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争霸-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他的推测,6月到8月,纽兰联邦出兵参战的概率最大。
    其实,这也是让刘向真顶到6月中旬,由白止战在6月15号前去接班的关键原因。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由白止战指挥第41特混舰队顶在前面,那么纽兰海军试图发动突袭的时候,肯定会有所顾虑,或许会把五艘航母全都派去对付白止战,也就没办法一举消灭梁夏海军。
    感情,白止战就是去吸引火力的。
    相对而言,对狭夷皇国的战略封锁反到是小事。
    主力是巡洋舰,特别是那些续航力超过了一万海里,能在远洋单独活动数个月,配备了重炮的破交巡洋舰。
    这些巡洋舰都是用快速货轮改造来的。
    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就以投资的方式,让航运公司大量建造快速货轮,以便在战时征用。
    经过简单改装,比如安装大口径舰炮,这些快速货轮就摇身一变,成了破交巡洋舰。
    虽然干不过真正的战舰,但是对付普通的船只,肯定是手到擒来。
    货轮内部空间非常巨大,能携带大量给养,为船员提供更多的生活与娱乐空间,获得超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对于掌握制海权的梁夏海军来说,破交巡洋舰是比潜艇更理想的选择。
    关键,没有“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的政治风险。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第21特混舰队回到了桅樯港。两艘已经在海上活动了四个月的“龙江”级均返回造船厂进行必要的维护与检修,官兵也获得休整,还趁此机会更换了舰载机。
    直到这个时候,“台风”战斗机才完全从一线作战部队撤编。
    拖到现在换装,主要是没有时间,毕竟更换舰载机,只是飞行员进行适应训练就需要几个月。
    所幸,第41特混舰队在成立之后就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在出航之前就已经换上新式舰载机。
    可惜的是,直到第21特混舰队回来换岗,纽兰联邦都没有参战。
    随后,白止战就回到了帝都。
    苦守两个多月,除了瘦了一大圈,只是晒得更黑了。
    这也是白止战最想不明白的地方。
    在第41特混舰队执行战略封锁任务期间,白止战多次跟海军司令部通信,等于是故意暴露行踪,想把纽兰舰队引出来。
    在7月底,白止战甚至指挥舰队航行到霍瓦依群岛西北大约1500千米处,还大摇大摆的拦截了几艘纽兰货轮,期间派巡洋舰追击与炮击了一艘逃跑的货轮,结果依然是屁事没有发生。
    别说舰队,纽兰海军连巡逻机都没有出动,第41特混舰队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两个多月里面,由第41特混舰队扣押的,以及直接击沉的纽兰商船超过了一百艘,此外还驱逐了数百艘之多。如果把那些被第41特混舰队发现,然后由远程巡逻机驱逐的算上,肯定超过一千艘。
    虽然在拦截商船时,破交巡洋舰上的官兵都很客气,没有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但是拦截的货轮,还有运载的物资,那可是价值巨亿,其中不少在扣押之后,还按照帝国法律直接没收充公。
    这都能忍!?
    用舰队官兵的玩笑话说,连这都能忍,那么就只能相信,纽兰海军官兵信奉的肯定不是上帝,是佛主。
    只是,白止战并没放松警惕。
    危险,往往就在掉以轻心的时候到来。

第300章 哥斯拉
    要说,除开了纽兰联邦,还真没什么好担心的。
    当前局势,可以说一片大好。
    狭夷皇国那边,西狭夷政权已经稳住阵脚,由其组建的“狭夷国民自卫队”从8月下旬开始,逐步替换下在前线作战的梁夏军队,成为了本岛战场上的主要力量,哪怕战斗力差得惨不忍睹。
    就算打成了消耗战,也是狭夷的内战,跟梁夏帝国没多大的关系。
    虽然需要提供武器弹药,用来武装狭夷自卫队,还要提供粮食燃油等物资,但是提供给西狭夷政权的援助,还比不上特混舰队在西北东望洋执行封锁任务的消耗,却由此让帝国陆军从战场抽身。
    主要是轻武器,而且几乎全都是二手武器。
    很多还是上次大战期间生产,在大战结束后封存起来的老式栓动步枪,哪怕还能用,性能也早已落后。
    此外,有很多是在冰风暴半岛上缴获的战利品。
    至于弹药,更不是问题。
    随便一条子弹的生产线,一年都能生产上亿发枪弹。
    何况,在帝国陆军的军火库里面,还有很多上次大战生产的弹药没用掉呢。
    其他物资,比如粮食之类的,就算没有让狭夷自卫队上去充当挡箭牌,还是得援助给西狭夷政权。
    几十万支二手步枪,一些不用掉就只能报废处理的弹药,少量机枪与火炮,以及军服等其他必要装备,就让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狭夷自卫队官兵顶替帝国将士去流血牺牲,那是再划算不过的了。
    就这么打下去,对梁夏帝国来说,反到是好事。
    理由就是:只要东皇都政权,也就是东狭夷政权还没有完蛋,梁夏帝国就不需要为其统治之下的几千万狭夷人提供援助。
    如果内战结束,东狭夷政权完蛋,这几千万人还得由梁夏帝国养着呢!
