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争霸-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外,珍宝港还是帝国海军东望洋舰队的第二司令部所在地。
    这下,产生了一个问题。第四舰队的战舰,尤其是频繁参与部署的主力舰,很难获得返回本土的机会。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增强东望洋舰队的战斗力,也是为了增强对霍瓦依群岛的控制力度,帝国海军一直在加强珍宝港的基础设施,甚至在此建设了本土之外,最完善的舰队司令部,但是这些努力并没能改变珍宝港的本质,或者说没能让珍宝港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型港口。
    关键不是帝国海军的投入不够多,而是霍瓦依群岛的人口实在太少了。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当局不能大张旗鼓的鼓励向霍瓦依群岛移民!
    时至今日,霍瓦依群岛依然属于纽兰联邦,而珍宝港所在的霍努岛上的霍努市是纽兰联邦的首都。
    在法理上,珍宝港,以及群岛上的其他军事基地均属于纽兰联邦。
    虽然帝国已经跟纽兰联邦断绝了外交关系,而且国际社会也只承认纽兰共和国,但是霍瓦依群岛属于纽兰联邦是获得公认的事实,因此就算有十几座军事基地由帝**队控制,帝国当局也无权向霍瓦依群岛移民。
    发展至今,霍瓦依群岛的人口还不到1000万!
    最大的霍努市,只有大约200万居民。
    关键还有,霍瓦依群岛严重缺乏资源,没有发展工业的必须条件,甚至连充当中转港口的资格都没有。在航程超过12000千米的民航客机诞生之后,连跨东望洋航班都不再需要经停霍努市。
    数十年来,霍瓦依群岛的经济支柱始终都是旅游业。
    此外,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比例还不到50%,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到5%。
    可见,就算帝国在此投入了足够多的资源,也无法把霍瓦依群岛打造成帝国海军在前进基地。
    要说的话,在珍宝港造船厂,三分之一的工程师与高级技工,其实都是由帝国的造船厂委派。因为一直没有办法招募到足够多的技术工人,由军方出面的成本又过高,所以在先前的20多年里,即波伊战争之后,帝国海军没再增强在珍宝港的投入,并且逐渐削减第四舰队的规模。
    到周涌涛出任首辅,珍宝港已经沦为二级港口。
    虽然在此后的几年里面,海军开始重返珍宝港,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短短的几年,很多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珍宝港唯一的10万吨干船坞,也就是唯一能为大型航母提供维修服务的干船坞,在去年的年底才修复。在此前,第四舰队的大型航母只能返回帝国本土进行入坞维修。
    受此影响,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3艘航母当中,只有旗舰“刘长勋”号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入坞维修,而另外两艘,即“周宽德”号与“贺永兴”号原计划在今年与明年进行入坞维修。
    因为大战已经爆发,所以2艘航母的维修工作只能推迟。
    如果珍宝港的10万吨干船坞一直能正常工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3艘航母都能保持理想状态。
    对另外2艘航母的状态,白华伟确实毫无把握,尤其是“周宽德”号。
    该舰是“陈炳勋”级第三艘,也是第一批最后一艘,技术状态本来就不是很好,还因为长期部署在珍宝港,原本应该在中期大修进行的现代化改进,也被推迟到第三次入坞维修中进行。
    哪里想到,第三次入坞维修还没开始,全球大战就来了。
    因为“陈炳勋”号与二号舰“唐祖德”号,均在中期大修时进行了现代化改进,第二批的3艘在建造期间已经采用新式电子设备,所以“周宽德”号算是现役航母中,状态最差的一艘。
    要说的话,连3艘舰龄更老的“帝国”级都比不上。
    按照白华伟掌握的资料,“周宽德”号动力系统的实际输出功率,只能达到设计最大功率的85%。4部蒸汽弹射器,有3部的使用次数已经达到大修周期的60%,状态最好的那部也有40%。搭载的自卫武器系统,仍然是建成交付时的状态,比如对付反舰导弹的末段拦截系统,还是3座730B“火旋风”速射炮。
    不过,白华伟最担心的其实是官兵的状态。
    按照计划,“周宽德”号应该在7月入坞维修,该舰官兵将获得半年长假,很多官兵提前预定了回国机票。
    随着战争爆发,休假变成了梦想。
    要命的是,就在今年的年初,“周宽德”号航母战斗群,去了梵炎洋,参与一年一度的舰队对抗演习,6月底才回到珍宝港。因为要为入坞维修做准备,所以在部署期间,该舰没进港停靠。
    5000多名在回到珍宝港后,只上岸休整了不到半个月,就再次登上航母,开始了持续到现在的战备部署。
    持续9个月的部署,该舰的官兵还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吗?

