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队的主要价值就是为正规部队补充兵员。
显然,接受过训练的预备役官兵,肯定要比刚招募的新兵更有战斗力。
关键还有,预备役部队的装备水准不比正规部队差!
就拿陆军的预备役部队来说,除了接收从一线部队撤下来的主战装备之外,还有不少的现役主战装备,而且占比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这么做,就是让预备役官兵能够接触到最新式的武器装备,确保在战争突然爆发之后,抽调到正规部队的预备役官兵能够立即参加战斗。
可见,帝国的预备役部队比很都国家的正规军都要强大!
对付一个小小的伊拉克,帝国竟然需要动用预备役部队。
要说的话,还真是看得起侯赛因。
其实,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可以看成是给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的警告,千万别做落井下石的蠢事。
波沙湾算不上是井,帝国也没落下去,而且伊拉克与波伊国更加算不上是石头!
真要开干,帝国绝不会手软!
在大会堂等了十多分钟,等记者全都离开之后,周涌涛才动身返回了首辅官邸。
利用这点时间,他修改了等下要用到的演讲稿。
此外,在两位议长公布表决结果之后,周涌涛就当众宣布启动针对伊拉克,准确的说是解放科威特的军事行动。
从这一刻开始,波沙湾战争正式打响!
…………
此时,波沙湾地区,沙乌地本土北部。
万米高空,两架“战…10b”已经抛掉形同累赘的副油箱,并且在转向之后,打开了发动机加力燃烧室。
仅用了不到三分钟,这两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就达到了20马赫。
随即,就越过了沙乌地与科威特的边境线,进入科威特领空。
只是,两架战斗机并没转向,而是沿着连接两国的3号公路,朝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飞去。
这条公路,也是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的主线。
在之前的几天里面,7个师,大约10万伊拉克大军就是沿着这条公路攻入科威特。
此外,伊拉克军队的后勤保障也主要依靠这条公路。
要说的话,3号公路就是10万侵科伊军的生命线!
那两架战斗机明显是在执行侦查任务。
在进入科威特领空之前,这两架“战…10b”就被巴士拉郊外的防空雷达发现了。
没啥好奇怪的,飞得那么高,没有被发现才是怪事。
正是如此,在两架“战…10b”进入伊拉克领空之前,在巴士拉附近徘徊的几架伊拉克战斗机就已转向。
其中,包括2架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进口的,绰号“支点”的g…29。
与梁夏空军的“战…10”一样,g…29也是中型战斗机,号称是第三代战斗机,拥有不输给“战…10”的性能。只不过,g…29属于典型的前线防空战斗机,并不需要太大的作战半径。
至于性能到底如何,就说不准了。
当然,那两架g…29早被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北面巡逻的“指…8c”,以及在波沙湾西部上空徘徊的“指…6c”探测到,而且受到了重点关照,其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中,并同步传输给后方的作战指挥中心。
两架g…29转向南下,朝突击的两架“战…10b”扑去,作战指令下发给了在沙乌地国境线南面超低空徘徊的4架“战…11b”。
率领该编队的,就是李天凌。
两架“战…10b”冒充侦察机,把伊拉克空军的防空战斗机引过来,再由“战…11b”发起攻击。
这套伏击战术非常简单,实施难度也不大。
关键就是,得让伊拉克战斗机进入科威特领空,最好进入沙乌地领空。
别看巴格达当局丝毫都不肯示弱,没有理会帝国下达的最后通牒,但是在战术方面,伊拉克空军十分谨慎。
从4号的凌晨开始,伊拉克空军就停止了对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
当然,科威特军队早已溃散,而且科威特境内也没有多少值得轰炸的目标,有没有空军提供支援都无所谓。
正是如此,伊拉克战斗机一直在本土上空活动,没有进入科威特领空。
也没有靠近边境线,没进入即将生效的禁飞区。
要说的话,这也跟三天前的战斗,也就是李天凌打的第一枪有关。
那次突然袭击等于警告了伊拉克空军。
跟拥有完整体系的帝国空军交战,伊拉克空军的那些战斗机,不管号称拥有多么先进的性能,也不堪一击。
关键就是,伊拉克空军的体系存在太多的漏洞。
这些问题,在两伊战争期间就得到了体现。
在跟波伊空军的战斗中,伊拉克空军就体会到了缺乏预警机,以及缺少远程攻击手段的苦头。
正是如此,才会花巨资从骆沙民主共和国采购能使用中程空空导弹的g…29。
此外,还购买了20多架最快速度达到3马赫,能够威胁到预警机的g…25战斗机。
可惜的是,伊拉克空军一直没有能够获得可以使用的预警机。
依靠防空雷达,根本就不可能探测到在超低空待命的4架“战…11b”,也就不可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
在两架“战…10b”转向之后,李天凌才控制战斗机开始爬升。
这个时候,“战…11b”最为突出的性能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依靠大推重比获得的出类拔萃的垂直机动性能。
在空战状态下,“战…11b”的推重比超过125,而放眼全球,能够与其媲美的战斗机就只有纽兰的f…15a。
其实,这也是“战…11b”的看家本领。
在跟海军的“战…9b”进行的对抗训练中,空军的飞行员总结出,只有进入到垂直机动状态,才有取胜的可能。换种方式说,“战…11b”的盘旋性能确实不太好,但是要比爬升与俯冲,能够轻易碾压其他战斗机。
