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争霸-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这个道理非常的充足。
    可惜的是,海军司令部至今没给答复。
    其中厉害,赵禹没有说,白止战也能猜到。
    现在管海军装备的是贺永兴。

第379章 利益所使
    吃午饭的时候,赵禹才开始向白止战猛倒苦水,不过更像是找人发泄出来。
    或许,他在平时根本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给首辅打电话。”白止战试探着说了一句。
    不是不想帮忙,是知道就算给薛远征打了电话,也未必能够解决问题,毕竟薛远征不是什么事都得管。
    要说的话,薛远征是要手下的人替他排忧解难,而不是给他制造麻烦。
    白止战的面子再大,也没到让首辅为他效劳的程度。
    再说,薛远征根本不懂海军的事。
    他要插手,不过是让刘长勋出面,而刘长勋跟贺永兴是竞争关系,反到会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关键还有,如果找薛远征能管事,赵禹早去找他了。
    “这件事,找谁都没用。说实话,这也是我不想跟贺家往来,当初规劝你不要跟贺家搞在一起的原因。”
    白止战苦笑着叹了口气。
    早在20年前,赵禹就在酒后告诉他,贺家跟刘家没有区别,往根本上说,很多方面还不如刘家。
    刘家以海军为根基,海军强则刘家盛,海军衰则刘家败,因此怎么都得为海军着想。
    贺家就不是如此了。
    虽然同样出自海军,但是经营造船行业数十年,几乎控制了帝国的所有大型造船厂,还把触手伸向了上游企业,贺家早就完成了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业家族,更加看重的是金钱方面的利益。
    贺永兴压着这件事,摆明了就是利益所使。
    个人恩怨?
    得了吧!
    贺永兴再小气,也不会继续惦记已是帝国驸马,当今圣上亲妹夫的白止战。
    如果只看个人恩怨,贺永兴更应该巴结白止战,顺带讨好像赵禹这些跟白止战关系密切的人。
    跟家族的核心利益相比,个人恩怨是个屁。
    这里面涉及的,其实就是贺家的核心利益。
    原因就是,赵禹提议由规模较小的造船厂建造这种小型舰队航母,以缓解大型造船厂的压力。
    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赵禹根本就没有过脑。
    当然,他的脑袋进过水,就算过了脑,也未必能立即想到其中的厉害关系。
    让小型造船厂建造航母?
    贺家控制的大型造船厂干嘛?
    今天能够建造小型航母,明天就能够建造大型航母!
    其实,类似事情已经发生了。
    就是“广城”级远洋巡洋舰。
    这种拥有重巡洋舰吨位,主炮火力却连轻巡洋舰都比不上的战舰,拥有远超重巡洋舰的防空火力,跟战列舰比都差不了多少。在西北东望洋海战中,四艘“广城”级充分证明了其巨大价值。
    如果没有这四艘“广城”级,“帝都”号与“陪京”号肯定会被击沉。
    关键,“广城”级的造价仅为同吨位“武州”级的60。
    其实,“广城”级用的就是“武州”级的舰体。
    虽然海军给出的主要理由是,没配备9门200毫米主炮,节约了不少,但是这个理由根本说不通,因为“广城”级的高射炮比“武州”级多了一倍,只是采购舰炮的开支,两种战舰没有太大的差距。
    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在造船厂。
    因为大型造船厂的工期排不过来,而且没人觉得这重连主炮都没有战舰有价值,所以与贺家有关的大型造船厂都不是很热心,甚至没参与竞标,最终由一家位于温城的小型造船厂拿下标书。
    在此之前,这家造船厂建造的最大的船只,是一艘1500吨远洋渔船。
    此后,这家造船厂联合另外3家相似的小型造船厂,启动了建造工作。
    四家小型造船厂开出的合同金额,只有“武州”级的百分之六十。
    关键,还能够盈利!
    按税务部门的审核报告,四家造船厂建造“广城”级远洋巡洋舰的净利润,在11到14之间。
    当时,这件事差点让贺永兴下不了台。
    关键就是,承担4艘“武州”级的大型造船厂,申报的净利润都不到5!
    在薛远征亲自过问,而且“广城”级的战斗力已经得到证明的情况下,海军才下达第二批8艘的订单。
    这也是最后的订单。
    按贺永兴提交的新计划,“广城”级这样的远洋巡洋太小了,而且主要任务跟重巡洋舰重合,所以没必要单独建造,多造一些重巡洋舰就行了,防空战舰要重新设计,重点就是增加排水量。
    没错,这就是正在设计的大型巡洋舰。
    因为标准排水量超过3万吨,所以这种几乎就是战列巡洋舰翻版的大型巡洋舰,得由大型造船厂建造。
    由此事就能够看出,在维护家族利益方面,贺永兴无所不用其极。
    用赵禹的话说,贺永兴推动的大型巡洋舰,其实就是一种上不上,下不下,而且极为昂贵的战舰。
    简单的说,拥有超过3万吨的标准排水量,为了强调其大型巡洋舰的身份,主炮竟然是从迢曼帝国引进的54倍径280毫米舰炮,而且连炮塔都是仿照设计,前二后一的布置了三座三联装炮塔。
    这个吨位,完全能够安装三座双联装400毫米主炮炮塔!
    关键还有,连迢曼海军对这种上不上、下不下的舰炮都没了兴趣,准备为下一种大型巡洋舰配备380毫米舰炮,就是采用三座双联装炮塔,而且迢曼海军已从帝国引进400毫米舰炮的生产技术。
    连迢曼海军都看不上的东西,却被贺永兴当成宝贝疙瘩!
