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庶子夺唐-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恪的口中阿史那云反倒成了有功之臣,颜相时听了李恪的话,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过了半晌,颜相时才道:“阿史那云若是有功,殿下缘何不将她带回长安领功,反倒偷偷将她放了。”

    李恪既然这么说了,便早知颜相时会这么问,于是回道:“阿史那云虽是年少,但却不喜名利,只愿为两族百姓之和而尽心尽力,眼下她正受本王所托,在阴山为我大唐安抚突厥百姓,助唐军稳固阴山,难道不可吗?”

    颜相时听了他的话,恨不得直接指着李恪的鼻子同他争辩,而这在大唐朝堂之上并不少见,甚至连直接动手的都有,但李恪身份在此,他又不敢随意冒犯。

    看着李恪在大殿之上狡辩,下面坐着的长孙无忌已经觉出了不妥,颜相时已处被动,今日想要李恪吃大亏,只怕是难了。

    颜相时乃名儒颜之推之孙,出自山东名门琅琊颜氏,为复圣颜回后人,颜氏自诩儒门正宗,以儒学传家,颜相时既为颜家子弟,文采自不必多言。

    若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寻,李恪自然不是颜相时的对手,但若是比起胡搅蛮缠,十个颜相时也不是李恪的对手。

    颜相时只能道:“朝堂之上,殿下所言当有凭据,不可信口开河。”

    李恪道:“颜大夫若要凭据,你大可命你在突厥的眼线查上一查便知真伪,何必在此与我为难?”

    颜相时一介文臣,亦非权贵,军中更无根基,他在突厥哪有什么眼线,她得到的消息都是长孙无忌给他的,他如何能查的真伪。

    不过颜相时方才左口一句自突厥得到的消息,右口一句自突厥得到的消息,李恪已经坐实了他在突厥安插有亲信的事情,现在他倒是两边难做人了。

    颜相时听了李恪的话,憋了半天,脸都憋地通红,却也憋出了几个字:“臣在突厥何曾有什么眼线,殿下不要血口喷人。”

    李恪道:“颜大夫若是在突厥没有眼线,又是何人告诉的你这些,有些哪来的口供?”

    李恪几句话之间,瞬间攻守转换,原本还在弹劾李恪的颜相时便反过来被质问了。

    李恪抓住了颜相时的口实,穷追猛打,原本弹劾李恪私纵阿史那云之过,现在竟成了颜相时再在突厥安插眼线之争,现在气势汹汹的反倒成了李恪。

    李世民何等聪慧,看着颜相时的模样,哪里还不知他的背后必定是有人指使的。

    颜相时此时实在是有苦难言,他总不能告诉李恪,他手中的消息和证据都是长孙无忌给他的吧,他若是真的这么做了,长孙无忌第一个就要了他的命。

    而与此同时,大殿上的长孙无忌等人也都一致地选择了保持沉默,这个时候谁敢跳出去?

    谁跳出去谁就等于是自己承认了自己是颜相时背后的主使之人,一下子,整个大殿都安静了。

    颜相时情急之下,只得道:“臣在突厥并无眼线,但阿史那云是突厥阿史那氏之后,他心向突厥此乃人之常情,何须凭证。”

    李恪听了颜相时的话,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什么,于是回道:“颜大夫的话未免太过偏激了,阿史那云虽是亡国之后,但却未念故国,心向大唐。”

    颜相时丝毫没有察觉到李恪话中的陷阱,反而道:“阿史那云亡国之后,殿下说她不念故国,心向大唐,未免太过可笑了吧。”

    颜相时已是情急,没有意识到自己方才话中的意思,但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

    颜相时话音刚落,李恪低着头,嘴角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颜相时落了他话中的圈套了。

    果然,颜相时的话落入了旁人的耳中,大殿之中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那个人就是中书令萧瑀。

    萧瑀乃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亦是亡国之后,方才颜相时的话可不止是指摘了阿史那云,也在不经意间言语开罪了萧瑀。

    亡国之后,这本就是宰相萧瑀心里最为敏感地方,颜相时这么说,无疑也是在打他的脸。

    萧瑀性情刚正,也是个暴脾气,他听了颜相时的话当即大怒,哪管什么场合,当着李世民的面一拍桌案,起身指着颜相时怒喝道:“颜相时,你竟敢羞辱于我!”

