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夺唐-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恪听着岑文本的话,也意识到了什么,欲谷设一个人虽然李恪看不上,但李恪却有意通过拉拢执失思力来收拢突厥人,若是这把火真的烧的大了,说不得真的会波及所有突厥降臣,甚至会烧到与执失思力相交甚好的李恪的身上。
李恪当即道:“我即刻命人前往平康坊,务必查清那死去书生的来路。”
第五十四章 名望杀人
“启禀殿下,昨日死去的书生是城西采文堂的弟子,确是商户之子无疑。”次日巳时近午,李恪遣人出去调查的结果便传了回来,对李恪禀告道。
李恪问道:“那他的祖上呢?”
兴许这个书生与朝中权贵并无直接关联,但兴许他的祖上曾经为官,亦或是哪家门人。
但王府仆从回道:“其祖上均是农户,家境清贫,也是到了其父辈才开始经商,稍有些家财。”
李恪听了仆从的回话,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李恪接着问道:“那你可曾查到是何人起哄,要他们来寻本王做主的?”
仆从摇了摇头道:“属下无能,那日人多眼杂,又是在乱哄哄的青楼之中,查不出究竟是何人”
李恪摆了摆手道:“无妨,昨日生了这样的事情,青楼之中势必混乱,此事怪不得你。”
李恪身旁的岑文本闻言,摆了摆手,示意仆从退下,对李恪道:“殿下,事已至此,臣以为当务之急不是调查故意起事之人,而是殿下当设法与此事撇清关系,免得身陷其中。”
李恪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岑文本道:“殿下本就与欲谷设不合,殿下下帖子命大理寺严办此案倒也无妨,但事已至此,何不就此停手。”
李恪道:“可他们若是就此处死欲谷设呢?死一个欲谷设本王自无所谓,欲谷设冤死与否,本王也不在乎,只是欲谷设若是这么死了,在朝的那些突厥人又该如何?”
此次突厥降唐,突厥人中封官的不在少数,若是能仔细培植,在朝中也算是一股不弱的势力。
李恪乃是庶子,在朝中根基浅薄,李恪本欲借执失思力的路子渐收突厥人为己用,自然不想就这样和突厥人彻底对立。
岑文本知道李恪的意思,对李恪道:“殿下是担心自己掺和进此事,而此事又要了欲谷设的命,不利于殿下拉拢执失思力人等,是否?”
李恪点了点头道:“不错,弟子曾出使突厥四载,大唐数位皇子中能收突厥为己用者,非我莫属。”
岑文本道:“殿下欲收突厥为己用,壮大羽翼,自是好事,可良禽择木,木也需择良禽,眼下突厥新降,实力固然庞大,但其中良莠不齐,并非人人尽可堪用,殿下欲要收拢何必急于一时。”
突厥上下尽降大唐,其中固然有阿史那思摩、执失思力这样的良将,也有欲谷设这等成事不足之辈,若是与他们走的太近,恐生乱子。
李恪道:“岑师的意思是弟子此事不宜牵涉太深,只需点到即止便可?”
岑文本道:“欲谷设一事背后的意图尚不明朗,殿下此时若涉入太深,恐中了圈套。”
李恪听着岑文本的话,不禁陷入了沉思。
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
现在的大唐,没有任何比李恪更清楚这些突厥将领将来在大唐走到何等的地步,将来的突厥一众将领在大唐军方,乃至整个官场又是何等的势力,这股势力摆在李恪的眼前,李恪不想吃,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动手,背后的风险去也是显而易见。
就在李恪左右为难的时候,清早外出楚王府司马王玄策却已经回府了。
“殿下,欲谷设一案结了。”王玄策一进门便对李恪道。
“结了?”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讶色。
李恪忙问道:“是何结果?”
王玄策回道:“右骁卫司马陈封平今日早间入大理寺作证,力证欲谷设并未欺打那书生,那书生不过是自己不长眼,撞上了欲谷设,跌落摔死的。”
李恪接着问道:“那大理寺最终的裁定呢?这书生家人的意思呢?”
王玄策回道:“大理寺最终裁定是为误杀,责罚欲谷设罚银三千两,仗二十,这书生家人也认了大理寺的判罚,领着三千两罚银回去了。”
李恪不禁奇道:“好端端的一个人,摔死了,难道这书生家人便这样作罢了吗?”
王玄策道:“臣也觉得此事蹊跷,所有刚才又命人专程前往这书生的街坊四周查问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这书生犯了痨病,就算没有欲谷设这一下,也活不了多久了,那书生的家人与其在大理寺和欲谷设纠缠不清,还不如拿了罚银回去,还能为那书生的襁褓幼子留一份家业。”
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解释,顿时明白了过来。
三千两银子,莫说是对寻常的小商户,就算是对朝中大员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三千两银子足以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置办一份不菲的产业,更是寻常商户经营数十载也未必能挣来的钱财,面对这样的钱财,他们岂能不动心。
更何况那书生本就命不久矣,能用他那条本就没几天的命,换来子嗣衣食无忧,倒也划得来。
不过这样一来,李恪却越发地想不通了。
难道此事当真是他多虑了,原本此事只是一个巧合,并非是冲着他李恪来的?
李恪问道:“那此事便算是过去了?”
王玄策的脸色依旧沉闷,摇了摇头道:“依臣来看,麻烦恐怕才刚刚开始。”
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话,猛地想起了什么,对王玄策问道:“可是外面又在风传什么?”
