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5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王玄策毕竟是大唐宰相,这又是在外,一国宰辅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李恪看着王玄策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便就此打住了。

    李恪就此打住,苏定方也不再多言了,而就在此时,正当王玄策被说着有些难为情的时候,前面远处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约莫数十人,为首的是一女子,还打着苏毗王的旗号,被前哨的禁军拦在了外面。

    王玄策指着这队人,对李恪道:“陛下,江孜城将近,想必是苏毗王前来接驾了。”

    苏毗王赤结苏知道李恪将在今日行抵江孜的消息,早在城外等候,如今李恪将至,他们自然连忙赶来迎候。

    李恪摆了摆手,给前面挡住苏毗人的禁军将士示意,禁军将士得令,便连忙左右散开,放了苏毗人进来。

    “臣西平郡王赤结苏,携苏毗上下重臣,恭迎陛下驾临。”赤结苏在唐军的指引下卸去兵甲来到了李恪的马前,率众跪地拜道。

    赤结苏倒是谨慎,知道投李恪所好,她是苏毗王,但她拜见李恪却不必苏毗王自称,而是用的李恪赐给她的西平郡王的爵位,不止显得心向大唐,而且显得自己对李恪赐下的爵位很是喜爱,引以为荣耀。

    “郡王有心了,快快请起。”李恪抬了抬手,示意赤结苏起身。

    赤结苏谢了恩,起身后对李恪道:“陛下,臣已在城中收拾好陛下行宫,打点好上下一切,还请陛下随臣进城歇息。”

    李恪摆了摆手道:“这倒不必了,此次乃朕御驾亲征,行军要事,非是寻常出巡,朕自当与众将士共甘苦,同住于营帐之中。”

    赤结苏听着李恪的话,心中也不禁多了几分讶异和叹服,唐皇李恪,在她眼中至高无上的存在,举止间自带雷霆之威的天可汗,竟然也能如此体恤下情,把自己放的和寻常将士一般,如此自律,就是她自己这个小国君王自问都做不到。

    赤结苏在此事之上倒是不敢多劝李恪,只是道:“既如此,那臣便也就在陛下御帐百米之外扎营,随侍陛下左右,寥表心意。”

    李恪闻言,摇了摇头,对赤结苏问道:“天下王号这么多,你知道为什么朕独独赐你‘平西’二字吗?”

    赤结苏见李恪似乎有些不满,连忙回道:“因为陛下希望臣能为陛下西征大事建功立业,助陛下平定吐蕃。”

    李恪道:“不错,朕正是此意,朕要的是一个能为朕立下军功的平西郡王,而不是个跟在身边伺候的近侍。”

    赤结苏知道李恪之意,当即回道:“陛下放心,臣已经命王子磨格在国境之西的大速水整军三万,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会即刻出兵,先攻象雄,而后南下,自西侧协助陛下共破逻些。”

    赤结苏之所以让磨格领军,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因为磨格知道自己的盘算,他去了才能更好地执行自己的计划,既讨好李恪,又不和吐蕃精锐交战,保存实力;

    二是因为磨格早晚都将继承赤结苏的王位,但苏毗王位一向传女不传男,她正好借此机会着磨格领军,积累功勋和威望,为将来继位做好准备,当然了,磨格若是能借此战博得李恪的欣赏,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赤结苏的算盘打地好,但哪里又能逃过李恪的眼睛,李恪和苏定方笑着对视了一眼,便知道彼此都看穿了赤结苏的心思。

    于是,李恪对苏定方问道:“定方,你是西征大军的主帅,你觉得西平郡王的布置如何?”

    苏定方道:“陛下在象雄已经布置了象雄王和任雅相两路大军,牵制禄东赞已经足矣,何须再多一个苏毗军。眼下苏毗军既屯兵于大速水,何不就近往西南的纳木湖?”