    颜相时看着萧瑀激动的反应,这才意识自己方才的失当之处,方才他竟被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给算计了。

    阿史那云是亡国之后,萧瑀也是,他说了阿史那云,岂不也是说了萧瑀吗?

    颜相时哪里敢在此时开罪萧瑀,颜相时忙赔罪道:“萧相息怒,下官绝非此意。”

    面对颜相时的赔罪,萧瑀的怒火却并未有半分消退,萧瑀朝着上首的李世民拜道:“启禀陛下,颜相时胡言乱语,信口开河,请陛下下令,将颜相时逐出大殿。”

    李恪虽对萧瑀亲姐萧后有恩,但此时萧瑀本不准备插手,但现在,已经他也坐不住了。

    大唐立国未久,许多臣子都是降自前隋,疑惑是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等人,颜相时的话可不止是开罪了萧瑀,同时也开罪了他们。

    “请陛下驱逐颜相时,以正朝堂。”片刻间,要将颜相时逐出朝堂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颜相时一下子变作万夫所指,呆在了原地。

    李世民看着颜相时的模样,心中的怒火已经渐起。

    李恪对大唐的忠心,李世民没有丝毫的质疑,若说李恪叛唐,李世民第一个便不会相信。

    颜相时已经犯了众怒,李世民本也不想保他,李世民正想接着这个机会给朝中那些胆大妄为的言官好好教上一课。

    李世民指着颜相时,对大殿中的侍卫道:“来人,把这狂言之徒给朕拿下,逐出大殿。”

    “诺!”大殿中的侍卫领命,上前拿下了呆若木鸡的颜相时,押出了大殿之中。

 第三十四章 苏定方之邀

    大宴之上,颜相时只是一个插曲,颜相时被押出去后大宴继续,只是众人的兴致都不剩下几分了。

    大宴草草结束之后,众人相继出宫,李恪在大殿之外正恰巧遇到了一同出殿的长孙无忌。

    “殿下急智,方才大殿之上的局面竟能叫殿下轻松化解,在下实在是佩服。”长孙与李恪并行,对李恪笑道。

    李恪知道方才颜相时不过是长孙无忌的党羽,方才殿中之事也是长孙无忌的意思,颜相时不过是依命行事而已。

    李恪笑了笑,对长孙无忌道:“本王行的正,坐得端,岂惧宵小,在本王眼中,颜相时之流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伤不着本王。”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的模样,肥润的脸颊抖出一丝笑意,对李恪道:“朝堂不比殿下的楚王府,波云诡谲,防不胜防,殿下日后在朝中可要千万小心啊。”

    李恪听着长孙无忌的话,似有告诫之意,于是也笑着回道:“无妨,区区蟊贼本王还不看在眼中,有劳司空费心了。”

    自打李恪从突厥回到长安,李恪的名望已经逐日攀高,无论如何长孙无忌都不会允许一个能够威胁到太子地位的皇子安然地活在世上,李恪一早就已经知道,自此以后,他与长孙无忌之间便是不死不休的了。

    所以李恪也从未想过要与长孙无忌和平共处,他们的立场天然对立,而且长孙无忌的气量也着实不大,就算李恪跪地求饶,最后依旧难逃一死,所以李恪从未想过要向长孙无忌低头。

    长孙无忌听了李恪的话,也知道了李恪的意思,拱了拱手道:“殿下好胆识,但愿殿下将来也不会后悔。”

    李恪笑道:“司空大人放心,本王做事一向知晓轻重,便不必司空大人操心了。”

    长孙无忌拱了拱手,道:“楚王保重。”

    说完,长孙无忌一甩手,径自离去了。

    长孙无忌离去后,原本跟在两人身后苏定方赶了上来。

    “方才长孙无忌这厮同殿下说了什么?”苏定方上前问道。

    李恪笑了笑回道:“无非就是借方才大殿之事,欲敲打本王一二罢了。”

    苏定方道:“方才大殿之事果真是他所为。”

    李恪道:“除了他,还有谁会如此同本王为难?”