    此外,针对东狭夷政权的战略轰炸并没有结束,只是不再像年初那么猛烈。
    不是心慈手软,而是要为驰援迢曼帝国与支持骆沙联邦分兵,也就得降低对狭夷皇国的轰炸力度。
    关键还有,没什么好炸的了。
    在4月到8月的五个月里面,平均每五天就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出动数百架轰炸机集中轰炸一座或者数座大城市。
    可是,狭夷皇国的城市本来就没多少,更别说大城市了。
    别的不说,只是针对东皇都的大规模轰炸就反反复复的搞了五次。
    用飞行员的话来说,他们闭着眼睛都能飞到东皇都上空投下炸弹。
    要说对狭夷皇国的打击,主要还是靠战略封锁。
    在特混舰队开始执行封锁任务后,东狭夷政权的处境顿时就变得极为艰难。
    之前还会有不少的商船,从偏远的西北航线偷偷的前往狭夷皇国,毕竟部署在火山群岛的远程巡逻机无法飞那么远,派战舰过去也不现实,潜艇更不用多说,再说又没有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总而言之,在6月之前,仍然有不少船只“偷渡”成功。
    在第41特混舰队替换下第21特混舰队,由白止战负责封锁行动之后,西北航线就被堵死了。
    用纽兰媒体的话说:白止战是天照神派去惩戒其子民的恶魔。
    此外,狭夷人还给白止战取了个绰号。
    哥斯拉。
    在狭夷的神话故事里面,“哥斯拉”就是称霸海洋,不可战胜的海龙。
    虽然没有准确统计数据,但是有理由相信,在6月到8月间,完整的到达东狭夷港口的货轮,绝不会超过十艘,而且全都是5000吨以下,配备了大马力发动机,专门用来走私偷渡的快速货轮。
    要速度不够快,根本不可能突破第41特混舰队的封锁线。
    两个月才十艘货轮,最多五万吨物资,有啥用?
    因为高强度的战略轰炸,狭夷皇国的夏收几乎绝产,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所以只是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就非常严重。
    要说的话,就是梁夏帝国提供的粮食援助,西狭夷政权才迅速控制了九岛、四岛与本岛西部地区,获得了当地民众拥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巩固了政权,还组建起了规模不小的国民自卫队。
    很多加入国民自卫队的官兵,也就是冲这能吃一口饱饭去的。
    从春季起,在东狭夷控制的地区,已经爆发了严重饥荒,成千上万的人因为饥饿沦落为难民。
    按六局提交的一份报告。
    在东狭夷政权控制地区,大概有五千万人,每天的最低粮食消耗量为25000吨。
    哪怕限制供应,用野菜顶替,每天也需要15000吨。
    也就是说,就算那十艘货轮运载的全都是粮食,也只有3天的量。
    在秋收前,东狭夷政权的粮食缺口至少为100万吨。
    因为秋收同样不够乐观,哪怕不可能绝产,减产的风险也非常大,而且减产的幅度肯定不小,所以哪怕熬到了秋收,局面也不会好转,反而会恶化。当冬天到来,连充饥的野菜都没了。
    同样是根据六局提供的情报,东狭夷地区的饥荒已经非常严重了。
    别说是小地方,即便是在东皇都,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饿死,很多是走着走着就倒在了路边,然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按纽兰报纸刊登的消息,在本岛北部地区,因为严重的饥荒,饥民为活命,甚至悄悄的易子相食。
    部分地区还爆发了动乱,只是没公开报道罢了。
    为了阻止难民逃往国民自卫队控制的本岛西部地区,东狭夷军队拉起了铁丝网,就差没用上机关枪了。
    空前严峻的饥荒已经让狭夷皇国不足为惧。
    即便狭夷本土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而且看上去也不会在短期之内结束,苟延残喘的东狭夷政权也不再具有威胁。哪怕有威胁,也要首先过了长泣政权这一关,很难对梁夏帝国产生影响。
    如果说一定有什么需要顾虑的话,也只是纽兰联邦在参战后,会不会向东狭夷政权提供援助。
    其实,这个问题同样不需要担心。
    是纽兰联邦援助东狭夷政权方便,还是梁夏帝国援助西狭夷政权方便?
    只是海运里程,双方就没办法比。
    纽兰联邦真打算援助东狭夷政权,狭夷就将成为纽兰联邦的泥潭。
    再说,不管纽兰联邦打算做什么,也要首先在东望洋上击败梁夏海军,然后才能让运输船队前往狭夷。
    再退一步,双方都提供援助,那么不管打成什么样,死的也是狭夷人。
    可见,狭夷皇国哪怕仍然在苟延残喘,也只是苟延残喘。
    狭夷皇国已经战败,针对狭夷皇国的作战行动,在西狭夷政权的国民自卫队登上本岛的那天,就已经宣告结束。
    :。:

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
    从整场战争的高度来看,西大陆那边的战况更加“焦人”。
    虽然早在6月下旬,迢曼陆军提前完成了作战任务,在推进到塞巴城外后,逼迫洛克共和国签署城下之盟,此后还顺利拿下威敬王国,但是针对布兰王国的战略轰炸行动,迢曼空军却后继乏力。
    用“眼高手低”来形容,其实更准确一些。
    在战斗打响前,哥林元帅曾大放厥词,宣称强大的帝国空军能够在三个月之内打跨布兰皇家空军,统治布兰王国的领空,并逼迫布兰王国缴械投降,让强大的布兰皇家海军变成无用的摆设。
    只是,与战前的梁夏陆军航空兵一样,迢曼空军缺乏大航程的轰炸机与战斗机!
    迢曼空军是一支典型的战术空军。
    虽然从7月份开始,梁夏帝国就按照承诺向迢曼帝国提供轰炸机,但是并没产生多大的帮助。
    不是梁夏帝国提供的轰炸机不够好或者不够多,而是布兰皇家空军同样获得了强援。
    纽兰联邦派出了志愿航空队,而且通过“援助法案”的授权,开始向布兰王国提供战斗机等武器装备。
    在布兰王国的上空,纽兰军人与梁夏军人首次遭遇。
    只是,双方穿的都是其他国家的军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