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争霸-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纽兰舰队没有在北东望洋,至少现在没有在北东望洋。
    到到时上演的,那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在做出这个推测的时候,白华伟还想到了一点。
    不管那艘纽兰潜艇有没有确认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身份,都没理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等到第四十一特混舰队靠近之后,才发出电报。关键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最快也要2天之后才能够进入北东望洋,而那艘纽兰潜艇只需要再等上几个小时,就能以更加安全,而且更加隐蔽的方式发报。
    几个小时都等不了!?
    毫无疑问,这显然说不过去。
    在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耐心的,恐怕就是潜艇艇长了。
    对于一名肩负着重大使命的潜艇艇长来说,在发现了敌人的舰队,特别是在确认舰队里面有航母之后,等上几个小时并不是什么难事。在过去,为了获得理想的开火机会,潜艇艇长会用几天追踪敌舰队。
    结合这些,白华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纽兰潜艇此举的目的,其实是要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继续北上,不过得减慢航行速度,而且得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花更多精力用来搜寻潜伏在附近的潜艇。
    这等于说,纽兰舰队将会在几天之内杀到。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军情局的情报才是真的!
    纽兰舰队还在东东望洋,在北东望洋那边,其实是几艘“民用航母”,最多还有几艘两栖攻击舰。
    关键就是,纽兰舰队肯定没办法及时杀到,有几天的时间差。
    不然的话,那艘纽兰潜艇也不会冒险发出电报。
    这意味着,只要充分利用这几天,或许能一举扭转战局!
    产生这个想法之后,白华伟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让通信参谋使用卫星电台给海军司令部发了一份电报。
    此举,就是要证明这个推测。
    办法也很简单,让海军司令部采取适当的办法,比如通过调整部署来引诱纽兰海军提前发起行动,也就是佯攻阿留群岛。
    如果纽兰舰队真的在约顿岛东边,那么在已经发现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情况下,特别是帝国海军开始增强约顿岛那边的兵力,纽兰海军肯定会提前发起佯攻行动,以分散帝国海军的注意力。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偷袭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机会。
    显然,搞了这么多名堂,纽兰海军肯定不是为了跟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正面决战。
    只要纽兰海军在近期发起攻打阿留群岛的作战行动,哪怕是强攻某座岛屿,都能证明拥有5艘航母的纽兰东望洋舰队都在约顿岛这边,而且已经进入到战斗状态,随时准备袭击在该方向活动的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可惜的是,白华伟同样清楚,他不可能等到证实了这个猜测之后,再下令转向。
    到那个时候再做出调整,就已经晚了!

第152章 有惊无险
    东望洋某海域,第51特混舰队旗舰“尼兹”号。
    在那架只有1台发动机还在正常工作的f14b停下来的时候,守在斜角甲板前端的消防人员立即冲了上去。
    转眼之间,战斗机就被几十具灭火器喷出的泡沫覆盖了。
    因为正值回收高峰时间,飞行甲板上停满返航的舰载机,所以没法动用消防车。
    所幸的是,火势并不大,很快就得到控制。
    就在开始,准确说是大约1个多小时之前。为了把那架突然出现,正朝着舰队飞来的反潜巡逻机拦截下来,这架第113大队的f14b紧急起飞,以冲刺速度飞行上千千米,然后使用ai54b“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把那架仍然在超低空飞行,觉得能瞒天过海的巡逻机打了下来。
    这是很典型的防空截击行动,没有多少可说的地方。
    关键就是,那架f14b已经在今天出动了2次,还在昨天出动了3次,期间一直没有来得及进行检修维护。不止是因为勤务人员忙不过来,还因为机库被备用舰载机,以及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占满了。
    受此限制,每次只能送2架舰载机去机库的检修区,维护作业效率仅仅为正常状态下的三分之一。
    结果就是,超过一半的f14b没法获得必要的维护。
    在完成了截击行动,返回舰队的途中,那架f14b的2号发动机出了故障。虽然特混舰队指挥官,“尼兹”号舰长,负责航空作战的军官都下达了命令,要求飞行员跳伞逃生,避免对航母构成威胁,但是飞行员没有放弃,把这架只剩下1台发动机的战斗机飞了回来,还降落到航母上。
    非常勇敢,全身上下都是大无畏精神。
    只是,在斯塔克的眼里,此举却非常愚蠢。
    飞行甲板上面停着几十架舰载机,而且很多挂着没来得及卸下的导弹,在起飞区的战斗机更加是整装待发,不但携带了空空导弹,还装满燃油。只需要一个意外,这几十架舰载机就会在转瞬之间变成几十枚重磅炸弹。
    因为着舰事故导致航母受损,那可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只是梁夏海军就发生了上百起事故,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就是一架重型攻击机在着舰的时候,因为飞行员产生视觉误差,没能及时发现着舰的航道已经严重偏低,结果直接撞上航母飞行甲板的尾端,舰载机的碎片横扫了半个飞行甲板,泄漏了数吨航空燃料。到最后,该事故导致近300名官兵伤亡,20多架舰载机烧毁,直接损失超过了5亿金元。
    其实,纽兰海军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只是没这么严重。
    和平时期,那只是事故。
    战争时期,那就有可能是一场惨败的开始!
