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只是打一场局部战争,这勉强够用。
用来跟梁夏帝国打一场全面战争,哪怕扩大10倍,那也是远远不够!
波伊国现在欠缺的,其实是完整与先进的军事体系,特别是制空防空体系,而这涉及到了纽兰共和国至今都不肯出口的尖端武器装备,比如E…3A大型预警机,“爱国者”防空系统等等。
当然,就算纽兰共和国愿意出售这些尖端武器,贾拉扎德也不会动心。
答案也很简单,建立一套完整的军事系统需要时间,至少都是好几年,不是说有了先进的武器就有了强大的战斗力。
最关键的,其实是参战本身。
跟特使会谈的时候,贾拉扎德再一次委婉的提出了波伊国的立场,即不会在纽兰共和国之前参战。
只有在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后,波伊国才会考虑参战。
当然,也只是考虑。
到时候要不要参战,仍然得看纽兰共和国给出的好处是否足够多。
其实,在上个月的时候,贾拉扎德已经让驻纽兰大使以特使身份,把一份清单送到纽兰总统手上。
说是武器采购清单,其实是无尝援助清单。
在参战前,纽兰共和国要向波伊国提供300架F…14D与500架F…16C/D战斗机,350架AH…64A武装直升机,600架CH…60通用直升机,150架CH…47重型运输直升机,4500辆M1A1主战坦克,3000辆M2/M3步兵骑兵战车,2500门M109自行榴弹炮,4艘“基德”级驱逐舰与8艘大型攻击潜艇。
当然,这只是波伊国提出的要求,自然是漫天要价。
贾拉扎德不笨,知道纽兰当局无论如何不可能答应这么多的要求,能提供其中一些就非常不错了。
按贾拉扎德的计划,等纽兰当局做出让步,才提出最关键的要求。
提前派3个师过来,帮助波伊国守卫至关重要的低地省,并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还得听从波伊国指挥。
在名义上,这是为了兑现对波伊国的安全保证,即提供防务援助。
可实际上,是要纽兰共和国出兵参与跟梁夏帝国正面交锋的地面战争。
说得直接一点,其实是在防止纽兰共和国置身事外,在局面发生转变之后,抛弃波伊国这类二线盟友。
当然,如果纽兰当局答应派地面部队到波伊国作战,那么就肯定会派遣航空兵,至少会派飞行员过来。
到时,援助战斗机这些,自然都不在话下。
必须得说,贾拉扎德确实很聪明。
面对梁夏帝国展示出的强大军事力量,哪怕波伊国体量更大,与超级霸权对抗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
有伊拉克这个前车之鉴,现在出头就等于送死。
再说,全球大战已经爆发了。
既然纽兰共和国更加看重南方次大陆的梵罗国,就让梵罗国出头好了。
第111章 利害攸关
贾拉扎德不愿意卷入波沙湾战争,或者说不想为纽兰共和国火中取栗,不过却不得不做好万全的准备。
关键就是,梁夏帝国会不会及时收手?
虽然在两个月之前,联合部队成立的时候,梁夏帝国就明确提出,此战的主要目的是光复科威特,驱逐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给予伊拉克必要惩戒,没有提到反攻伊拉克,更别说是占领伊拉克。
此后,战局也确实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高强度的空中打击,以及动用的地面部队相对较少,都表明联合部队没有攻打伊拉克本土的打算。
至少不存在对伊拉克实施军事占领的可能。
全球大战已经爆发,梁夏帝国还会以光复科威特为主要目的?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虽然梁夏帝国部署在波沙湾的地面部队也就只有3个师,其中一个还是陆战师,联军兵力也不是很多,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只有高巨王国的一个装甲师,攻打兵力朝过100万的伊拉克,显然算不上充足,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联军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能够弥补地面兵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在完成地面突破之后,占领伊拉克的任务可以丢给沙乌地等穆阿国家去负责。
要说的话,联军地面部队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在一个多月前,梁夏帝国陆战队的一个装甲营,就教训了伊拉克军队,让伊拉克陆军的王牌装甲部队尝到苦头。
那场规模不大的装甲战足以证明,在技术差距太大的情况下,兵力上的优势显得是微不足道!
技术取代兵力,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头号因素,正是这场战争表现出来的结果。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联军的最终目的不止是光复科威特,还要攻占整个伊拉克,打通北上前往忒尔共和国的交通线。
要说的话,在迢曼帝国袭击梁夏海军的第51特混舰队之后,这已经成为定局!
现在的问题是,在占领了伊拉克之后,梁夏帝国会不会为了保护这条交通线出兵攻打波伊国?