    长孙无忌与李恪素来不合,苏定方作为李恪心腹,自然也是知晓的,苏定方道:“长孙无忌阴谋狡诈,今日幸得殿下机敏,否则今日长孙无忌便要得逞了。”

    李恪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忧色,道:“今日之事长孙无忌不会轻易作罢,他现在知道了本王的软肋,此事恐怕还没完。”

    苏定方听了李恪的话,问道:“依殿下之间我们等该当如何?”

    长孙无忌老谋深算,他日后会怎样李恪也猜不透半分,不过李恪倒也不至于就怕了他,李恪坦然笑道:“无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此足矣。”

    苏定方看着李恪的模样,也放了心,李恪性情坚毅,哪怕是面对长孙无忌这样的权臣依旧能稳如泰山,这才是人君之像。

    苏定方陪着李恪出了承天门,对李恪问道:“不知殿下眼下可还方便?”

    李恪不知苏定方为何会突然这么问,但还是如实回道:“本王最近忙着的无非就是开府之事,并无其他,没什么不方便的。”

    苏定方道:“既然殿下有暇,末将愿请殿下往卧云楼用些茶点,听听小曲,如何?”

    李恪闻言,反问道:“定方请的不只是本王一人吧。”

    苏定方乃李恪心腹,两人一同在突厥共患难四载,相交甚笃,苏定方若是真的只请李恪一人,那地点应该是他的府上,而非卧云楼。

    苏定方道:“殿下妙算,今日末将除了殿下还请了翼国公秦将军。”

    李恪听了苏定方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奇色,问道:“秦叔宝?你与秦叔宝尚有交情?”

    苏定方点了点头回道:“末将曾于秦将军相识,末将北上之事便是秦将军举荐,今日末将便是设席谢过秦将军举荐之恩。”

    李恪闻言笑道:“原来如此,秦将军曾在玄武门救过本王一名,于本王也有救命之恩。方才一场好宴被颜相时所搅,左右也未尽兴,今日便借定方的机会,再与秦将军好好喝上两杯。”

    李恪年少,身子骨都还未长开,苏定方宴请李恪,自然不会去那平康坊的青楼瓦肆,听的也不会是那些轻词艳曲,就算李恪自己想去,只怕苏定方也没这个胆子。

    卧云楼是一处酒楼,位于东市西侧,平康坊南面的宜阳坊。

    卧云楼亦是长安城数得上的酒楼,地段极佳,传闻卧云楼的厨子还是前隋炀帝的御厨,手艺极高,虽在风云汇集的长安城也是排的上名号的。

    当李恪和苏定方来到卧云楼定下的雅间时,秦叔宝已在雅间内等候。

    显然秦叔宝也是知道李恪来此的,他见李恪也丝毫不觉得惊讶,起身拜道:“末将秦叔宝拜见楚王殿下。”

    李恪上前将秦叔宝扶起,对秦叔宝道:“翼国公于本王有救命之恩,翼国公一拜,本王恐受之不起,翼国公快快请起。”

    秦叔宝对李恪道:“方才大殿之中末将多有不便,未能为殿下分忧,还望殿下勿怪。”

    大唐开国诸将中,与李恪走的最近的便是秦叔宝,方才在大殿中秦叔宝也看出是颜相时在为难李恪,但是碍于身份,秦叔宝也未能开口。

    李恪混不在意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