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官!”
“看到了!”
边境对面,之前已经排好队列的几辆伊拉克坦克开火了,而且瞄准的就是那枚反坦克导弹出现的方向。
显然,敌人看到了导弹。
在理论上,如果能够及时摧毁发射导弹的战车,就能让导弹脱靶,因为重型反坦克导弹采用的是线导控制。
没有战车控制,导弹就只会直线飞行。
比导弹飞得快,而且能够摧毁战车的,也只有坦克炮打出的炮弹。
用不着使用穿甲弹,破甲弹或者榴弹就行。
可问题是,伊拉克坦克的炮击根本就没有准头可言。
要说的话,伊拉克坦克肯定没有看到那辆骑兵战车,因为瞄准的位置,其实全都在骑兵战车前方。
原因也很简单,“弩炮8”重型反坦克导弹采用由高压气体推动的冷发射原理,在推出发射管之后才让发动机点火。
如此一来,等发动机发出可见光,导弹已经飞离了战车,并飞行了数十米。
这么设计,就是为了让战车保持隐蔽。
十多秒钟之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传到了。
显然,坦克炮开火的声响可不是一般的大。
丁镇南清楚的看到,伊拉克坦克打出的十几枚炮弹,几乎全都落到那辆藏在沙丘后面的骑兵战车前方。
此外,那辆骑兵战车根本就没有动弹。
在发射导弹的时候,骑兵战车只把炮塔露出来,车体藏在沙丘的后面,因此被炮弹打中的概率并不高。
要跑起来,反到有可能挨揍。
当然,在导弹命中目标之前,骑兵战车也不能运动。
就像前面说的,“弩炮8”反坦克导弹为线控制导,在导弹命中目标之前,需要由射手控制。
导弹的平均飞行速度不到每秒200米,因此向几千米外的目标开火时,需要飞行很长的时间。
在坦克炮开火的轰鸣声传来之后,边境线附近,那辆还在狂奔的bp1战车突然发生爆炸。
十分猛烈,爆炸产生的火球照亮了附近的伊拉克坦克与战车。
其实,导弹的威力没那么大,看上去像是战车里面的弹药殉爆了。
电光石火之间,30多辆“zt99a”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准确说是在前后几秒钟内发出怒吼。
来得非常突然,甚至可以说有点吓人。
当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传来的时候,连丁镇南都不由得哆嗦了几下。
此外,坦克炮开火时的炮口闪光,非常的刺眼。
主要是离得近,直观感受更强烈。
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大约一秒钟出头,在边境线的对面,30多辆伊拉克坦克战车被穿甲弹“点名”。
大部分是坦克,而且几乎都是位于最前沿的t72。
“长官!”
开火之后,30多辆“zt99a”从藏身的沙丘后面冲了出来。
边境线的对面,那辆bp1战车被反坦克导弹打爆的时候,之前已经停下来的坦克就重新发动。
可惜的是,伊拉克坦克的反应速度太慢了。
或许是伊拉克坦克重新发动,才让刘尊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即大部分伊拉克坦克是在向南行进,而不是向后倒车。
首轮交战,就有近30台坦克战车被摧毁。
这个打击力度,明显太过猛烈了。
也就过了不到10秒钟,第二轮打击接踵而至。
要说的话,这是陆战队型“zt99a”的一大优势。
选择52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同时,陆战队的“zt99a”采用了b型才有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以便使用长度更大的整装炮弹,战斗射速也要比“zt99a”的半自动装填机与出口型的“zt99ag”上的转盘式装填机高一些,在理论上能达到6秒一发,实际战斗射速在每10秒一发左右。
正是如此,陆战队的“zt99a”在外观上更接近“zt99b”,之前也经常被外界误认为是陆军的主战坦克。
其实,尾舱式自动装填机算得上“zt99”系列的一大创新。
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帝国的科技创新奖。
除了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之外,尾舱式装填机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大尺寸,特别是长度较大的炮弹无法使用转盘式自动装填机的问题,为采用威力更大的穿甲弹,也为今后使用口径更大的坦克炮铺平了道路。
125毫米整装穿甲弹的质量接近30千克,已经超过人类体力能够承受的极限。
设计中的下一代坦克炮,不管是由梁夏帝国研制的145毫米,还是纽兰共和国正全力打造的140毫米,乃至西陆集团的152毫米,全都采用了整装炮弹,炮弹的质量均在50千克以上。
这意味着,必须使用自动装填机。
其实,也就是有了尾舱式自动装填机,梁夏帝国才在扩大坦克炮口径的问题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计划中的“zt99c”就将采用145毫米坦克炮。
当然,要想把14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需要下一代坦克,也就是还在研制中的ztx。
在实战中,自动装填机最主要的价值,就是保证了战斗射速。
不管是在快速行进当中,还是在崎岖的地面上,除非装填机出了故障,不然战斗射速都能够得到保证。
显然,换成装填手,根本办不到。
就算体格强壮的装填手,当坦克在野外快速推进的时候,也很难保证达到停止状态下的装填效率。
在野战状态下,“zt99a”的战斗射速不到1分钟四发,而其设计射速为7秒一发。
差距就出在装填手身上,而“zt99a”采用的还是半自动装填机,只需要装填手把发射药包推进炮膛。
这次,又有10多辆坦克与战车被摧毁。
不是命中率大幅度降低,而是没有更多值得用穿甲弹对付的目标,有好几辆伊拉克坦克被多枚穿甲弹击中。
根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斗当中,有一辆t72先后挨了4枚穿甲弹!