第138章 官兵状态
    虽然“周宽德”号的舰长金振邦上校拍着胸脯向白华伟做了保证,该舰的全体官兵,绝对不会辜负信任与重托,但是对这个保证,白华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或者说没跟这个晚辈较真。
    别看金振邦只比白华伟小了几岁,不过他确实比白华伟低了一辈。
    没错,他是金洪大将的孙子。
    至于“周宽德”号5000多名官兵的状态,在白华伟来到珍宝港之后,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能说清楚。
    9月下旬,珍宝港驻军在进行例行抽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准备返回帝国本土的干货运输船“贝佳湖”号申报的生活给养,比正常情况多了25,比规定的浮动上限高出了15。
    随后,驻军司令部派遣卫队登船检查,发现了藏在该舰上面的几十名海军官兵。
    全都来自“周宽德”号,带头的竟然是轮机部门的少校副官。
    在随后的审查当中,“贝佳湖”号的舰长承认,他收取了这些官兵的贿赂,才让他们搭了顺风车。
    当然,这些来自“周宽德”号的官兵都违反了军法,严格说都是逃兵。
    虽然全都有情可原,比如那名轮机部门的少校副官,原本是安排在7月底回家结婚,后来把婚礼推迟到了10月底,可是随大战爆发,他的请假申请被驳回,才找“贝佳湖”号的舰长,但是没办法由此否定他们当逃兵的事实,而按照帝国军法,逃兵不但要革除军职,还面临牢狱之灾。
    战争时期,逃兵是罪加一等。
    如果遇到个狠心的法官,那名少校很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其实,只是革除军职就够惨的了。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帝国进入战争状态,被革除军职之后,别说是享受军人福利,就连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最终肯定是流落街头。
    当时,金振邦就在为这几十名部下找关系。
    虽然是很丢面子的事情,但是他们怎么说都是金振邦的部下,而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肯定懂得护短。
    关键,这些官兵没一个想当逃兵。
    其中一名技术士官,在8月中旬接到家书,得知父亲被查处患了绝症,而他是独子。按照相关的规定,即便在战争时期,独子都有权回家省亲,特别是父母病危亡故,军方都得无条件放人。因为负责的海水淡化系统出了故障,而他是唯一掌握了这套系统的技术士官,所以他没有立即请假,而是留下来完成维修工作。结果等他准备请假的时候,第四舰队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原本应该调来的技术士官被派往遭到重创的第五十一特混舰队,部门负责人没有批准他的探亲请求。
    在审理期,这名士官的父亲病故。
    对于这些部下,金振邦能说什么?
    白华伟来到珍宝港之后,金振邦立即来找到他,为这些部下求情,希望白华伟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
    在金振邦写下担保书后,白华伟押下了驻军司令部的指控书。
    虽然此事得到圆满解决,哪怕只是暂时的,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让白华伟不得不感到担忧。
    所幸的是,海军司令部没有把事做绝,或者说及时做了调整。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原本是“刘长勋”号、“周宽德”号与“陈炳勋”号,并且由状态最好的“刘长勋”号任旗舰。在波沙湾战争爆发后不久,帝国海军用“贺永兴”号替换状态不太好的“陈炳勋”号。虽然“贺永兴”号的状态也不大好,需要进行安排在中期大修前的首次入坞维修,但是跟“陈炳勋”号相比,肯定好得多,而且就算没入坞维修,也有较为完备的作战能力。
    “贺永兴”号的动力系统能达到最高设计输出功率,在测试当中,还跑出了355节的最高航速。4部蒸汽弹射器的使用次数全都低于维修周期的30,4根阻拦索是新换的,不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贺永兴”号是“陈炳勋”级最后一艘。
    虽然在整体上,跟同批次的2艘没多大的区别,但是“贺永兴”号在建造期间,“薛远征”号就已经开工,而“贺永兴”号也由此成为了“薛远征”级的试金石,采用了大量原本为“薛远征”级开发的武器设备。
    主要就是自卫武器。
    除了采用绰号“烈焰风暴”的1130a十一管速射炮之外,还采用了dk16“海毒蛇”中短程防空导弹。
    dk16“海毒蛇”其实就是dk6“海蛇”的改进型,或者说换代产品。
    因为dk6装备了帝国海军几乎所有大中型战舰,还出口给几乎所有盟友,在数十个国家的海军服役,保有量非常巨大,总共有大约1000套发射系统,所以在研制dk16时,帝国海军就明确要求,必须得兼容dk6的发射系统,在不做太大变动的情况下,把持续作战能力提高3倍。如果能保留dk6的火控系统,或者只是做简单改进就能兼容,那就再好不过了。
    此外,导弹性能也必须有所提高。
    比如射程从dk6的24千米提高到40千米,最好能达到50千米;能够攻击掠海飞行的目标,射高不低于12000米,最好能有20000米;可用机动过载不得低于45g,末端为主动制导,最好能采用多模式导引头;导弹的发射质量不超过dk6,并争取减重20;弹体长度不超过dk6,且必须采用折叠弹翼。
    虽然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并不低,但是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比冲更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以及电子设备小型化,只要不是太在乎成本,研制出满足海军要求的导弹并不是问题。
    其实,在研制后期,帝国海军已经基本放弃了dk6的发射系统。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青州”级大量服役,“卢城”级驱逐舰开始接受现代化改进,垂直发射系统成为了主流,传统的斜臂发射架与箱式发射系统肯定会被淘汰,兼容dk6发射系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陈炳勋”级航母采用的依然是dk6的发射系统。
    其实,连“薛远征”级都一样。
    不止因为便宜,还跟航母的布局有关。在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上,没地方安装垂直发射系统,用来自卫的中短程防空导弹都安装在外飘甲板上,也就没法采用需要占用内部空间的垂直发射系统。
    当然,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也没有必要。
    航母需要的是自卫火力,区域与远程防空由巡洋舰承担,因此航母的防空系统以点防御为主。
    简单的说,凭借1130a与dk16,“贺永兴”级拥有6艘“陈炳勋”级中,最为强悍的自卫火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