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争霸-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多短?”
    “把舾装算上,总工期不到一年。”
    “这……”
    “到第三季度,最迟在第四季度,纽兰联邦的这些航母就能够成批量服役。”
    白止战长出了口气,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以当前局面,哪怕能够打下霍瓦依群岛,也没办法在年内攻打纽兰本土。
    至于击败纽兰联邦,就更加不可能了。
    关键还有,纽兰联邦的经济与工业中心在东部与东北部,西海岸这边没几家造船厂,因此就算依托霍瓦依群岛,对其西海岸地区进行战略轰炸,也无法阻止纽兰联邦建造更多的准舰队航母。
    那么,到年底,最迟明年的年初,东望洋上的战略局面就会发生转变。
    “只不过,你也用不着担心。我们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收到了可靠情报,去年就在考虑要不要建造大型化的小型航母,以此提高战术灵活性,而不是因为航母过少,导致作战的时候受到限制。”
    “你是说……”
    “因为我们掌握着战略优势,加上纽兰海军一直吃败仗,所以就算我亲自出面,也无法说服首辅批准建造计划,毕竟这种不上不下的航母,在大战结束之后就没有价值了,有太大的局限性。现在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我们确实需要建造更多的航母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白止战点点头,表示明白赵禹的意思。
    “只不过,最快也要到明年,第一批准舰队航母才能够建成。编入战斗序列嘛,那需要更多时间。”
    “照你这么说,我们需要抓紧时间打下霍瓦依群岛?”
    “怎么打,那是你们这些将军的事情,我没发言权。只不过,王开元好像也在浦州。你要是不忙的话,最好去找他聊聊。”
    “他也在?”
    “前天还来找过我,专门询问了各种主力舰的建造工作。听他的意思,高层大概在考虑对现有的战略进行调整。”
    白止战明显被吓了一跳,不敢相信的看着赵禹。
    注意到白止战那夸张的表情,赵禹笑道“我也是无意间听到的,高层考虑的跟西南东望洋有关。”
    “现在进军西南东望洋!?”
    “目前也只是考虑,还远没到采取行动的时候。”
    “可是以当前局面,这……”
    “到底有什么样的厉害关系,我也搞不懂,所以我才让你去找王开元谈谈,他那边或许有更多的消息。”
    白止战先长出口气,然后点头答应了下来。
    其实,赵禹的这些消息非常重要。
    如果帝国高层确实在考虑进军西南东望洋,以及攻打奥洲的行动,那就肯定得找王开元好好谈谈。

第606章 反复犹豫
    来到造船厂后,赵禹先给杨翰林打了电话,得知王开元去了外地,要过两天才回来。
    白止战也没有闲着,在船厂安排的接待人员陪同下,去参观了那几艘已经进入到舾装阶段的主力战舰。
    至于赵禹,他是大忙人,只是由他直接负责的战舰,就有好几种处于设计阶段,得尽快完成,好在造船厂的船台空出来之后动工,不然就要耽搁几个月,因此不可能专职充当白止战的向导。
    让白止战感兴趣的,并不是第二批“行省”级大型航母,是配套的大型巡洋舰。
    在对待大型巡洋舰的态度上,帝国海军一直很矛盾,或者说反复了好几次。
    最初,包括白止战在内,众多海军将领都觉得有必要建造大型巡洋舰,即快速战列舰实在太贵了,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跟舰队航母配套建造,必然会挤占大量经费,从而导致航母的数量减少。
    用造价低得多的大型巡洋舰替换,也就合情合理了。
    在设计的时候,准确说是在项目审核阶段,帝国海军才发现,大型巡洋舰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
    关键就是,造价并没有低到能够替换快速战列舰的程度。
    原因也很简单,大型巡洋舰的动力系统并没有缩水,采购价格根本就降不下来,而配套的主炮因为是重新设计,加上采购数量不会多到哪里去,以及配套弹药得单独购买,实际造价也不低。
    在一艘战舰上,动力系统与武器系统是占比最高的两个部分。
    拿快速战列舰来说,动力系统大概占到造价的四分之一,武器系统占五分之一,两者相加差不多就一半了。
    相反,像装甲这些,反到没那么昂贵,毕竟帝国的钢铁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
    动力系统没有缩水,关键在于海军提出的战术指标,也就是需要拥有超过,至少是与重巡洋舰持平的航速。
    大型巡洋舰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已经超过快速战列舰。
    要说的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帝国海军在大战爆发之前设计与建造的快速战列舰,其速度指标,都是按照为航母护航来设定的。
    拿“旭海”级来说,最低要求30节,最高才32节。
    在进入到建造阶段之后,因为经费的问题,海军还做了妥协。
    只要求以最快速度持续航行4个小时,因此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安全荣誉,通过超负荷运转达到最快航速。
    如此一来,就能够把动力系统的额定最大输出功率降低一些,从而大幅度降低造价。
    这也没啥好奇怪的,那是在大战爆发之前。
    别说是快速战列舰,即便是更重要的舰队航母,也必须量入为出。拿不到经费,或者是经费不够,再好的战舰也只能留在设计图纸上。更何况,在“旭海”级之前还有4艘升格来的快速战列舰。
    显然,这个办法在大型巡洋舰上根本就行不通。
    一场空袭,最多就持续几个小时,而一场在远洋上进行的追逐战,往往要持续数日。
    大型巡洋舰在设计之初,其实是为了压制重巡洋舰,在远洋歼灭重巡洋舰,不是专职为航母掩护。