直到这个时候,最后几辆幸存的伊拉克坦克才开火还击。
可惜的是,基本上是在浪费炮弹。
不但没有准头可言,而且打出的是破甲弹或者榴弹。
显然,这几辆伊拉克坦克之前准备朝骑兵战车开火,选择的破甲弹与榴弹,而且没来得及换上对付坦克才用的穿甲弹。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任何一辆坦克都不会有太多穿甲弹。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只有遇到敌人的坦克,才能使用穿甲弹,对付其他目标都使用破甲弹或者多用途榴弹。
原因也很简单,穿甲弹的用途很单一,而且非常的昂贵。
陆战队那些“zt99a”,一个基数42枚炮弹,通常只有8枚穿甲弹,其他都是多用途榴弹。
此外,部分坦克会带上几枚照明弹之类的特种炮弹。
只有在任务明确的时候,才会提高穿甲弹携带数量。
比如这次,每辆坦克把穿甲弹增加了一倍。
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
在战场上,跟敌人坦克遭遇其实是小概率事件,在绝大部分时候,坦克面对的其实是非装甲目标。
面对碉堡、街垒这类目标时,价格昂贵的穿甲弹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在开火还击的同时,残余的伊拉克坦克与战车开始撤退。
陆战队的坦克集群没有停下,仍然在向北推进,并继续向溃退的敌人开火。
战斗已经打响,谁顾得上边境线?
敌人就在那里,只要还具有威胁,就得继续打下去,直到把敌人全部消灭,或者是不再具有威胁。
不过,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
丁镇南首先反应了过来,在看到坦克集群冲出去后,他立即吩咐营部参谋,立即返回指挥车,联系刘尊山,不得越过边境线。
只要部队还在边境这边,怎么打都没问题。
不管怎样,确实是伊拉克的战车首先越过边境,而且伊拉克坦克开火还击,打出的炮弹落在了沙乌地的领土上。
再怎么闹,也有理可扯。
如果陆战队坦克越过边境线,进入伊拉克境内,留下了证据,比如被击毁,那就没办法扯了。
不要忘了,帝国是在打击入侵者,肯定不能无缘无故的入侵他国,至少不能在正式宣战前攻入伊拉克境内。
正是如此,战斗才在10来分钟之后宣告结束。
至少有80辆伊拉克的坦克与战车被摧毁,陆战队坦克无一损失,准确的说是没有战斗损失。
唯一的损失是一辆靠前部署的骑兵战车在反击开始之后,冲到坦克锋线的前面,结果被坦克误击,车长与炮长受伤。
所幸的是,这辆骑兵战车没搭载步兵。
不然的话,这一炮肯定会产生帝国军队在此次战争中的首批阵亡将士。
第25章 淡化处理
这场发生在8月4日夜间的坦克大战,可以说是既短促,又突然。
在回到联合部队司令部,获得更多的情报之后,丁镇南才意识到,伊拉克军队根本没有想过要越过边境线。
就像他之前猜测的那样,伊拉克军队不过是来做做样子。
至于那辆引发了战斗的bp1战车,当时很有可能没有越过边境线,只是去勘察已经存在几十年的界碑。
因为在荒漠里,所以这些界碑在立好之后,从来没有维护过。
在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也是波沙湾南岸产油集团的成员,跟沙乌地等邻国的关系很不错。在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中,为了抗击波伊国,以沙乌地为首的产油国为伊拉克了数百亿金元的无偿援助。
伊拉克军队的主战武器,很多是用产油国的援助资金购买的!
正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两国的边境从不设防。
根据被俘的伊拉克官兵交代,他们确实没收到突击沙乌地的命令。
派装甲部队到边境附近活动,主要是跟联合部队宣布设置禁飞区有关,也就是通过地面行动挑战联合部队。
正是如此,丁镇南向施授良提出建议,暂时不公开这场战斗的相关消息。
理由也很简单,还没有到开打的时候!
现在部署到位的只有2个装甲营,也没有支援部队。用来保护哈利德国王军事城的“神箭手”防空系统还没有运到,“战16a”机群也还没到,暂时没有应付弹道导弹袭击与猎杀导弹发射车的能力。
要是在这个时候把侯赛因惹急了,恐怕会立即使用弹道导弹进行还击。
此外,地面战争也可能提前打响。
这些全都不在计划当中!
当然,这场战斗还充分证明了“zt99a”的性能,也彻底打消了对该坦克的质疑。
在此之前,因为高昂的采购价格,不止是论议两院管国防预算的议员,连陆军与陆战队都提出了质疑。
言外之意,就是这种被吹上了天的主战坦克到底值不值350万金元的单价!
虽然这场战斗,存在一定的运气因素,特别是在交火前,伊拉克装甲部队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甚至没发现近在咫尺的陆战队坦克,等于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是整个交战过程依然是非常经典。
首先就是,12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得到了充分证明。
根据陆战队提交的交战报告,有一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打穿了两辆坦克,其中一辆还是t72。
此外,所有命中伊拉克坦克的穿甲弹,全都击穿了装甲,有出现因为装甲板的倾斜角度太大,而导致穿甲弹弹开的现象。
这还只是第一代整装穿甲弹!
其次,“zt99a”的双向稳定瞄准系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