王玄策道:“殿下猜对了,如今外面正在风传,此事之所以能如此快地结案,俱是因为殿下出面相助。外面还在风传殿下爱民如子,若百姓有冤,殿下比大理寺、刑部,甚至比御史台还要秉直有效。”
由王玄策所言,如今外面所传扬的话俱是对李恪声望有益,但李恪听在耳中,后背却猛的一下子湿透了。
李恪只是一个皇子,除了一个尚不之官的扬州大都督,并无其他官职在身,亦无司法之权,外面的百姓竟把他摆在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这三法司之上,这岂是好事。
别的不说,光是这三法司的官员又该如何看待李恪?更何况此事若是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又会如何想,这是一个庶皇子该做的事情吗?
看着是百姓主动来寻的李恪,可若非亲眼所见,这事怎么想都像是李恪故意插手,借此邀买名望。
欲谷设一案,欲谷设不过折了三千两银子,受了二十板子,但李恪却在无形中开罪了三法司,得罪了欲谷设,甚至还有可能叫李世民心生忌惮,李恪光是想着,心中都觉得一阵寒意。
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对
“法司三堂不足夸,何如叩阙问楚王。”
欲谷设一事算不得什么大案,结的也快,但李恪的名声却莫名其妙地传了出去,甚至都被编成了调子,在街坊之中传唱。
不过随着李恪的名望一夕上涨,这一次不再需要任何人挑拨,各部弹劾李恪的奏本也如雪花般飞进了宫中。
御史台首官,御史大夫温彦博同李恪一向亲善,尚还能压制台中御史,可刑部和大理寺便不会手软,上到尚书侍郎,下到郎中司吏,弹劾李恪的奏本怕是已经摞地比李恪人还高。
朝堂之上,少有人会去细查此事,也没有人相信李恪只是被拉扯入局之人,朝中大臣们看到的只是三皇子楚王恪擅自插手朝政,邀买人心,意图不明。
太极宫,立政殿,李世民日常批阅奏章的书房。
李世民看着眼前对着如小山般的奏章,打开一本是弹劾李恪的,两本是弹劾李恪的,第三本还是如此,李世民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李恪给大理寺下帖子,说来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李恪所为,和如今外面风传之事,着实叫三法司下不来台,仿佛他们变成了摆设一般。
李恪做的虽然出格了些,但李恪为民主事,本也无过,而李恪为李世民爱子,颇得其宠,李世民自是不愿以此事责罚李恪。
但李世民的心中却也有另外一番隐忧,叫李世民有些左右为难。
李世民看了眼身旁侍候着的黄门侍郎王珪,问道:“叔玠(王珪字),近日关于楚王之事,你在外面可有耳闻呀?”
王珪出自太原王氏,本为废太子李建成心腹,后又因杨文干谋反案被流放嶲州,故而未及参与玄武门之变。后待李世民登基后,惜王珪之才,特招王珪回京效力,拜黄门侍郎,随侍圣驾左右。
王珪出自世家名门,文采韬略俱是上上之选,性情又耿介忠直,李世民甚至一度有引之为相之意,故而凡事有不绝者,常当面垂询。
王珪回道:“此事宫外闹得风声正大,臣也曾有听闻。”
李世民问道:“那此事你以为如何?”
王珪想了想,并未回答李世民的话,反倒俯身拜道:“此事臣不敢说。”
李世民闻言,不解地问道:“哦?这世上竟还有你王叔玠不敢言之事,这是为何?”
王珪回道:“楚王乃皇子,楚王之事便是天家之事,臣乃人臣,岂敢随意置喙。”
王珪为人臣,已经历过一次皇位之争,险些丢了性命,如今对此自然是敬而远之。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朕当是何事,无妨,你但可之言,朕赦你无罪。”
王珪得了李世民这句话,这才道:“依臣看来,此事本身倒是算不得什么大事,不过此事背后的危机陛下却不得不防。”
李世民道:“讲。”
王珪接着道:“嫡庶失衡,主次不调,陛下万万不可大意,以免重蹈覆辙。”
王珪之言一出,李世民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而王珪的意思也正是李世民所担忧的。
这话若是自旁人口中说出,李世民兴许还有担心挑拨之嫌,但王珪绝不会。
王珪一向忠直,与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人关系不和,王珪向着的是李世民,绝不会偏帮太子。
而随着李恪北质回京,李恪的在京中的威望已经远超诸王,甚至远超太子李承乾,京中百姓,知楚王而不知太子者,大有人在。
不过此前李恪所为并无半点不妥,李恪的功绩也是在突厥四载换来的,于国有大功,李世民倒也乐见其成。
不过如今,随着李恪的声望大涨,三法司官员纷纷上书弹劾,李世民却不得不开始重视了。
李世民本也非嫡长子,他太清楚自己的野心是从何而来的了。
李世民对皇位的野心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随着他领军出征,他立下越来越多的战功,在朝堂累积越来越多的威望,他的野心才会越发地膨胀。
可是现在,李恪似乎正在走他走过的路。
李世民曾经历过兄弟手足相残,同样的事情他绝不希望在李恪和李承乾的身上再次发生。
李承乾才是嫡长子,朝廷已然册封的太子,与李恪相比,李承乾虽缺乏功绩在身,但亦无不妥之初,若无天大的罪过,李世民绝不愿废储重立。
若是寻常臣子恐会威胁到李承乾,兴许李世民就直接下旨伤叱,远调地方了,可李恪不同,李恪与李承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