 第十三章 贡日贡赞之忧

    苏定方的话,几乎是让赤结苏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因为苏定方的话彻底打破了她的盘算。

    原本在赤结苏的计划中,唐军虽然对吐蕃势在必得,但吐蕃毕竟不是小国,又拒有绝对的地利,唐军也不是必胜的,所以赤结苏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后手。

    苏毗军出军为唐军助战,原本依着赤结苏的意思,是要西出象雄的,如此既可避开吐蕃军的主力,又不会开罪李恪,但偏偏苏定方的话让她的计划落了空。

    苏定方要苏毗军配合唐军出兵纳木湖,为唐军助战,但纳木湖可不是一处寻常的湖泊,纳木湖依山而傍水,湖的一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是天然的绝佳牧场,也是吐蕃最大的马场。

    吐蕃军中本就战马不多,而就是这本就不多的战马,其中还有近半数是出自这纳木湖马场的,一旦纳木湖马场丢了,对吐蕃就是巨大的打击。

    换言之,纳木湖就是吐蕃的战略要地,纳木湖之于吐蕃,就好比漠南牧场之于大唐,是万万丢不得的,苏毗军打了纳木湖,就是在往吐蕃的心窝子里面插刀,吐蕃岂能容得下他们。

    若是要赤结苏自己选,她是绝不愿选这条路的,但李恪当前,她不愿得罪死了吐蕃,却也更是万万不敢惹恼了李恪,如果她胆敢在此时回绝苏定方的话,李恪一定不会绕过她。

    李恪已经同吐蕃开战,他是绝对不会介意顺路多灭一个苏毗的,在李恪的眼中,现在要杀了赤结苏并不比捏死一只蚂蚁难上多少。

    赤结苏尽管心中不愿,但也还是应了下来,命人去给磨格下令,着他放弃出兵象雄,转而攻打纳木湖了。

    藏北,李恪已经进入苏毗国境,即将过道苏毗,兵临吐蕃国境,而与此同时,此前奉命前往大唐出使的赤桑扬敦也终于在连日奔波后回到了逻些。

    赤桑扬敦去见李恪,本是为了前往凉州请罪,以息李恪的雷霆之怒,但李恪非但没有息怒,现在等着吐蕃的反而是大唐的四路大军,赤桑扬敦此行可以说是有辱使命了。

    赤桑扬敦在被李恪遣回后,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便回来逻些了,只不过是赤桑扬敦年迈,精力不济,这才慢了些。

    “臣赤桑扬敦有辱使命,未能为赞普劝退唐军,请赞普降罪。”布达拉宫里,赤桑扬敦站在贡日贡赞的跟前,请罪道。

    唐军出兵的消息早在赤桑扬敦启程后不久贡日贡赞就已经得知了,对于此事他也算是早有了心里准备,也经过了许多天的沉淀,当他看到赤桑扬敦,又听着赤桑扬敦的话,也能显得平静些。

    贡日贡赞亲自扶起赤桑扬敦,道:“此次出使大相已经尽力了,此事怪不到大相的身上,大相快快起身吧。”

    赤桑扬敦未能劝退李恪,贡日贡赞自然是有所不满的,但眼下大敌当前,就算贡日贡赞有所不满,为了大局,他也不会在此时发难,叫赤桑扬敦离心,现在的贡日贡赞还万万离不开他。

    而且此事也确实不能怪罪在赤桑扬敦的身上,因为赤桑扬敦见到李恪的地点是在西都,而不是凉州,这说明在那时李恪就已经动了御驾亲征的念头,赤桑扬敦是绝对劝不回的。

    “唉,臣实在是羞愧万分。”赤桑扬敦懊恼地叹了声气,还是起身道。

    对于贡日贡赞而言,赤桑扬敦是否是真的请罪他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如何退敌,如何保住自己的赞普之位,毕竟贡日贡赞不是少年戎马的弃宗弄赞,而李恪也不是小打小闹起兵的象雄王室。

    贡日贡赞问道:“大相此番出使唐廷,见到了李恪,不知可曾见了唐军的阵势?”

    赤桑扬敦回道:“唐皇就居于营中,他接见我便是在军中,臣自然是见到了。”

    贡日贡赞连忙接着问道:“唐军军容如何,比之我吐蕃健儿孰优孰劣?”