    在大战爆发前,包括帝国海军在内的,各列强海军都已启动后条约型重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狭夷海军仅建造2艘的“利艮”级,以及纽兰海军大批量建造的“巴尔的摩”级。
    虽然帝国海军也有后条约型重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项目,但是海军上下早知道,能够压制重巡洋舰的肯定不是重巡洋舰,而是配备口径更大的主炮,航速也更快,装甲更厚实的大型巡洋舰。
    要说的话,其实就是新时代的战列巡洋舰。
    不同的是,大型巡洋舰针对的是重巡洋舰,并不要求具备能够跟快速战列舰并肩作战的能力,也就是不要求能对付快速战列舰的火力,把原本用在火力上的吨位用来增强航速与续航力。
    显然,在大型巡洋舰的主要性能指标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航速。
    帝国海军从一开始,就要求大型巡洋舰得拥有不低于现役重巡洋舰的速度,最好能够超出1节到2节。
    显然,这个要求一点都不低。
    在已知的现役重巡洋舰当中,航速最高的有34节,最低的也有32节。
    要让排水量达到了25000吨的大型巡洋舰的航速超过32节,需要的推进功率,不会低于排水量35000吨,航速30节的快速战列舰。如果达到35节,那么需要的推进功率还要提高大约40。
    虽然闹大之后,帝国海军降低了要求,把最高航速设定为33节,但是设计单位给出的核算结果依然非常惊人,既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需要达到15万马力,比当时还在设计阶段的“旭海”级多了2万马力。
    仅此一点,就会让造价增加10。
    最后,帝国海军再次向现实低头,决定直接用“旭海”级的动力系统,并接受在此条件下的32节的最快航速。
    不过,到“旭海”级建造的时候,获益于技术进步,比如超高压锅炉问世,其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已经提高到了15万马力。
    可是即便如此,动力系统的采购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大型舰用锅炉的产量一直就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在满足航母与战列舰之后,还需要考虑舰队油船与战斗支援舰,最后才是大型巡洋舰。
    总而言之,动力系统成为了影响大型巡洋舰造价的头号因素。
    当然,武器系统也一样。
    按最初的设想,主炮有两种口径可选,250毫米与300毫米,而且设计单位也给出了不同的配置方案。最为廉价的方案是4座双联装240毫米主炮,最为昂贵的方案是3座三联装300毫米主炮。
    选这两种口径,也只是习惯使然,或者说可以借鉴,从而降低开发与制造难度。
    只是,不管哪一套方案,都无法绕过一个难题。
    前无畏舰全部退役之后,帝国海军再没有使用240毫米与300毫米炮弹的战舰,连配套的弹药都全都销毁掉了。
    所幸的是,这个问题到后期得到完美解决,也就是使用从迢曼帝国引进生产的280毫米舰炮,连炮弹的生产线都直接从迢曼帝国采购。
    因为280毫米炮弹并不具备对付战列舰的能力,对付巡洋舰则是绰绰有余,迢曼海军也愿意穿甲弹的生产技术,换取帝国海军掌握的先进技术,所以帝国海军并没有花力气设计新式穿甲弹。
    可见,在大战爆发之前,只是帝国海军就在大型巡洋舰的取舍上反复了好几次。
    等到大战爆发,那就更加犹豫不决了。

第607章 取舍的结果
    大战爆发之后,帝国海军对战舰的建造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整,第一个放弃的就是大型巡洋舰。
    不是大型巡洋舰无法满足海军提出的战术指标,而是快速战列舰的表现太抢眼。
    只是在守望海峡的那场海战,就足够让帝国海军坚定对快速战列舰的立场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战列舰的400毫米舰炮依然有用武之地,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暂时还无法取代。
    大型巡洋舰的主炮?
    如果守望者海峡西边的是2艘大型巡洋舰,哪怕配备的300毫米主炮,并非两艘火力凶猛的“旭海”级快速战列舰,别说击沉2艘“大门”级,恐怕早就被常驻舰队的第一主力分队给揍趴下了。
    在这个背景下,帝国海军才启动了“南珠海”级的建造计划,准确说是进行了调整。
    按照战前规划,在完成2艘“旭海”级的建造工作之后,将建造2艘只在细节上做了改进与调整的“浊海”级。海军的真实目的,其实是通过这种小批量的建造方式,摸清楚快速战列舰的性能特点,以及实际的战术用途,确保能在大战爆发之后立即动工建造更强大的后条约型快速战列舰。
    结果大战提前1年爆发,帝国海军的战前部署全都化为泡影。
    此外,“旭海”级通过实战证明,其性能已经足够强大,而且很多在战前设想的战术确实具有很高的价值。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夜间依靠雷达搜索目标,并且为舰炮火控参数。
    关键还有,在大战初期,帝国海军最需要的是航母,不是快速战列舰!
    实战同样证明,快速战列舰的损失率远远低于航母,而且战备完好率远在航母之上。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用一比一的建造快速战列舰。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紧急做出调整,取消了2艘“浊海”级的建造项目,将其并入了下一代快速战列舰,也就是“南珠海”级里面,而且把首批建造数量,由最初计划的2艘提高到4艘。
    只是,在做这个调整的时候,帝国海军显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