽皆倾巢而出,领舰百七十艘,军一万八千余出营,欲与倭军在此决战。

    刘仁轨对于倭军还是颇为重视的,虽然他对倭国的所知也不多,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拉扯出四万水师的也不会是弱国,故而对此战颇多思虑,心思缜密的刘仁轨甚至想到了最坏的情况,此战如若战败后,唐军应对的法子。

    但是当刘仁轨真的在海上亲眼看到倭国水师的战船后,刘仁轨知道自己可能有些多虑了,倭国的水师和刘仁轨理解中的水师是不同的。

    唐军楼船均高六丈上下,长近二十丈,每艘战船可载人三百余,谓之为舰,寻常的唐军楼船尚且如此,更遑论主将刘仁轨所在的五牙大舰了。

    唐军不以水师见长,但也颇有气象,和唐军水师想比,倭国的水师战船便显得寒碜了许多,甚至有些儿戏了。

    倭国的水师人数倒是不少,倍于唐军,他们的战船数量更多,有一千三百余艘,几乎是唐军的八倍之多,但这也注定了倭军的战船大多不大,不过是大一些的舟船而已。

    倭军的舟船停在唐军楼船的面前,就仿佛一个站在成人面前的婴儿,浑然不是一个体量,刘仁轨都怀疑他们是怎么做到能够跨海来到这里的了。

    倭军的战船本就远不及唐军的高大坚固,而且唐军还有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倭军是千里而来,已经连续奔波多日,很是疲乏,而唐军却是以逸待劳,士气正盛,这一战,唐军可以等,但以倭军的情况而言,是万万等不起的。

    这一战拖地越久,倭军的士气越低,胜算自然也就越低,所以倭军是万万拖不得的,唐军在海上停泊,不动如山,丝毫没有先行进攻的意思,这边的倭军便陷入了被动,成了着急的一方。

    倭军的主帅名作阿倍比罗夫,乃倭国掌权的中大兄皇子的心腹爱将,也是中大兄皇子在倭方的第一臂膀,这些年来为了帮助中大兄皇子独揽朝中军权,南征北战,建功无数,出力甚多。阿倍比罗夫之于中大兄皇子便如苏定方之于当年还是楚王时的李恪,甚至犹有过之。

    中大兄皇子虽然对唐军的战力所知不多,但对于这重树倭国在三韩中威望的一战却极为重视,故而遣了麾下第一战将领军来此,为的就是一举定功,只不过现在的这位被中大兄皇子寄予厚望的大将却陷入了难处。

    “后将军,唐军的军容与百济使节所言全然不同,这一仗恐怕不容易了。”阿倍比罗夫的副将上毛野稚子站在阿倍比罗夫的身后,看着远处连绵如山的唐军楼船,讶异地对阿倍比罗夫道。

    阿倍比罗夫身经百战,自然也看出了眼前不对劲的地方,阿倍比罗夫怒拍船栏,道:“百济人为了使我们出兵相助,恐怕是没把唐军的情况如实相告。”

    很显然,倭军严重低估了唐军的战力,正如求援的百济使臣所言,唐军确实只有两万水师,倭军的人数也确实倍于唐军,但两军战力的高低又何尝是单纯地由人数决定了。

    百济人为了诱得倭国出兵尽快相助,只对唐军水师人数不足的弱势一再夸大,仿佛只要倭国大军到了便可取胜一般,却对唐军的高大坚固的战船只字不提,以至于倭军对此也不清楚。

    当他们真的亲眼看到了眼前宛如高楼的唐军大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这一切都已经迟了。

    上毛野稚子看着他此前从未见过的战舰,问道:“我们眼下该当如何?”

    倭军原本是想着唐军人数不济,必定是只敢在大寨固守,不敢擅出,但唐军所为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唐军倾巢而出,在此阻击倭国水师,这是上毛野稚子之前没想过的。

    倭军就算再狂妄,再被高句丽使节诓骗,可摆在眼前的战船差距他们不会看不出来,这一仗倭军难言必胜,而且就算能胜了,只怕也是一场惨胜。

    阿倍比罗夫咬了咬牙道:“事已至此,退是必然退不得了,只能与唐军一战。”

    两军于海上相遇,倭军自然不能退,一旦退了就会被唐军无限地追杀,甚至没有还手的余地,唯有正面一拼才是最好的法子。

    上毛野稚子看着阿倍比罗夫的模样,显然是已经有了法子。

    这些年来,倭国水师在阿倍比罗夫的率领之下也是连战皆捷,阿倍比罗夫在军中威望极高,上毛野稚子道:“后将军下令便是,我等为后将军破敌。”

    阿倍比罗夫看着唐军的战船,道:“唐军船高,若是远攻我们是必然不敌的,最好的法子就是能借助我们舮舳的轻便之利接近唐军的战船,将唐军的战船阵型冲散,如此我们便可分而击之。”

    阿倍比罗夫所言确也在理,唐军的船只虽然高大,但却也失于灵活,回转不便,不比倭军小船这般机动,若是倭军的小船能够接近唐军,同时冲散唐军的阵型,唐军的优势便就不复存在了。

    阿倍比罗夫说着,对上毛野稚子道:“你即刻下令,命前部领四百舮舳,一万将士,直突唐军中军所在的楼船,只要这一万前部能进唐军中军,这一战便能胜。”

 第八十七章 合围

    倭军的战船虽不及唐军的高大坚固,装备也不及唐军精良,但这几年间,倭军能够在东海横行,连战皆捷,自然还是有其缘故的。

    阿倍比罗夫骁勇,战必登先,以至于他麾下将士对其也多有效仿,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上毛野稚子在得到阿倍比罗夫的军令后,便即刻点齐人马,命人乘着舮舳冲向了唐军的水师中军。