    跟航母比,一架舰载战斗机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完成这次作战任务,“尼兹”号额外搭载了一个重型战斗机大队,舰载机的数量增加到了112架。
    也就是说,哪怕因为事故损失1架f14b,也还多了19架!
    额外搭载20架重型战斗机,那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纽兰海军,总共就只有6艘航母,而且“肯尼”号的状态一直不太好,真正能够动用的只有5艘。
    对手,强大的梁夏海军,拥有15艘现役航母!
    关键还有,梁夏海军还有20多艘封存的大型航母,此外还有数百处海外军事基地,只是大型军港就有几十座。
    要战胜这个强大的对手,就得把每一支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毫无疑问,主要就是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
    这3艘航母就是纽兰海军的支柱,只不过,远远算不上完美。
    虽然“尼兹”级的“血统”很正,其前身就是设计接近完美的“纽兰”级,而且通过扩大排水量,解决了“纽兰”级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完美”其实是相对概念,会随时间而褪色。
    “尼兹”级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设计阶段,因为f14还没服役,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纽兰海军当时还在指望跟空军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也就是f111a的舰载型,所以海军对“尼兹”级提出的要求,仍然针对f4这样的第三代舰载机。
    按当时的要求,搭载一个有92架到96架作战飞机的舰载机联队,机库至少能容纳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有了数量,以及针对的主要机型,也就能够确定机库的尺寸。
    在设计航母的时候,其实就是首先根据载机要求确定机库的尺寸,再由机库的大小来决定航母的尺寸与排水量。
    结果就是,等到“尼兹”号开工建造,而且第一批3艘的设计方案敲定后,纽兰海军才猛然发现,如果用f14替换f4,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一支舰载机联队里面三分之二的作战飞机放进机库。
    受此影响,搭载一支满编舰载机联队,至少要把40架舰载机放在飞行甲板上。
    和平时期,“尼兹”级通常会少搭载1个大队,至少1个半中队的轻型攻击机,或者是多用途战斗机。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其实是提高了飞行甲板的原作效率,等于是提高了出动率。
    如果需要,比如在战争时期,“尼兹”级同样能够搭载一个满编的舰载机联队,也就是至少92架舰载机。
    要想扩大舰载机联队的规模,就没那么容易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舰队指挥官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标准在机数量只有84架,也就是比“尼兹”级少了一个8架的重型攻击机中队,所以“纽兰”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牺牲飞行甲板的运作效率,额外搭载10多架舰载机。
    这个特点,让舰队指挥官在做战术安排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果是“尼兹”级,那就相当的麻烦。
    在额外搭载了1个大队,也就是20架f14b的情况下,“尼兹”级的甲板效率仅平时的三分之一。
    说得明白一点。
    出动第一批舰载机之前,因为起飞区全部被舰载机占用,所以只能够使用斜角甲板前端的2部弹射器。要想达到最大的出动规模,至少要首先放飞12架f14b,然后在3个小时之内完成出击前的准备工作。接下来因为要回收返航战斗机,所以肯定无法立即组织进行第二波攻击。
    关键还有,这会大幅度提高航空勤务人员的劳动量。
    要说,人员的问题还好解决。
    在第51特混舰队的3支航母战斗群里面,各有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而且都额外搭载了500余名航空部门的官兵。按斯塔克的部署,在每天晚上进行轮换,由直升机负责人员的运送工作。
    真正没办法解决的,也就是飞行甲板太过拥挤。
    要是还有几艘航母,斯塔克不会这么安排。
    只有3艘航母,还肩负决定纽兰共和国命运的战略使命,斯塔克没有别的选择。
    其实,之前2天的战斗已经证明,额外搭载的20架战斗机,发挥了极为关键,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这些战斗机,后果将难以设想。
    关键就是,第51特混舰队没在雷维亚希赫多群岛那边,而是在北东望洋,而且就在阿留群岛的南面。
    之前,拦截梁夏作战飞机的那些f14b战斗机,全都来自第51特混舰队!
    要说的话,也就只有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才能够撑起覆盖了几乎小半个北东望洋的防空网。
    关键,其实就是更加强大的航空作战能力。
    即便飞行甲板被占用了大半,出动效率受到了影响,可是在执行单纯的制空任务时,影响反到不是很突出。
    说得简单一点,只是动用放在飞行甲板上的战斗机,每天就能出动200余架次。
    如果是“纽兰”级,哪怕是在理想状态下,日出动量也不会超过180架次。
    关键还有,这两天派出去执行任务的,主要就是额外搭载的20架战斗机,因此舰载航空兵联队的实际战斗力并没受到影响。在转走额外搭载的战斗机之后,第51特混舰队能够立即进入最佳状态。
    其实,这也是斯塔克甘愿冒险的关键原因。
    用他的话来说,每艘“尼兹”级额外搭载20架战斗机,等于让第51特混舰队具备了两支特混舰队的价值。
    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实际也就是如此。
    如果没有这么安排,那么得让拥有2艘“纽兰”级的第52特混舰队参与行动,才能让第51特混舰队保持足够的攻击力量。在提前参与作战行动的情况下,第52特混舰队的战斗力肯定会下降。
    不要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