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争霸-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院的那些大老爷,显然不会为前线战斗着想,他们看中的只是切身利益!
    吃了晚饭之后,周涌涛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想了几个小时,直到林世平来到首辅官邸,他都没想出个办法来。
    “我在路上已经吃过晚饭了,不要去麻烦。”林世平很匆忙,在进来的时候就叮嘱了罗佑宾一番,意思是他不会呆太久,等会就要离开。“刚刚获得的情报,已经由情报人员验证过了。”
    走近之火,他把带来的一叠照片递给了周涌涛。
    侦察卫星拍下来的,其中有一些是在白天,准确说是下午的时候拍摄,从影子的方向就能够看得出来。
    拍摄的是一些空军基地,或者是民用机场,焦点对准的是一些刚着陆或者正在着陆的战斗机。
    翻看一遍,周涌涛不大明白的朝林世平看过去。
    完全看得出来,那是一些西陆集团的作战飞机,而且从周边的建筑物来看,或许就在波沙湾地区。
    不过是一些伊拉克的战斗机,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这是3座波伊国机场,其中2座是空军基地,而且都在波伊国西北,距离伊拉克都不太远。”
    “波伊国!?”
    林世平点点头,说道“在这3座机场里面的,能辨认出来,而且对上号的伊拉克战斗机已经超过100架,而且数量仍然在增加。按我们分析,最终会有180到200架伊拉克战斗机。”
    听林世平这么一说,周涌涛立即就锁紧了眉头。
    “伊拉克空军还能起飞的战斗机,也就只有200余架了。”大概担心周涌涛不明白,林世平又补充了一句。
    周涌涛长出了口气,随后开苦笑着摇了摇头。
    显然,他根本没有想到,号称波沙湾最强的伊拉克空军,连3天都没撑住,就被彻底打垮了。
    不然,怎么会让战斗机飞往曾经的夙敌那里避难呢?
    因为已经战败,留在国内机场与空军基地肯定会被摧毁,所以这些伊拉克的战斗机才飞往波伊国。
    那么,伊拉克军队还能坚持多久?
    关键还有,在幕后支持伊拉克的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还会继续作壁上观吗?
    在彻底打垮伊拉克空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之后,甚至不需要发动地面战争,通过高强度轰炸就能让伊拉克投降。
    哪怕是为了解放科威特,仍然得发动地面战争,也能把地面战争的时间压缩到最短。
    在空中打击阶段就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最后的地面进攻,更像是去摘取空中打击的胜利果实。
    这样一来,伊拉克的百万大军就完全没有用了!
    只要帝国愿意加大投入,比如增派几个师,并且适当的延长空中打击时间,扩大空中打击的范围,就有足够的把握在巴格达宣告胜利,也就是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推翻由迢曼帝国扶持的侯赛因政权。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迢曼帝国会妥协?
    周涌涛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林世平身上突然响起了电话的铃声。
    那是一部无线电话,而且有保密功能,高级情报官员的标配。
    林世平没当着周涌涛接电话,而是去了外面的走廊。
    不是说需要向首辅保密,而是很多敏感的问题不能直接告诉首辅,或者说不能把首辅拉下水。
    几分钟后,林世平回了书房。
    “刚刚收到的,侯赛因已经解除了空军司令的职务,准确说是下令逮捕了空军司令,并且认命自己的亲信,共和国卫队的阿齐兹上将担任空军司令。只不过,他没有下令让外交人员去跟波伊国交涉。”
    “你是说……”
    “空军司令只是替罪羊,是替侯赛因背锅。这同样表明,侯赛因肯定不会投降。”
    周涌涛微微点点头,表示明白林世平这句话的意思。
    如果侯赛因想投降,就不会把空军剩下的战斗机派往波伊国。
    只有准备死扛,才需要通过转移来保存宝贵的兵力,以便在今后卷土重来。
    哪有这么容易。
    “这件事,肯定没这么简单。”
    “波伊国没有拦截这些伊拉克战斗机,表明已经提前收到了消息,而且默认为这些伊拉克战斗机庇护。”林世平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这表明,纽兰共和国肯定在暗中向波伊当局施压。”
    “那就必然跟迢曼帝国有关。”
    “关键就是看,迢曼帝国会不会为伊拉克亲自下场,毕竟以当前局面,侯赛因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周涌涛使劲揉了揉额头,其实这也是他现在正在考虑的问题。
    侯赛因撑不住,迢曼帝国会亲自下场?
    此外,以什么方式参与这场战争?
    关键还有,一直藏在幕后为迢曼帝国与伊拉克支持的纽兰共和国,会以何种方式面对即将到来的变故?
    这几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第39章 内忧外困
    迢曼帝国,首都白林城,宰相府。
    等到凌晨,莱因哈特才等来最新消息,或者说是最后的消息。
    在最后一批8架g21到达后,在这个晚上,已经有188架伊拉克空军的作战飞机逃往波伊国。
    此外,还有大约60架直升机飞往波伊国。
    这些就是伊拉克残存的空中力量。
    在此之后,伊拉克境内已经没有可以升空作战的飞机了!
    关键就是,这才短短的3天而已!
    虽然早就料到伊拉克会战败,也绝对没人相信,一个只有2000多万人的国家能够抵抗全球头号霸主,但是包括莱因哈特在内的,迢曼当局上下所有的军政要员,没有一个人想到失败来的如此之快。
    不是伊拉克的实力被夸大了,而是梁夏帝国的实力被低估了!
