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猎杀1894-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有近十万陆军,五千海军,光算普通士兵的津贴,陆军每人一年60块银元,这就是600万银元,海军每人每年120块银元,共60万,加起来660万,缺口接近了三成,这还没算上军官的津贴、训练时的装备弹药消耗,武器、舰艇维修、保养费用…加起来一千万都不止,而且清廷的投入比例未必合理。
    继续往里填吧,同时要广开财源才行。
    于寒和卫修齐、章继真聚集一堂,征询几人的意见。其实只要药厂推出磺胺、青霉素、四环素等黑科技产品,马上就能摆脱困境,但于寒想知道,没有这些的时候怎么解决。
    卫修齐提议,增加税收,缩减开支,尤其是军费开支这个大头;
    暂缓一些轻工业的对外承包,时机成熟后再说,先吃上几年利润;
    甩卖掉淘汰的装备,比如村田13、22式、毛瑟1874步枪及加特林手摇机枪及弹药,还有各式火炮;这样不但能回笼资金,还能节省库存、折旧成本。
    章继真则提议出售重工业产品,如煤、铁、船只,并增设货运码头,承接货运业务,包括船运和铁路运输;
    扩大轻工业生产规模,把产品销往草原、江南等地。
    华夏储蓄银行行长叶有诚建议开通贷款业务;
    于寒听后,一边让人记录,一边与众人慢慢分析起来。
    银行放贷没得说,直接通过;
    军费肯定不能降,就拿士兵津贴来说,当初定的也不高,淮军当初也就这个数目;
    北洋水师士兵的津贴是淮军的三倍,而龙魂舰队是陆军的两倍,比前者还低,士兵们能够接受,也只是因为从不克扣。
    税收上倒可以做点文章,就是针对入境商品征收关税。营口属于保税区,但进入东辽省的可不止营口一处啊。
    章继真提议的开设码头正好解决了一个问题,比如在金州湾、大连湾各设一个码头,再开通到京津及鲁、苏、浙等地的航线,就成了新的商埠,还开辟了新市场,舰队刚好可以护航。
    暂缓轻工业承包也是个好点子,于寒赞同之余,感觉自己步子迈得太大了;
    扩大生产规模及市场没毛病,通过;
    讨论到最后,除了煤、铁直接出售、削减军费开支外,其余都采纳了。
    讨论完后,大家目光又聚焦在于寒身上,原因很简单,扩大规模、增设码头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吃财政肯定够呛,但于寒可是土豪,应该说是神豪,谁都弄不清他到底有多少身家。
    于寒没好气地说道:“我出钱可以,只是不能就这么给,我也得过日子不是?这样吧,我把钱存到银行,谁牵头,谁去贷款得了。银行贷不贷,那就和我没关系了,你们找叶行长吧。
    话说到前头,他需要的抵押、报告、证明、计划书什么的都老老实实提交,要是他不点头,找我说情也没用。”
    原以为众人会面泛鄙夷,没想到都是阴谋得逞的表情。
    卫修齐问道:“老板,你存多少?”
    于寒一翻白眼:“过几天去问叶行长吧,只要他让你查。”
    叶有诚马上表态:“老板放心,为客户保密是银行的职责!”
    “哈哈!”
    ……
    前期所有轻工业都承包出去了,章继真最近提到的那些项目还没传开,这些就是东辽省的钱袋子了。
    于寒的银子在银行转了一圈后,一部分流转出来,金洲湾、大连湾货运码头建设了,新工厂也开始破土动工。
    由于以前的先例,许多商人纷纷前来询问,试图承包一二,或干脆从投资开始就大包大揽。
    但这次却没能如愿,于是又退而求其次,想取得代理权。
    这个可以有,还省了东辽省开通商路,一手赚货款,一手赚运费、护航费。
    东辽省的大多商品不敢说必属精品,但却物美价廉,非常紧俏,不愁没人要。
    商人们唯恐夜长梦多,早早支付了订金,东辽省马上回笼了一笔资金。
    出手最快的是救国军淘汰下来的武器弹药,不到一个月便被预订一空。
    于寒只有一个要求,不得在东辽省出售,一旦查出,后果自负。
    两个码头刚刚开始圈地,便聚集了众多的商户,于寒见状又想出一条财路,在码头附近各建一片商业区,所有商铺只出租、不出售。
    随后不仅是码头,除了军工厂之外所有厂矿附近都照猫画虎,可以想像,明年的收入肯定要增长一大截。
    解决了钱袋子的问题,于寒将目光投向了周边。自己养军队开销大,那别人呢?