    “都督,倭军来了。”唐军主帅所在的主舰之上,副将古神感指着远处密密麻麻如虫蚁般的倭军战船,对刘仁轨道。

    刘仁轨道:“置于死地而后生,这倭军主帅倒也是个人物。”

    刘仁轨看着倭军以小舟先行,自然也明白阿倍比罗夫的用意,这一手对于眼下的倭军而言确实不失为破敌之法。

    古神感道:“倭军想要以小船扰乱我军船只阵型,可要命艨艟前往阻敌,拦下他们。”

    刘仁轨想了想,摆手道:“不必阻拦,让他们过来。”

    古神感不知刘仁轨之意,道:“都督这是何意,若是叫他们近前,只怕会威胁到帅船的安危。”

    刘仁轨道:“此战干系重大,若是能胜,这百济的大局便算定了,此战我必要大胜,重创倭军水师,叫其不敢再东进半步。”

    古神感听着刘仁轨的话,知道刘仁轨必是已经有了想法,于是道:“都督可是想诱敌深入,将他们一网打尽?”

    刘仁轨道:“若是将这些倭军前部挡在外面,那倭军大军也会知难而退,就算是全歼了他们的前部人马,也难伤其根本,而且我军将士也难免死伤,我要用帅船作为诱饵,先将他们的主力诱引过来,然后将他们一举歼灭。”

    古神感闻言,问道:“不知末将该当如何,请都督示下。”

    刘仁轨道:“先不必动,等他们近前便是,待他们近前后倭军大部势必会跟上。”

    “诺。”古神感得令,当即应了下来。

    倭军以小船接近唐军,唐军在刘仁轨的授意下又不做阻拦,很快,倭军的船只就接近了唐军阵型,甚至已经越过了安全的距离,直抵唐军船舰之下,开始冲击唐军的阵型。

    倭军作战悍不畏死,他们驾乘着小舟在停着不动的唐军的阵型里冲撞,用弓箭和唐军游击,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唐军的阵型,阿倍比罗夫口中的机会到了。

    现在,因为倭军前部已经冲杀进了唐军的船阵当中,只要这个时候大军出击,必可里应外合,彻底冲散、分割唐军的船阵,到了那时他们就能发挥人数上和小船的优势了。

    上毛野稚子对阿倍比罗夫道:“后将军,唐军阵型已乱,快下令出兵吧。”

    上毛野稚子所言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也确实是实际情况,唐军的阵型已经乱了,已经实现了阿倍比罗夫之前的预料,这个时候出兵正是时候。

    但阿倍比罗夫看着唐军阵型似散未散的样子,却有些担忧,道:“方才唐军明明可以出兵阻击,为何他们不出兵呢,我担心这是唐军的圈套。”

    阿倍比罗夫身经百战,他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上毛野稚子一听他的话,顿时急了,忙道:“前部大军冲杀,机会已经出现,后将军万不可犹豫啊,若是再不出兵增援,这一万前部便会被唐军慢慢剿杀干净,再想有破敌的机会可就难了。”

    上毛野稚子所言也是当下实情,这一万前部想要扰乱唐军阵型或许可以,但要想歼灭唐军是绝无可能的,他们这样下去早晚必被唐军全歼,若是他们再不出兵增援,这一万人便就白死了。

    阿倍比罗夫思虑了片刻,咬了咬牙,这才道:“下令三军尽出,我亲自统军,与唐军决战。”

    阿倍比罗夫一声令下,倭军三军同动,余下的三万大军齐出,往唐军的中军冲杀而去。

    唐军楼船高,站地高自然也望地远,倭军战船一动,帅船船楼上的刘仁轨和古神感便注意到了。

    “都督,倭军倾巢而出,冲着中军来了。”古神感对刘仁轨道。

    刘仁轨见状笑道:“大鱼上钩,入吾彀中了。”

    古神感问道:“可要下令出艨艟先肃清前部倭军?”

    倭军之所以有底气,全军尽出与唐军决战,靠的就是已经打进唐军船阵的一万先部,只要唐军灭了这一万先部,倭军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不过刘仁轨摇了摇头,却道:“不必,让他们再近些。”

    古神感闻言,有些担忧道:“倭军人数众多,且来势汹汹,若是真叫他们和这些前部倭军里应外合,倒是恐怕我们会陷入被动。”

    刘仁轨道:“这个圈套他们钻的还不够深,若是现在肃敌,只会将他们惊退,再想全歼他们便就难了。”

    刘仁轨的胃口很大,他想要的不止是倭军的这一万先部,而是一举全歼整个倭军,所以一再压着唐军出兵的时间。

    但这种做法却也不是没有风险的,一旦刘仁轨打错了算盘,真的叫倭军大军和前部接应上了,那为难的就是刘仁轨了,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一千步,八百步,五百步

    刘仁轨看着倭军上前,小心谨慎地把握着其中的分寸,就在倭军相距唐军三百步的时候,刘仁轨动了,三百步,正是唐军战船开动,倭军大军就算想折返也折返不了的距离,而这个距离也正好能给唐军最多的反应时间。

    “传令三军,除主力楼船原地固守外,余者即刻阵型分开,散于两侧,分左右合围倭军。”刘仁轨突然下令,对古神感道。

    古神感统领水军也有些年头了,他一听刘仁轨之言,便知道了刘仁轨的心思,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