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猎杀1894-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治天皇说完后沉默下来,几人应声后告辞而出。
    离开内城后,几人还没来得及返回府邸,又收到一个惊天噩耗:刚才提到的横须贺港出事了!所有船坞、构件以及机器设备毫无征兆地“风化”,钢厂的炼钢炉被炸毁、停泊的船只悉数沉没。
    唯一的好消息,是筑紫号、金刚号等战舰外出巡逻,这才躲过一劫。

第136章 无心插柳
    消息是驻扎在横须贺港内陆的军队传回的,黑田清隆、高岛丙之助几人的秘书或参谋赶来汇报,凑巧碰了个正着。
    高岛丙之助想起刚才被否决的提议,涌起浓浓的不甘。那个家伙肆无忌惮地在倭国折腾,他们就跟在后面吃灰,这怎么可能?
    几人无奈下重新返回内城,向明治天皇汇报了这个雪上加霜的消息。
    对此,天皇似乎已经免疫了,淡淡地回复几句后,打发众人离开。
    临走时,高岛与小松亲王嘀咕了几句,后者返回府邸后,立即通知了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荒尾精,又给玄洋社社长平岗浩太郎、创始人头山满打了电话,要求几人发动在东京的人手,务必找出可疑人员。
    头山满虽然比荒尾精大了四岁,却是后者的推崇者,称之为“每五百年才降世的一大伟人”,“西乡隆盛之后之一大人杰”。有了合作机会,自然欣然前往。
    荒尾精恰好返回了东京,两人在一家玄洋社旗下的居酒屋会面后,先是一番客套,随后谈起了任务。
    无论是参谋本部,还是玄洋社,都早已认定,此前的种种都是于寒的手笔,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了于寒的信息,比如身高、体型、面部特征,这些只是最基本的。
    玄洋社还了解到,此人身手强悍、行动敏捷,擅长枪支、弓箭和刀术,甚至还能操作多种火炮;精通好几种语言,可能接受过西洋教育;
    最可怕的是,似乎拥有某种诡异的手段,类似于华夏传说中的袖里乾坤,这样就能将大多数武器装备辎重物资随身携带,在需要的时间地点取出使用;
    唯一不了解的是此人的喜好。据了解,此人平时忙于公事,或深居简出,或独自在外,吃穿用度丝毫不讲究,不嗜烟酒、不贪财、不好赌,好像找不到任何性格弱点。
    头山满半开玩笑道:“荒尾君,要不,以色诱之?”
    荒尾精微笑道:“怎么对付他是陆军部和参谋本部的事,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此人。”
    直到二战时期,倭人的身高都和华夏人相差不少。
    于寒的身高接近一米八,在大个子扎堆的辽东还不显眼,但在倭国可就鹤立鸡群了。他穿着一身学生装,施施然走在东京街头时,很快就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被盯上了?”于寒心中苦笑了一下,要在华夏,探察术下,敌对阵营的人会无所遁形,但这是在倭国,光屏上尽是红点,他引以为傲的“雷达”抓瞎了。
    于寒没学过任何跟踪和反跟踪技巧,不过这不等于他就没办法了。
    带着尾巴们转过两个街角,于寒已经锁定了对方,一共有两人,一个像是农夫,一个像是小贩,看起来丝毫不起眼。
    他很快发现了另一件有趣的事:被盯着的不止他一人,但有几个共同特征,身材都在一米七以上,体格健壮、年纪不大。
    于寒脑补了一下,猜测倭国已经知道了他的到来,他的身份想必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他一直没有拍过照片,所以这些人不知道他的长相,所以才根据描述的特征撒网搜寻;
    猜到他在东京也没问题,把周围的重要目标解决后,肯定会在这里做做文章,哪怕是因为好奇,十有八九也会到这里来。
    用探察术找到一个偏僻的巷子后,于寒不紧不慢地走了过去,他打算把这两个家伙逮着逼问一下,弄清背后主使,要不然总这么被盯着也不自在。
    两个盯睄者并没有跟过来,反倒是来了两个浪人打扮的家伙。还有明确分工啊!于寒不仅咂了咂嘴。
    两个浪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刺鼻的酒味。
    “还真是狗血的桥段。”于寒心里嘀咕着,脸上却露出惊恐之色。
    两个浪人已经不掩饰了,因为这是个死巷子,两边墙壁虽然不算高,但也有三米,目标插翅难逃。两人同时将手伸进怀里,拽出了匕首。要不是废刀令,他们就能堂而皇之地挎着太刀、打刀和肋差了。
    巷口显然已被封锁,两个浪人肆无忌惮地逼向目标,脸上露出狰狞之色。他们的任务不是杀死目标,但不等于不能恫吓和勒索。
    就在两人志在必得时,一根长长的管状物对准了他们。
    “呐尼?手铳?”
