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夺唐-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门洞开,李恪透过宫门看去,一个年轻的男子在众人的簇拥下出现,一步一步,踏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门下,却被唐军士卒拦住了去路。而这男子不是旁人,正是吐蕃赞普贡日贡赞。
“陛下,是贡日贡赞。”王玄策是识得贡日贡赞的,王玄策看着迎面而来的人,对李恪道。
“恩。”李恪应了一声,摆了摆手,示意唐军将士让路,让贡日贡赞来到了自己跟前。
李恪下令放行,唐军将士让开了一条路,只准贡日贡赞一人通行,让他来到了李恪的跟前。
“臣贡日贡赞叩见陛下。”贡日贡赞走到李恪的跟前,跪地拜道。
李恪看着跪倒在地的贡日贡赞,问道:“你就是吐蕃赞普贡日贡赞?”
“吐蕃献土称臣,陛下当前,唯有臣子,臣不敢擅称赞普之名。”没有李恪的应允,贡日贡赞不敢起身,他跪在地上,回了李恪的话。
李恪接着问道:“你可知你今日为何会至这般田地?”
贡日贡赞回道:“陛下亲率大军来国,本是我吐蕃之幸,然臣却妄拒天兵,轻慢陛下,故而如此。”
贡日贡赞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但虽然请降,但却只说自己轻慢了李恪,而绝口不提行刺这个让李恪兴兵西征的理由。
罪过的大小请重贡日贡赞还是分的清楚的轻慢李恪,请降后还有机会可以活命,但是如果是行刺之罪,就算李恪不想杀他,大唐的群臣们也不会放过他。
李恪听了贡日贡赞的话,也大概猜到了他的心思,也不去点破,毕竟这行刺之事本就不是贡日贡赞所为,只是李恪挑起战端的理由,而且李恪自己也无意要贡日贡赞的性命。
李恪对贡日贡赞道:“你虽是败军之人,但亦是一国之君,起来说话。”
贡日贡赞听得李恪着他起身,不禁在心里松了口气,李恪没有急着问罪于他,而是着他起身,这在贡日贡赞看来,李恪至少是无意要他的性命的。
“臣谢陛下不杀之恩。”贡日贡赞起身,连忙谢道。
贡日贡赞起身对李恪道谢,不谢赐起之事,反倒谢起了李恪的不杀之恩。
对于贡日贡赞所为,他的用意李恪大概也清楚,无非就是先行谢过李恪,以期李恪碍于颜面,能够真的饶过他,不同他为难。
猜到了贡日贡赞的小心思,李恪和身边的王玄策笑着对视了一眼,突然对贡日贡赞问道:“你怎么知道朕不会杀你?”
李恪之言一出,贡日贡赞先是一愣,紧接着,脸上露出了怯色,面色苍白,显然是已经害怕到了极点。
贡日贡赞一下子又跪倒在地,然后双手扶地支撑起自己的身子,颤巍巍地抬起头,小心翼翼地对李恪问道:“臣不知陛下何意?”