第152章 布局
    自甲午战败之后,清廷派胡燏棻到津门马厂编练新军,后移小站,共编十个营4700余人,并聘请德国教官,名为定武军。
    1895年12月,袁慰亭接管定武军,改称“新建陆军”,扩充到7000余人,参照德国军制进行编制,并分立步、马、炮、工、辎等兵种。
    这也是所谓小站练兵的序幕。
    北洋诸多大佬等都曾在此新军中任职,或由此发迹。
    1898年10月,也就是这个月,“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直接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节制。
    于寒的目光最终投在了这里,但武卫右军只是第一个目标。
    到明年2月,清廷将正式成立武卫军,改聂士成武毅军为武卫前军、董福祥甘军为武卫后军、宋庆毅军为武卫左军、袁世凯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荣禄新募部队为武卫军,至1899年6月会正式成军,总兵力六万多人。
    其中聂士诚的武卫前军有两万余人,装备、兵种齐全、实力最强,步营配备了奥地利产的85曼利夏步枪一万多支,另有100支德产792步枪,也就是毛瑟98式。
    没错,虽然有了于寒提供的8 94…1步枪,固执的德国人依然将其改为了792口径,并命名为gew98。不过, 94…1步枪可以发射 792子弹。
    扯歪了。
    武卫前军炮队装备了克虏伯速60射炮、格鲁森57速射炮各32门,新型克鲁伯75速射炮16门,还有两挺最新的马克沁机枪,光看装备的话,武卫前军比起救国军毫不逊色,不过那是明年的事了。
    武卫前军成军后会布置在山海关,对东辽省危胁极大,与救国军迟早会有一战,所以渗透这支队伍也势在必行,就等它改编了,先针对武卫右军再说。
    三个月之前,一所戒备森严的训练营中,于寒面无表情,笔直站立;情报处长许希元及几个参谋分别站在两旁;
    对面是一个百人方队,排列得整整齐齐,纵横皆为一条直线,各个抬头挺胸收腹,背手跨立,目光直视前方,如雕塑般一动不动。
    足足十分钟后,于寒满意地点点头。
    “稍息,立正!
    弟兄们!你们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精英!东辽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为你们自豪!救国军为你们自豪!我,于寒,也为你们自豪!此处应有掌声!”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凝重的气氛也缓和下来。
    于寒语气也为之于缓:“弟兄们,咱们东辽省的日子好不好?”
    底下齐刷刷回应到:“好!”
    于寒点点头:“咱们华夏先贤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们都入伍好几年了,相信都能听懂。
    所以,光咱们过上好日子还不够,吉省、黑省以及关内的万万百姓,都与咱们血脉相连,我们同为炎黄子孙!
    在你们之中,有山东人,有晋、冀、豫的兄弟,还有湘、淮两地的弟兄,家乡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想必大家心里有数。
    家里的日子不用担忧,咱们的商队所到之处,会给你们家中送去钱粮。但这样的作用微乎其微,靠咱们一省之力,无法帮助所有的国人。”
    于寒适时地顿了一下,给众人留了点思考时间。稍顷之后继续说道:“大家是否知道,老家的日子为什么那么苦?”
    “知道!官吏盘剥,外敌入寇!”
    于寒点头说道:“没错。那我们该怎么办?”
    “驱逐鞑虏、荡平四夷!”
    “好!我再问一个问题,你们怕不怕死?”
    “不怕!”
    “很好!有个至关重要的任务,需要你们去完成。如果事成了,离驱逐鞑虏的目标就近了一步。但是,这个任务九死一生,凶险至极,一人不甚,可能全军覆没。如果谁要退出,现在还来得及。有没有?”
    无比的寂静。
    “好!你们果然没让我失望!从今天起,你们将在这里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封闭训练。后续事宜,由情报处许长官负责,在这里学的每项内容,都关乎着你们的小命,必须一字不差地记住!有没有信心?”
    “有!”
    “好!有请许长官,大家鼓掌欢迎!”
    也许是职业缘故,许希元除了于寒之外,面对任何人都是一幅冷冰冰的表情,隔了老远,士兵们都能感觉到几丝寒气。
    “总司令刚才说过了,我很负责地告诉你们,他的话没有半点夸张!现在,请列队进入讲堂!”
    ……
    “从现在起,你们要忘记自己是名军人!不用质疑,这是命令!包括走路、站姿、眼神、说话习惯、下意识的动作…”
    ……
    训练营最后一天。
    “你们手中的资料都是绝密,不准抄录,只能记在脑子里!你们有半小时的时间,时间一到,立刻收回!现在开始!”
    半小时后。
    “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
    “你们不用担心,新身份没有任何问题…每个人会有一个接应者,一切听他们安排。出了训练营,你们之间都不认识!还要记住一点,不许打听他们的任何事情!”
    接应者都是情报处人员,完成这次任务后就会调离,临时安置的地方也不是他们的据点,之所以还要叮咛,是为了培养士兵们的保密意识。
    这些士兵可不可什么大头兵,最低都担任着班长,还在军校学习过,这就是于寒掺进武卫右军的沙子。
    他们会以各种身份应征入伍,或间接、直接进入天津武备学堂就读。情报处明面势力再加上金银铺路,再加上士兵们逐步表现出的军事素养和学识,相信不会有太大难度。
    接下来就是尽力往上爬,不用做什么营管带之类,哪怕有半数当上棚长,五十个棚也足有六千人,现在武卫右军多少人?算上民夫也就万把人。
    人已经派走了,剩下的就看他们的了。情报处也会安排人进去,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万一出了问题,情报处会根据情况及时补救。
    有件事情很凑巧,也许受了救国军及列强军队的影响,清廷新军都剪了辫子,比历史上早了不少,这倒是省了点麻烦,至少入伍后不用遮掩了。
    有了第一次经验,以后做起来就熟练多了,嘿嘿。不过事关重大每次还需要于寒来个动员,顺便让放飞出去的风筝们知道,关注他们的是谁。
    继武卫右军后,武卫前军、后军、左军、中军将成为下一个目标。
    还有清廷新建的北洋水师,于寒也不想放过。
    新北洋水师由巡洋舰“海天”号、“海圻”号、“海容”号、“海琛”号、“海筹”号,鱼雷炮舰“飞霆”号、“飞鹰”号,驱逐舰“海龙”号、“海青”号、“海骅”号、“海犀”号构成,比东辽省海军的规模要大上一大截。
    其中海天号、海圻号是排水量最大、火力配置最强的两艘战舰,甲板有厚达127毫米的重装甲,舰长1292米,宽142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