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争霸-第6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这些太过遥远,”李天凌把话题拉了回来,“就目前来看,既然拥有如此明显的地缘优势,纽兰当局有什么理由再跟我们耗上几年?先不说别的,只是三年的战争开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纽兰共和国要想保持地缘优势,必须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至少能够阻止我们横渡两大洋。”白华伟瘪了瘪嘴,转而说道:“就算以战时速度,要想打造一支能跟我们抗衡的海军,至少都需要三年时间。考虑到我们也会加大投入,也许三年都不够,最多也只是勉强够用而已。”
    “这还是次要问题。”丁镇南接过了话题。
    白华伟愣了下,不过没接话。
    “打了几场大规模海战,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岸基航空兵,至少发挥了关键作用。很明显,在掌握绝对兵力优势之前,我们肯定不会进军孤大陆,更别说直接攻打纽兰本土。以发展的眼光看,别说是三年,哪怕再多出三年,我们也未必能获得足以进军孤大陆与攻打纽兰本土的绝对兵力优势。”
    白华伟瘪了瘪嘴巴,没反驳丁镇南的观点。
    丁镇南这番话,等于驳倒了他开始的论点,即纽兰海军需要花3年时间才能打造一支足够保护本土的海军。
    就海军的标准,所谓的“绝对兵力优势”不止要碾压敌人的舰队,还必须达到碾压敌方岸基航空兵的程度。
    显然,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期,帝国在掌握了绝对制海权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发起攻打纽兰本土的作战行动,最为关键的就是,哪怕依托部署到前沿基地的岸基航空兵,帝国海军都没有绝对优势可言。
    “真正的关键,其实是内部问题。”
    “纽兰共和国?”李天凌追问了一句。
    丁镇南点点头,说道:“就你开始提到的,三年的战争开支,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能承受,也必然会对纽兰的经济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关键是,除了利用战时状态来推行一些在平时没办法实施的法案与政策之外,纽兰当局必然会借此机会,对把控着国家命脉的利益集团下手。也就是我开始提到的,纽兰当局必须在大战结束之前,做好在战后跟我们长期对抗的准备。”
    “这……”
    “最为重要的,其实就是收回铸币权。”
    白华伟的眉头迅速抽动几下,李天凌也显得非常的震惊。
    “真要说,战争开支是小头。今后长达数十年,甚至持续更久的全面对抗,以及在对抗期间不可避免的代言人战争,哪怕只是打造现代化军队,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所需的资金都会超过战争开支。更何况,这是在和平时期,没有战时的便利条件。如果纽兰当局没有办法赶在大战结束前收回至关重要的铸币权,那么在战后,最多只能坚持五十年,或许二十年之后就会完蛋。”
    “真要是如此,恐怕三年都不够。”说出这句话后,李天凌叹了口气。
    白华伟没接话,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对于纽兰共和国的这个问题,三个军人其实都没多少发言权,毕竟这需要足够丰富与精深的专业知识。
    当然,关键就一点。
    纽兰当局对国家的控制力度,根本没法跟帝国当局相提并论。
    说得简单一点,纽兰的华城政府更像是一家集团公司的总部,各个州,以及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尤其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就是集团下的子公司与分公司,集团总部与各个子公司与分公司并不是隶属关系,更像是合作关系。出于维护成员的共同利益,需要一个总部性质的管理机构。
    可见,纽兰共和国更像是一个联合体。
    虽然纽兰共和国也是中央集权的政体,但是跟梁夏帝国的中央集权比,差距很明显,控制力度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铸币权。
    纽兰共和国的铸币权掌握在民间金融机构手上,由几十家银行联合成立的机构掌控,华城当局没有发型货币的权利,只能够发型政府债券,或者说是让掌握铸币权的银行购买政府债券。
    关键就是,债券肯定要偿还,而且不是说华城当局想要发型债券,银行就愿意购买。
    相比之下,梁夏帝国的铸币权一直掌握在帝国当局手里,因此帝国当局能够通过控制发型的货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最为关键的是,通过该方式把金融资本关进了牢笼。
    从这个角度看,在完成对本国金融体系的整顿,至少是在夺得铸币权之前,纽兰当局绝不会结束这场大战。关键是,纽兰的金融资本家也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心甘情愿的交出铸币权。
    不要忘了,掌握铸币权的那些金融资本家,已经存在上百年,早已经掌握纽兰共和国的经济命脉。
    可见,三年时间还未必够用!
    当然,讨论到这里,也就没必要继续说下去了。
    大战还会持续,至少在3年之内不会结束!