    在几个月之前,迢曼总参谋部就做过兵棋推演,而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由迢曼军队发动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至少需要用20天才能夺取制空权,然后需要用2到3个月的时间打垮伊拉克的防空力量。即便在获得足够支援的情况下,也要用大约3个月才能打败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
    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打败伊拉克。
    这里,还没考虑前期部署的时间。
    正是如此,迢曼当局才认定,哪怕梁夏帝国的军事实力更加强大,在算上了前期的部署之后,也需要4个月到半年才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且在空中打击阶段的用时不会低于3个月。
    当然,夺取制空权,怎么说都需要7到10天。
    这个推断,也得到了情报机构的支持,联合部队拟定的作战计划,前期夺取制空权的用时就是7到10天。
    谁能想到,实际只用了3天。
    要说的话,这就是兵败如山倒的真实写照!
    下午,在伊拉克空军发起撤离行动前,驻巴格达的军事顾问发来消息,侯赛因的立场出现了微妙变化,哪怕没有放弃的地步,也不再对胜利抱希望,因此不排除局势陡然转变的可能性。
    按照顾问团的推测,侯赛因有可能为保住政权而向梁夏帝国妥协。
    侯赛因出兵入侵科威特不就是为了保住政权吗?
    即便不考虑迢曼帝国的因素,只是持续了8年,却没有取得胜利的两伊战争累积下来的矛盾,都能逼迫侯赛因铤而走险。如果其他方法能消除愈来愈严重的国内危机,侯赛因也不会去招惹梁夏帝国。
    只要梁夏帝国答应不攻打巴格达,他就会从科威特撤军,或者是放弃入侵科威特的地面部队。
    果真如此,那么伊拉克倒向梁夏帝国,或者是侯赛因政权垮台就只是时间上的事了。
    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或者说能失去伊拉克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这不止关系到莱因哈特等一大批人的政治前程,还关系迢曼帝国,乃至整个西陆集团的命运。
    迢曼帝国是在不计回报的支持伊拉克?
    显然不是!
    支持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侯赛因的第一个目的,也就是波沙湾的石油。
    要说的话,迢曼帝国面临的问题,全都可以归结于石油。
    这也是迢曼帝国最大的短板。
    在上次大战结束的时候,由迢曼帝国直接控制的产油区,就只有罗马尼亚油田,而这座油田的产量并不大。
    当时,全球最大的3个产油区当中的两个,波沙湾与跋窟在梁夏帝国控制之下,另外一个是纽兰本土。
    这也是在战后的那几年,迢曼帝国高度依赖梁夏帝国的关键所在。
    此后,北海油田被发现,准确说是储量被探明,再加上北玄地区的油田逐渐被发现,迢曼帝国才逐步摆脱对梁夏帝国的依赖,在政治与外交上走上独立,也才有了后来成立的西陆集团。
    也由此走上了跟梁夏帝国争霸的道路。
    其实,也就是为了控制北海油田,迢曼帝国才不断剥削布兰王国,一步一步的把布兰王国推出了西陆集团。为了对抗来自迢曼帝国的巨大压力,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布兰王国还一度加强跟梁夏帝国的往来,比如出租战略意义重大的斯卡帕湾,后来更是义无反顾的投入纽兰共和国的怀抱。
    北玄地区,那就更加如此了!
    为了把北玄油田控制在自己手里,迢曼当局先是亲手导演了阿尔及尔战争,也就是通过洛克国鼓动当地的土著居民发起独立运动,然后以维持集团稳定为由,让在战后称霸北玄地区的罗利王国接受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既成事实,最后则通过收购,一举控制北玄地区的主要油田。
    结果就是,罗利王国一直是耿耿于怀,由此成为西陆集团中的头号不安定因素。
    此外,还因为不肯归还直落要塞,跟斯班王国貌似神离。
    即便是在罗马尼亚,也因为迢曼企业为了赚取超额利润,导致当地居民对迢曼帝国严重不满。
    骆沙民主共和国的很多问题也跟石油,或者说能源有关。
    为了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购买石油与天然气,迢曼帝国凭借战胜国,或者说占领国的身份,控制与摆布骆沙民主共和国的经济,控制其工业种类,导致了其畸形的产业结构。
    拥有8000万人口的骆沙民主共和国,拥有西陆集团最庞大的重工业,却几乎没有直接决定民众生活水平的轻工业,也严重欠缺电子等高科技产业,使得在很多方面都要严重依赖西陆集团。
    骆沙民主共和国的体量大约是迢曼帝国的7成,工业化水准也非常高,国民生产总值仅有迢曼帝国的3成,人均只相当于迢曼帝国的4成,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经济命脉掌握在迢曼帝国手中。
    由此可见,迢曼帝国在战后采取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其实都跟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有很大关系。
    可问题是,北海油田与北玄油田的产量还没有大到能够满足迢曼帝国,以及西陆集团的程度!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是与日俱增,而能源的产量却没有多大提高。
    发展至今,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40。
    其中,只是迢曼帝国就达到了60。
    每年,迢曼帝国需要进口差不多12亿吨原油,从西陆集团外的其他国家进口的量大约为8000万吨。
    在这8000万吨里面,有大约4000万吨来自伊拉克!
    这个规模,可以说是相当的惊人。
    由此不难看出,在迢曼帝国的战略体系中,伊拉克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只是现在,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