也有可能通过空中打击来消除潜在的军事威胁。
这是一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整个8月,贾拉扎德的一名亲信,他最信任的女性外交官员,一直在跟梁夏帝国的特使进行秘密谈判。
谈的主要内容,就是梁夏帝国是否做出相关的安全保证。
一个月谈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也不是毫无收获。
按贾拉扎德掌握的信息,梁夏当局愿意做出必要的安全保证,只是介于当前的局面不会签署任何书面协议。
其实,谈到8月下旬的时候,梁夏当局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让步,表示只要波伊国能够保持中立,就可以安全保障。准确说,就是以波伊国保持中立为基础,梁夏帝国承诺不对其发动战争。
具体一点,就是跟波伊国签署具有法理效力的和平条约。
在波伊战争结束后,梁夏帝国非但没有跟随即成立的波伊国签署任何条约,甚至到现在都没跟波伊国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是没承认波伊国。十多年以来,波伊国在外交上的首要目的就是跟梁夏帝国恢复正常邦交。只有获得全球霸主的承认,波伊国才能够真正融入国际大家庭。
别说是波伊国,即便是强大的纽兰共和国,也是在跟梁夏帝国的邦交恢复正常之后才被国际社会接纳。
可惜的是,就在双方快要谈成的时候,全球大战爆发了。
显然,在大战时期,别说是梁夏帝国,即便是波伊当局,也绝不会签署任何性质的书面协议。
要是落人口实,到最后很有可能是两头不讨好。
谈到现在,梁夏帝国能够给予的最大保证,就只是一句口头承诺。波伊国置身事外,就不会对其发动军事打击。
看上去跟之前的说法没多大差别。
可实际上却是天壤之别。
保持中立,其实只是不直接参战,也就可以为参战国间接的支援,比如让某些参战国的作战飞机飞越领空,或者情报方面的协助,甚至可以在出售资源的时候给予必要的优惠。
这些,都不会破坏中立。
像后者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就没那么简单了。
关键就是,梁夏帝国可以在任何时候,以波伊国没兑现承诺,比如向西陆集团出口石油为由,来废除这个口头承诺。
这样的要求能够接受吗?
贾拉扎德非常清楚,如果他接受了这样的条件,也就等于向梁夏帝国臣服,等于废弃本国的武装力量。
显然,就算贾拉扎德想妥协,波伊国的军民都不会答应。
从这个角度看,与梁夏帝国的战争肯定是不可避免。
贾拉扎德现在要考虑的,其实就是在开战之前,尽可能的为波伊国捞取更多的好处。
哪怕他不愿意为纽兰共和国火中取栗,也必须做好准备,确保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顶住梁夏帝国的进攻。
关键还有,必须坚持到援军到达,比如纽兰共和国出兵参战。
虽然只是波沙湾北岸的小国,但是波伊国拥有一套相当完善,而且强大的情报网络,拥有自己的情报来源。
按贾拉扎德掌握的情报,纽兰共和国肯定会在半年之内参战。
至于到底是在何时,由三个因素决定。
首先就是大陆战场上的战斗,迢曼帝国统帅的西陆集团能否迅速取得胜利,能否给予梁夏帝国足够的压力。
其次是纽兰海军能否获得与抓住机会,消灭梁夏海军东汪洋舰队,夺取东望洋的制海权与战略主动权,并夺回至关重要的霍瓦依群岛,打通到西南东望洋的航线,取得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
最后一个,就在南方次大陆那边。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梵罗国会不会及时参战。
虽然在理论上,前两点才具有决定性,但是站在波伊国的立场上,第三点才是关键。
道理也很简单,巴铁夹在波伊国与梵罗国之间!
虽然在波伊国东部,以及巴铁的西南是广袤的戈壁荒漠,别说没多少城镇,就连道路都非常罕见,因此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也就不存在要派遣重兵守卫东部边境的问题,但是并不是说可以高枕无忧了,至少部署在巴铁的战术航空兵,就能覆盖波伊国全境,几个月就能把波伊国炸成废墟。
关键还有,利用部署在巴铁西南地区的航空兵,梁夏空军就能封锁阿曼湾,并对波伊国实施战略封锁。
这样一来,只是通过战略封锁就能够让波伊国完蛋!
可惜的是,波伊国完全没办法凭借自身的力量化解这个问题,而唯一的希望就是梵罗国出兵参战。
说得直接一点,梵罗国击败巴铁!
其实,波伊国一直在为此做准备。
在波伊军队拟定的战争计划当中,有一份针对巴铁,即梵罗国发动了战争,而梁夏帝国没有及时出兵,波伊国得在关键时刻出兵巴铁,不过不是去帮助巴铁,而是控制巴铁西南的沿海地区。
当然,如果爆发了全球大战,而且出现上面的情况,依然得赶在梵罗国的大军杀到之前攻占巴铁西南地区。
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波伊国的战略防线与防御深度,确保本土的安全!
可见,贾拉扎德现在最为关注的就是梵罗国会不会参战。
其实,在梵罗国首都总理府,迪迦拉?甘巴拉也在密切关注波沙湾那边的战争。
他在晚饭之后,会见了专程来访的纽兰共和国特使,只不过不是大使,而是专程从华城飞来的国务卿。
两人谈了四个小时,在凌晨的时候才结束。
虽然气氛还算融洽,但是迪迦拉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纽兰国务卿明确提到,如果梵罗国没有赶在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前向梁夏帝国宣战,那么纽兰当局就肯定会对战略做出调整,比如把更多的资源放在东望洋,对梵罗国的援助就会受到影响。
显然,这是在暗示,更是在威胁!
发展至今,梵罗国最不能缺少的,也就是纽兰共和国的援助。
别看梵罗国的人口还没有达到10亿,而且是官方统计数据,因为存在大量没在官方机构登记的“黑户”人口,所以梵罗国的实际人口会更多,可是与人口规模不相称的,是其羸弱的综合实力。
严格说来,梵罗国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即便以官方统计的7亿人口计算,都有超过70的人口住在农村,住在城市的2亿人也没有多少从事工业生产。
要说的话,这也是让迪迦拉最懊恼的事情。
与巴铁的战争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