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杀1894-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寒听说后,了解了一下这些人的安置情况,基本上是按他以前交代过的办法来的,都先放入基层考核,表现突出的再安排重要岗位,平庸的也不要紧,只要能安心工作,升职不行,适当加薪总可以。杰出的人是重要,但多数工作还要靠默默劳作的普通人,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还有一点,新来的人都会受到调查处的关注,以免混进间谍。
许希元派去金陵的人找到了黎秉经,只是对方护卫众多,到此为止还没找到好机会。
于寒回电将许希元敲打了一番,一过去就想着绑架,入伍时间不长,脑袋倒转不过弯了,不知道利诱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吗?
了解完情况后,于寒将这趟的收获的物资入库、登记,再把所获钱财也交付与财务部。
至于这些怎么来的,他是救国军的最高指挥官,没谁会询问。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事情:将一大批药品交给了主管医疗的赵落成,里面有四环素、磺胺、青霉素,都是在回来的路上提炼出来的,用现有的条件根本提取不出来,妥妥的黑科技。于寒知道化学式,自然不用常规手段制作。
这些东西当然是防范鼠疫的,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总不能殃及自己的地盘吧!
从散拨鼠疫开始,于寒已经令辽东严密防范外来者了,尤其是偷渡过来的人。但总得防个万一。
辽东有两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农业不足以支撑工业,税收抵不了开销,就是入不敷出,说来都是靠于寒的掠夺维继着,好在他腰包够鼓,足以支撑到自给自足,而掠夺也不会停下。西方发达国家不都是靠掠夺积攒的家底吗?
回到住处,离零时只剩不到半小时,于寒这时才见到两位媳妇。
于寒这段时间虽然经常用电台联络参谋部,两女也一直知道他平安无事,但还是充满了思念和担忧,相见的刹那,两人再也抑制不出澎湃的心情,双双扑到怀中呜咽起来,很快演变成一场酣畅淋漓的三人大战,等归于平静时,外面早已是炮竹声声、礼花齐放。
韩澧兰:“啊,都三点了,都怪你!”
墨玉秋:“坏蛋!”
于寒:“困不困?吃点宵夜吧!初三之前你们都不用上班,可以睡个自然醒。”
…
话是这么说,但于寒可没法睡到自然醒,他一大早就起来了。原因,自然是给在外的军队和各级行政部门发去问候,再就是带队看望驻防海城的部队,尤其是这几天值守的官兵、治安队以及没休班的部门,还有累次战斗中的伤残士兵。
最后一站是新落成的辽东军事学校,教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德国军官。洋人当然不过春节,但不妨碍分享点喜气。
忙完一通后,于寒又看望了老熟人——清廷认为殉节的寿山。
寿山前后经历了筑路、挖土方、加工农具、建造房屋等活计,又被调到了小型印刷厂排版,现在可谓是多才多艺、样样精通了。
寿山不得不承认,这段日子过得新鲜而充实,更让他看到了什么叫希望,什么叫欣欣向荣。
从辽东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寿山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在清廷治下是从未见过的,那里的百姓脸上更多的是听天由命般的麻木与呆滞。
可以想像,如果清廷要收回辽东,将会遇到多么激烈的抵抗?只要于寒振臂一呼,辽东立即全民皆兵,没有人甘心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更不愿子子孙孙受到以前的压榨盘剥。
“奴才?”这个称呼从什么时侯开始的?为什么从来没想过自己做主人?这些问题,寿山已经想过很多遍了。
寿山的住处并没有被收回,这几天轮休,他在这个曾被软禁过的地方过起了新年。现在就没人看管他了,在清廷那边,他连谥号都有了。
寿山现在是自食其力,连洗衣做饭都得自己来,如果不想自己忙活也可以,花钱雇人就行,但已沦为小职员的寿山显然没这个财力。
于寒进门后,寿山正在往铁皮炉子中添煤。就是北方用的那种,炉子放在房子正中,一节节连铁皮烟筒连接着从墙洞伸出,一个底部烟熏火燎、上部擦得锃亮的烧水壶放在一旁。
“指挥官大人来了?”寿山放下夹煤的长摄子,将水壶放在了炉口。
“今天没有什么指挥官,只有老朋友。”于寒说着,将一个大酒坛、一个叠了好几层的食盒放在了桌上,打开后,将一碟碟菜摆开。
寿山斜了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你不用枉费心机,我不会为你做事的。”
于寒呵呵道:“我不会勉强眉峰兄的。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利。”
“哼,歪理!”寿山嘟囔一句后,眼皮一挑说道:“坐吧!”说着抓起筷子夹着吃了起来。
于寒没说什么风凉话,而是将两个酒碗酙满。
“来,眉峰兄,走一个!”
寿山也不客气,端起示意后一饮而尽。
“好,痛快!这可是牛庄的烧锅酒啊!还是从倭寇手里抢来的。”于寒说着也来了个一口闷。
“牛庄,现在怎么样了?”寿山怔怔地问道。
“放心吧,那里现在好得很,建成了一个商埠,可热闹了,不比营口差多少。”
于寒接着说道:“旅顺也焕然一新了,当初的炮台也恢复了大部分,还换成了新式速射炮,加上密集的的机枪碉堡,倭寇也好,洋鬼子也好,无论谁来递爪子,肯定给他剁成人棍!”
“噗!咳咳!”寿山差点喷了。
于寒笑道:“我也是粗人,别介意。”
话匣子打开后,从旅顺说到铁岭,从锦州说到宽甸,总之一句话:我的地盘风风火火固若金汤,我的子民幸福安康朝气蓬勃。
一番自吹自擂后,于寒话题一转:“想家了吧?我知道你有两个儿子,说不定连孙子也有了吧!”