其实,这也是“截击机”的一大特点。
不要忘了,在设计“战…11”的时候,空军就明确要求,要取代的除了制空战斗机,还有所有截击机。
在极限状态下,“战…11b”能在1分钟之内,从海平面爬升到6000米,在2分钟内爬升到1万米。
当然,加速能力也非常突出。
同样是在极限状态之下,“战…11b”在8000米的高度上,从09马赫巡航速度,加速到225马赫,所需时间仅为115秒。
李天凌制订的伏击计划,关键就是“战…11b”出色的爬升与加速性能。
在2分钟之内完成爬升,那么就算被伊拉克的防空雷达探测到了,以伊拉克空军的指挥体系,也未必能够及时下令,让2架已经进入伏击圈的g…29转向返航,而且那2架伊拉克战斗机根本就来不及逃走。
当然,该计划能够实施,主要还是看“指…8c”的表现。
准确的说,就是把握所有的战术结点。
此外,就是大小二双会不会犯浑。
所幸的是,那两个家伙,在上了战场之后,比谁都冷静,肯定不会犯糊涂,更别说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了。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还没有结婚生子,怕死得很呢。
就在“战…11b”机群全力爬升的时候,两架“战…10b”正在全速向南逃逸。
根据预警机发来的战场信息,那两架g…29已经启动火控雷达,而且正在加速追赶逃逸的“战…10b”。
伊拉克战斗机已经锁定了“战…10b”,还没有开火,只是因为导弹的射程不够。
尾追开火,中程空空导弹的射程才迎头拦截的三分之一,而且脱靶的概率极大。
没有足够大的把握,飞行员一般不会浪费弹药。
第17章 先声夺人
电视讲话这些,早就安排好了,周涌涛也就是照着稿子念。
因为消息早已传开,电视台也做了相关的报道,所以首辅的电视讲话反到没有引起多大波澜。
对帝国的军民来说,打仗根本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按照电视台的评论,在波伊战争之后的十几年,除了出兵斯里兰卡平定军事政变外,帝国就没有经历过其他值得一提的地区战争,反到是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了几场战争。
就帝国的历史而言,十几年没有打仗,反到非常的罕见!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是在南江口海战中诞生的,在梁骆战争当中发展壮大,在两次大战期间成为世界霸主。
上一次出现如此长久的和平,还是两次大战之间的“20年休战期”。
完事之后,周涌涛就回到了书房。
他的心情非常复杂,不是因为刚刚面对摄像机念完早已准备好的讲稿,而是论议两院投票的事情。
虽然在3天前,周涌涛就已知道,肯定能获得战争授权,即论议两院的大部分议员表示会支持首辅的战争提议,但是让周涌涛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最终表决当中,竟然获得了全票支持。
没有一名议员投反对票!
这太不正常了!
五十年前,薛远征在论议两院的表决当中获得全票支持,是因为狭夷皇国不宣而战,偷袭了澄江军港!
这能比吗?
伊拉克军队不但没有攻击帝国的本土,也没攻击帝国的海外军事基地,而且科威特并不是帝国的缔约盟国。
此外,帝国皇室对科威特王室的安全保证并没有被打破,包括阿巴斯三世在内的科威特王室成员都已经安全抵达利雅得。
论议的两院上千名议员,为什么全部支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显然,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
帝国的内部矛盾已经严重到,需要通过战争来缓解的程度了。
最严重的,其实就是经济方面的问题。
在根源上,还跟周涌涛有关。
6年之前,在住进首辅官邸之后,周涌涛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授权陆战队在斯里兰卡采取行动,而是发起了代号“天网”的战略防御系统的建设工程,开始打造所谓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
当时,此事引爆了全球舆论。
按照西方媒体评论,如果梁夏帝国率先建立起国家战略防御体系,并且获得建立在该体系之上的战略打击能力,将拥有针对任何一个对手施行全面战略打击,而且不用担心遭到反击的绝对优势。
简单的说,打破了三足鼎立所形成的战略平衡。
在理论上,不管是迢曼帝国,还是纽兰共和国,因为缺乏对等的反击手段,都将在下一场大战中不敌梁夏帝国。
其实,在获得了几乎碾压优势的战略打击手段之后,梁夏帝国能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的发动战争。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是把军备竞赛扩大到太空领域。
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斯里兰卡的军事政变,成功的转移了舆论注意力。
可问题是,持续30多年的军备竞赛已经由此升级。
在同一年,纽兰联邦就率先启动了代号“星球大战”的战略计划,针对的其实就是帝国的“天网”。
到了次年,迢曼帝国也启动了代号“诸神黄昏”的战略计划。
也就是在此之后的几年里面,三个超级霸权先后在太空领域发力。
当然,领跑的一直都是梁夏帝国。
在过去几年里,帝国不但发射了数十颗“天眼”系列的军事侦查卫星,首次掌握覆盖全球的太空侦查能力,还正式启动了代号“指南针”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工作,完成了对本土的全面覆盖。
至于通信卫星,早就完成了布网。
当然,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