第283章 终章
    吃完晚饭之前,准确说是在快到下半夜的时候,白华伟接到海军司令部的电话。
    就像丁镇南预测的那样,白华伟已经完成了在南方次大陆的主要使命,没必要继续留在这边打酱油了。按照海军司令部做的安排,他首先去狮泉城,然后随同第十一特混舰队返回帝国本土。只要没发生意外,他将在2月份率领舰队前往西南东望洋,担任帝国海军西南东望洋方面的总指挥。
    趁着这个机会,白华伟通过电话,向海军司令部询问了几个涉及丁镇南的问题。
    第三十一特混舰队仍然会留在南方次大陆,继续协助陆战队作战,在短期内不会有别的安排。
    此外,如果东部战线的作战行动在3月底之前依然没能取得突破,海军会增派一支特混舰队,确保陆战队能在4月份完成由丁镇南拟定的作战计划,也就扫荡冈伽罗平原,攻入梵罗国腹地。如果有需要,海军还会考虑增派岸基航空兵,协助空军加强在冈伽罗平原的进攻力度。
    关键还有,海军的特混舰队随后将转战穆阿海。
    虽然在这件事情上,海军司令部那边含糊其辞,但是暗示的意思非常清楚,第三十三步兵师最快将在4月中旬,最迟在4月下旬就会参战。换句话来说,针对梵罗国的总攻肯定会在4月份开始。
    显然,帝国高层已经对南方次大陆上的战况很不耐烦了。
    至于为什么在4月。
    按照丁镇南的推测,肯定跟大陆战场有关,而且在南方此大陆这边的总攻行动,多多少少有点佯攻的味道。说得透彻点,也就是在为大陆战场的春季攻势打掩护,至少是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其实,这也是变相给丁镇南施压,借海军调动来告诉丁镇南,要想做出成绩来,就要抓紧了。
    只是,帝国海军的这番调动同样证明了丁镇南另外一个推测。
    进军南夕落洋。
    到4月份,不管丁镇南在南方次大陆这边打得如何,在梵炎洋这边至少有两支特混舰队处于部署状态。虽然海军司令部没有提到,但是以当前情况,都是三航母特混舰队,不过其中3艘会是重新启用的大型航母。
    对重返陆心海来说,仅有6艘航母的两支特混舰队肯定不够。
    那么,唯一的可能,也就是派往桌湾,加强在南夕落洋上的存在,同步增强在夕落洋的破交作战力度。
    如果战争还要拖上几年,首先考虑的,也就是破交作战。
    不说别的,等到春季攻势在4月开始,西陆集团肯定需要来自北孤集团的支持,也就要加强封锁力度。提高破交作战效率的最佳办法,不是部署更多的潜艇,而是设法提高潜艇的作战效率。
    只是,未必是把2支特混舰队全都派过去,很可能会让1支特混舰队去西南东望洋。
    不管怎样,帝国海军都会加强在西南东望洋的存在,不会给纽兰海军机会,并且压缩纽兰海军的活动范围。
    此外就是,帝国海军会积极寻找跟纽兰海军交战的机会。
    道理也很简单,兵力优势在帝国海军这边,而且现在的相对优势,到了下半年,随着第二批“尼兹”级下水与交付,肯定回有明显的缩小。因此帝国海军要发起反击,就得充分利用上半年。
    其实,这也是把白华伟调往西南东望洋的主要原因。
    虽然霍瓦依群岛攻防战的结果算不上理想,但是在帝国海军当中,暂时没有比白华伟更能打的指挥官。至于涌现出来的年轻军官,比如江文龙,就算能力很不错,也欠缺担任舰队指挥官的资历。
    可问题是,纽兰海军未必会给帝国海军交战的机会,哪怕率先派往西南东望洋的第十一特混舰队只有3艘大型航母,看上去很好欺负。不是说纽兰海军不想取胜,而是这样的消耗战根本没意义。
    换句话说,就算打赢了,又能怎么样?
    仅有4艘航母,哪怕毫发无损的歼灭了第十一特混舰队,夺得制海权,也没法反攻奥洲大陆。
    此外,消灭3艘大型航母扭转不了双方的强弱对比。
    与之相反,却需要为此冒巨大的风险。
    可见,哪怕第十一特混舰队故意示弱,纽兰舰队也会躲在安全的后方,没有理由去西南东望洋跟帝国舰队决一死战。
    至于让白华伟带着舰队主动出击,至少在上半年办不到。
    原因也很简单,没有多余的航母可用。
    就第十一特混舰队那点兵力,不过是防守有余。
    关键还有,哪怕到了下半年,也要运气特别好,准确说是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没有出差错,才能够向西南东望洋增派2支特混舰队,把航母的数量增加到9艘,从而获得发起进攻所需的兵力。
    要说的话,9艘航母是在东望洋上发起战略进攻的最低要求。
    在打赢了霍瓦依群岛攻防战之后,帝国海军在东望洋上,所能谋求的也就是拿下加拉帕戈斯群岛。
    因为纽兰海军加强了在该群岛的兵力部署,只是作战飞机就超过了500架,还必须考虑纽兰舰队,所以按照白华伟估算,至少要动用9艘航母才有望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并且为登陆作战支援。
    可见,帝国海军也不会在上半年发动进攻。
    到下半年,战局就不好说了。
    不说别的,谁能保证大陆战场上的战略进攻一定就顺风顺水?
    要说的话,大陆战场本身就是最大的变数。
    别说是白华伟与李天凌,就连丁镇南,对大陆战场上的局面都拿不准,至少不敢拍着胸脯打保票。
    关键就是,纽兰共和国已经开始全力援助西陆集团。
    在去年的年底,纽兰陆军的第一批作战部队就到了迢曼帝国,而纽兰空军的作战部队在此之前已经出现在了战场上。哪怕海运航线受到了威胁,也肯定能够在4月之前把纽兰陆军第3集团军的主战装备全都送到前线。从实际情况来看,纽兰陆军第3集团军很有可能会部署在西骆沙的西部地区。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承担战略防御的任务。
    要说的话,这也正是纽兰陆军的强项。
    一个集团军有差不多20万官兵,而且有数千辆坦克战车等主战装备,还有上千门火炮与火箭炮,数百架各种类型的直升机,依托提前构筑的防御阵地,肯定能够给帝国陆军当头棒喝。
    何况,在该方向上,至少都还有一个迢曼帝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