    两个浪人顿时傻眼了,这支手铳与遂发铳不同,也不是他们见过的左轮,但似乎比左轮更先进。
    两人对视一眼,露出惊恐之色。他们只是受人指使,来试探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原以为是只绵羊,没想到遇上只老虎。
    其中一个突然反应过来,火铳的动静太大,对方未必敢开火。逼对方就范已经不现实了,求援也不行,和解?似乎不错。
    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只听“噗”地一声闷响,同伴直挺挺地仰倒,额前赫然多了个血洞。
    “大人饶命!”
    浪人果断跪倒求饶。
    十来分钟后,一个农夫一个小贩走进了巷子,顿时傻了眼,人呢?
    “你们是在找我吗?”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几番碾压、逼问,料理了近十个喽啰后,一个熟悉的名词被于寒知悉:玄洋社,也就是黑龙会的前身,是个倭国民间间谍组织。
    指使这些人的是一个叫宗方小太郎的人,此人虽有军方身份,却与玄洋社的关系非常密切。
    于寒从来没有放过对手的打算,何况这个名字似乎在原时空听说过。无论对方是军方的间谍,还是民间的,只需知道是敌人就行。
    根据间谍交代的路线,于寒顺利地找到了宗方小太郎的位置。不是什么道馆之类的所在,而是一处叫做“乐善堂”的药铺。
    用探察术扫过药店,一共有五人,两个在前厅,一个在后堂。弄清情况后,于寒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柜台后有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店员,还有一个坐馆的郎中。
    店员见有客上门,连忙起身招呼。于寒见是个红点人物,加上情况特殊,他二话不说,掐住对方脖子一扭。
    咔吧!
    店员脑袋一歪,死了个稀里糊涂。
    下一刻,尸首化作了一点经验值。
    这时坐馆郎中才发觉异常,由于“大变活人”过于震撼,以至于陷入了宕机。
    于寒不等他调整状态,侧身一个翻滚过了柜台,将郎中拎起来后如法炮制。随后转身将门关上,这才向后堂走去,这时其他人还没发觉任何异常。
    一间茶室状的屋子外,守着一个身材短粗的中年人,穿着一身粗布装,两手低垂着,腰里别着一柄肋差。剩下的两人就在这间屋子内。
    中年人一见于寒,刚要伸手呵斥,只觉一阵疾风扑面,下一刻已被扼住了咽喉。
    料理完后,于寒轻轻拉开木门,只见两人席地而坐,正悠悠地品着茶水。一个身材精悍,约三十出头;另一个则四十左右,瘦小枯干。
    枯瘦男子见来了不速之客,下意识就要起身,同时张嘴欲喊;精悍男子则抄起茶壶砸了过来。
    于寒闪身躲开后,一个箭步跨了过去,一掌劈在枯瘦男子颈侧,将他打晕过去;再伸手掐住精悍男子咽喉,这时茶壶才砸在过道的墙壁上,落地后摔得粉碎。
    之所以打晕这个枯瘦男子,是因为于寒已经从喽啰口中知道了正主的年龄和特征。
    “如果你够聪明,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于寒说完后松开了五指。
    “咳咳咳!幸会,于寒阁下。”宗方小太郎咳嗽带喘气地说道。