贡日贡赞的反应有些可怜、可悲,但也有几分滑稽,李恪把这一切看在眼中,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绝不可能作伪,他也知道,作为赞普而言,贡日贡赞已经被吓破了胆,无论死活他都对大唐造不成任何的威胁了。
李恪下马,亲自扶起了贡日贡赞,李恪对贡日贡赞道:“你献降有功,朕怎会杀你,朕不过同你玩笑而已,不必当真。”
这一次,是李恪自己亲口保下了贡日贡赞的性命,这也就意味着李恪真的不会杀他了。
贡日贡赞自觉大难不死,感受着已经被汗水浸湿的后背,缓缓的站了起来。
第六十七章 吐蕃归唐
贡日贡赞是吐蕃赞普,随着他的归降,大唐收降吐蕃群臣的事情变地容易了起来。
李恪入主布达拉宫,将贡日贡赞羁押,以他的名义招降吐蕃群臣,维持逻些秩序,并抚慰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稳住了逻些的局势。
而在稳住逻些后,李恪又着贡日贡赞下令四如,举城降唐。吐蕃国内各地番部,本就难敌唐军,不过勉励抵抗,如今又有了贡日贡赞的命令,除开极个别的地方犹在顽抗外,余者尽皆望风而降。
唐军势大,远非吐蕃可比,而吐蕃国内也没有能够帮助吐蕃绝处逢生的人,所以剩下的几处还是负隅顽抗的地方也不过是垂死挣扎,撑不了几日。
一个月后,随着大势所趋,唐军将士已经扫平吐蕃全境,高原大国,藏南之地已经尽为大唐所有,纳为唐土。
随着吐蕃全境归唐,李恪御驾西征一战已经渐趋尾声,剩下的就是如何治理战后的吐蕃了。
大战已定,吐蕃国破,大唐四路大军,三十余万人马会师于逻些这座曾经的吐蕃国都。
藏南之地新得,吐蕃百姓对唐军的管制必然多有抵触,所以唐军必是要在吐蕃驻军的。
但驻军是驻军,如何驻军,驻于何处,又以何人为帅,这就是有讲究的了,尤其是主帅的人选定夺更是尤为重要。
因为现在虽然吐蕃已定,但藏南的局势并不好,所以此番驻于吐蕃的主帅必是要执掌重兵的,这个主帅不止要文武双全,要能上马治兵,下马治民,还要是李恪绝对信得过的心腹。
逻些城,布达拉宫。
李恪正在会见他最是属意的主帅人选,北路大军主帅,凉州都督……裴行俭。
首先论及李恪的信任,裴行俭自然是不缺的,裴行俭是李恪的潜龙功臣,当初李恪还在太原为并州大都督时裴行俭便在李恪左右,跟随李恪多年。
至于能力,裴行俭就更是不缺了,裴行俭出自河东名门,少年优渥,文学于弘文馆,武从苏定方,文武双全,也是大唐年轻一代中的翘楚。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裴行俭知道李恪的心思,他可以毫无遗漏地在这里贯彻李恪的意志,以此治理藏南。
“藏南之地新得,上下不安,此地非心腹干臣坐镇朕不放心,朕和王相商议过了,欲在此设藏南上都护府,以你为第一任藏南都护,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持任,为任三载。”裴行俭是心腹,李恪也不拐弯抹角,上来便对裴行俭道。
藏南都护府,位比安北都护府,俱为上都护府,都护官正三品,这个官位相比于裴行俭现任的凉州都督还要高上一级。
通常来讲,武臣官至都督后就是一个坎,对大多数人来说就算是坐到了头,再想有晋升就很是不易了,但李恪的安排就算是帮裴行俭直接迈过了这个坎,往上推了关键的一步。
而且这对于裴行俭来说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恪着裴行俭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持任藏南都护。
同中书门下三品通常为宰相挂职,裴行俭为藏南都护,不在中枢,自然是不会行宰相事的,但李恪这等于是直接给了裴行俭一个挂相职的身份。
或者可以这么说,李恪这是在变相地许诺裴行俭,只要将来裴行俭三载回国,李恪就会以此功擢拔他为宰相,入政事堂了。
这是多少人花十载,二十载,甚至三十载都未必能走得完的路,但裴行俭只要三年,李恪对自己潜龙功臣的偏爱已经写在脸上了。
“末将领命。”裴行俭当即拜礼领命。
待裴行俭领命后,李恪才问道:“管制藏南,早年必是军政一体,此事不可马虎,你心里可有计较?”
李恪发问,裴行俭没敢草率回话,思虑了许久后,才回道:“文武两路,分点驻兵,宽政严刑。”
李恪闻言,笑了笑,道:“何为分点驻兵,仔细说说。”
裴行俭回道:“藏南土地广大,而且百姓分布宽散,若是驻兵于各处地方,一来军费损耗重大,恐怕财政不支,二来兵力不足,也难以维继。所以末将以为我军驻兵,不需广布,只要把守住重镇要塞,余者交于地方兵马,便可保藏南不失。”
李恪问道:“驻兵于何处,你可有计较?”