    此外,这种大型巡洋舰的防护也只是比重巡洋舰稍微好一点,别说战列舰,甚至连进了博物馆的战列巡洋舰都不如。
    就是这种战舰,因为安装了一大堆华而不实的东西,设计阶段的评估造价就达到了“旭海”级的八成。
    实际造价肯定会超过“旭海”级。
    果真如此,为什么不继续建造“旭海”级?
    就赵禹提出的疑问,贺永兴给出的理由是能够在一座5万吨级船台上同时建造两艘大型巡洋舰。
    此外,还可以利用2万吨级船台。
    因为船台吨位不到25000吨,所以只要做适当安排,也能在一座5万吨级船台上同时建造两艘“旭海”级。
    适当降低防护,把“旭海”级的船台吨位控制在2万吨以内不是什么难事。
    要说的话,防空与制海,“旭海”级超过了任何一种巡洋舰,而且是当今最强大快速战列舰。
    当然,关键在造价。
    按照赵禹估计,大型巡洋舰的实际造价也许只有报价的三分之二。
    把报价控制在“旭海”级的一半左右,才算是合理。
    至于多出来的部分去了哪里,就不需要赵禹多说了。
    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贺永兴怎么可能让准备连续建造数十艘的小型舰队航母落到其他人手上。

第380章 鬓角生白发
    听赵禹提到这些事,白止战也是万分感叹。
    在二十多年前,就是在赵禹这里摸清了贺家的底细,白止战才意识到,跟着贺家未必会有好结果。
    当然,关键是违背了他的基本价值观。
    往严重说,贺家的某些行为其实是在发国难财。
    可惜的是,连薛远征都无可奈何。
    用赵禹的话说,拔除贺家是小事,但是贺家倒下后,帝国的五家大型造船,还有上百家上游企业都要停摆。
    没了贺家,靠谁去遏制刘家?
    两大家族相互对抗,至少都要听上面吩咐。
    如果只剩下了一个,就更加是有恃无恐了。
    其实,在帝国陆军当中,也有着类似情况,而且斗争更加的惨烈。
    赵禹说这些同样是因为无可奈何。
    用他的话来说,贺永兴压着小型舰队航母的事,其实是逼迫刘长勋在其他方面做出同等让步。
    首先就是,要刘长勋尽快批准第二批大型巡洋舰的采购合同。
    这件事已经闹了几个月。
    别说是第二批,因为建造价格太高昂,还有超支的风险,工期更加是一拖再拖,刘长勋好几次要取消第一批的建造工程,把舰体改做他用,比如只保留动力系统,改成跟随航母作战的舰队油船。
    当然,改造成舰队油船,就不需要采购那些昂贵的设备,造价自然能够降下来。
    因为贺永兴不答应,所以一直在扯皮。
    同样因为刘长勋不答应增加采购数量,所以第二批八艘的建造合同一直被压着,至今都没有通过审议。
    只要刘长勋不答应,贺永兴也没办法。
    另外一个目的,是要提前启动第三种快速战列舰的建造工作。
    关键,这是冲赵禹来的,因为赵禹一直没有提交设计书,连设计审批都没通过,自然谈不上拨款建造。
    其实,设计工作早就完成了,只是一直被赵禹压着。
    原因也很简单,“旭海”级已用行动证明,其性能足够强悍,而正在舾装的第二种快速战列舰比“旭海”级还强大,不但能胜任为航母护航的任务,即便面对敌人的快速战列舰也不会吃亏。
    要说,还有碾压敌国条约型快速战列舰的优势。
    关键就是,这种暂时命名为“南珠海”级的快速战列舰,突破了条约限制,为第一种后条约型战列舰。
    纽兰海军与布兰皇家海军的后条约型战列舰都还在设计图纸上呢!
    那么,有什么理由建造性能更好,也更昂贵的快速战列舰呢?
    要说的话,快速战列舰的头号任务是掩护航母。
    因为已经损失几艘航母,而且航母受损的概率比护航的战列舰高得多,所以一直没出现欠缺快速战列舰的情况。
    再说,等到4艘大型巡洋舰服役,就不再需要快速战列舰为航母护航。
    总而言之,怎么看都没必要建造更多的快速战列舰,哪怕有需要,再建造一批第二代快速战列舰不就得了。
    需要多建造的,是大型航母。
    问题就在这里。
    即便吨位相近,航母的造价都比战列舰低得多,通常为快速战列舰的75左右。
    原因也很简单,航母不需要造价高昂的大口径舰炮,也不需要昂贵的炮瞄雷达,就连装甲钢板的用量都少得多。
    在战舰的建造成本当中,装甲钢板一直是大头,主炮占的比重也不小。
    至于舰体的结构钢,因为冶炼难度低得多,价格还较为便宜。
    因为不需要承受主炮开火产生的冲击,所以航母对舰体的强度要求比战列舰低,结构钢的用量也更少。相对的,航母采用小分舱结构,甲板钢所占比重很大,而甲板钢的出厂价格又最便宜。
    就连动力系统,也就是造价中的另外一个大头,航母也不比快速战列舰贵。
    当然,如果建造的难度算上,差距更明显。
    建造航母的话,造船厂的利润肯定没建造战列舰那么多,而且在很多时候还没办法虚报造价。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问题。
    刺州造船厂的大股东并不是贺家。
    因为跟刺州造船厂同步建造,所以申报造价的时候,浦州造船厂没办法做得太过分,利润很难提上去。
    正是如此,贺永兴才希望建造更多的,而且性能更先进,造价也肯定高得多的第三代快速战列舰。
    只是,在赵禹看来,完全是浪费!
    纽兰海军的快速战列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