    于寒丝毫不觉奇怪,都漫天撒网地找他了,还能不知道他的相貌特征和本事?不得不说,他对“阁下”这个称呼很满意,如果被称为某某君的话,他可能会多费点事去沟通。
    “我的目的很简单,你们在华夏活动了很长时间,把名单和地址都告诉我。我知道你不怕死,但落在我手中,比死还难。”于寒直接了当地说道。
    宗方小太郎惨笑一声道:“我知道阁下的手段。所以,我不会给你施展的机会。”
    说完后,宗方小太郎眉头一皱,于寒闪电般伸手掐住了他的下颌,却没发现想象中的毒牙,原来这位想咬断舌头。
    咔吧一声,目标脖子没断,下巴被卸了下来。这样有些难受,但还能说出话来,只是口齿不清,但也够了。
    于寒又就地取材,将宗方小太郎绑了起来,另一个顺便也捆了。
    费了些时间和手段,终于得到了想要的一些信息。
    将枯瘦男子弄醒后,如法炮制一番,终于和宗方所说印证上了。为什么用终于?当然是这家伙开始的时候耍心眼。
    料理好现场后,于寒改头换面一番,将屋子搜刮一通后,从后门溜了出来。
    随后在附近找了个无人的宅子,溜进去后,取出电台,将所获信息给参谋部发了过去,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救国军调查处了,也算给他们上了一课。

第137章 返回辽东;新年
    天黑后,于寒掠过一座座屋顶,时间不长便抵达了倭国银行,破开原始的警戒装置,又解决掉警卫后,用锻造术开路进入了金库。
    原以为多少有些收获,搜刮一番后,所有金银折合不到五百万两白银。要知道,这可是倭国的央行。
    “聊胜于无吧!”于寒吐槽着,将金银收起。
    这其实完全拜他所赐,否则,这里会储存着两亿两白银的甲午赔款,而原本的底子已被战争耗得差不多了,反过来说,对华夏倒是件好事。
    本想将鼠疫传到这里,但东京有不少华夏留学生,最后放弃了。
    看了看经验值,已经突破了六十万,其中近二十万是死于鼠疫的倭人提供的,数值还在不断地增加着。
    算算时间,已经到年底了,也该回去了。刺杀要员什么的,好像用处不大,暂且饶过吧。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都自己来的话,累死也干不完。
    这次出来的目的也达到了,尤其是倭国内乱,可给了他不小的惊喜,加上肆虐的鼠疫和枯竭的经济,倭国短时间是恢复不过来了,辽东也能安心发展了。
    一周后,于寒回到了海城,恰好赶上了除夕。如果再迟上几天,他就得在半路上过年了。
    在参谋部给众人打过招呼,并询问了一下近来的情况,得知进攻台北的倭军已经撤兵了,于寒也为宝岛军民松了口气,他就担心倭国会孤注一掷。这样以来,宝岛就不会像原历史上那样血流成河了,更不会沦落成殖民地。
    看来,去倭国折腾真起了围魏救赵的作用。他可不知道,要不是摧毁了小石川炮兵工厂,加上借款不顺,倭国就真孤注一掷了。
    煤矿开采设备已经从德国运来了,等几个煤矿扩建之后就能安装;
    兵工厂、电厂、炼钢厂的勘测、设计都已完成,等开春解冻后就能施工土建部分了。这时的施工方式和设备比较落后,估计要耗很长时间。
    最讨喜的是,在这一个来月的时间里,有不少青年前来投奔,有的在国内上过新学堂,还有几个是海归,不过没有熟悉的名字。
    于寒听说后,了解了一下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