裴行俭回道:“逻些城、阁川驿、达木城、普兰关、匹播城,只此几地足矣。”
裴行俭所说的几地,逻些城是吐蕃国都所在,藏南第一城;阁川驿是分割藏南、藏北的要塞,兵家必争;达木城是逻些屏障,北部第一大城;普兰关隔绝吐蕃和象雄,兵家锁钥;而匹播城则是吐蕃旧都,也是昌盛之所。
这几个地方,要么是物富民丰的重镇,要么是扼锁咽喉的要塞,主要唐军还手握这些地方,唐军便始终能够牢牢地掌控藏南局势,掌握吐蕃。
就这一点,裴行俭所想倒是和李恪的意思不谋而合。
李恪接着问道:“那宽政严刑呢,既是严刑,又如何宽政,这是何意?”
裴行俭回道:“所谓宽政严刑,这是两事,不可一概而论。宽政者,吐蕃新得,百姓新附,行宽政,宽定律法,可得民心。但吐蕃毕竟不比中原,民风彪悍,百姓必定难于管制,若只行宽政,只怕不行,对于触法犯条之人,需一律严刑,不予宽赦,如此可震慑众人。”
听了这番话,裴行俭的意思,李恪大概明白了,吐蕃新降,百姓中多有桀骜不驯者,裴行俭欲将法度放宽,给吐蕃人更多的自由,以此来收揽、安定人心,但是对于无视法度,触法了法度之人,则会严惩不贷,以儆效尤。这样可以保证吐蕃人在最大程度上能够服从唐军的管制。
李恪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你所言在理,朕将吐蕃交给你你,朕放心。朕离京已经大半载,国中不可无君,朕不日便将返程回京,到时这里就看你的了。”
裴行俭一口应道:“陛下放下,臣纵是万死,也必不负陛下交托。”
李恪闻言,想了想,看着裴行俭,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你与朕年纪相仿,是朕的心腹爱将,跟着朕一路走过来的,无论如何朕希望你好好地活着,陪朕走到最后。在朕的眼中,你比吐蕃更加重要,不要把性命丢在这里,朕在长安等你。”
第六十八章 凯旋
逻些城破,吐蕃国灭,藏南之地已为大唐所有。
李恪下旨,于吐蕃旧地置藏南都护府,以原凉州都督裴行俭为第一任藏南都护,持同中书门下三品职之官,领军三万,驻守藏南,执掌藏南军政要务。
在定下离去后的藏南首官后,李恪又下令收藏南各地兵甲刀剑入逻些,使地方无反叛之资,从裴行俭之意,于藏南几大重镇驻兵,拒守藏南。
在布置完一切后,李恪才下令压着吐蕃赞普一族凯旋回师,回到他已经阔别大半载的长安。
唐人尚武,尤其是关中人更是如此,每每有大战,朝中武将凯旋回京,长安内外都是一片热闹,围观的人遍布天街两侧。
李恪是唐皇,是他们的皇帝,李恪御驾亲征,大胜还朝,这是举国欢腾之事,热闹起来的就不止是一个长安了。
李恪自逻些还朝,过西都、经秦州等地,回到长安,这一路之上,凡是过路的州县百姓,无一不是夹道相依,欢呼雀跃,热闹非常,而这种热闹在李恪回到长安的时候,更是被推上了顶峰。
龙朔五年秋,长安城,明德门外。
李恪凯旋回京的消息早在三日前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当李恪大军出现在长安城外的时候,明德门内外,宽阔的天街之上,早就里里外外地挤上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想要一睹他们大胜凯旋的大唐皇帝的风采。
“今日的天街怎的如此热闹,怕不是半数的长安百姓放下活计都来了吧。”李恪策马行于天街的正中,看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