    贡日贡赞这么问,赤桑扬敦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也知道他想听到的答案,但现在大敌当前,赤桑扬敦是万万不能再麻痹贡日贡赞的,只能如实据禀。

    赤桑扬敦回道:“臣此行见到的是唐皇身边的北衙禁军,北衙禁军乃唐廷诸军之首,天下精锐,不止是装备精良,而且俱是百战劲卒。如此强军,天下无敌。”

    贡日贡赞听了赤桑扬敦,不安地问道:“竟然如此?”

    在贡日贡赞的眼中,他吐蕃也是强国,麾下也不少百战精锐,战无不胜,他心中有数自己的吐蕃健儿可能和唐军精锐有些差距,但他没想到竟然会是如此天壤之别。

    赤桑扬敦道:“确是如此,而且恕臣之言,唐皇的北衙禁军虽只三万,但却是举世无双的精锐,若是搁在大唐的平原之上,就是我吐蕃近三十万能战之士尽出,也未必是这三万人的对手。”

    赤桑扬敦之言入耳,贡日贡赞的整个后背都凉了,要知道,随李恪而来的可不止这三万北衙禁军,还有苏定方所率的三十万地方府军,若是两军的差距当真就如赤桑扬敦说的这么大,那这仗还有的打吗?

    “唐军如此强横,那我们该当如何?”贡日贡赞担忧地对赤桑扬敦问道。

    赤桑扬敦是继承的弃宗弄赞的赞普之位,他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事,他对此战本就没有什么把握,再加上赤桑扬敦这么一说,他对这一仗就越发地没有底了。

    而贡日贡赞不知道,虽然赤桑扬敦说的都是实情,但这也正是赤桑扬敦想要的效果,他就是要不通战事的贡日贡赞害怕,如此才会交出此战的指挥权,他才有一线机会保住吐蕃,保住贡日贡赞。

    赤桑扬敦道:“我吐蕃上下,论及善用兵者,莫过于禄东赞了,若想要退敌,为今之计最好的法子就是放弃象雄,调禄东赞大军北上,或许还能有一战之力。”

    禄东赞善用兵,贡日贡赞如何不知,但他曾外贬禄东赞,他也怕禄东赞记恨于他,到时一旦禄东赞倒戈,他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贡日贡赞道:“禄东赞现在象雄镇压叛军,若是抽调走了禄东赞,不就是将象雄拱手送还了,如何恐怕不妥吧。”

    贡日贡赞明面上说的是担心象雄,其实就是担心自己,担心禄东赞谋逆,但禄东赞的为人赤桑扬敦是清楚的,禄东赞根本就不想反,他要是想反,早就可以动手了,吐蕃上下又有谁能压得住他呢?

    赤桑扬敦道:“赞普,区区一个象雄无关紧要,只有先退唐军才是第一要务啊。”

    贡日贡赞还是对禄东赞有些不放心,支支吾吾道:“不急,且待前线交战看看再说,若是实在不成,再调禄东赞不迟。”

 第十四章 连战连捷

    苏毗国在吐蕃之北,与吐蕃隔大速水相望,大速水之北是苏毗,而在大速水之南,便是吐蕃的重城,也是国都逻些的北面屏障之一达木城,而在达木城和苏毗之间,李恪和他的麾下精锐遇到了西征以来最大的挑战。

    正如李恪在出兵前就一直担忧的,李恪此次御驾亲征,最担心的从来都不是所谓的吐蕃精锐,也不是那几位能够叫的上名号的吐蕃名将,这些都不在李恪的眼中,李恪担心的是高原之上的地形和气候。

    苏毗在藏北,吐蕃在藏南,而区分这高原南北的就是高原人口中的“念青唐拉神山”。

    “念青唐拉神山”,即是日后广为人知的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横亘东北,分割南北,因为地势极高而终年积雪,不止是藏人口中的神山,更是藏南和藏北之间飞鸟难过的天然屏障。

    要从藏南到藏北,只有两条,要么东西绕道四百余里,绕开念青唐拉山,费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