寿山放下酒碗,沉默了半晌,才黯然说道:“拜你所赐。”
于寒说道:“如果你愿意修书一封,我会托人专程送去。”
寿山点了点头,随后又面泛苦涩。于寒见状又加了一句:“如果他们愿来辽东,你们一家就可以团聚了。你没有任何过失,之前为抵御外侮浴血奋战,以后会为辽东乃至华夏添砖加瓦,如果你愿意领兵,我也会如你所愿。总之,我们都是华夏人,为华夏同胞做事,天经地义。”
也许是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起了作用,也许是因为思念之情,寿山最终同意劝说家人前来。
这意味着寿山已经接受了以后的安排。
于寒欣喜过后,取出一摞军事教材:“这是德意志的练兵之法和排兵布阵之术,眉峰兄看看,一定会有所得。”
第138章 外挂修复;量产模式
于寒带着书信离开,将后续事情安排给了情报处,顺便将情报网渗透到瑷珲一带,可谓是一举两得。情报处在那里的主要对手不是清廷,而是沙俄。
于寒离开了倭国,但他造成的影响依然还在发酵。具体情况不知道,但经验值依然在增加着,一周过去,已突破了七十万。这意味着倭国超过三十万人死于黑死病,如果其中有精锐士兵,人数可能少些,但效果更好。
攒了这么多经验值,该升级了。
点击久违的升级键,于寒顿时愣住了,他看到了一条文字信息。
“玩家消耗经验值累计一百万,猎杀者游戏修复完成,开启锻造炉、炼化器、图鉴。”
“什么意思?”
没有任何回复音,只有文字说明:“锻造炉和炼化器有锻造术和提炼术的效果。
图鉴是解析功能的完整版,可收录物品结构数据,或物质配方,包括但不限于分子式、配合比,可用于锻造炉和炼化器。”
这些信息并不是对于寒的答复,而是例行公事般的说明。不能交互,就只能摸索了,网文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看看锻造炉和锻造术相比有什么区别?
于寒按照脑补的方法,心中默念:“使用锻造炉!”
运气不错,一下就蒙对了。
于寒眼前浮现出一个平板状物体,没有一点炉子的特征。不对,电磁炉不也是平板状吗?不过,这个是长方形。
锻造炉上分为三部分,最左侧闪动着一串字样:“请从图鉴中选择模板。打开图鉴:是否?”
点击“是”后,
“尚未收录任何模板。是否收录?是否?”
再次点击“是”,锻造炉提示道:“构想实物放置实物自动扫描?”
构想多累啊,种类多了放置也麻烦。于寒选择了自动扫描。
一道不可见光束探入探出,将外部及物品栏中所有武器、弹药及工器具、原材料收录进去。
退出收录模式后,返回了选择模板界面。
点击自动手枪图案后,又出现一行字样:“是否开放物品栏?”
于寒知道这是要提取原材料,果断点击“是”,又提示:“请输入目标物品数量。”
“能量产?哈哈!”
于寒终于找到锻造炉的可取之处,要不然这么麻烦,真不如用锻造术。
输入“10”后,点确定,二十来秒后,十支自动手枪依次出现在锻造炉上,两秒多一支,比锻造成零件再组装快了不知多少倍,就算是流水线生产也远远不及,还不耗能源,不用人工。从此以后,他就是行走的兵工厂了。
“提取储存?”
手枪不占地方,于寒又想看看成色,便直接提取,桌上多了十支锃亮的仿伯莱塔92f。
拿起一支把玩一番后,点了个大大的赞。
再试试弹药,这种消耗品是于寒最关心的,需求太大,第一次扩军后,兵工作坊的产量已经无法满足消耗了,一直靠于寒缴获和购买的弹药供给。
从图鉴中选择9手枪弹,输入数量后,一堆黄澄澄的子弹提取出来。
于寒大喜过后,突然想起物品栏里没有叠氮化铅,也就是底火激发药。将意识进入物品栏,发现少了一丁点雷酸汞。
将锻造炉摸清后,又试了试炼化器。这个更逆天了,比如说黑索金,只要提供煤、水、空气,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如果于寒要做军火生意,肯定是一本万利。
有了这两样法宝,兵工厂、化工厂以及基础工业仍然需要建造,工业化是强国的必由之路,锻造炉和炼化器则加装了一套稳固的保险。
再看技能栏,锻造术和提炼术依然在,这就放心了。
锻造炉、炼化器只能从物品栏中提取材料锻造或炼制物品,但锻造术和提炼术可是于寒施展“穿墙术”或“暴·力·拆·迁”的倚仗。打个比方,他就是一个开了工厂的工匠。
像工业设备、战舰这些仍然需要购买,只是重点变成了售后服务,不然别人凭什么给你培训人才?这个系统可出不了生化科技人才。
想到了人才,于寒想起新来的那些学生,确切来说,很多算是书生,等通过考察后,就能安排他们去德国了。
回到住宅后,一家三口吃了顿热气腾腾的火锅。于寒随后告知,他得到辽东其它地方转转。
回来不到二十四小时又要走,韩澧兰和墨玉秋十分不舍,但她们都知道于寒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也没说什么早点回来,只是叮嘱他在外好好照顾自己。
于寒抱了抱两女,出了宅门后,骑马直奔营口。
营口驻扎着第二师一团以及警卫连和师部,师长江海生一直在营口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